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梭多相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7475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磁梭多相织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纬向开口平型多相织机。
目前的纬向开口平型多相织机由开口机构、引纬与打纬机构、梭子、补纬机构及送经机构、卷取机构等组成。开口机构是用多片小综框来代替整幅综框以形成波形开口。引纬与打纬是由一个用许多螺旋形排列的打纬片组成的螺旋形辊旋转推压在钢筘上的梭子尾部的斜面,使之前进,并将梭子引出的纬纱依次向织口压紧。补纬机构在梭子返回途中,梭子的梭芯上的齿轮与补纬轨道上的齿条啮合,使梭芯回转,纬纱由与梭子同步运行的筒子上引出,导入梭芯从而将纬纱卷绕在梭芯的贮纬盘上。
但上述所述的纬向开口平型多相织机的梭子是由机械磨擦驱动的,因此梭子运行速度慢;采用综框开口,它的上下升降运动受较大的惯性限制;补纬是在线式,同步补纬机构,补纬速度不高;因此,现有织机的效率不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织机效率不高的缺点,提供一种运行速度快,高效率的磁梭多相织机。
磁梭多相织机主要根据下述发明构思而发明的。这种织机的载纬器设有直线电机次级的磁梭由直线电机初级驱动运行;打纬是由按螺旋纹排列的设有打纬齿的打纬筘轮片旋转打纬的,为提高效率,打纬筘轮片上的打纬齿可有多个;开口由一对其外形根据经纱运动规律设计且互相共轭的共轭综轮对旋转开口的;补纬采用将磁梭分成若干个补纬梭道,在补纬梭道外卷成纬纱穗后由补纬器补入在补纬梭道上运行的磁梭的方法。
本发明为磁梭多相织机,由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磁梭多相织机由送经机构、开口机构、引纬与打纬机构、磁梭、补纬机构、卷取机构组成。引纬与打纬机构由一对主轴、设在主轴上的按螺旋纹排列的其上设有打纬齿和梭道面的打纬筘轮片、以及设在打纬筘轮片对侧主轴上的其上设有梭道面的引纬筘轮片、其齿部与筘轮片相接触的直线电机初级和主轴传动系统组成。上述与直线电机初级齿部相接触的筘轮片是用导磁材料制造的,用于将直线电机产生的行波磁场导入梭道面,与在梭道面上运行的磁梭中的直线电机次级组成闭合磁路,从而驱动磁梭运行。磁梭上设有同步直线电机次级和装纬结构。上述直线电机次级一般是永磁铁次级或感应子次级。开口机构由装在打纬与引纬机构的主轴上的,筘轮片之间的按螺旋纹排列的共轭综轮对构成。共轭综轮对的外形是根据经纱运动的性质和次序所决定,其上还设有梭道孔,梭道孔与筘轮片的梭道面所合成的多相引纬梭道,即磁梭运行所需通道空间相应,梭道孔后旁边还设有脱纬缝隙。开口机构也可由一对开口轴、装在开口轴上按螺旋纹排列的共轭综轮对、以及其驱动系统组成。这种共轭综轮对的外形也是根据经纱运动的性质和次序所决定,但不用设梭道孔及其脱纬缝隙。开口机构也可由若干组开口部件组成,每组开口部件由综针励振器、综针架、用弹性材料连接或直接绞接在综针架上的前端设有综眼的综针组成。综针励振器可以是由二个相对设置的直线电机初级构成;或由一组单独驱动每根综针运动的电磁铁组成;也可由上述所述的有开口轴的开口机构构成。补纬机构由回转连接器、补纬梭道、用于储存和供应纬纱的供纬器、卷纬器、补纬器组成。回转连接器是由直线电机初级弯转而成。回转连接器中的直线电机初级可以包括变速直线电机初级,其特征是铁心绕组的极距逐级增大或减小。回转连接器中的直线电机初级还可以包括磁控梭岔,其特征是由二个V形布置的直线电机初级和一个电子开关组成。补纬梭道由直线电机构成。卷纬器与补纬器设在补纬梭道外侧。卷纬器是用于将与一个幅宽相应的纬纱卷成纬纱穗的机构。补纬器是用于将纬纱穗补入在补纬梭道上运行的磁梭的机构。卷纬器由锭杆架、设在锭杆架上的锭杆、由锭杆驱动的纬管、传动系统组成。补纬器由补纬架、将纬纱穗补入磁梭的补纬头、钳住纬纱的纬纱钳、卷纬器完成卷纬后剪断纬纱的剪刀、传动系统组成。
上述所述的引纬与打纬机构中的其齿部与筘轮片相接触的直线电机初级在引纬与打纬机构中的设置方案可以是这种直线电机初级是一种棒形直线电机初级,它设置在主轴上代替主轴,筘轮片则设在主轴上的棒形直线电机初级上;这种直线电机初级也可是一种棒形直线电机初级,它设置在主轴外筘轮片内,当然筘轮片上应设有用于放置棒形直线电机初级的孔;这种直线电机初级或是一种弧面平型直线电机初级,它设置在筘轮片外,其齿部与筘轮片外周相接触。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梭子是用磁场驱动的,因此机械磨擦很小,又由于对梭子的补纬是分成多道的、并在梭道外卷纬后补入的方式进行的,因此,不论梭子运行速度有多快,补纬机构始终能与之匹配,梭子运行速度不受补纬动作限制,又由于采用在外周设有若干个打纬齿的筘轮打纬,使其打纬效率比螺旋打纬片成倍提高,而开口机构采用电磁强力驱动,效率较高,当开口机构采用综轮旋转开口时,不受惯性的限制,开口速度极高。所以本发明磁梭多相织机具有比现有多相织机快数倍至十几倍甚至更快的运行速度。本发明适用于机织物的高效率织造。应用于对现有织机的升级换代,提高机织物的织造效率,降低织造成本。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侧面剖视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轴向装纬的磁梭右视示意图。
图4为图3的B-B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侧向装纬的磁梭剖视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一种开口机构和引纬与打纬机构剖视示意图。
图7为图6的C-C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另一种开口机构和引纬与打纬机构剖视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另一种引纬与打纬机构剖视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还有一种开口机构和引纬与打纬机构剖视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还有一种引纬与打纬机构剖视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直线变速电机初级铁心正视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回转连接器的展平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的轴向装纬的卷纬器与补纬器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的轴向装纬的卷纬器与补纬器俯视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的侧向装纬的卷纬器与补纬器俯视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如图1、2所示,磁梭多相织机由送经机构1、开口机构2、引纬与打纬机构3、磁梭4、卷取机构6、补纬机构组成。补纬机构由回转连接器5、补纬梭道7、卷纬器9、用于储存和向卷纬器9供应纬纱的供纬器8、补纬器10组成。一般的,每条补纬梭道7上设有若干只补纬器10,每只补纬器10对应着设有若干只卷纬器9。
磁梭4上设有同步直线电机次级,如图3、4、5、15所示。同步直线电机次级一般是根据永磁同步电机原理用永磁材料永磁铁制成的永磁铁次级12,也可根据感应子同步电机原理用导磁材料硅钢制成的感应子次级13。为减小因制造精度和运行平稳性原因而引起的空气气隙不平衡导致法向磁拉力不平衡,以及减小磨擦提高耐磨性,可在其次级外包覆一层不导磁的低磨擦系数的耐磨材料14,如聚四氟乙烯、ABS树脂,以形成电磁气隙,减小空气气隙不平衡的影响。磁梭4上还设有装纬结构。根据装纬结构的不同,磁梭4的装纬结构有轴向装纬和侧向装纬二种,轴向装纬的结构是磁梭4中间设有容纳纬纱穗22的梭腔15,梭腔15后部设有梭眼16,磁梭4前面有一斜面17,斜面17底部有一条贯穿的沟缝18。侧向内装纬的结构是磁梭4的侧面设有容纳纬纱穗22的梭腔21。当然,磁梭的装纬结构也可以应用现有技术下的具备配合补纬装置的装纬结构,而与其对应的补纬机构也可以是现有技术。
图1中的引纬与打纬机构3如图6、7所示。它由一对主轴31、设在主轴31上的棒形直线电机初级32、装在棒形直线电机初级32上的打纬筘轮片33或引纬筘轮片34、变频电源35、用于确定打纬筘轮片33或引纬筘轮片34间距的筘轮垫片36及用于驱动主轴31旋转的同步电机37和其传动系统齿轮箱38中的齿轮39组成。棒形直线电机初级32由圆环铁心41、饼式绕组42、槽环43、集电环44和电刷45组成。打纬筘轮片33的外周设有若干个交替分布的梭道面46和打纬齿47。引纬筘轮片34的外周设有若干个交替分布的梭道面46和与打纬齿47共轭的分道沟48。打纬筘轮片33和引纬筘轮片34是按螺旋纹排列的,如图2所示。而其螺距与波长及梭道面数相应。经密一般可由筘轮片33和34决定,当然也可由现有技术的钢筘40决定,当用这种钢筘40时,它一般固定在经纱23进入引纬与打纬机构之前。筘轮片33和34还可作为棒形直线电机初级32的散热片。打纬筘轮片33和引纬筘轮片34是成对装在主轴31上的。引纬筘轮片34和打纬筘轮片33有的由硅钢片制成,另一部分由非导磁材料制成,它们分别分布在棒形直线电机初级32的圆环铁心41和槽环43上,从而将圆环铁心41上产生的磁力线导入梭道面46。
图1中的引纬与打纬机构3如图9所示。它由一对主轴31、装在主轴31上的打纬筘轮片33或引纬筘轮片34、设在主轴31外打纬筘轮片33或引纬筘轮片34内的棒形直线电机初级30、变频电源、用于确定打纬筘轮片33或引纬筘轮片34间距的筘轮垫片及用于驱动主轴31旋转的主轴传动系统组成。打纬筘轮片33和引纬筘轮片34上相应设有用于放置棒形直线电机初级30的孔。打纬筘轮片33或引纬筘轮片34中与棒形直线电机初级30的齿部相接触的部分,是用硅钢片制成的,从而将棒形直线电机初级30上产生的磁力线导入梭道面46。
图1中的引纬与打纬机构3如图11所示。它由一对主轴31、装在主轴31上的打纬筘轮片33或引纬筘轮片34、设在打纬筘轮片33或引纬筘轮片34外的弧面平型直线电机初级29、变频电源、用于确定打纬筘轮片33或引纬筘轮片34间距的筘轮垫片及用于驱动主轴31旋转的主轴传动系统组成。打纬筘轮片33或引纬筘轮片34中与弧面平型直线电机初级29的齿部相接触的部分,是用硅钢片制成的,从而将弧面平型直线电机初级30上产生的磁力线导入梭道面46。
又如图6所示,磁梭4的梭心与两主轴31的中心线可有一偏心距,这一偏心距使得主轴31上的棒形直线电机初级32对磁梭4的法向磁拉力产生一个切向磁拉力,这一个切向磁拉力与高速旋转主轴31上的构件对磁梭4产生切向磨擦力和由其产生的切向风压力的合力相平衡。两主轴31的中心距应使得磁梭4在偏心运行时磁梭4的外壁与梭道面46相接触。
如图1所示,磁梭多相织机的开口机构2可以使用现有技术下的开口机构。但为了得到高速开口效率,应使用综轮开口机构和综针开口机构。
如图8所示,综轮开口机构由装在打纬与引纬机构主轴31的棒形直线电机初级32上的,打纬筘轮片33或引纬筘轮片34之间的共轭综轮对51构成,即用共轭综轮对51代替如图7中的筘轮垫片36。与筘轮片同理,共轭综轮对51是按螺旋纹排列的,其螺距与波长及梭道面数相应。共轭综轮对51的二片综轮是成对的装在两主轴31上的。共轭综轮对51是开口机构的主要部件,与现有技术的踏盘相似,共轭综轮对51的外形是根据经纱23运动的性质和次序所决定,经纱23穿过共轭综轮对的二片综轮51外周之间的缝隙53,由共轭综轮对51外周驱动而形成开口。共轭综轮对51每一回转可产生一个也可以是若干个开口周期,如图例是三个平纹开口周期。上述共轭综轮对的二片综轮51上还设有梭道孔54,梭道孔54与打纬筘轮片33或引纬筘轮片34的梭道面46上的梭道,即磁梭4运行所需通道空间相应。梭道孔54后旁边有一脱纬缝隙55,为磁梭4中退绕下来的纬纱24被打纬筘轮片33上的打纬齿47打向织口56时脱出之用。上述所述的开口机构由于经纱23运动所需幅度很小,且几乎不受惯性约束限制,因此开口效率速度极高。不过经密度高时制造困难,织物组织变更麻烦。
为简化织物组织变更过程,可将开口机构从引纬与打纬机构中分离出来。如图6所示,即这种综轮开口机构由开口轴61、装在开口轴61上螺旋形排列的共轭综轮对52、装在一侧开口轴61上各综轮52之间的用于分隔经纱23的分纱片62和对侧的垫片63、以及其驱动系统组成。开口轴61由驱动系统驱动旋转,其转速与主轴31相应。当然,这种开口机构的共轭综轮对的二片综轮52是不需设如图8中的梭道孔54及其脱纬缝隙55了。
在图10中,为方便表达,将各类励振器在同一图中绘制,但一般的,在同一开口机构中其励振器是相同类的。如图10所示,综针开口机构由若干组开口部件组成。每组开口部件由综针励振器71、综针架72、用弹性材料连接或直接绞接在综针架72上的综针73、用于约束综针73自由度的综板74组成。综板74设在综针73前端,综板74上设有综针孔75,综针73穿过综针孔75,并在综针孔75内振动。综针73前端还设有综眼76,经纱23穿过综眼76,综针73在综针励振器71的驱动下形成开口。当综针73用弹性材料与综针架72连接时,综针73有一固有振动频率,当励振频率与固有频率相同共振时,可得高效率。综针励振器71一般在综针73二侧对称设置,以驱动综针73上下运动,但当综针73用弹性材料与综针架72连接时,特别是共振时,综针励振器71也可只在一侧设置。
综针励振器71可以是由二个相对称设置的直线电机初级70构成。交流电源经二极管77后交替对这二个直线电机初级70供给半波脉冲电源,从而使设有导磁材料硅钢或永磁材料永磁铁的综针73受到二侧交替波动磁场的驱动,形成波形开口。
综针励振器71或由一组单独驱动每根综针运动的电磁铁78组成。每个电磁铁78由电脑控制。由于结构空间上的原因,电磁铁线圈79互相交错分布,而电磁铁线圈79产生的磁力线由铁心片69导入综针73形成磁回路。这种结构适用于复杂的提花开口。
综针励振器71也可由上述所述的从引纬与打纬机构中分离出来的有开口轴61的综轮开口机构构成。综针73由开口轴61上的共轭综轮对的二片综轮52的外周驱动而形成开口。
如图1、13所示,回转连接器5用于将磁梭4从引纬梭道输送至补纬梭道7,并改变方向的部件。它可由直线电机初级弯转而构成。但为了得到高速补纬效率,应对引完纬纱的磁梭4进行分路和减速;对完成补纬的磁梭4进行加速和合路;并同时完成回转连接工作。上述对磁梭4的加速与减速可用变速直线电机初级80来完成,分路与合路可用磁控梭岔81来完成。至于回转连接工作,可将变速直线电机初级80也可包括磁控梭岔81弯转即可。一般的,为了设计制造方便,上述所述的弯转是将其制造成弧形结构,而对于变速直线电机初级80的弯转,还可以是阿基米德螺线,以使磁梭4离心力为定值,方便设计制造。当然,回转连接器5也可以有直线段,特别是变速直线电机初级80较长时。当上述分路是多级分路时,可以是一次性多级分路后减速,也可以是一级分路一级减速。多级合路时也然。
变速直线电机初级80是用于将磁梭4从一端进入,变速后从另一端输出的机械。如图12所示,其特征是电机初级80的铁心绕组极距L逐级增大,即L1<L2<L3<L4<L5。由于电机的同步速度与电机极距L成正比,因此电机同步速度从短极距一端向长极距一端也逐渐提高了,由于磁梭4上设有永磁铁或感应子同步次级,从而使磁梭4同步变速。
如图13所示,磁控梭岔81是用于将磁梭4分路或合路的机械。它由二个V形布置的弧形电机初级82和一个电子开关83组成。电子开关83交替给这二个弧形直线电机初级82通电。当磁梭4进入磁控梭岔81时,受不平衡的法向磁拉力的作用,会向已通电的一侧弧形电机初级82方向偏转。这样,通过电子开关83交替通电,可以将磁梭4交替分成二路。如果利用多级磁控梭岔81,则可将磁梭4分成四路、八路、十六路,或更多路。磁控梭岔81反向使用时,则可进行合路工作。由于磁控梭岔81在分路时改变了磁梭4的方向,有时这一方向不是所需要的,则可将磁控梭岔81后的直线电机初级84,当然也可以是变速直线电机初级80弯曲转向。
如图15、16所示,补纬梭道7由双边扁平型直线电机初级构成,或由管型直线电机初级构成。一般的,上述双边扁平型直线电机初级二侧还可设有挡板86,用以防止磁梭4因意外而飞出。这种防护装置也适用于其他因意外而可能导致磁梭飞出的梭道。上述挡板86在补纬器进入补纬梭道7处应设有补纬孔。
由于磁梭4有二种装纬结构,对应的卷纬器9与补纬器10特别是补纬器10,也有所不同。
如图14所示,轴向装纬的卷纬器由导纱钩90、纬管91、锭杆92、锭杆齿轮93、弹簧94、锭杆架95、离合器96及传动系统97组成。锭杆92上设有台阶100,锭杆92设在锭杆齿轮93上,锭杆92与锭杆齿轮93间还设有弹簧94,锭杆92可以在锭杆齿轮93中左右移动,锭杆齿轮93设在锭杆架95上,纬管91被夹在锭杆92中,纬管91的一端设有与补纬头121的卡口125相应的卡柱101,卡柱101后端还设有结构原理与现有技术的梭子上的斜齿轮相同的斜齿轮102,另一端用于卷绕纬纱24。锭杆齿轮93由传动系统97通过离合器96驱动。传动系统97通过离合器96、锭杆齿轮93、锭杆92、驱动纬管91旋转。纬纱24从供纬器8中引出,经卷纬器的导纱钩90而卷绕在纬管91上。
如图2、14、15所示,轴向装纬的补纬器由转位架110、补纬架119、停转拨叉120、补纬头121、剪刀122、纬纱钳123、钳刀导架124、剪刀推刀杆127组成。一般每只补纬器10对应着若干只卷纬器9,这些卷纬器9以环形布置装在转位架110上。每次补纬时,补纬传动系统即推动转位架110移过一个位置。重复上述动作,可使得设在转位架110上的卷纬器9循环依次逐个进入补纬位置。每次补纬时,补纬传动系统使补纬架119前后运动补纬一次。补纬架119上装有与离合器96的拨叉环103相应的停转拨叉120。补纬架119上装有补纬头121。补纬头121的前端设有与纬管91上的卡柱101相应的卡口125,卡口125后部两侧设有斜面126。钳刀导架124设在锭杆架95上,剪刀122和纬纱钳123装在钳刀导架124上,并可在钳刀导架124上移动。剪刀122是由两片组成,一片固装在纬纱钳122固定钳口下方,另一片活装在纬纱钳122活动钳口下方,活动钳口与活动刀片间设有弹簧,从而使剪刀122的活动刀片缩在纬纱钳122活动钳口内。剪刀推刀杆127装在补纬架119上。剪刀推刀杆127上设有用于控制剪刀122和纬纱钳123运动及它们在钳刀导架124上运动状态的靠模齿。
补纬运动开始时,补纬传动系统即推动转位架110移过一个位置,使得某个卷纬器9进入补纬位置,而后补纬传动系统使补纬架119向前移动,停转拨叉120将离合器96拨开,从而使锭杆92停转。剪刀推刀杆127上的靠模齿推动剪刀122的活动刀片,使纬纱钳123钳口闭合将纬纱24钳住,随后,剪刀122将纬纱24剪断。补纬架119继续向前移动,连动装在补纬架119上的补纬头121的卡口125卡住纬管91的卡柱101,而后补纬头121的斜面126压在锭杆92的台阶100上,从而将锭杆92推开,补纬头121将纬管91送入补纬梭道7内。这时,磁梭4在补纬梭道7内向前运动,并套在纬管91上,磁梭4的梭眼16就擦在纬管91上,将一小段纬纱24纳入纬纱穗22与梭腔15底部的配合面,而后将纬管91上的纬纱穗22套走,即将纬纱穗22装入磁梭4的梭腔15内。当磁梭4越过补纬位置时,补纬架119向后退出补纬梭道7,纬管91复位被锭杆92夹住,并补纬头121的卡口125与纬管91的卡柱101分开。这时,剪刀推刀杆127上的靠模齿推动剪刀122和纬纱钳123向左下方移动,从而将纬纱24拉成一条斜线并靠在纬管91的斜齿轮102上,当停转拨叉120离开离合器96使锭杆92带动纬管91转动时,斜齿轮102将纬纱24钩在纬管91上从而使纬纱24卷绕在纬管91上。此时纬纱钳123复位。由于补纬动作的时间间隔一定,纬纱24卷绕长度,由卷纬器传动系统97转速决定。
侧向装纬的卷纬器和补纬器与轴向装纬的卷纬器和补纬器的不同点主要在于由于纬纱穗是侧向装入,因此,卷纬器由平行布置改为垂直布置;纬管不需要取下,而可固定在锭杆上,而其转动也只需单边传动;补纬时,卷纬器和补纬器应跟随磁梭同步。
如图16所示,侧向装纬的卷纬器由导纱钩90、锭杆130、锭杆架131、纬管132、锭杆齿轮93、锭杆弹簧94、离合器96、传动系统136组成。锭杆架131上设有锭杆齿轮93,锭杆齿轮93中设有锭杆130,锭杆130可以在锭杆齿轮93中前后移动,锭杆130与锭杆齿轮93间设有锭杆弹簧94,纬管132固装在锭杆130上。传动系统136通过离合器96、锭杆齿轮93、锭杆130驱动纬管132旋转。纬纱24从供纬器中引出,经卷纬器的导纱钩90而卷绕在纬管132上。
侧向装纬的补纬器由转位架110、平移台152、平移台座153、补纬架149、停转拨叉150、补纬头151、剪刀122、纬纱钳123、钳刀导架124、剪刀推刀杆127以及传动系统组成。卷纬器的锭杆架131以环形布置设在转位架110上,转位架110安装在平移台152上,并可随平移台152在平移台座153上左右平移。补纬架149上还设有滑块154,平移台152上相应地设有滑座155。补纬架149上设有停转拨叉150和补纬头151,补纬头151的前端设有磁梭定位卡156,用于确定磁梭4与纬管132的位置关系,补纬头151前部还设有推纬叉157。补纬架149后部还设有弹性锭杆推子159。剪刀122、纬纱钳123、钳刀导架124、剪刀推刀杆127的结构原理与上例相同。
补纬运动开始时,补纬传动系统即推动转位架110移过一个位置,使得某个卷纬器进入补纬位置,而后补纬传动系统使补纬架149向前移动,停转拨叉150将离合器96拨开,从而使锭杆130停转。纬纱钳123钳住导纱钩90下方的纬纱24,并用剪刀122将其剪断。此时,补纬架149的弹性锭杆推子159推动锭杆130向前移动进入补纬梭道7,补纬头151的磁梭定位卡156卡住运行到补纬位置的磁梭4。同时补纬传动系统使补纬架149与磁梭4同步平移,补纬架149上的滑块154通过平移台152上的滑座155带动平移台152平移。当锭杆130推至磁梭4旁时,锭杆130上的定位销160与锭杆齿轮93接触而停止移动。由于弹性锭杆推子159有弹性,因而补纬架149可继续前移,使补纬头151上的推纬叉157将纬纱穗22推入磁梭4的梭腔21中。随后,补纬架149开始退出补纬梭道7,补纬头151的磁梭定位卡156就放开磁梭4,停转拨叉150离开离合器96,从而使离合器96与锭杆齿轮93齿合,卷纬传动系统111开始转动纬管132。这时,纬纱钳123下降,将纬纱24形成一条斜线拉靠至纬管132旁,被纬管132上的斜齿轮102钩住,随着纬管132的转动而将纬纱24卷绕在纬管132上。
如图1、2、6、7、15所示,磁梭多相织机工作过程是经纱23由送经机构1送入开口机构2形成波形开口。同步电机37和其传动系统38驱动主轴31旋转,从而使主轴31上的筘轮片33和34上的梭道面46合成一组动态的、以一定速度运动的多相引纬梭道49。变频电源35产生的与主轴31转速和筘轮片33或34梭道面数相应频率的电源经电刷45、集电环44通到棒形直线电机初级32的绕组42上,从而在多相引纬梭道49上产生与多相引纬梭道49运动同步的行波磁场。完成补纬的磁梭4射入多相引纬梭道49的梭口。而这一行波磁场就驱动设有永磁铁次级或感应子次级的磁梭4在多相引纬梭道49上与之同步运动。磁梭4上拖出的纬纱头25在空气阻力的作用下漂在磁梭4的后部而不能进入多相引纬梭道49的梭口,被旋转主轴31上的打纬筘轮片33上的打纬齿47打向织口56,被织住的纬纱头25将纬纱24从磁梭4上退绕拉出,被随后的打纬齿47打向织口56,织出的织物57由卷取机构6卷出。退绕完纬纱的磁梭4从多相引纬梭道49中射出,进入补纬机构的回转连接器5,在回转连接器5的磁控梭岔中分成二、四、八或更多路,并在变速直线电机初级中减速后输送到补纬梭道7。纬纱24由供纬器8中引出,进入卷纬器9卷成纬纱穗22,而后由补纬器10补入在补纬梭道7中运行的磁梭4。完成补纬后的磁梭4从补纬梭道7中射出,进入回转连接器5,经变速直线电机初级加速后,由磁控梭岔合成一路,射入多相引纬梭道49的梭口。
本发明适用于机织物的高效率织造。应用于对现有织机的升级换代,提高机织物的织造效率,降低织造成本。
权利要求
1.一种磁梭多相织机,包括引纬与打纬机构(3)、磁梭(4)、补纬机构、开口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纬与打纬机构(3)由一对主轴(31)、设在主轴上的按螺旋纹排列的其上设有打纬齿(47)和梭道面(46)的打纬筘轮片(33)、以及设在打纬筘轮片(33)对侧主轴(31)上的其上设有梭道面(46)的引纬筘轮片(34)、其齿部与筘轮片(33或34)相接触的直线电机初级和主轴传动系统(39)组成;所述的磁梭(4)上设有同步直线电机次级和装纬结构;上述所述的与直线电机初级齿部相接触的筘轮片(33或34)是用导磁材料制造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梭多相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纬与打纬机构(3)中的直线电机初级是棒形直线电机初级(32),它设在主轴(31)上,所述的筘轮片(33或34)设主轴(31)上的棒形直线电机初级(3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梭多相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梭(4)上的同步直线电机次级是永磁铁同步直线电机次级(12)或感应子同步直线电机次级(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梭多相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口机构由装在打纬与引纬机构(3)的主轴(31)上的、筘轮片(33或34)之间的按螺旋纹排列的共轭综轮对(51)构成,共轭综轮对(51)的外形是根据经纱(23)运动的性质和次序所决定,其上还设有梭道孔(54),梭道孔(54)与筘轮片(33和34)的梭道面(46)所合成的多相引纬梭道(49),即磁梭(4)运行所需通道空间相应,梭道孔(54)后旁边还设有脱纬缝隙(5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梭多相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口机构(2)由一对开口轴(61)、装在开口轴(61)上按螺旋纹排列的共轭综轮对(52)、以及其驱动系统组成,共轭综轮对(52)的外形是根据经纱(23)运动的性质和次序所决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梭多相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口机构(2)由若干组开口部件组成,每组开口部件由综针励振器(71)、综针架(72)、用弹性材料连接或直接绞接在综针架(72)上的前端设有综眼(76)的综针(73)组成,综针励振器(71)由二个相对设置的直线电机初级(80)构成;或由一组单独驱动每根综针(73)运动的电磁铁(78)组成;或由权利要求5所述的开口机构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梭多相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补纬机构由回转连接器(5)、补纬梭道(7)、用于储存和供应纬纱(24)的供纬器(8)、卷纬器(9)、补纬器(10)组成;上述所述的回转连接器(5)是由直线电机初级弯转而成;所述的补纬梭道(7)由直线电机构成,所述的卷纬器(9)与补纬器(10)设在补纬梭道(7)外侧,所述的卷纬器(9)是用于将与一个幅宽相应的纬纱(24)卷成纬纱穗(22)的机构,所述的补纬器(10)是用于将纬纱穗(22)补入在补纬梭道(7)上运行的磁梭(4)的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磁梭多相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转连接器(5)中的直线电机初级是由变速直线电机初级(80)和磁控梭岔(81)组成,所述的变速直线电机初级(80)的铁心绕组的极距逐级增大或减小,所述的磁控梭岔(81)是由二个V形布置的直线电机初级(82)和一个电子开关(83)组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梭多相织机,它是用带梭道面的螺旋筘轮片打纬,直线电机引纬,综轮或电磁激励的综针开口,离线多路异步补纬的纬向开口平型多相织机。它解决了现有多相织机效率不高的缺点,具有比现有多相织机快数倍至十几倍甚至更快的运行速度。本发明适用于各种机织物的高效率织造。应用于对现有织机的升级换代,提高机织物的织造效率,降低织造成本。
文档编号D03D45/00GK1315596SQ0010398
公开日2001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00年3月27日 优先权日2000年3月27日
发明者杨凡赤 申请人:杨凡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