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线过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0701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缝纫机线过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是涉及适用于多针绷缝机的过线装置,具体地讲,涉及这样的缝纫机过线装置,它由安装在可上下方向往复摆动的针杆上端部地针杆线道;固定设置在缝线张力调节器旁边的定置线道;以及设置在处于该定置线道与所述针杆线道之间、与针杆的上下往复运动同步连动地在上下方向往复摆动的摆动过线柄端部上的可动过线道形成从缝线张力调节器至机针的线供给路径。
背景技术
图7为表示多针绷缝机中常用的过线装置主要结构的立体图。该多针绷缝机中的过线装置具有针杆线道5、定置线道7和可动过线道9。所述针杆线道5被固定在针杆3的上端部,具有代多根线4通过的线孔,所述针杆3可沿上下方向往复摆动地被支承在缝纫机头外壳(未图示)的左侧端位置上,在其下端部通过针夹1安装有多根机针2。所述定置线道7被固定设置在缝纫机头外壳的左右中间位置的前面部上,供从缝线张力调节器6引出的线4穿过线孔并对它们的移动路径进行限制。所述可动过线道9设置在处于该定置线道7与所述针杆线道5间的缝纫机头外壳的前面部且与针杆3的上下往复摆动同步连动地沿上下方向(箭头u-d方向)往复摆动的摆动过线柄8的左端部。从所述缝线张力调节器6引出的线4经由按照定置线道7、可动过线道9和针杆线道5的顺序形成的线供给路径、以及固定在缝纫机头外壳的左侧端前面部的上下中间位置上的线引导构件10向机针2供给。
另外,所述定置线道7上一体地装有线供油装置(箱)11,通过将润滑油涂覆在穿过这里的线4上,防止在使用合成纤维的线4和缝制坯布时产生断线和跳针等故障。又,在所述针杆线道5跟前的位置,设置有可在未图示的缝纫机头外壳上进行位置调节的圆形杆状的线支架12,当然也可不设置该线支架12。并且,在从缝纫机头外壳的基端部的下部、相对缝纫机头外壳以平行状态向左侧方延伸的缝纫机底板部(未图示)内的左端部上,收容着针板、坯布压脚机构、弯针和送料机构等缝纫构件(属公知技术,故省略详细说明),其中,向弯针供给的是由缝线张力调节器13调节缝线张力后引出的弯线14。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过线装置的多针绷缝机中,由缝线张力调节器13调节缝线张力后引出的线4经由按照定置线道7、可动过线道9、线支架12和针杆线道5的顺序形成的线供给路径以及线引导构件10而向机针2供给。在此状态下,一旦针杆3进行上下往复驱动运动,摆动过线柄8就与其同步连动而进行上下方向的往复摆动运动,其左端部的可动过线道9沿着圆弧状路径进行上下行程运动,依靠这两种运动的合力作用控制线4的引出,避免向机针2供给的线4松弛或施加过剩张力。
然而,在这种多针绷缝机中,为了不受缝制的坯布厚度和使用的线粗细以及伸缩性等因素的影响而始终保持良好的缝纫状态,要求能根椐缝制的坯布厚度等适当增减调节线的引出量。作为实现这种功能的手段,以往采用的方法是设置使摆动过线柄8上的可动过线道9的上下行程变化的机构和使定置线道5的线孔的上下位置变化的机构。
具体地讲,摆动过线柄8上的可动过线道9的上下行程变化机构如图8所示,将摆动过线柄8通过在过线台18的基端部侧形成的水平方向长孔15和固定螺钉16而安装在过线台18上,使之可沿箭头X-Y方向滑动调节位置,该过线台18因过线轴17的正反往复驱动回转而上下往复摆动自如,且被设定成当针杆3处于最上部(上死点)时使摆动过线柄8成为水平状态,在沿箭头Y方向将摆动过线柄8滑动调节位置时,摆动过线柄8的跨距S(从固定螺钉16的中心至可动过线道9的距离)和可动过线道9的上下行程加大,使线供给路径的长度增大,而在沿箭头X方向将摆动过线柄8滑动调节位置时,摆动过线柄8的跨距S和可动过线道9的上下行程减小,使线供给路径的长度缩小。
又,定置线道7的线孔的上下位置变化机构如图9所示,其结构是将定置线道7通过在该定置线道7上形成的上下方向的长孔19和固定螺钉20安装在缝纫机头外壳,使之可沿箭头X1-Y1方向滑动调节位置,在沿箭头Y1方向将定置线道7滑动调节位置时,可使定置线道7的线孔7a的位置向上方变化,使线供给路径的长度增大,而在沿箭头X1方向将定置线道7滑动调节位置时,定置线道7的线孔7a的位置向下方变化,使线供给路径的长度缩小。
在具有上述这两种变化机构的传统多针绷缝机中,根椐缝制坯布的厚度和线4的粗细以及伸缩性等因素,首先通过可动过线道9的上下行程变化机构来增减线供给路径的长度,若仍然不够充分,则通过定置线道7的线孔7a的上下位置变化机构来增减线供给路径的长度,由此可以将线的引出量调节至适中,以满足上述要求。
为了不受缝制坯布的厚度和线的粗细以及伸缩性等因素的影响而始终保持适中、良好的缝线状态,具有上述变化机构的传统多针绷缝机的过线装置关健在于调节线引出量的绝对值,但作为调节该过线量的结果,针杆3处于上死点时的线供给路径长度(与从定置线道7的线孔经由摆动过线柄8的可动过线道9至针杆线道5的线长度大致相等)与针杆3处于下死点时的线供给路径长度间的比例发生变化,因此,利用这一变化,即、通过上述两种变化机构来对摆动过线柄8及/或定置线道7的位置进行滑动调节,由此对与针杆上死点时的线长度相对的针杆下死点时的线长度进行调节,以调节缝线张力。
然而,传统的过线装置的变化机构归根到底关健在于线的过线量调节,而且从缝制品成品质量方面来看,需要具有没有线松弛的牢固的缝合紧密度,从这两点出发,利用这些变化机构调节线迹紧密度的范围一般是,在将针杆上死点时的线长度定为1的场合,针杆下死点时的线长度的最大值可在以1为中心的狭小范围内进行调节,而即使是该狭小范围,过去只要是以通常的一般坯布作为缝制对象,就可获得适中的缝线张力。
但是,近年来,作为缝制对象,越来越多地使用极细纤维坯布之类由一般坯布不能相比的组织异常柔软且富有伸缩性的原料构成的坯布。若在缝制这种坯布时使用上述传统的过线装置,就会出现由线和弯线形成的线迹卷绕在针板的爪上而难以从爪中脱出,会对送布造成障碍,容易引起缝制不良。又,即使线迹从爪中脱出,在机针穿通坯布后到达下死点之时,处于绷紧状态的线会将坯布向下方压,而在从下死点穿通坯布后向上死点上升之时,会出现线和弯线一起将坯布向上拉的现象,从而使缝制部位的坯布部分缝合过紧,容易使坯布的缝制部位形成半圆椎状的鼓起,导致缝制品质量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缝纫机过线装置,具有进行正常且良好缝制的过线功能,即使在将极细纤维坯布之类组织非常柔软且富有伸缩性的坯布作为缝制对象时,也不会因缝制不良和形成半圆椎状鼓起等导致质量下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1技术方案的缝纫机过线装置具有针杆线道,安装在可上下方向往复摆动地支承于缝纫机头外壳左侧端位置的针杆上端部;在缝纫机头外壳的左右中间位置固定设置于其前面部的定置线道;设置在摆动过线柄的左端部上的可动过线道,该摆动过线柄设置在所述定置线道与所述针杆线道间的缝纫机头外壳的前面部且与针杆的上下往复摆动同步连动而沿上下方向往复摆动运动,从缝线张力调节器引出的线经由按照定置线道、可动过线道和针杆线道的顺序形成的线供给路径向安装在针杆下端的机针供给,其特征在于,设有线供给路径长度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可在针杆从下死点向上死点上升的过程以及从上死点向下死点下降的过程中,使位于针杆线道与机针之间的线具有松弛性,从而在将针杆处于上死点时由所述各线道形成的线供给路径的长度定为1的场合,使针杆处于下死点时的线供给路径的长度成为1以上的值。
采用上述结构的第1技术方案的发明,在缝制一般坯布时,在设针杆上死点时的线长度定为1的场合,将针杆下死点时的线长度调节成以1为中心的狭小范围的值来使用,由此可保持不松弛的适中缝线张力,按照所定的张力进行缝制,而在缝制譬如极细纤维坯布等之类由组织非常柔软且富有伸缩性的原料构成的坯布时,在按照定置线道、可动过线道和针杆线道的顺序形成的线供给路径长度范围,在将针杆上死点时的线长度定为1的场合,将针杆下死点时的线长度调节成大于1的值来使用,由此可避免在针杆从下死点向上死点上升的过程以及从上死点向下死点下降的过程中使位于针杆线道与机针之间的线部分张力太紧,可使其多少具有松弛性,由此,不但可使随着送布而卷绕在针板爪上的线迹顺利地从爪中脱出,而且不会出现机针穿通坯布到达下死点时穿通部位周边的坯布被线压紧、或者机针从下死点穿通坯布向上方拔出时穿通部位周边的坯布被线和与其绞合的弯线拉起的现象,与缝制一般坯布的场合相比,线和弯线对于缝制坯布的缝合紧密度较弱。因此,即使是极细纤维坯布等之类组织非常柔软且富有伸缩性的坯布,也可防止缝制部位形成半圆椎状的鼓起,提高缝制品的成品质量。这样,本发明对于从传统坯布到极细纤维坯布之类由组织非常柔软且富有伸缩性的原料构成的坯布均能获得高质量的缝制品,具有明显的效果。
这样,为了能在缝制对象坯布非常柔软且富有伸缩性时也不会形成半圆椎状的鼓起,并可进行不松弛的高质量的缝制,作为所述线供给路径长度调节装置,如第2技术方案的发明所示,最好可在针杆处于下死点时的线供给路径长度的最大值为1.3的范围进行调节。
又,一个缝纫机的缝制对象不会全部是非常柔软且富有伸缩性,还常常要以一般坯布作为缝制对象,此时也需要保持良好的缝线张力,按照所定的张力进行缝制,从这一点来考虑,作为所述线供给路径长度调节装置,如第3技术方案的发明所示,最好是在设针杆处于上死点时的线供给路径长度定为1的场合,针杆处于下死点时的线供给路径的长度可在最小值0.9~最大值1.3的范围进行调节。
并且,作为线供给路径长度调节装置,也可如第4和第5技术方案的发明所示,将定置线道的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的位置调节装置与从摆动过线柄上的摆动支点至可动过线道的长度的调节装置组合,或者如第7技术方案的发明所示,将定置线道的上下方向的位置调节装置、从摆动过线柄上的摆动支点至可动过线道的长度的调节装置、以及调节驱动轴的偏心部对于成为摆动过线柄的摆动支点的过线轴的偏心位置的调节装置相组合。特别是前者的场合,因只需要改进以往使用的定置线道的一部分,故对降低成本有利。


图1为采用本发明的三针绷缝机的整体主视图。
图2为同上三针绷缝机中的过线装置主要部分的放大主视图。
图3为图2的主要部分放大俯视图。
图4是以本案申请人试制的将绷缝机实机为对象而将线供给路径长度调节为最小值时的测定状况。
图5是以同上试制绷缝机实机为对象而将线供给路径长度调节为最大值时的测定状况。
图6为表示线供给路径长度调节装置另一例的主要部分概略立体图。
图7为表示一般多针绷缝机中采用的过线装置主要部分结构的立体图。
图8为表示以往在同上多针绷缝机中采用的可动过线道的上下行程变化机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
图9为表示以往在同上多针绷缝机中采用的定置线道的线孔的上下位置变化机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

技术方案1~6记载的本发明的实施形态。
在图1~图3中,21是缝纫机头外壳,22是缝纫机底板部,在这些图1~图3中,由于是设置了与图7~图9中已作说明的相同构件,因此,在该相当部分以及表示可动构件运动方向的箭头处分别标记相同的符号,省略其详细说明。
在所述缝纫机头外壳21的内部,插通支承着通过周知的曲柄机构等使针杆3作上下往复运动用的驱动主轴23,在该驱动主轴23的偏心部23a,通过过线曲柄24和过线轴臂25而与成为摆动过线柄8的上下摆动支点的过线轴17连动。
设置在所述缝纫机头外壳21的左右中间位置前面部、使从缝线张力调节器6引出的线4穿通线孔以对其移动路径进行限制的定置线道7在线4的供给方向(图2的箭头Z方向)分割为两个线道7A、7B。其中,线供给方向前段的分割线道7A通过上下方向的长孔19和固定螺钉20安装在缝纫机头外壳21上,可沿箭头X1-Y1方向并滑动调节位置。在沿箭头Y1方向将该分割线道7A滑动调节位置时,使其右端部的线孔部7a位置向上方变化,使线供给路径的长度增大,而在沿箭头X1方向将分割线道7A滑动调节位置时,使其线孔部7a的位置向下方变化,使线供给路径的长度缩小。
又,线供给方向后段的分割线道7B通过左右水平方向的长孔26和固定螺钉27安装在缝纫机头外壳21上,可沿箭头X2-Y2方向滑动调节位置。在沿箭头Y2方向将该分割线道7B滑动调节位置时,使其该左端部的线孔部7b位置向左方变化,使线供给路径的长度增大,而在沿箭头X2方向将分割线道7B滑动调节位置时,使其线孔部7b的位置向右方变化,使线供给路径的长度缩短。
如上所述,通过将定置线道7上的分割线道7A沿上下方向X1-Y1滑动调节位置来实现线孔部7a的上下位置调节,并通过将向分割线道7B向左右方向X2-Y2滑动调节位置来实现线孔部7b的左右位置调节,再通过将摆动过线柄8沿箭头X-Y方向滑动调节位置来实现摆动过线柄8的跨距S(从固定螺钉16的中心至可动过线道9的距离)和可动过线道9的上下行程调节,就可在将针杆3处于上死点时由各线道7A、7B、9、5形成的线供给路径长度定为1时将针杆3处于下死点时的线供给路径的长度在最小值0.9~最大值1.3的范围内进行调节。
在使用设有过线装置(具备上述线供给路径长度调节装置)的三针绷缝机来缝制一般坯布时,根椐缝制坯布的厚度和线4的粗细以及伸缩性等因素,首先调节可动过线道9的上下行程来增减线供给路径的长度,若仍然不够充分时,就调节定置线道7上的分割线道7A的线孔部7a的上下位置来增减线供给路径的长度,以将线4的引出量调节至适中,即、在设针杆3处于上死点时的线供给路径长度定为1的场合,在最小值为0.9的范围内对针杆3处于下死点时的线供给路径的长度进行调节,由此,不论缝制的坯布厚度等如何,也能保持适中的缝线张力,可按所定要求进行缝制。
又,在对如极细纤维坯布等之类组织非常柔软且富有伸缩性的坯布进行缝制时,通过将定置线道7上的两个分割线道7A、7B的线孔部7a、7b的上下、左右位置调节到使线供给路径长度增大的一侧,同时将可动过线道9的上下行程调节到使线供给路径长度增大的一侧,即、在设针杆3处于上死点时的线供给路径长度定为1的场合,将针杆3处于下死点时的线供给路径的长度在其最大值为1.3的范围内调节到增大侧,就可在针杆3从下死点向上死点的上升过程以及从上死点向下死点的下降过程中,使位于针杆线道5与机针2(坯布)之间的线部分稍许具有松弛性,由此,可使随着送布而卷绕在针板爪上的线迹顺利地从爪中脱出,并且不会发生在机针2穿通坯布到达下死点时穿通部位周边的坯布部分被线4压入、或者在机针2从下死点穿通坯布向上方拔出时穿通部位周边的坯布部分不会被线4和与其绞合的弯线13拉起的现象,与缝制一般坯布的场合相比,线和弯线对于缝制坯布的缝合紧密度较弱,可防止坯布的缝制部位形成半圆椎状的鼓起,提高缝制品的成品质量。
图4和图5是以本案申请人试制的将绷缝机实机为对象对针杆上死点时的线供给路径长度A和针杆下死点时的线供给路径长度B进行测定的状况,图4表示为了使两线长度之差(B-A)的比例(A∶B)成为最小值而将摆动过线柄8和分割线道7B一起滑动调节到最大限度右侧,并将分割线道7A滑动调节到最大限度下侧时的状况,图5表示为了使两线长度之差(B-A)的比例(A∶B)成为最大值、将摆动过线柄8和分割线道7B一起滑动调节到最大限度左侧并将分割线道7A滑动调节到最大限度上侧时的状况。
在上述图4所示的调节状态下,对形成线供给路径的各线道间等的线尺寸①、①’、②、③、③’、④测定的结果见表1,又,在上述图5所示的调节状态下,对形成线供给路径的各线道间等的线尺寸①、①’、②、③、③’、④测定的结果见表2。另外,表1、表2中的数值单位为mm。
表1
表2
试制了绷缝机,该机可按表1和表2的测定尺寸将针杆上死点时的线供给路径长度A与下死点时的线供给路径的长度B之差(B-A=10.2)的比例(A∶B)调节为1∶1.05,将长度之差(B-A=39.28)的比例(A∶B)调节为1∶1.21,并用该机进行了试验缝制,在以一般坯布作为缝制对象的场合,通过将比例(A∶B)调节为1∶1.05的最小值,就可保持良好的缝线张力,获得缝合紧密度适中的缝制品,而在以极细纤维坯布之类的组织非常柔软且富有伸缩性的坯布作为缝制对象的场合,通过将比例(A∶B)调节为1∶1.21的最大值,在缝制部不会形成半圆椎状的鼓起,可获得高质量的缝制品。
另外,在上述实施形态中,作为对由各线道7A、7B、9、5形成的线供给路径的长度进行调节的装置,是将定置线道7上的分割线道7A沿上下方向X1-Y1的滑动调节与通过分割线道7B沿左右方向X2-Y2的滑动调节以及摆动过线柄8沿箭头X-Y方向的滑动调节实现的可动过线道9的上下行程调节进行组合,但也可采用技术方案7的发明来代替这种结构,即,也可将单一(不进行左右分割)定置线道7沿上下方向X1-Y1的滑动调节与摆动过线柄8沿箭头X-Y方向的滑动调节以及调节驱动主轴23的偏心部23a对于过线轴17的偏心位置(偏心量)的调节装置进行组合,也能获得与上述实施形态同样的作用和效果。
又,作为调节驱动主轴23的偏心部23a对于过线轴17的偏心位置(偏心量)的装置,也可将构成偏心部23a的偏心轮换成偏心量不同的,但更好的方法是如图6所示,采用一种通过固定螺钉28将过线曲柄24外嵌固定在驱动主轴23的偏心部23a上、并通过调节螺钉29的回转操作使该过线曲柄24的长度变化的结构,在此场合,通过调节过线曲柄24的长度,就可对由与其端部接合的过线轴臂25控制的过线轴17的往复回转量、即摆动过线柄8的上下摆动角度进行增减,以调节线供给路径长度。
上述实施形态是用于多针绷缝机,当然,也适用于双链线迹缝纫机。
权利要求
1.一种缝纫机过线装置,具有针杆线道,安装在可上下方向往复摆动地支承于缝纫机头外壳左侧端位置的针杆上端部;在缝纫机头外壳的左右中间位置固定设置于其前面部的定置线道;设置在摆动过线柄的左端部上的可动过线道,该摆动过线柄设置在所述定置线道与所述针杆线道间的缝纫机头外壳的前面部且与针杆的上下往复摆动同步连动而沿上下方向往复摆动运动,
从缝线张力调节器引出的线经由按照定置线道、可动过线道和针杆线道的顺序形成的线供给路径向安装在针杆下端的机针供给,
其特征在于,设有线供给路径长度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可在针杆从下死点向上死点上升的过程以及从上死点向下死点下降的过程中使位于针杆线道与机针之间的线具有松弛性,从而在将针杆处于上死点时由所述各线道形成的线供给路径的长度设定为1的场合,针杆处于下死点时的线供给路径的长度成为1以上的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过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供给路径长度调节装置可在所述针杆处于下死点时的线供给路径长度的最大值为1.3的范围进行调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过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供给路径长度调节装置可在将针杆处于上死点时的线供给路径长度设定为1的场合使针杆处于下死点时的线供给路径的长度可在最小值0.9~最大值1.3的范围进行调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过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供给路径长度调节装置由定置线道的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的位置调节装置和从摆动过线柄上的摆动支点至可动过线道的长度调节装置组合而成。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缝纫机过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供给路径长度调节装置由定置线道的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的位置调节装置和从摆动过线柄上的摆动支点至可动过线道的长度调节装置组合而成。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缝纫机过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置线道在线的供给方向分割为两个线道,一个分割线道可在上下方向进行位置调节,另一分割线道可在左右方向进行位置调节。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过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供给路径长度调节装置由定置线道的上下方向位置调节装置和从摆动过线柄上的摆动支点至可动过线道的长度调节装置、以及调节驱动轴的偏心部对于成为摆动过线柄的摆动支点的过线轴的偏心位置的调节装置组合而成。
全文摘要
一种缝纫机过线装置,设有线供给路径长度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在将针杆处于上死点时按照定置线道、可动过线道和针杆线道的顺序形成的线供给路径的长度定为1的场合,使针杆处于下死点时由各线道形成的线供给路径的长度成为1以上的值。采用这种结构,在将极细纤维坯布等组织非常柔软且富有伸缩性的原料坯布作为缝制对象时,在针杆从下死点向上死点的上升过程以及从上死点向下死点的下降过程中,可使位于针杆线道与机针之间的线部分具有松弛性,不会产生缝制不良以及因形成半圆椎状的鼓起而造成的成品质量下降,可进行良好的缝制。
文档编号D05B51/00GK1456730SQ0211994
公开日2003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02年5月10日 优先权日2002年5月10日
发明者岩井胜彦, 井上忠德, 草積要 申请人:大和缝纫机制造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