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测量加工深度的电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13688发布日期:2020-02-25 09:24阅读:5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测量加工深度的电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持式电动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测量加工深度的电刨。



背景技术:

电刨是由单相串励电动机经传动带驱动刨刀进行刨削作业的手持式电动工具,具有生产效率高、刨削表面平整、光滑等特点。广泛用于房屋建筑、住房装潢、木工车间、野外木工作业及车辆、船舶、桥梁施工等场合,进行各种木材的平面刨削、倒棱和裁口等作业。传统的电刨在对木料进行刨削时,只能通过操作人员借助其他的测量根据来手动测量当前木料的刨削深度,需要关闭电刨将其放置一侧,待测量完成后再次启动进行刨削,操作非常麻烦,费时费力,加工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测量加工深度的电刨,可以实时定位测量工作时木料的刨削深度,操作方便,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测量加工深度的电刨,包括本体、工作板和刀轮,所述刀轮的水平切线略低于所述工作板的底面,所述工作板上设置有前测量杆和后测量杆,所述前测量杆设置在所述刀轮的前侧,所述后测量杆设置在所述刀轮的后侧,所述前测量杆和所述后测量杆可以在所述工作板内纵向移动。通过所述前测量杆和所述后测量杆之间的高度差来计算木料的加工深度。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前测量杆和所述后测量杆有一部分外露在所述工作板外。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前测量杆和所述后测量杆的外露长度为50mm-80mm。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前测量杆数量为2个,所述后测量杆数量为2个。这样设置,增加了测量点位,可以使测量的数据更加准确。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前测量杆和所述后测量杆的顶部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驱动所述前测量杆和所述后测量杆向下回复到初始状态。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前测量杆和所述后测量杆连接位移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设置在本体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本体上还设置有led显示屏和中央处理器,所述位移传感器测量的数据传输到所述中央处理器计算后传送到所述led显示屏上呈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工作板上安装可以收缩的前后测量杆,当木料在刨削时,可以通过计算前后测量杆之间的差值来得到当前的加工深度,测量杆所测得的数据计算后之间显示在电刨外表面的led显示屏上,可以快速直观地得到当前刨削的加工深度,方便快捷,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外形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中,1.本体,2.工作板,3.刀轮,4.前测量杆,5.后测量杆,6.弹簧,7.位移传感器,8.led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3中,一种可测量加工深度的电刨,包括本体1、工作板2和刀轮3,所述刀轮3的水平切线略低于所述工作板2的底面,所述工作板2上设置有两根前测量杆4和两根后测量杆5,所述前测量杆4设置在所述刀轮3的前侧,所述后测量杆5设置在所述刀轮3的后侧,所述前测量杆4和所述后测量杆5有一部分外露在所述工作板2外,其外露的长度为60mm,所述前测量杆4和所述后测量杆5可以在所述工作板2内纵向移动,在所述前测量杆4和所述后测量杆5的顶部位置还设置有弹簧6,所述弹簧6驱动所述前测量杆4和所述后测量杆5回复到初始状态。在本体1的内部还设置有位移传感器7,所述位移传感器7分别与前测量杆4和后测量杆5相连接,本体1上还设置有led显示屏8,所述位移传感器7获得的数据实时传输到安装在内部的中央处理器上经过计算前测量杆4和后测量杆5之间的差值后将数据呈现在所述led显示屏8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电刨本体1对木料进行刨削时,工作板2平放在木料上与其进行接触,所述前测量杆4和所述后测量杆5受到来自木料的压力回缩到本体1中,此时弹簧6处于收缩的状态,当木料被刨削一部分后,所述后测量杆5受到弹簧6的驱动力向外移动直至顶到木料上,此时,与所述后测量杆5和所述前测量杆4相连接的位移传感器7得到不一样的数据,通过安装在内部的中央处理器上经过计算前测量杆4和后测量杆5之间的差值后将数据呈现在所述led显示屏8上,在所述led显示屏8上显示的数值即为当前木料的加工深度,如图1和图2中显示为20.00mm,即可得知当前的加工深度为20mm,直观明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