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木结构立柱制作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149690发布日期:2020-03-24 19:57阅读:502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木结构立柱制作加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木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装配式木结构立柱制作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木结构是由木头材料经过一系列加工制成而成的结构。木材是一种取材容易、加工简便的结构材料。并且由于木结构自重较轻,使得木结构部件便于运输、装拆,能多次使用,故广泛地用于各种建筑中,也还用于桥梁和塔架。木结构通常采用榫卯装配式结构进行连接,而木结构立柱作为支撑承重的重要部件,因此在加工立柱时,需要对立柱进行固定加工等。

当前,在对木结构立柱进行制作时,常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木结构立柱制作加工时,通常使用夹持固定设备固定木结构立柱,木结构立柱固定后再通过加工处理设备对立柱进行开槽等,且需要对立柱四个端面加工时,需要将立柱拆下后重新固定,拆装过程繁琐,使得立柱制作的效率低;

(2)现有木结构立柱进行开槽加工时,通常先经过人工对木结构立柱端面进行划线,划线后再对木结构立柱进行开槽加工,且划线过程中,单个工人难以对划线位置进行定位,从而使得划线过程浪费劳动力。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装配式木结构立柱制作加工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装配式木结构立柱制作加工方法,具体制作加工方法如下:

s1.上料:人工将立柱左端放置在抵紧块上,且使得立柱右端处于固定卡块上,通过人工旋转转动手轮,使得螺杆拉动连杆和转动杆向内收拢,从而使得抵紧块将立柱左端夹紧固定,立柱左端固定后,人工旋转转动卡块,使得固定卡块和转动卡块将立柱右端卡紧固定;

s2.划线加工:立柱固定后,通过人工拉出墨线,使得墨线经过竖轴定位,从而对立柱上端面进行划线,立柱划线后,人工转动收线轮,从而将墨线收回墨盒,墨线收回后,对立柱上端面进行制作加工处理;

s3.旋转换面:立柱一个端面制作加工完成后,通过人工拔出固定插销,同时抬起连接板,使得u形固定块与方形套筒分离,从而人工将立柱旋转90°,旋转后,放下连接板,使得u形固定块将方形套筒卡紧,且人工将固定插销插入旋转盘,重新将立柱固定;

s4.再加工:立柱重新固定后,再次对立柱上端面进行制作加工处理,且重复步骤s-s对立柱其它两个端面进行制作加工处理;

s5.下料:立柱制作加工完成后,人工旋转转动卡块,使得固定卡块和转动卡块将立柱右端解锁放松,且人工反向旋转转动手轮,使得螺杆推动连杆和转动杆向外扩张,从而使得抵紧块将立柱左端放松,从而制作加工的立柱取下;

在上述步骤s1-s5对木结构立柱进行制作过程中,通过采用特定设计的装置对制作过程进行制作加工,该装置具体包括固定台、左安装板、夹持装置、右安装板、卡紧装置和划线装置,所述固定台上端左侧焊接有左安装板,左安装板内部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夹持装置,固定台右端焊接有右安装板,右安装板左端设置有卡紧装置,且左安装板左侧上端安装有划线装置;其中:

所述夹持装置包括转动块、方形套筒、螺杆、转动手轮、固定机构和滑动限位机构,转动块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在左安装板上端内部,转动块内部焊接有方形套筒,方形套筒内部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安装有螺杆,螺杆左端焊接有转动手轮,螺杆右端通过轴承安装有固定机构,左安装板上端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滑动限位机构,滑动限位机构下端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套设在方形套筒左侧,具体工作时,通过人工旋转转动手轮,从而使得螺杆带动固定机构向外侧扩张,人工将木结构立柱放置在固定机构,放置完成后,人工反向旋转转动手轮,从而将木结构立柱左端夹紧固定,且通过滑动限位机构将方形套筒卡紧锁死,木结构立柱一个端面加工完成后,通过人工将滑动限位机构向上抬起,人工将木结构立柱转动90°,转动后,放下滑动限位机构,使得滑动限位机构重新将方形套筒卡紧,从而将木结构立柱左端重新夹紧固定。

所述卡紧装置包括安装轴、旋转盘、固定卡块、转动卡块、固定插销和锁紧机构,安装轴通过轴承安装在右安装板上端内部,安装轴左端焊接有旋转盘,旋转盘左端沿其周向均匀设置有四个固定孔,旋转盘左侧前端焊接有固定卡块,固定卡块下端后侧通过铰链安装有转动卡块,右安装板上端中部开设有插孔,插孔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固定插销,且固定插销左端穿过插孔插入固定孔内,转动卡块上端内部安装有锁紧机构,具体工作时,木结构立柱左端固定后,通过人工将转动卡块向下旋转,使得固定卡块和转动卡块将木结构立柱右端卡紧固定,卡紧固定时,通过锁紧机构将固定卡块和转动卡块锁紧固定,避免加工过程中固定卡块和转动卡块,导致木结构立柱右端滑动,且通过固定插销穿过插孔插入固定孔内,从而将旋转盘锁紧固定,避免木结构立柱加工过程中旋转盘带动木结构立柱转动。

所述划线装置包括墨盒、墨线、收线轮、横板和竖轴,墨盒焊接在左安装板右端前侧,墨盒前端上侧设置有加墨口,墨盒中缺少墨水时,通过加墨口向墨盒内添加墨水,墨盒内部设置有墨线,墨线缠绕在收线轮上,墨盒后端焊接有横板,横板后端焊接在左安装板右侧后端,横板上端从前往后均匀设置有竖轴,具体工作时,木结构立柱固定后,通过人工将墨线拽出,使得墨线绕过竖轴,从而将墨线定位,墨线定位后,通过人工将墨线定位拉至木结构立柱右端,从而使得墨线对木结构立柱上端面进行划线,划线完成后,通过人工旋转收线轮,从而将墨线收回至墨盒。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左安装板上端中部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转动块,安装孔内侧设置有圆弧槽,且转动块外侧对应设置有圆弧槽,圆弧槽内均匀布置有钢珠,具体工作时,通过圆弧槽内均匀布置有钢珠,从而将左安装板与转动块之间的滑动摩擦转换为滚动摩擦,从而使得转动块更容易转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方形套筒包括方形套和滚轮,转动块中部开设有方孔,方形套焊接在方孔内,方形套内部四个拐角处均通过销轴安装有滚轮,滚轮内侧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设置在滑动限位机构上,具体工作时,通过人工旋转转动手轮,从而使得螺杆带动固定机构向内侧收拢,固定机构向内侧收拢过程中,通过滚轮对固定机构外侧进行挤压,使得固定机构将木结构立柱夹持更稳固。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安装块、两个连杆、四个抵紧块、两个转动杆和两个拉伸弹簧,安装块左端通过轴承安装在螺杆右侧,安装块下端通过销轴前后对称安装有连杆,连杆右端焊接有抵紧块,连杆上端设置有转动杆,转动杆通过销轴前后对称安装在安装块上端,转动杆右端通过销轴安装有抵紧块,抵紧块上端通过拉伸弹簧与转动杆相连,拉伸弹簧起固定限位和复位的作用,且连杆和转动杆外侧均开设有矩形槽,滚轮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在矩形槽内,具体工作时,木结构立柱放置在下端抵紧块上后,通过人工旋转转动手轮,使得螺杆拉动安装块向右移动,从而使得安装块带动连杆和转动杆向内收拢,且连杆和转动杆收拢过程中,通过滚轮对连杆和转动杆外侧的矩形槽进行挤压,从而使得抵紧块将立柱左端夹紧固定。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动限位机构包括连接板、两个t形块和u形固定块,连接板下端贴合在左安装板上端,左安装板前后两端对称设置有t形槽,连接板下端前后对称焊接有t形块,t形块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在t形槽内,连接板左侧下端焊接有u形固定块,u形固定块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套设在方形套左端,具体工作时,通过人工向上抬起连接板,使得连接板带动u形固定块向上,从而使得u形固定块与方形套筒分离,进而通过人工将立柱旋转90°,旋转后,放下连接板,使得u形固定块将方形套筒卡紧,进而将木结构立柱锁紧固定。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动卡块包括块体、四个挤压块和四个压缩弹簧,块体内侧均匀开设有四个矩形孔,矩形孔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挤压块,挤压块内侧通过压缩弹簧与块体相连,压缩弹簧起缓冲保护和限位固定的作用,具体工作时,通过人工转动块体,使得块体与固定卡块将木结构立柱左端卡紧固定,且通过挤压块对木结构立柱进行挤压锁紧,使得木结构立柱固定可靠。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锁紧机构包括两个锁紧杆、两个连接弹簧、两个辊柱和锁紧块,块体上端前侧开设有内置孔,锁紧杆下端通过销轴左右对称安装在内置孔内,锁紧杆外侧通过连接弹簧与块体相连,连接弹簧起缓冲保护和复位的作用,锁紧杆上端通过销轴安装有辊柱,固定卡块前侧上端焊接有锁紧块,具体工作时,通过人工转动块体,使得块体带动锁紧杆和辊柱下降,使得锁紧块上端挤压锁紧杆,从而使得锁紧杆挤压连接弹簧向外扩,使得锁紧块插入锁紧杆之间,从而使得锁紧杆将锁紧块限位固定,进而使得固定卡块和转动卡块之间锁紧固定,从而将木结构立柱锁紧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装配式木结构立柱制作加工方法,采用两端夹紧固定的方式对立柱进行卡紧固定,立柱单面加工完成后,人工通过设有的旋转盘和转动块将立柱旋转90°,从而加工立柱不同端面,且通过设有的竖轴,减少划线所需人工,从而提高立柱生产效率;

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装配式木结构立柱制作加工方法,通过设有的方形套筒对连杆和转动杆进行挤压收拢,使得抵紧块将立柱左端夹紧固定,且通过设有的滚轮对连杆和转动杆外侧的矩形槽进行挤压,使得固定机构将木结构立柱夹持更稳固;

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装配式木结构立柱制作加工方法,通过设有的挤压块挤压压缩弹簧向内移动,从而对木结构立柱右端进行挤压锁紧,使得木结构立柱固定可靠,且通过设有的锁紧块插入锁紧杆之间,从而将固定卡块和转动卡块锁紧固定,进而将木结构立柱锁紧固定;

4.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装配式木结构立柱制作加工方法,通过在横板上设有多个竖轴,使得墨线绕过竖轴时,从而对墨线左端进行定位,墨线定位后,人工将墨线拉至木结构立柱右端,从而通过墨线对木结构立柱上端面进行划线,减少划线所需人劳动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左安装板和夹持装置之间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方形套筒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转动卡块和锁紧机构之间结构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锁紧机构和块体之间的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划线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图1的n向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图1的x向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图1至图9,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阐述。

一种装配式木结构立柱制作加工方法,具体制作加工方法如下:

s1.上料:人工将立柱左端放置在抵紧块353上,且使得立柱右端处于固定卡块53上,通过人工旋转转动手轮34,使得螺杆33拉动连杆352和转动杆354向内收拢,从而使得抵紧块353将立柱左端夹紧固定,立柱左端固定后,人工旋转转动卡块54,使得固定卡块53和转动卡块54将立柱右端卡紧固定;

s2.划线加工:立柱固定后,通过人工拉出墨线62,使得墨线62经过竖轴65定位,从而对立柱上端面进行划线,立柱划线后,人工转动收线轮63,从而将墨线62收回墨盒61,墨线62收回后,对立柱上端面进行制作加工处理;

s3.旋转换面:立柱一个端面制作加工完成后,通过人工拔出固定插销55,同时抬起连接板361,使得u形固定块363与方形套筒32分离,从而人工将立柱旋转90°,旋转后,放下连接板361,使得u形固定块363将方形套筒32卡紧,且人工将固定插销55插入旋转盘52,重新将立柱固定;

s4.再加工:立柱重新固定后,再次对立柱上端面进行制作加工处理,且重复步骤s2-s3对立柱其它两个端面进行制作加工处理;

s5.下料:立柱制作加工完成后,人工旋转转动卡块54,使得固定卡块53和转动卡块54将立柱右端解锁放松,且人工反向旋转转动手轮34,使得螺杆33推动连杆352和转动杆354向外扩张,从而使得抵紧块353将立柱左端放松,从而制作加工的立柱取下;

在上述步骤s1-s5对木结构立柱进行制作过程中,通过采用特定设计的装置对制作过程进行制作加工,该装置具体包括固定台1、左安装板2、夹持装置3、右安装板4、卡紧装置5和划线装置6,所述固定台1上端左侧焊接有左安装板2,左安装板2内部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夹持装置3,固定台1右端焊接有右安装板4,右安装板4左端设置有卡紧装置5,且左安装板2左侧上端安装有划线装置6;其中:

所述夹持装置3包括转动块31、方形套筒32、螺杆33、转动手轮34、固定机构35和滑动限位机构36,转动块31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在左安装板2上端内部,转动块31内部焊接有方形套筒32,方形套筒32内部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安装有螺杆33,螺杆33左端焊接有转动手轮34,螺杆33右端通过轴承安装有固定机构35,左安装板2上端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滑动限位机构36,滑动限位机构36下端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套设在方形套筒32左侧,具体工作时,通过人工旋转转动手轮34,从而使得螺杆33带动固定机构35向外侧扩张,人工将木结构立柱放置在固定机构35,放置完成后,人工反向旋转转动手轮34,从而将木结构立柱左端夹紧固定,且通过滑动限位机构36将方形套筒32卡紧锁死,木结构立柱一个端面加工完成后,通过人工将滑动限位机构36向上抬起,人工将木结构立柱转动90°,转动后,放下滑动限位机构36,使得滑动限位机构36重新将方形套筒32卡紧,从而将木结构立柱左端重新夹紧固定。

所述卡紧装置5包括安装轴51、旋转盘52、固定卡块53、转动卡块54、固定插销55和锁紧机构56,安装轴51通过轴承安装在右安装板4上端内部,安装轴51左端焊接有旋转盘52,旋转盘52左端沿其周向均匀设置有四个固定孔,旋转盘52左侧前端焊接有固定卡块53,固定卡块53下端后侧通过铰链安装有转动卡块54,右安装板4上端中部开设有插孔,插孔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固定插销55,且固定插销55左端穿过插孔插入固定孔内,转动卡块54上端内部安装有锁紧机构56,具体工作时,木结构立柱左端固定后,通过人工将转动卡块54向下旋转,使得固定卡块53和转动卡块54将木结构立柱右端卡紧固定,卡紧固定时,通过锁紧机构56将固定卡块53和转动卡块54锁紧固定,避免加工过程中固定卡块53和转动卡块54,导致木结构立柱右端滑动,且通过固定插销55穿过插孔插入固定孔内,从而将旋转盘52锁紧固定,避免木结构立柱加工过程中旋转盘52带动木结构立柱转动。

所述划线装置6包括墨盒61、墨线62、收线轮63、横板64和竖轴65,墨盒61焊接在左安装板2右端前侧,墨盒61前端上侧设置有加墨口,墨盒61中缺少墨水时,通过加墨口向墨盒61内添加墨水,墨盒61内部设置有墨线62,墨线62缠绕在收线轮63上,墨盒61后端焊接有横板64,横板64后端焊接在左安装板2右侧后端,横板64上端从前往后均匀设置有竖轴65,具体工作时,木结构立柱固定后,通过人工将墨线62拽出,使得墨线62绕过竖轴65,从而将墨线62定位,墨线62定位后,通过人工将墨线62定位拉至木结构立柱右端,从而使得墨线62对木结构立柱上端面进行划线,划线完成后,通过人工旋转收线轮63,从而将墨线62收回至墨盒61。

所述左安装板2上端中部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转动块31,安装孔内侧设置有圆弧槽,且转动块31外侧对应设置有圆弧槽,圆弧槽内均匀布置有钢珠,具体工作时,通过圆弧槽内均匀布置有钢珠,从而将左安装板2与转动块31之间的滑动摩擦转换为滚动摩擦,从而使得转动块31更容易转动。

所述方形套筒32包括方形套321和滚轮322,转动块31中部开设有方孔,方形套321焊接在方孔内,方形套321内部四个拐角处均通过销轴安装有滚轮322,滚轮322内侧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设置在滑动限位机构36上,具体工作时,通过人工旋转转动手轮34,从而使得螺杆33带动固定机构35向内侧收拢,固定机构35向内侧收拢过程中,通过滚轮322对固定机构35外侧进行挤压,使得固定机构35将木结构立柱夹持更稳固。

所述固定机构35包括安装块351、两个连杆352、四个抵紧块353、两个转动杆354和两个拉伸弹簧355,安装块351左端通过轴承安装在螺杆33右侧,安装块351下端通过销轴前后对称安装有连杆352,连杆352右端焊接有抵紧块353,连杆352上端设置有转动杆354,转动杆354通过销轴前后对称安装在安装块351上端,转动杆354右端通过销轴安装有抵紧块353,抵紧块353上端通过拉伸弹簧355与转动杆354相连,拉伸弹簧355起固定限位和复位的作用,且连杆352和转动杆354外侧均开设有矩形槽,滚轮322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在矩形槽内,具体工作时,木结构立柱放置在下端抵紧块353上后,通过人工旋转转动手轮34,使得螺杆33拉动安装块351向右移动,从而使得安装块351带动连杆352和转动杆354向内收拢,且连杆352和转动杆354收拢过程中,通过滚轮322对连杆352和转动杆354外侧的矩形槽进行挤压,从而使得抵紧块353将立柱左端夹紧固定。

所述滑动限位机构36包括连接板361、两个t形块362和u形固定块363,连接板361下端贴合在左安装板2上端,左安装板2前后两端对称设置有t形槽,连接板361下端前后对称焊接有t形块362,t形块362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在t形槽内,连接板361左侧下端焊接有u形固定块363,u形固定块363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套设在方形套321左端,具体工作时,通过人工向上抬起连接板361,使得连接板361带动u形固定块363向上,从而使得u形固定块363与方形套筒32分离,进而通过人工将立柱旋转90°,旋转后,放下连接板361,使得u形固定块363将方形套筒32卡紧,进而将木结构立柱锁紧固定。

所述转动卡块54包括块体541、四个挤压块542和四个压缩弹簧543,块体541内侧均匀开设有四个矩形孔,矩形孔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挤压块542,挤压块542内侧通过压缩弹簧543与块体541相连,压缩弹簧543起缓冲保护和限位固定的作用,具体工作时,通过人工转动块体541,使得块体541与固定卡块53将木结构立柱左端卡紧固定,且通过挤压块542对木结构立柱进行挤压锁紧,使得木结构立柱固定可靠。

所述锁紧机构56包括两个锁紧杆561、两个连接弹簧562、两个辊柱563和锁紧块564,块体541上端前侧开设有内置孔,锁紧杆561下端通过销轴左右对称安装在内置孔内,锁紧杆561外侧通过连接弹簧562与块体541相连,连接弹簧562起缓冲保护和复位的作用,锁紧杆561上端通过销轴安装有辊柱563,固定卡块53前侧上端焊接有锁紧块564,具体工作时,通过人工转动块体541,使得块体541带动锁紧杆561和辊柱563下降,使得锁紧块564上端挤压锁紧杆561,从而使得锁紧杆561挤压连接弹簧562向外扩,使得锁紧块564插入锁紧杆561之间,从而使得锁紧杆561将锁紧块564限位固定,进而使得固定卡块53和转动卡块54之间锁紧固定,从而将木结构立柱锁紧固定。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