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针尺自动有梭绗缝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2000阅读:4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合针尺自动有梭绗缝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绗缝设备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可以形成双环锁式线迹凸起轮廓图案或变针距单环锁式线迹图案的组合针尺自动有梭绗缝机。
目前,在普通自动绗缝机领域,一般是采用一针一梭配置,即一排机针放在固定针尺的针槽内,并由连接螺钉紧固。由于固定针尺的结构及形状是固定不变的,因而机针之间的距离是固定不变的。因此,采用上述普通自动绗缝机绗缝布料时,一般说来只能获得单环锁式线迹,而且其针距是不变的。不言而喻,在当今社会人们对产品的要求日益多样化的大背景下,上述普通自动绗缝机其竞争力是严重不足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形成双环锁式线迹凸起轮廓图案或变针距单环锁式线迹图案的组合针尺自动有梭绗缝机。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组合针尺连接在固定针尺与针卡片之间,并分别通过连接螺钉与固定针尺和针卡片紧固连接。组合针尺分为右针槽组合针尺和左针槽组合针尺。右针槽组合针尺与固定针尺相连接的一侧开设有若干空位槽,并与固定针尺上的针槽一一对应,其与针卡片相连接的一侧开设有若干针槽,并与针卡片上的针槽一一对应,机针即卡紧在上述针槽中。左针槽组合针尺的厚度与右针槽组合针尺的厚度不同。针板固定不动,并在针板上与机针对应位置处开设有适当形状的针孔,其中右机针针孔为固定针尺右针孔与右针槽组合针尺针孔相连通形成的纵向单排横向长圆形针孔,左机针针孔为固定针尺左针孔与左针槽组合针尺针孔相互独立形成的纵向双排针孔。机梭可以相对针板前后运动,控制杆可以带动固定针尺相对针板上下运动。
1.本实用新型在普通自动绗缝机的基础上,添加一组或多组右针槽组合针尺,形成双排针槽或多排针槽,从而实现双排针或多排针自动绗缝布料,这样可以通过双针一梭配置或一针一梭配置形成双环锁式线迹凸起轮廓图案,也即明显的立体图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使用者对于产品多样化的需求。本实用新型也可以在普通自动绗缝机的基础上,添加一组(或多组)左针槽组合针尺,当前排机针或后排机针安装在左针槽组合针尺与针卡片形成的针槽中时,由于前排机针与后排机针之间的距离不同于前固定针尺的针槽与后固定针尺之间的距离(即跨距),因此可以实现变跨距绗缝布料,从而进一步实现绗缝图案的多样化,同时也可满足使用者继续生产普通自动绗缝机所形成的单环锁式线迹图案的要求。不但如此,还可以在左针槽组合针尺与固定针尺相连接形成的针槽中以及左针槽组合针尺与针卡片相连接形成的针槽中都安装机针,由于左针槽组合针尺的厚度与右针槽组合针尺的厚度不同,因而可获得变跨距双环锁式线迹凸起轮廓图案,从而可以大大拓宽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附


图1为本实用新型部分组件主视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部分组件俯视图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部分组件右视图附图4为针板4的局部视图附图5为使用右针槽组合针尺71时形成的一种图案附图6为使用右针槽组合针尺71时形成的另一种图案见附
图1、2、3、4,本实用新型包括固定针尺1、针卡片2、机针3、针板4、机梭5、控制杆6和组合针尺7,一组或多组组合针尺7连接在固定针尺1和针卡片2之间,并分别通过连接螺钉与固定针尺1与针卡片2紧固连接。组合针尺7分为右针槽组合针尺71和左针槽组合针尺72。右针槽组合针尺71与固定针尺1相连接的一侧开设有若干空位槽,并与固定针尺1上的针槽一一对应,其与针卡片2相连接的一侧开设有若干针槽,并与针卡片2上的针槽一一对应,机针3即卡紧在上述针槽中。左针槽组合针尺72的厚度与右针槽组合针尺71的厚度不同。针板4固定不动,针板4上与机针3的对应位置处开设有适当形状的针孔,其中右机针针孔41为固定针尺右针孔411与右针槽组合针尺针孔412相连通形成的纵向单排横向长圆形针孔,左机针针孔42为固定针尺左针孔421与左针槽组合针尺针孔422相互独立形成的纵向双排针孔。固定针尺1包括前固定针尺11和后固定针尺12。机针3包括固定针尺机针31和组合针尺机针32。机梭5可以相对针板4前后运动,控制杆6可以带动固定针尺1相对针板4上下运动。
当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首先根据待绗缝图案的要求选择组合针尺7,若所要求的图案为双环锁式线迹凸起轮廓图案,则选择右针槽组合针尺71,然后分别通过连接螺钉将组合针尺7连接在固定针尺1上,将针卡片2连接在右针槽组合针尺71上,其连接处的针槽一一对应,并将机针3紧固在上述针槽中。而后,在机针3的针孔内穿上丝线,并安装机梭5,再把布料放在针板4上,布料可以相对针板4沿任意方向滑动。当控制杆6带动固定针尺1、组合针尺7和针卡片2向下运动时,固定在固定针尺1与组合针尺7形成的针槽中或者固定在组合针尺7与针卡片2形成的针槽中的机针3随着控制杆6向下运动,机针3牵引穿过其上针孔的丝线通过布料和针板4上的针孔,当机针3达到一定的位置之后,并在控制杆6的带动下回复原位的过程中达到一定的位置时,机针3牵引的丝线由于松弛并且受到布料的摩擦阻力作用而在针板4的下方形成线环,此时,机梭5即牵引缠绕在其上的丝线穿过上述线环,并且在回复原位的过程中其牵引的丝线松弛,这松弛的丝线即由机针3牵引的丝线拉紧并贴合在布料上。布料的运动轨迹可以由设计人员设定并由经过编码的机器自动控制或直接由操作人员操控。当操作人员将布料沿W形状的轨迹运动时即可形成图5所示的双环锁式线迹凸起轮廓图案,当操作人员将布料沿S形状的轨迹运动时即可形成图6所示的双环锁式线迹凸起轮廓图案。若所要求的图案为单环锁式线迹图案,而且是变跨距图案,则选择左针槽组合针尺72,然后用连接螺钉将左针槽组合针尺72连接在固定针尺1上,将针卡片2连接在左针槽组合针尺72上,其连接处的针槽或空位槽一一对应,并将机针3紧固在其形成的前排针槽或后排针槽中。其他操作与上述选用右针槽组合针尺71结构之绗缝机的操作相同,而得到的图案为单环锁式线迹图案,而且其图案与采用普通自动绗缝机获得的图案相比较,其跨距是可以调节的。当采用上述结构时,如果在固定针尺1与左针槽组合针尺72之间形成的针槽以及左针槽组合针尺72与针卡片2之间形成的针槽中同时安装机针3,则可获得变针距的双环锁式线迹凸起轮廓图案,从而可以大大拓宽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当生产厂家要继续生产普通自动绗缝机所形成的单环锁式线迹图案时,只要不添加组合针尺7即可实现。因此,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可以获得更多样化的图案,而且所获得的双环锁式线迹凸起轮廓图案立体感很强,其图案相当美观。
权利要求1.组合针尺自动有梭绗缝机,包括固定针尺(1)、机针(3)、针板(4)、机梭(5)和控制杆(6),机针(3)安装在固定针尺(1)的针槽中,针板(4)固定不动,机梭(5)可以相对针板(4)前后运动,控制杆(6)可以带动固定针尺(1)相对针板(4)上下运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针卡片(2)和组合针尺(7),组合针尺(7)通过连接螺钉连接在固定针尺(1)和针卡片(2)之间,针板(4)上与机针(3)的对应位置处开设有适当形状的针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针尺自动有梭绗缝机,其特征在于固定针尺(1)包括前固定针尺(11)和后固定针尺(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针尺自动有梭绗缝机,其特征在于机针(3)包括固定针尺机针(31)和组合针尺机针(3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针尺自动有梭绗缝机,其特征在于针板(4)上右机针针孔(41)为固定针尺右针孔(411)与右针槽组合针尺针孔(412)相连通形成的纵向单排横向长圆形针孔;左机针针孔(42)为固定针尺左针孔(421)与左针槽组合针尺针孔(422)相互独立形成的纵向双排针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针尺自动有梭绗缝机,其特征在于在固定针尺(1)与针卡片(2)之间可以连接一组或多组组合针尺(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针尺自动有梭绗缝机,其特征在于组合针尺(7)分为右针槽组合针尺(71)和左针槽组合针尺(7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右针槽组合针尺(71),其特征在于右针槽组合针尺(71)与固定针尺(1)相连接的一侧开设有若干空位槽,并与固定针尺(1)上的针槽一一对应,其与针卡片(2)相连接的一侧开设有若干针槽,并与针卡片(2)上的针槽一一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左针槽组合针尺(72),其特征在于左针槽组合针尺(72)的厚度与右针槽组合针尺(71)的厚度不同。
专利摘要一种可以形成双环锁式线迹凸起轮廓图案或变针距单环锁式线迹图案的组合针尺自动有梭绗缝机。组合针尺分别通过连接螺钉与固定针尺和针卡片紧固连接,其连接处的针槽或空位槽一一对应,机针即卡紧在上述固定针尺或组合针尺的针槽中。
文档编号D05B11/00GK2479039SQ01235679
公开日2002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01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01年4月30日
发明者张元声 申请人:东莞志成机械厂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