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绒塑胶布边角料回收处理方法

文档序号:1726858阅读:12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植绒塑胶布边角料回收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绒塑胶布边角料回收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植绒塑胶布作为工业原料在机器制造、运动器材、生活用品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同时植绒塑胶布在制造上大量使用后留下的边角料的处理问题也日益突出。若将其废弃,不仅会造成巨大的浪费,而且会引起环境污染,不利于环保。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绒塑胶布边角料回收处理方法,它有利于废旧植绒塑胶布的回收利用和环境保护。
本发明的植绒塑胶布边角料回收处理方法是这样完成的(1)先将植绒塑胶布边角料送入切碎机切碎后,加碱进行水煮,使植绒塑胶布碎片上植绒与塑胶之间的胶质层破坏以利绒毛脱离;(2)将植绒塑胶布碎片倒入脱绒机,加水经高速搅拌、甩打之后使之脱绒;(3)将脱绒后的植绒塑胶布碎片冲洗干净后取出,并排水滤取回收已脱下的绒毛。
本发明在将植绒塑胶布边角料送入切碎机切碎后,可以先将其置于碱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再加碱进行水煮;为了便于收集碎片,还可以将碎片装入网兜后再加碱进行水煮。
本发明的植绒塑胶布边角料的脱绒过程是这样完成的将加碱水煮后的植绒塑胶布碎片倒入脱绒机的筒形体中,加水,打开脱绒机的电源,让植绒塑胶布碎片在脱绒机中进行高速搅拌和甩打从而达到完全脱绒的效果。其中筒形体中央的转轴上部联接有螺旋叶片,目的是为了产生强大的扰动水流和向下的压力,该向下的压力和螺旋叶片下端头上联接的挡板所形成的回流促使植绒塑胶布碎片在筒形体中进行充分的搅拌;转轴中部的设置的网筛是为了在脱绒过程中使脱落的绒毛随水流流出的同时防止塑胶布碎片下落;筒形体内周壁上的摩擦凸条和翻料挡块是为了增大碎片在搅拌过程的摩擦力,提高碎片甩打的效率,从而尽可能达到完全脱绒的效果。本发明脱绒效果可以达到脱绒率95~98%以上。
脱绒完成后的塑胶布碎片可经由设于筒形体旁侧网筛上方的塑胶布碎片排出通口排出,脱下的绒毛通过网筛后随水流从位于筒形体底部旁侧的排水通口排出。排水通口上联接有循环水管,绒毛经过循环水管上设的排污泵和绒毛过滤器后可以回收,过滤后的水经循环水管通往筒形体上开口可以流回脱绒机,从而具有循环利用,节约资源的优点。
另外,在对植绒塑胶布边角料进行回收处理的过程中,为使其脱绒的效果达到更好,可将已脱绒并冲洗后的碎片再投入脱绒机中,进行若干次搅拌、甩打,以进一步进行脱绒。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工艺简单,便于操作推广;它实现了将废旧植绒塑胶布的回收利用,使之变废为宝,节约资源,减少浪费,同时还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环保。


图1是脱绒机构造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步骤说明如下将植绒塑胶布边角料送入切碎机切成小块的片状料后,批量投入浓度为80%的碳酸钠水溶液中浸泡24小时。之后取出,装入网兜,放入不锈钢锅中,用浓度35%的配比为1∶1的磷酸三钠和氢氧化钠水溶液浸泡,烧煮至沸,保持15分钟,使植绒塑胶布碎片上植绒与塑胶之间的胶质层破坏以利绒毛脱离。
参照附图,将加碱水煮后的植绒塑胶布碎片倒入脱绒机的筒形体1中,加水,打开脱绒机的电源,筒形体中央的转轴2上部联接有螺旋叶片3,其高速旋转产生强大的扰动水流和向下的压力与螺旋叶片下端头上联接的挡板4所形成的回流促使植绒塑胶布碎片在筒形体中进行充分的搅拌;在脱绒过程中脱落的绒毛随水流通过转轴中部的设置的网筛7流出而塑胶布碎片被挡住,实现了塑胶布碎片和绒毛的分离;在搅拌、甩打过程中筒形体内周壁上的摩擦凸条6增大了碎片间的摩擦力,从而提高了植绒塑胶布碎片脱绒的效率。
脱绒完成后的塑胶布碎片经由设于网筛上方筒形体旁侧的塑胶布碎片排出通口5排出,脱下的绒毛通过网筛后随水流从位于筒形体底部的排水通口8排出。排水通口上联接有循环水管9,绒毛经过循环水管上设的排污泵11和绒毛过滤器10后回收,过滤后的水经循环水管通往筒形体上开口流回脱绒机进行循环利用。
将上述脱绒后的塑胶布碎片收集后,可以将其再重复2-3次脱绒过程,使脱绒效果更加彻底。将脱绒后的塑胶布碎片冲洗干净后取出收集,并将绒毛过滤器过滤后的绒毛收集,即实现本发明对植绒塑胶布边角料的回收处理。
本发明工艺简单,便于操作推广;在经济方面,本发明实现了将废旧植绒塑胶布的回收利用,使之变废为宝,减少浪费,有利于经济发展;在环保方面,本发明解决了废旧植绒塑胶布的处理问题,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环保,具有较大的应用推广前景。
权利要求
1.一种植绒塑胶布边角料回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收处理方法为(1)先将植绒塑胶布边角料送入切碎机切碎后,加碱进行水煮,使植绒塑胶布碎片上植绒与塑胶之间的胶质层破坏以利绒毛脱离;(2)将植绒塑胶布碎片倒入脱绒机,加水经高速搅拌、甩打之后使之脱绒;(3)将脱绒后的植绒塑胶布碎片冲洗干净后取出,并排水滤取回收已脱下的绒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绒塑胶布边角料回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可将已脱绒并冲洗后的植绒塑胶布碎片再投入脱绒机中,加水进行若干次搅拌、甩打,以进一步进行脱绒。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植绒塑胶布边角料回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碱进行水煮时用的碱水可以是浓度20~50%的由碳酸钠和磷酸三钠混合而成的碱水溶液,其中碳酸钠和磷酸三钠的重量配比为1∶0.8~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植绒塑胶布边角料回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酸钠和磷酸三钠的最佳配比为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绒塑胶布边角料回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植绒塑胶布碎片加碱进行水煮前,可先将碎片置于碱水浸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植绒塑胶布边角料回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碱水可以是浓度为80%的碳酸钠水溶液。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绒塑胶布边角料回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便于作业,在加碱进行水煮前,可先将植绒塑胶布碎片装入网兜。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植绒塑胶布边角料回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绒机包括上部具有开口的筒形体,竖设于筒形体中部的转轴,转轴上部联接有用以产生扰动水流的螺旋叶片及位于螺旋叶片下端头上的挡板,转轴中部设有用以防止塑胶片下落的网筛,筒形体内周壁上设有摩擦凸条,筒形体旁侧分别设有位于网筛上方的塑胶片排出通口和位于底部的排水通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植绒塑胶布边角料回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形体旁设有循环水管,循环水管上设有排污泵及绒毛过滤器,循环水管的下端口与筒形体底部的排水通口相联接,上端口通往筒形体上开口。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绒塑胶布边角料回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收处理方法为(1)先将植绒塑胶布边角料送入切碎机切碎后,加碱进行水煮,使植绒塑胶布碎片上植绒与塑胶之间的胶质层破坏以利绒毛脱离;(2)将植绒塑胶布碎片倒入脱绒机,加水经高速搅拌、甩打之后使之脱绒;(3)将脱绒后的植绒塑胶布碎片冲洗干净后取出,并排水滤取回收已脱下的绒毛。本发明工艺简单,便于操作推广;在经济方面,它实现了将废旧植绒塑胶布的回收利用,使之变废为宝,减少浪费,有利于经济发展;在环保方面,它解决了废旧植绒塑胶布的处理问题,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环保,具有较大的应用推广前景。
文档编号D01G11/00GK1548594SQ0311238
公开日2004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9日 优先权日2003年5月9日
发明者陈文 , 陈 文 申请人:陈文 , 陈 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