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锯链的切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89907阅读:468来源:国知局
用于锯链的切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用于锯链的切齿。
【背景技术】
[0002]由DE 10 2007 050 778 Al已知该类型的切齿,其包括带有固定在基体处的、由硬金属构成的切割元件的基体。在基体的底部区域(Fufibereich)中构造有铆钉开口,其在切齿的运行方向上相继。在运行方向上在切割元件之前将深度限制器设置在基体处。在深度限制器与切齿之间构造有切屑凹部。切割元件保持在基体的上边缘中的下陷部(Ansenkung)中,其中,切割元件的侧部区段借助于硬焊固定在基体的侧面上。利用该已知的切齿获得良好的切割效果。
[0003]由硬金属构成的切割元件相对于基体构造得很小,从而将切割元件固定在基体处的硬焊面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如此改进该类型的切齿,S卩,产生切齿的由硬金属构成的切割兀件与基体的大面积的结实的连接,以便提闻切齿的切割性能和寿命。
[0005]根据本发明,该目的根据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的特征来实现。
[0006]在切屑凹部的侧视图中,切屑凹部的内轮廓和切割元件的伸入到切屑凹部中的侧部区段的前部轮廓限定了处在切屑凹部中的角点(Eckpunkt)。根据本发明设置成,如此远地在切齿的运行方向上向前放置角点,即,角点相对于深度限制器的限制切屑凹部的竖棱(Hochkante)带有第一间距,该间距小于中间平面相对于深度限制器的竖棱的第二间距。中间平面划分在铆钉开口之间的铆钉间距,其中,铆钉开口的中轴线的间距线垂直于中间平面。在此,该设计方案如此来选择,即,在侧视图中来看,深度限制器的竖棱在运行方向上处在在运行方向上前部的铆钉开口的中轴线之前。因此,在切齿的俯视图中来看,切屑凹部在运行方向上延伸直到前部的铆钉开口的中轴线之前。
[0007]根据本发明,角点处在铆钉间距的在运行方向上的前半部中,即,在运行方向上在中间平面之前,该中间平面划分铆钉间距且铆钉间距垂直于该中间平面。
[0008]通过该几何的设计方案提供了这样的切齿,其同样抵抗很大的负荷、展现出良好的切割性能且保证很长的运行时间。
[0009]适宜地,角点与深度限制器的竖棱的间距为中间平面相对于深度限制器的竖轴的间距的0.5倍至0.8倍。
[0010]在特别的设计方案中,角点相对于竖轴的间距如此来设计,S卩,该间距为竖轴相对于中间平面的间距的0.6倍至0.7倍,尤其0.65倍。
[0011]设置成容纳优选L形构造的切割元件的下陷部在运行方向上在相应于上边缘的区段长度的大约70%至90%的长度上延伸,上边缘在切屑凹部与在基体的在运行方向上后部的终端棱边之间延伸。
[0012]适宜地,下陷部具有背对深度限制器且形成用于切割元件的止挡的端部。切割元件的顶部区段贴靠在该止挡处,从而切割元件逆着切齿的运行方向以其顶部来支撑。
[0013]切割元件在基体处的位置和切割元件自身的长度如此来选择,S卩,切割元件的后端在运行方向上终止在后部的铆钉孔之后。切割元件的在运行方向上测得的长度优选为铆钉开口的中轴线彼此的铆钉间距的70%至100%。尤其选择为铆钉间距的90%的长度。
[0014]切割元件的几何结构如此来设计,S卩,切割元件的垂直于运行方向测得的最大高度相对于切割元件的在运行方向上测得的最大长度的比处在0.4至0.5的范围中,尤其为0.46。
[0015]切割元件自身具有侧部区段,其具有面对铆钉开口的、在运行方向上延伸的下部的纵向边缘。该纵向边缘在切割元件的长度上相对于通过铆钉开口的中轴线确定的参考面以某角度(优选以0.5°至2°的角度)延伸。
[0016]角点的位置关于切齿的基体如此来选择,S卩,在在运行方向上跟随的后部的铆钉开口的中轴线与在切屑凹部中的角点之间的间距为铆钉开口的中轴线彼此在运行方向上测得的铆钉间距的85%至110%。
[0017]尤其选择中轴线相对于角点的大约为铆钉间距的95%的间距。在后部的铆钉开口的中轴线与在切屑凹部中的角点之间的间距线相对于通过铆钉开口的中轴线所展开的参考面成35°至40°的角度。该间距线与参考面的角度尤其为37°。
[0018]切齿的深度限制器与切齿的基体一件式地来构造,尤其设置为由基体弯曲的残余凸缘(Restflansch)。该残余凸缘是在运行方向上处在前部的区段,其在构造切屑凹部5之后得出。
[0019]基体自身形成平的板片(Platine),其中,残余凸缘首先处在板片的平面中。为了形成深度限制器,使残余凸缘从板片的平面向外弯曲。
【附图说明】
[0020]本发明的其他的特征由其他的权利要求、说明书和附图得出,接下来在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详细说明的实施例。其中:
图1显示了带有由硬金属构成的切割元件的根据本发明的切齿的透视图,
图2显示了根据图1的切齿的侧视图,
图3显示了根据图1的切齿的另一侧视图,
图4显示了根据图1的切齿的俯视图,
图5显示了根据图1的切齿的仰视图,
图6显示了根据图1的切齿的前视图,
图7显示了根据图1的切齿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在附图中示出的切齿I具有基体2,其主要包括平的板片22。如尤其由根据图2和3的侧视图可见的那样,基体2具有上边缘31和下部的底部区域28。在下部的底部区域28中,在基体2的板片22(图1至3)中构造有铆钉开口 11和12,其在切齿I的运行方向LR上相继。铆钉开口 11是先行的前部的铆钉开口,而铆钉开口 12是跟随的后部的铆钉开□。
[0022]如在图2和3中显示的那样,每个铆钉开口具有中轴线Ml和M2,中轴线Ml和M2彼此在运行方向LR上带有铆钉间距N。
[0023]在基体2的上边缘3中构造有切屑凹部5,其在在上边缘31中的下陷部30 (图3)与在运行方向LR上前置的残余凸缘34之间延伸。残余凸缘34从板片22的平面向外弯曲,如图1和6清楚地显示的那样。向外弯曲的残余凸缘34形成切齿I的深度限制器4。
[0024]下陷部30(图3)在其在运行方向LR上前置的端部处相对于切屑凹部5敞开,而在其后端处,上边缘31的残余区段35构造成用于切割元件3的止挡10。
[0025]如图7显示的那样,在运行方向LR上来看,切割元件3具有L形的基本形状。基体的处在侧面32上的侧部分支(Seitenschenkel) 27形成切割元件3的侧部区段7 ;相对于侧面32有角度的顶部分支(Dachschenkel) 26形成切割元件3的顶部区段6。
[0026]顶部区段6的顶面相对于参考面H成大约9°的角度25,其中,角度25在运行方向LR上向前敞开。
[0027]如尤其图1、3和4显示的那样,在顶部区段6的在运行方向LR上前置的棱边处构造有顶刃16 ;在侧部区段7的在运行方向LR上前置的棱边处构造有侧刃17。侧刃17以月牙凹(Hohlkehle)的形状来设计。
[0028]切割元件3包含硬金属且借助于输入热的连接(例如硬焊)材料配合地与切齿I的基体2相连接。
[0029]如尤其图3和5至7显示的那样,侧部区段7的处在侧面32上的面37面状地固定在基体2的侧面32上;优选地,侧部区段7的整个面37材料配合地固定在基体2的面32上,例如通过硬焊固定。
[0030]如图3显示的那样,顶部区段6处在下陷部30中,其中,下陷部30的底部36与顶部区段6的放置的面材料配合地相连接。优选地,顶部区段6在整个底面36上与基体2材料配合地相连接,优选硬焊。
[0031]如图3显示的那样,下陷部30的长度S短于切割元件3的最大长度Lmax(图2)。因此,切齿3伸入到切屑凹部5中。不仅顶部区段6而且侧部区段7伸入到切屑凹部5中。
[0032]在基体2的侧视图中(参见图3),切屑凹部5的边缘轮廓15和切齿3的侧部区段7的在运行方向LR上前部的轮廓13形成处在切屑凹部5之内的角点8。
[0033]为了确定角点8在切屑空间5内的位置,设立了中分铆钉间距N的中间平面V。在此,铆钉间距N的间距线垂直于中间平面V。
[0034]深度限制器4具有限制切屑凹部5的竖棱9(图3)。在所显示的实施例中,竖棱9在侧视图中大致上处成竖立,也就是说,竖棱9垂直于通过铆钉开口 11、12的中轴线Ml和M2确定的参考面H。竖棱9同样可在运行方向LR上倾斜,如用虚线示出的那样。
[0035]由侧部区段7的轮廓13和切屑凹部5的轮廓15形成的角点8相对于竖棱9带有间距A。中间平面V相对于竖棱9带有间距B。在此,几何结构如此来选择,即,间距A小于间距B。竖轴9在运行方向LR上处在前部的铆钉开口 11的中轴线Ml之前。这在根据图3的侧视图中示出。
[0036]如在图3中进一步显示的那样,间距A和B的测量在切齿I的运行方向LR上进行。在此,在运行方向LR上测得的间距A和B从相同的距离点39相对于中间平面V来测量。如果竖棱9例如在运行方向LR上倾斜,如用虚线以附图标记9’说明的那样,则关于倾斜的竖棱9’的距离点39’得出与在竖棱9垂直于参考面H时相同的距离比。
[0037]切齿的结构造型和设计确保了在很长的运行时段上的很高的运行可靠性,其中,切齿3在最大的面上与基体2的平的板片22材料配合地相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