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环锭细纱机纺纱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6854阅读:6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环锭细纱机纺纱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一种新型环锭细纱机纺纱的装置,属于纺织机械设备领域。
多种纤维组份纺纱是当今流行的纺纱方法,它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原料,降低成本、改善产品的性能,还可以提高纤维的可纺性,使纱线获得特定要求的特征。近几年混纺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环锭纺纱方法出现了如赛络纺、赛络菲尔纺、聚集纺等新的型式,而且发展势头十分强劲,为开发不同类型的混纺纱奠定了基础。而环锭纺、赛络纺、聚集纺等方法在纺制双组份或多组份纱线时都不能积极有效地控制纤维的内外转移,从而不能使纱线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纤维的优越性,这些不足均能在织物及服装中得到体现。目前,纺织领域已探索出了多种纺制混纺纱线的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本发明的目的是对环锭细纱机牵伸机构进行改造后而形成一种新的纺纱方法。该装置能使牵伸部件对不同粗纱须条进行积极有效地控制,在纺纱过程中使纤维有效地进行内外转移,从而达到预先设定的目的。纺制出的纱线具有特殊结构和风格。本发明的装置包括同一锭子部位分成两个或三个牵伸系统的前罗拉组件;与每个前罗拉组件相配的上罗拉组件;中罗拉、后罗拉;装在后罗拉之后的两孔或三孔喇叭口。
在上述的装置中,喂入喇叭口安装在后罗拉后部的横动杆上,喇叭口用塑料或金属制成,其安装位置与细纱机罗拉组件相对应,从而有效地控制粗纱须条顺直地输送到不同的牵伸系统中去。
在上述的装置中,同一个锭子对应一个前罗拉组件,前罗拉组件分成直径大小不同的两个或三个部分,每个部分同轴不同径,一个罗拉组件为一整体。罗拉表面具有沟槽,沟槽方向可以是与前罗拉组件轴向平行的直槽或是与前罗拉组件轴向有一定倾斜角度的斜槽,罗拉依靠其轴端的螺丝连接传动回转。同一锭子纺纱部位的前罗拉组件分配如果分为两个部分,前罗拉组件两部分直径依次增大,则与之相配的上罗拉组件直径依次减小;如果分为分三个部分,则前罗拉组件三部分直径可以为两边大中间小,也可以为三者直径依次增大,相配的上罗拉组件直径做相应的调整,即如果前罗拉三个部分为两边直径大中间小,则上罗拉两边直径小中间大,如果前罗拉直径依次增大,则与之相配的上罗拉组件直径依次减小。
在上述的装置中所述的上罗拉组件,外层为经过表面处理过的丁腈橡胶,中层依次为轴套、轴承,中心为轴。上罗拉组件不同部分的直径大小分别与前罗拉组件相配,同一组上罗拉每个部分可以各自绕轴回转,不受其它部分的限制。上罗拉组件中层还可以为省略轴承而改为只有轴套与轴相连的形式。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两根粗纱须条经双孔或三孔喇叭口由后罗拉喂入,同时进入后牵伸区,经牵伸后同时进入前牵伸区,在前罗拉组件处两纱条分别被同一罗拉组件的不同部分所握持,两粗纱条经不同倍数的牵伸后,以不同的速度从前罗拉两个钳口输出,之后进入了加捻三角区,输出后的纱条同时进入三角区并汇集到交汇点处,在交汇点处纱线正式形成,加捻后的纱线向下传递而卷绕在纱管上。
本发明以一种新的形式纺制具有特殊结构和风格的纱线,纺纱部件能积极有效地控制纤维的内外转移,使纱线形成分层结构;纺纱机构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一组纺纱装置立体示意图,它标示了该装置各部位的具体装配位置;图2为图1中(5)、(7)的配合示意图,它标示了前罗拉组件、上罗拉组件之间及粗纱须条的具体配合关系。
实施例按照图1显示的一组纺纱装置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中(5)、(7)的配合示意图。安装在后罗拉(3)后部的双孔喇叭口(2)能有效控制粗纱条(1)顺直地输送到不同的牵伸系统中去。后牵伸区(8)位于中罗拉(4)与后罗拉(3)之间,前牵伸区(9)位于中罗拉(4)与前罗拉组件(5)之间,在前牵伸区内装有皮圈(10),其作用在于有效地控制纤维。前罗拉组件(5)被分成直径不同的两个部分,与之相配的上罗拉组件(7)直径作相应的调整,前罗拉组件和上罗拉组件形成两个钳口(11),其作用在于积极握持经牵伸后的粗纱须条(1)。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环锭细纱机纺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装在后罗拉之后的两孔或三孔喇叭口;后罗拉和中罗拉;同一锭子纺纱部位分成两个或三个牵伸系统的前罗拉组件;与每个前罗拉组件相配的上罗拉组件。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环锭细纱机纺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喂入喇叭口安装在后罗拉后部的横动杆上,喇叭口用塑料或金属制成,其安装位置与细纱机罗拉组件相对应。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环锭细纱机纺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同一个锭子对应一个前罗拉组件,前罗拉组件分成直径大小不同的两个或三个部分,每个部分同轴不同经,一个罗拉组件为一整体。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罗拉组件,其特征在于外层为经过表面处理过的丁腈橡胶,中层为轴套、轴承,中心为轴。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环锭细纱机纺纱的装置,该装置是把同一锭子纺纱部位的前罗拉分成两个或三个牵伸系统,并装配与每个牵伸系统相配的上罗拉组件,使每个罗拉钳口分别握持来自由两孔或三孔喇叭口喂入的两根或三根粗纱须条,须条经牵伸区牵伸后由前罗拉输出,加捻后纺成具有特殊结构与风格的纱线。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使每根须条在不同的牵伸系统中进行牵伸,并最后形成一根纱线。
文档编号D01H5/00GK1552966SQ03112249
公开日2004年12月8日 申请日期2003年6月2日 优先权日2003年6月2日
发明者韩光亭, 张同华, 綦明正, 王成君, 隋思清 申请人:青岛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