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筒洗衣机的冲洗方法

文档序号:1729556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滚筒洗衣机的冲洗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滚筒洗衣机,特别涉及的是滚筒洗衣机的冲洗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来讲,洗衣机是用电作为动力源,通过机械作用将衣物上污渍去除的装置。其中,滚筒洗衣机,在其水平设置的滚筒内将洗涤剂、洗涤水以及洗濯物投入后,利用电机驱动滚筒旋转,通过洗濯物与滚筒的摩擦作用进行洗涤,故洗濯物几乎不会有损伤也不会缠在一起,并且有着与手搓洗涤一样的效果。
如图1所示,滚筒洗衣机包括内壳22、洗涤槽24、托板25、电机26以及加热器27。其中,内壳22悬吊设置在外壳20的内部;洗涤槽24由设置在内壳22和其内侧并对洗濯物进行洗涤的滚筒23组成;上述托板25设置在滚筒23的内侧面上,并随滚筒23的旋转将洗濯物带上一定高度,达到一定高度的洗濯物又在重力作用下落到滚筒23的底部;上述电机26设置在内壳22的一侧,并使滚筒23旋转;上述加热器27设置在内壳22底部的一侧,能够调节洗涤水的温度。
当然,滚筒洗衣机还可以安装传感器,传感器包括感知洗涤水水位的水位传感器和感知洗涤水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微型电脑(未图示)将上述感知传感器感知的洗涤水的水位以及温度值组合及换算,并依次为根据控制洗涤、冲洗、脱水等作业。
但是,上述感知传感器感知不出在洗涤水中溶解的残留洗涤剂的量及其浓度,所以已有洗衣机是在冲洗作业在没有充分有效利用情况下,进行脱水作业。即,根据在微型电脑里已经固定设置的冲洗次数(一般为3次)进行冲洗作业,当残留洗涤剂的量少时,可能会进行不必要的冲洗,浪费能量;当残留洗涤剂的量多时,未冲洗掉的污物及残留洗涤剂可能会导致皮肤疾病以及降低洗涤后洗濯物的洁净程度和舒适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感知洗涤水的温度及电导度,并得出残留洗涤剂的浓度,确定附加冲洗次数,进而进行冲洗作业,提高能量的使用效率及冲洗效果,并防止由于未冲洗掉的洗涤剂而引起的皮肤疾病的滚筒洗衣机的冲洗方法。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滚筒洗衣机的冲洗方法,该冲洗方法按如下四个阶段进行即,第一阶段向洗涤槽内供给洗涤水及洗涤剂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洗涤作业完毕后,进行第一次冲洗作业的第二阶段;第三阶段上述第二阶段完毕后,将感知的洗涤水中残留洗涤剂的量与基准值做比较,并确定附加冲洗次数的第三阶段;第四阶段根据上述第三阶段感知比较的结果进行冲洗作业的第四阶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滚筒洗衣机的冲洗方法,当第一次冲洗作业完毕后,根据被感知的残留洗涤剂的浓度确定附加冲洗次数,并进行附加冲洗作业,进而有效防止能量的浪费,提高冲洗效果及洗濯物洗涤后的舒适感,同时也能够防止由于残留洗涤剂而引起的皮肤疾病。


图1是已有滚筒洗衣机的结构剖面图;图2是本发明滚筒洗衣机的结构剖面图;图3是本发明滚筒洗衣机的冲洗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了达到上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滚筒洗衣机的冲洗方法,该冲洗方法按如下四个阶段进行即,第一阶段向洗涤槽内供给洗涤水及洗涤剂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洗涤作业完毕后,进行第一次冲洗作业的第二阶段;第三阶段上述第二阶段完毕后,将感知的洗涤水中残留洗涤剂的量与基准值做比较,并确定附加冲洗次数的第三阶段;第四阶段根据上述第三阶段感知比较的结果进行冲洗作业的第四阶段。
所述基准值包括区分残留洗涤剂的低浓度和适中浓度的第一基准值以及区分残留洗涤剂的适中浓度和高浓度的第二基准值。
上述第三阶段包括如下过程
第一过程通过水质感知传感器感知残留洗涤剂量的第一过程;第二过程将上述残留洗涤剂量与基准值做比较的第二过程;第三过程残留洗涤剂量若小于第一基准值则确定为低浓度,若大于第二基准值则确定为高浓度,若大于第一基准值且小于第二基准值则确定为适中浓度的第三过程;第四过程残留洗涤剂的浓度若为低浓度则确定1次附加冲洗作业;若为适中浓度则确定2次附加冲洗作业,若为高浓度则确定3次附加冲洗作业的第四过程。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做出详细说明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滚筒洗衣机包括内壳22、洗涤槽24、托板25、电机26和加热器27以及电极传感器28。其中,上述内壳22通过弹簧21悬吊设置在外壳20的内部;上述洗涤槽24由内壳22和设置在内壳22的内侧并对洗濯物进行洗涤的滚筒23组成;上述托板25设置在滚筒23的内侧面上,并同滚筒23的旋转将洗濯物带上一定高度,达到一定高度的洗濯物又在重力作用下落到滚筒23的底部;上述电机26设置在内壳22的一侧,并驱动滚筒23旋转;上述加热器27设置在内壳22底部的一侧,能够调节洗涤水的温度;上述电机传感器28设置在内壳22的下部一侧,并检测洗涤水的电导度。
在外壳20的前方安装有外壳盖31,外壳盖31的中央形成有将洗濯物投入以及取出的投入槽(未图示);外壳20的前方还设置有门32,上述门32能够防止通过外壳盖31的投入槽(未图示)投入的洗濯物的脱离;外壳20的上侧设置有能够调节洗衣机工作的控制面板33。
上述外壳20的上部一侧安装有向内壳22的内部供给洗涤水及洗涤剂的给水管34、给水阀35以及洗涤剂盒36;内壳22的下部一侧设置有将洗涤水循环或排出的排水泵37及排水管38。
在此,电极传感器28由两个传导片构成,上述两个传导片相互以一定间隔设置,并与洗涤水相接触检测洗涤水的电导度。
上述电导度由洗涤水中含有的镁离子以及钙离子等硬度成分决定。微型电脑利用电极传感器感知的电导度及温度传感器感知的温度计算洗涤水的硬度值。以下将温度传感器及电极传感器称为水质感知传感器。
由于洗涤水内的溶解物质及界面活性剂等洗涤剂成分迅速反应产生惰性物质,对电导度产生影响,故微型电脑以水质感知传感器感知的洗涤水的温度及电导度为基准确定其硬度值,并且能够掌握在洗涤水中溶解的残留洗涤剂的量。
如图3所示,上述结构的滚筒洗衣机的工作过程如下。
首先,向洗涤槽内投放洗濯物及洗涤剂S1,并供给适当水位的洗涤水S2。接着,使用者输入洗涤、冲洗、脱水等命令,开始洗涤作业。
当洗涤作业完毕后,进行第一次冲洗作业S4;第一次冲洗作业完毕后,利用通过洗涤水的温度及电导度获取的硬度值确定残留洗涤剂的量S5。
微型电脑对残留洗涤剂的量与基准值进行比较,并确定在洗涤水中残留洗涤剂的浓度。上述基准值包括区分残留洗涤剂的低浓度和适中浓度的第一基准值以及区分残留洗涤剂的适中浓度和高浓度的第二基准值。
上述残留洗涤剂的量若小于第一基准值则为低浓度S6;若大于第二基准值则为高浓度S7;若大于第一基准值,且小于第二基准值则为适中浓度。
上述微型电脑若残留洗涤剂为低浓度则将附加冲洗次数确定为1次S8;若残留洗涤剂为适中浓度则将附加冲洗次数确定为2次S10;若残留洗涤剂为高浓度则将附加冲洗次数确定为3次S9。
接着,根据被确定的附加冲洗次数进行冲洗作业;最后,再进行脱水作业。
权利要求
1.一种滚筒洗衣机的冲洗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冲洗方法按如下四个阶段进行即,第一阶段向洗涤槽内供给洗涤水及洗涤剂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洗涤作业完毕后,进行第一次冲洗作业的第二阶段;第三阶段上述第二阶段完毕后,将感知的洗涤水中残留洗涤剂的量与基准值做比较,并确定附加冲洗次数的第三阶段;第四阶段根据上述第三阶段感知比较的结果进行冲洗作业的第四阶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洗衣机的冲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值包括区分残留洗涤剂的低浓度和适中浓度的第一基准值以及区分残留洗涤剂的适中浓度和高浓度的第二基准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洗衣机的冲洗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三阶段包括如下过程第一过程通过水质感知传感器感知残留洗涤剂量的第一过程;第二过程将上述残留洗涤剂量与基准值做比较的第二过程;第三过程残留洗涤剂量若小于第一基准值则确定为低浓度,若大于第二基准值则确定为高浓度,若大于第一基准值且小于第二基准值则确定为适中浓度的第三过程;第四过程残留洗涤剂的浓度若为低浓度则确定1次附加冲洗作业;若为适中浓度则确定2次附加冲洗作业,若为高浓度则确定3次附加冲洗作业的第四过程。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滚筒洗衣机的冲洗方法,该冲洗方法按如下四个阶段进行向洗涤槽内供给洗涤水及洗涤剂的第一阶段;洗涤作业完毕后,进行第一次冲洗作业的第二阶段;上述第二阶段完毕后,将感知的洗涤水中残留洗涤剂的量与基准值做比较,并确定附加冲洗次数的第三阶段;以及根据上述第三阶段感知比较的结果进行冲洗作业的第四阶段。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滚筒洗衣机的冲洗方法,当第一次冲洗作业完毕后,根据被感知的残留洗涤剂的浓度确定附加冲洗次数,并进行附加冲洗作业,进而有效防止能量的浪费,提高冲洗效果及洗濯物洗涤后的舒适感,同时也能够防止由于残留洗涤剂而引起的皮肤疾病。
文档编号D06F33/02GK1566437SQ0313009
公开日2005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2003年6月17日 优先权日2003年6月17日
发明者郑元基, 金明德 申请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