修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42328发布日期:2018-12-01 02:17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修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板材加工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修边装置。

背景技术

参阅图1、图2与图3,在制作家具时,会将一个基板61的表面贴上一层边板62,以美化该基板61并防止该基板61腐朽而提升该基板61的使用寿命。一种如韩国专利第101583160号所公开的修边机7,能针对该基板61,及沿一个水平方向d1固定于该基板61一侧的该边板62加工。参阅图3与图4,该修边机7安装在一个输送轨道8,该输送轨道8包含一个沿一个与该水平方向d1垂直的输送方向d2延伸的输送平台81,及一个与该输送平台81相间隔并沿一个同时与该水平方向d1与输送方向d2垂直的上下方向d3设置于该输送平台81上方的支架82。该修边机7包含一个连接于该支架82的升降单元71、一个连接于该升降单元71的平移单元72,及一个连接于该平移单元72并沿该水平方向d1与该输送平台81相间隔的马达73。该基板61放置于该输送轨道8时,该输送平台81由下方朝上支撑该基板61,并使得该边板62悬浮于该输送平台81外,且该马达73与该边板62沿该水平方向d1相邻。

该升降单元71具有一个固定于该支架82的固定件711、一个沿该上下方向d3延伸并穿设于该固定件711的升降杆712、一个被该升降杆712穿设并能沿该升降杆712上下移动的上下移动块713,及一个套设于该升降杆712并抵顶于该固定件711与该上下移动块713之间的弹簧714。该平移单元72具有一个沿该水平方向d1穿设于该上下移动块713的活塞杆721、一个固定于该活塞杆721的水平移动块722,及一个固定于该上下移动块713相反于该基板61一侧并能控制该活塞杆721沿该水平方向d1移动的气缸723。该马达73连接于该水平移动块722并具有一个与该边板62接触的刀头731。

该上下移动块713能通过该弹簧714所产生的弹性力而恒保持朝下移动的趋势。另外,通过控制该气缸723内的气压,该活塞杆721可以沿该水平方向d1调整该水平移动块722的位置。该马达73被该升降单元71与该平移单元72同时连动而能沿该上下方向d3移动也能沿该水平方向d1移动。当该基板61与该边板62被带动而沿该输送方向d2移动时,该刀头731也会沿着该基板61与该边板62的表面而沿该上下方向d3与该水平方向d1移动。如此一来,即使该基板61翘曲或是上表面凹凸不平,该刀头731被连动而恒保持沿该上下方向d3贴抵于该基板61与该边板62,且该刀头731也能沿该水平方向d1调整与该边板62的距离,进而对该边板62加工并得到如图5所示的成品。但是此种设计所需组件数目较多,且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修边装置。

本发明修边装置,适用于加工板材。所述板材包含板体,及沿第一方向固定于所述板材一侧的边板。所述修边装置安装在输送轨道。所述输送轨道包含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延伸的输送平台,及沿所述第一方向连接于所述输送平台的支架。所述板材沿同时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的上下方向放置于所述输送轨道时,所述输送平台支撑所述板体,所述边板与所述支架沿所述第一方向同侧。

本发明修边装置包含偏动单元,及驱动单元。所述偏动单元安装于所述支架,并包括偏动轴、限位件、枢接件、滑动件、连动件,及弹性件。所述偏动轴具有沿第一轴线延伸的轴体,及沿所述第一轴线连接于所述轴体上端的头部。所述限位件适用于固定在所述支架,并具有环绕所述第一轴线的环绕壁,及连接于所述环绕壁上方的限位壁。所述环绕壁与所述限位壁共同界定出朝下开放而容纳所述偏动轴的头部的限位空间。所述枢接件适用于固定在所述支架并设置于所述限位件下方,且具有环绕所述偏动轴的轴体的枢接壁。所述枢接壁界定出枢接空间,并具有相邻于所述枢接空间的内侧面。所述滑动件设置于所述枢接空间内并被所述偏动轴的轴体穿过而固定于所述轴体。所述滑动件与所述枢接件的内侧面彼此接触且能相对滑动。所述连动件固定于所述偏动轴的轴体并设置于所述枢接件下方且朝垂直于所述第一轴线的连动方向延伸。所述弹性件朝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同时也朝上偏斜,并具有连接于所述连动件沿所述连动方向相反于所述偏动轴的一侧的第一端,及相反于所述第一端且连接于所述输送轨道的第二端。所述弹性件产生弹性力使得所述连动件恒保持朝所述输送轨道且朝上偏动的趋势。

所述驱动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连动件的马达,及连接于所述马达并沿第二轴线延伸的驱动轴。所述第二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一轴线且在所述第一轴线的所述连动方向。所述驱动轴受所述马达驱动而绕所述第二轴线转动,并具有设置于相反于所述马达的一端且适用于对所述板材加工的刀头。所述弹性件所产生的弹性力带动所述连动件,使得所述驱动单元也保持朝所述输送轨道且朝上偏动的趋势。所述刀头被连动而与所述板材沿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上下方向接触进而能对所述板材加工。

本发明修边装置,还包含沿所述第二轴线安装于所述驱动单元的排料单元,所述排料单元包括固定于所述马达上方且供所述驱动轴穿设并与所述马达共同界定出卡制空间的卡制件、设置于所述卡制件上方的罩壳、设置于所述卡制空间且被所述卡制件抵靠于所述马达并供所述驱动轴穿设的承盘,及环绕所述驱动轴并连接于所述罩壳与所述承盘之间的缓冲弹簧,所述罩壳具有环绕于所述驱动轴的环绕部、连接于所述环绕部上方的遮蔽部,及固定于所述环绕部的抵靠垫,所述环绕部与所述遮蔽部共同界定出容纳所述刀头的排料空间,所述排料空间具有相邻于所述板材的加工口,所述板材放置于所述输送轨道时,所述刀头由所述加工口对所述板材加工,所述遮蔽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相邻于所述板材,所述环绕部位于所述板材的下方,所述抵靠垫设置于所述环绕部与所述加工口交界处,所述罩壳能通过所述缓冲弹簧相对于所述承盘沿所述上下方向移动,所述驱动单元沿所述上下方向偏动时所述抵靠垫恒保持抵顶于所述板材。

本发明修边装置,所述偏动轴的头部具有块体段,及由所述块体段朝上凸伸的凸伸段,所述限位件的环绕壁具有相邻于所述限位空间的环绕面,所述环绕面与所述头部之间具有第一空隙,所述限位壁具有相邻于所述限位空间的限位面,及由所述限位面凹设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能容纳所述凸伸段,所述限位面与所述头部之间具有第二空隙。

本发明修边装置,所述枢接件的内侧面呈凹弧状,所述滑动件概呈球形。

本发明修边装置,所述排料单元的罩壳还具有设置于所述遮蔽部并连通所述排料空间的排料管。

本发明修边装置,所述排料单元的卡制件还具有多个绕驱动轴设置而呈环状排列且将所述卡制空间与外部连通的散热孔。

本发明修边装置,所述偏动单元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连动件下方并螺锁于所述偏动轴的轴体的锁固件,所述连动件被所述轴体穿设且介于所述锁固件与所述枢接件之间并被所述锁固件与所述枢接件抵顶而锁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所述偏动单元使得所述驱动单元可以沿所述上下方向及所述第一方向小幅度偏动。通过所述弹性件保持所述连动件的位置,连带使得所述刀头保持与所述板材接触,而能对所述板材沿所述第一方向进行加工。而在达到加工的功能同时,由于所述偏动单元采用以所述限位件限制所述偏动轴偏动的方式,而使得结构较为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个板材的一个不完整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该板材的一个不完整的立体组合图;

图3是一个现有的修边机安装在一个输送轨道的一个不完整的立体组合图;

图4是该现有的修边机的刀头沿一个上下方向及一个水平方向贴抵于该板材的一个剖视示意图;

图5是该板材经加工后的成品的一个不完整的立体组合图;

图6是本发明修边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安装在一个输送轨道的一个立体组合图;

图7是该实施例安装在该输送轨道另一个视角的一个立体组合图;

图8是该实施例与该输送轨道的一个局部立体分解图;

图9是该实施例的一个立体组合图;

图10是该实施例的一个立体分解图;

图11是该实施例的一个俯视图;

图12是沿图11中的线xii-xii的局部剖视图;

图13是图7的一个局部放大图;

图14是该实施例的一个前视图;

图15是图14的一个局部放大图;

图16是被该实施例加工后的板材的一个立体组合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6、图7与图8,本发明修边装置的一个实施例,适用于加工一个板材1。该板材1包含一个板体11,及一个沿一个第一方向d1固定于该板材1一侧的边板12。该修边装置安装在一个输送轨道2。该输送轨道2包含一个沿一个与该第一方向d1垂直的第二方向d2延伸的输送平台21,及一个沿该第一方向d1连接于该输送平台21的支架22。该板材1沿一个同时垂直于该第一方向d1与第二方向d2的上下方向d3放置于该输送轨道2时,该输送平台21支撑该板体11,该边板12与该支架22沿该第一方向d1同侧。

参阅图6、图9与图10,该修边装置包含一个偏动单元3、一个驱动单元4,及一个排料单元5。

该偏动单元3安装于该支架22,并包括一个偏动轴31、一个适用于固定在该支架22且容纳部分的该偏动轴31的限位件32、一个适用于固定在该支架22并环绕该偏动轴31的枢接件33、一个被该偏动轴31穿过并固定于该偏动轴31的滑动件34、一个固定于该偏动轴31的连动件35、一个弹性件36,及一个锁固件37。

参阅图10、图11与图12,该偏动轴31具有一个沿一个第一轴线l1延伸的轴体311,及一个沿该第一轴线l1连接于该轴体311上端的头部312。该头部312具有一个块体段313,及一个由该块体段313朝上凸伸的凸伸段314。

该限位件32具有一个环绕该第一轴线l1的环绕壁321,及一个连接于该环绕壁321上方的限位壁322。该环绕壁321与该限位壁322共同界定出一个朝下开放而容纳该偏动轴31的头部312的限位空间323。该环绕壁321具有一个相邻于该限位空间323的环绕面324。该环绕面324与该头部312之间具有一个第一空隙325。该限位壁322具有一个相邻于该限位空间323的限位面326,及一个由该限位面326凹设的限位槽327。该限位槽327能容纳该凸伸段314。该限位面326与该头部312之间具有一个第二空隙328。

该枢接件33设置于该限位件32下方,并具有一个环绕该偏动轴31的轴体311的枢接壁331。该枢接壁331界定出一个枢接空间332,并具有一个相邻于该枢接空间332且呈凹弧状的内侧面333。

该滑动件34设置于该枢接空间332内并被该偏动轴31的轴体311穿过而固定于该轴体311。该滑动件34概呈球形而与该枢接件33的内侧面333彼此接触且能相对滑动。

该连动件35被该偏动轴31的轴体311穿设并设置于该枢接件33下方且朝一个垂直于该第一轴线l1的连动方向d4延伸。

该弹性件36朝该第一方向d1延伸的同时也朝上偏斜,并具有一个连接于该连动件35沿该连动方向d4相反于该偏动轴31的一侧的第一端361,及一个相反于该第一端361且连接于该输送轨道2的第二端362。该弹性件36产生一个弹性力使得该连动件35恒保持朝该输送轨道2且朝上偏动的趋势。

该锁固件37设置于该连动件35下方并螺锁于该偏动轴31的轴体311。该锁固件37锁固而将该连动件35抵顶于该枢接件33,进而使该连动件35与该偏动轴31的轴体311彼此固定。

该驱动单元4包括一个设置于该连动件35的马达41,及一个连接于该马达41并沿一个第二轴线l2延伸的驱动轴42。该第二轴线l2平行于该第一轴线l1且在该第一轴线l1的该连动方向d4。该驱动轴42受该马达41驱动而绕该第二轴线l2转动,并具有一个设置于相反于该马达41的一端且适用于对该板材1加工的刀头421。该弹性件36所产生的弹性力带动该连动件35,使得该驱动单元4也保持朝该输送轨道2且朝上偏动的趋势。该刀头421被连动而与该板材1沿该第一方向d1及该上下方向d3接触进而能对该板材1加工。

该排料单元5沿该第二轴线l2安装于该驱动单元4,并包括一个固定于该马达41上方且供该驱动轴42穿设并与该马达41共同界定出一个卡制空间52的卡制件51、一个设置于该卡制件51上方的罩壳53、一个设置于该卡制空间52且被该卡制件51抵靠于该马达41并供该驱动轴42穿设的承盘54,及一个环绕该驱动轴42并连接于该罩壳53与该承盘54之间的缓冲弹簧55。

该卡制件51具有多个绕驱动轴42设置而呈环状排列且将该卡制空间52与外部连通的散热孔511。该罩壳53具有一个环绕于该驱动轴42的环绕部531、一个连接于该环绕部531上方的遮蔽部532、一个固定于该环绕部531的抵靠垫533,及一个排料管534。该环绕部531与该遮蔽部532共同界定出一个容纳该刀头421的排料空间535。该排料空间535具有一个相邻于该板材1的加工口536。该板材1放置于该输送轨道2时,该刀头421由该加工口536对该板材1加工。该遮蔽部532沿该第一方向d1相邻于该板材1。该环绕部531位于该板材1的下方。该抵靠垫533设置于该环绕部531与该加工口536交界处。该排料管534设置于该遮蔽部532并连通该排料空间535。

参阅图7、图11与图13,加工该板材1前,须先将该板材1放置于该输送轨道2。该输送轨道2再将该板材1输送至该加工口536处进行加工。再参阅图10、图11与图12,加工时该马达41驱动该驱动轴42,连带使得该刀头421转动而能对该板材1加工。加工时该板材1与该刀头421接触且该板材1底部抵靠于该抵靠垫533,由于该板材1的下表面或是相邻于该加工口536的侧面凹凸不平,因而推抵使该驱动单元4沿该上下方向d3及该第一方向d1偏动。

该驱动单元4偏动时会与该连动件35、偏动轴31及该滑动件34连动,而固定于该偏动轴31的滑动件34与该枢接件33的内侧面333彼此接触且能相对滑动,使得该偏动轴31仍能有大幅度的偏动。为了避免过大的偏动幅度会导致加工的位置不正确,导致丧失加工效果。因此通过该限位件32与该偏动轴31的头部312相配合以限制偏动角度。该环绕壁321与该限位壁322限制了该头部312的位置,但是也通过该第一空隙325与该第二空隙328提供该头部312适当的活动空间。根据前述的结构关系,该驱动单元4的刀头421加工时仍能沿该上下方向d3及该第一方向d1小幅度移动,以克服凹凸不平的表面。

若该驱动单元4的刀头421被推送至远离该板材1的位置,会导致无法对该板材1进行加工。本实施例通过该弹性件36产生的弹性力使得该连动件35恒保持朝该输送轨道2且朝上偏动的趋势,使该刀头421被连动而恒保持贴抵于该板材1的下表面以及相邻于该加工口536的侧面(如图14与图15所示)。如此一来,该板体11的下表面或是该边板12即使凹凸不平仍能被加工成如图16所示的成品,进而达到加工的功能。

另外,加工时该板材1底部抵靠于该抵靠垫533,该抵靠垫533与该罩壳53连动。该罩壳53通过该缓冲弹簧55相对于该承盘54沿该上下方向d3移动,使得该驱动单元4沿该上下方向d3偏动时该抵靠垫533恒保持抵顶于该板材1。该抵靠垫533抵顶于该板材1的下表面,能与该刀头421共同连动该驱动单元4,而随该板材1的下表面调整沿该上下方向d3的加工位置。且该抵靠垫533还能使该板材1在加工过程中被支撑而保持稳定。

值得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该偏动轴31与该滑动件34是两个不同的元件,但也可以是以一体成型的方式制造。该滑动件34概呈球形而与该枢接件33的内侧面333相配合,但也可以是能使该偏动轴31偏动的其他形状,例如椭球状或是圆锥状。在本实施例中该弹性件36为一个弹簧,但也可以是其他能提供弹性力的组件。

相对于背景技术的修边机以气缸调整刀头位置的方式达到加工的功能,本实施例以该限位件32限制该偏动轴31并搭配该弹性件36的方式,使该刀头421能在沿该上下方向d3及该第一方向d1小幅度移动的同时也保持贴抵于该板材1。如此一来,本实施例不只能达到加工的功能且结构较为简单。

加工时会切削该板材1而产生残屑,该罩壳53的遮蔽部532能防止残屑喷溅,且该排料空间535能容纳残屑并由该排料管534排出。该承盘54承接在该排料空间535内的残屑,从而防止残屑向下喷溅至该马达41处。

该卡制件51除了能将该承盘54抵靠于该马达41而使得该承盘54产生定位外,还能通过该卡制空间52以及所述散热孔511产生散热效果。

总体而言,本发明修边装置具有下列功效:

一、通过该偏动单元3与该驱动单元4使得本实施例在达到加工功能的同时也使得结构较为简单。

二、加工时该板材1底部抵靠于该抵靠垫533,使该板材1在加工过程中被支撑而保持稳定。

三、该罩壳53的遮蔽部532能防止残屑喷溅,且该排料空间535能容纳残屑并由该排料管534排出。

四、该承盘54承接在该排料空间535内的残屑,从而防止残屑向下喷溅至该马达41处。

五、该卡制件51除了能将该承盘54抵靠于该马达41而使得该承盘54产生定位外,还能通过该卡制空间52以及所述散热孔511产生散热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修边装置通过该偏动单元3使得该驱动单元4可以沿该上下方向d3及该第一方向d1小幅度偏动,并通过该弹性件36保持该连动件35的位置,连带使得该刀头421保持与该板材1接触,而能对该板材1沿该第一方向d1进行加工。而在达到加工的功能同时,由于该偏动单元3采用以该限位件32限制该偏动轴31偏动的方式,而使得结构较为简单,故确实能达成本发明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