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棉花梳理机,除尘机或类似机械上的具有至少一个分离刀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2361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在棉花梳理机,除尘机或类似机械上的具有至少一个分离刀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棉花梳理机、除尘机或类似机械上具有至少一个杂质分离刀的装置,其与一个包布辊,例如刺辊或类似辊相连,其中分离刀安装在一个支撑件上,该支撑件可平行于所述辊的圆周(与辊的圆周同心)移动,并且其中在分离刀片与一个邻近于分离开口的固定位置对应元件之间的距离是可变化的。
在一种已知的装置(EP0618318)中,由分离刀所分离出的杂质向下落入到辊下面的空间,并将由此处被清除掉。这样使得清除变得复杂化并且能够导致机器中断工作。其另一缺点是杂质是扩散地落下并因此必须清理整个机器下部空间。其结果是,杂质和空气流到处打旋。
本发明是基于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在开始所述类型的装置,其避免了上述已知装置的缺点并且尤其当分离刀的位置是变化的时候,其能够使得均匀的清除杂质和均匀的把空气提供到排出室。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棉花梳理机、除尘机或类似机械上具有至少一个杂质分离刀的装置,其与一个包布辊,例如刺辊或类似辊相联系,其中分离刀安装在一个支撑件上,该支撑件可平行于所述辊的圆周(与辊的圆周同心)移动,并且其中在分离刀片与一个邻近于分离开口的固定位置对应元件之间的距离是可变化的,其特征在于分离刀(17a,17b,17c)是与一个排出室(18a,18b,18c)相联系,其排出室是安装在支撑件(20a,20b)上,并且排出室(18a,18b,18c)与一个固定位置引导元件(19a,19b,19c)相配合,该固定位置引导元件能够把所分离的杂质(F)和/或空气(E)引导(G)到排出室(18a,18b,18c)的开口(18′)。
因为可移动的排出罩与固定位置引导元件相配合,因此所分离的杂质和/或吸入空气被均匀地引导到排出罩内。在这种方式中,当刀和排出罩的位置被改变时,有利的是,恒定的空气量被吸入到排出罩内并且杂质(废物)被防止落下经过排出罩。对于把空气供应于排出罩来说,恒定空气量和恒定流速的条件是有可能的,因为固定位置引导元件在一个套装配的作业线上是与可移动的排出罩相配合。
有利的是,在引导元件和固定位置对应元件之间的距离基本上是恒定的。有利的是,引导元件和固定位置对应元件之间的距离具有一自由端,该自由端厚度可以减少。有利的是,自由端是在吸气开口(吸气缝隙)的方向上取向。引导元件在其宽度上可具有至少一个圆形刀刃。引导片可具有一自由端。引导片可具有一弯曲的引导表面。有利的是,引导元件距罗拉的距离小于引导片的距离。有利的是,引导元件与引导片配合工作。引导片可基本上安置在相对于罗拉的引导元件的下面。引导片相对于固定位置引导元件可移动。有利的是,移动是在一平行方向上实现的。有利的是,引导元件后侧表面和引导片的引导表面的弯曲半径是相同的。引导元件和引导片是有利地相互套装的。排出室独立地安装在支撑件上。排出室可松脱地安装在支撑件上。有利的是,吸入口的宽度近似为15到25mm。有利的是,排出室的端面通过一个排出线路而连接,其可连接到至少一个吸气源。有利的是,支撑件的位置通过一个调节装置能够被调节。调节装置可人工操作。调节装置可由电动机操作。支撑件可与一个机械调节装置相配合,例如一种具有弯曲齿条的齿轨,其与一个小齿轮合作。调节装置可具有一个驱动的回动齿轮。有利的是,固定位置引导元件是与一个调节和固定装置相配合。有利的是,在引导元件与固定位置元件之间有一个连续开口。有利的是,开口使得空气流过。有利的是,所供给的空气能够用于所流经的开口。有利的是,所供给的空气有助于杂质的传送。
本发明将参照附图中所示出的实施例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


图1是一具有根据本发明装置的梳理机的示意侧视图;图2是一具有本发明装置的除尘机的示意侧视图;图3a,3b表示的是根据本发明在具有一窄清理间隙(图3a)和具有一宽清理间隙(图3b)工位上的装置。
图1示出了一个梳理机,例如一种Trützchler-高功效梳理机DK903,其具有一个喂料罗拉1,喂料台2,刺辊3a,3b,3c,锡林4,道夫5,剥取罗拉6,轧辊7,8,棉网引导元件9,导条喇叭头10,输送罗拉11,12,带有包布梳理顶杆14的回转梳理盖板13,条筒15和圈条器16。罗拉的旋转方向用曲线箭头表示,用字母A表示操作方向。刺辊3a,3b和3c各分别与具有排出罩18a,18b,18c的分离刀17a,17b和17c相连。在排出室18a,18b,18c的区域中,根据图3a,3b,其分别安置有引导元件19a,19b和19c。分离刀17a,17b和17c和排出罩18a,18b和18c各分别安置在一个可移动的支撑件20a,20b和20c上(见图3a,3b)。
根据图2,安置在一封闭壳体内的除尘装置被供给将被除尘的纤维材料(箭头H),其纤维材料尤其是以散棉形式的棉花。例如,通过一填料槽(未图示),通过一个传送带或类似构件能够实施上述方式。棉卷通过两个喂料罗拉32,33在针辊23的夹持作用下而被供给,针辊可转动的安装在壳体内并且逆时针转动。针辊23的下游安装有一个包布辊24,该辊包覆有锯齿针布。辊23具有约10到21米/秒的圆周速度。辊24具有约15到25米/秒的圆周速度。在辊23和24的下游依次安装有另外两个锯齿布辊25和26,它们的转动方向分别由III和IV表示。辊23至26具有约150到300mm的直径。针辊23被壳体封闭。,针辊23与用于排出纤维杂质的分离开口27相连,开口尺寸与棉花的不纯净度相匹配或可匹配。分离开口27与分离刀刃17a,例如刀片相连。在箭头I的方向中,在辊23上还有一个分离开口28和一个分离刀刃17b。锯齿布辊24与分离开口29和分离刀刃17c相配合;锯齿布辊25与分离开口30和分离刀刃17d相连;而锯齿布辊26与分离开口31和分离刀刃17e相连。每一分离刀17a至17e与排出罩18a至18e相连。用字母B表示除尘机的操作方向。每一排出罩18a至18e与引导元件19a至19e相连。用字母I表示含有杂质F的空气流,其进入到排出罩18b内。
根据图3a,3b,刺辊3a与用于杂质的分离刀17a相连,这个分离刀是安置在支撑件20a上。分离刀17a的刀刃17′是与刺辊3a的转动方向3′相反。支撑件20a,例如一种挤压铝型材,平行于刺辊3a的外表面,例如与刺辊3a的中心点M同心,在箭头C和D的方向上能够移动。参考数21表示分离开口,其位于分离刀17a和固定位置喂料罗拉1之间。因为支撑件20a在方向C,D上是可移动的,因此在分离刀17a和邻接于分离开口21的慢速喂料罗拉1之间的距离是能够变化的。分离刀17a是通过一个螺旋连接件34或类似元件而安装在支撑件20a上,以至于在刺辊3a的方向上能够移动。分离刀17a与排出罩18a相连,其中排出罩由一个枢承安装在支撑件20a上。参考数字18′表示进入到排出罩18a的入口,该入口以类似槽缝的形式横过机器或排出罩18a的宽度延伸。在排出罩18a处,相对着支撑件20a,在入口槽缝18′的区域内安装有一个引导元件18″(引导片),其自由端朝着入口槽18′。引导元件18″与排出罩18a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挤压部件,其引导元件18″具有一个稍微弯曲的形状。排出室18a是与一个引导元件19a相连,该引导元件19a在操作期间是在一个固定位置上并且是位于分离开口21之下的区域内。引导元件19a形状上是稍微有角度的并且具有一略微的弯曲臂19′,其自由端指向入口18′。臂19′的另一端是成圆形的并且合并成一用于引导元件19的握持和卡紧元件19″。在成圆形部分与喂入罗拉1之间的距离在操作期间是恒定的,其距离表示空气流E的空气入口38。引导元件18″是安装在臂19′的远离刺辊3a的一侧。支撑件20a的移动是通过一个齿条36和一小齿轮而实现的。引导元件19的位置和这样的距离通过一个调节装置(未图示)而能够被调节。
当支撑件20a在箭头C方向上被位移时,分离刀17a和排出罩18a是从根据图3a的位置移动到根据图3b的位置上。同时,引导元件18″也在方向C上移动。由于分离刀17a移动的结果,分离开口21被增大,以至于更多的杂质F从纤维材料上分离出。引导元件18″相对于臂19′是同心地移动。甚至当支撑件20a移动时,空气入口38和入口槽18′宽度保持恒定,以至当分离开口21被改变时,进入空气流E的大小和引出的空气流G的大小保持一样。另一优点是对于分离开口21的任何尺寸,所被分离的杂质F总是落入到臂19′和/或落入到引导元件18″上并且经过排出槽18′可靠地引导到排出室18a内。
固定位置引导元件19在一个套装配的作业线与引导元件18″合作。支撑件20a在箭头C和D方向上移动,其结果是分别有一窄的清理间隙(图3a)和一个宽的清理间隙(图3b)。
在图3a和图3b中,本发明已经描述了在高速罗拉,例如刺辊3a下使用装置的实施例。根据本发明的装置也能够安置在上述根据图2的高速辊之上,例如辊24和26之上。
参考字母K表示空气流,根据图2,纤维屑从除尘机的最后辊26上分离开,纤维肖根据箭头L而被排出。
权利要求
1.一种位于棉花梳理机、除尘机或类似机械上具有至少一个杂质分离刀的装置,其与一个包布辊,例如刺辊或类似辊相连,其中分离刀安装在一个支撑件上,该支撑件可平行于所述辊的圆周(与辊的圆周同心)移动,并且其中在分离刀片与一个邻近于分离开口的固定位置对应元件之间的距离是可变化的,其特征在于,分离刀(17a,17b,17c)与一个排出室(18a,18b,18c)相连,排出室安装在支撑件(20a,20b)上,并且排出室(18a,18b,18c)与一个固定位置引导元件(19a,19b,19c)相配合工作,该固定位置引导元件能够把所分离的杂质(F)和/或空气(E)引导(G)到排出室(18a,18b,18c)的开口(18′)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引导元件与固定位置对应元件之间的距离是恒定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引导元件与固定位置对应元件之间的距离是可调节的。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引导元件的引导表面是弯曲的。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引导元件具有有一个自由端。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端在厚度上被减少。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端设置在吸气开口(吸气缝隙)的方向上。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引导元件在其宽度上具有至少一个圆形边缘。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排出罩的吸气开口与一个引导元件(18″),一个引导片或类似元件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引导片具有一自由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引导片具有一弯曲引导表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引导元件距罗拉的距离小于引导片的距离。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引导元件与引导片相配合工作。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引导片相对于罗拉大致安置在引导元件的下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引导片相对于固定位置引导元件是可移动的。
16.根据权利要求1-15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在相互平行方向上进行。
17.根据权利要求1-16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引导元件后侧表面和引导片的引导表面的弯曲半径是相同的。
18.根据权利要求1-17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引导元件和引导片是相互套装的。
19.根据权利要求1-18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排出室是单独地安装在支承件上。
20.根据权利要求1-19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排出室可松脱地安装在支撑件上。
21.根据权利要求1-20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排出室吸入口(吸气槽)的宽度近似为15到20mm。
22.根据权利要求1-21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排出室的端表面由一个排出线路而连接。
23.根据权利要求1-22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排出线路连接到至少一个吸气源。
24.根据权利要求1-2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承件的位置能够通过一个调节装置进行调节。
25.根据权利要求1-24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调节装置可由人工操作。
26.根据权利要求1-25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调节装置可由电动机操作。
27.根据权利要求1-26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承件与一机械调节装置相连。
28.根据权利要求1-27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机械调节装置具有一弯曲齿条的齿轨,其与一个小齿轮配合工作。
29.根据权利要求1-28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调节装置具有一个被驱动的回动齿轮。
30.根据权利要求1-29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位置引导元件与一调节和固定装置相连。
31.根据权利要求1-30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引导元件与固定位置对应元件之间有一个连续开口。
32.根据权利要求1-31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能通过空气。
33.根据权利要求1-32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供给的空气能够通过所述开口进入。
34.根据权利要求1-3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供给的空气帮助杂质的传送。
全文摘要
一种位于纺纱准备机械,尤其一种棉花梳理机,除尘机或类似机械上的具有至少一个杂质分离刀17a的装置,其与一个包布辊3a,例如刺辊或类似辊相连,其中分离刀17a安装在一个支撑件20上,该支撑件可平行于所述辊的圆周(与辊的圆周同心)移动,并且在分离刀片17a与一个邻近于分离开口的固定位置对应元件之间的距离是可变化的。即使在分离刀17a的位置改变的情况下,为了均匀去除杂质和均匀供给空气使它们进入到一排出室18a内,分离刀17a与一排出室18a相连,排出室安装在支承件20上,并且排出室18a与一固定位置引导元件19a相配合工作,该固定位置引导元件能够使所分离的杂质和/或空气引导进入排出室18a的开口18′中。
文档编号D01G15/00GK1470687SQ0314259
公开日2004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03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2002年7月15日
发明者马库斯·施密茨, 马库斯 施密茨 申请人:特鲁菲舍尔股份有限公司及两合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