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干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9370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洗衣干衣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设有向内桶内送入暖风使洗涤物干燥的行程、能够连贯地实施从洗涤到干燥的操作过程的洗衣干衣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这种洗衣干衣机的构造如图10中所示。下面对其构成进行说明。
如图10中所示,外桶2通过减震件3以防振方式悬垂支承在机体外壳1的内部,减震件3用于吸收操作时产生的振动。外桶2的内部中设有可旋转自如的、容纳洗涤物及干燥对象物的内桶4,内桶4的旋转中心轴处于铅直方向上。内桶4的内底部上设有旋转自如的、用来搅拌衣物(洗涤物及干燥对象物)的旋转翼5。
内桶4的内壁上设有许多小孔(图中未示出),其上方中设有流体平衡环6。另外,外桶2及内桶4的底部中心付近设有中空的二轴构造的洗涤/脱水轴7和在洗涤或脱水的不同时刻将旋转力切换到洗涤/脱水轴7上的离合器8。电机9设在外桶2下方,经离合器8驱动内桶4或者旋转翼5。
热交换器10用于对循环的暖湿气流进行除湿,其一端通过伸缩自如的下部蛇腹状软管11与外桶2的下部相连接,另一端与循环鼓风机12的一侧相连接。循环鼓风机12的另一侧与设有加热装置即加热器13的暖风供给通道14相连接,起到暖风鼓风装置的作用。暖风供给通道14通过上部蛇腹状软管15与内桶4相连接,构成了一个循环状的暖风循环通道16。
外桶2上设有将外桶2的上口气密地覆盖住盖住的外桶盖17,该外桶盖17上开有从伸缩自如的上部蛇腹状软管15送入暖风的暖风供给口18。另外,该外桶盖17上设有开闭自如的内盖19,用于投入、取出衣物。
机盖20用来覆盖住机体外壳1的上部,其上设有开闭自如的外盖21和操作显示兼输入装置22。进水阀23用于向内桶4中注水。另外,外桶2的底部还设有用来将外桶2中的水排出的排水阀24。冷却鼓风机25安装在机体外壳1的侧面,用于向机体外壳1的内部导入外气,对机体外壳1内部的外桶2、热交换器10等进行冷却。
控制装置26中设有微电脑,用于控制电机9、离合器8、循环鼓风机12、加热器13、进水阀23、排水阀24、冷却鼓风机25等的操作,依次控制洗涤、漂洗、脱水、干燥等一连串操作过程。
接下来说明上述装置中的操作情况。在洗涤行程中,首先打开外盖21和内盖19,向内桶4中投入衣物(洗涤物),然后启动操作。打开进水阀23注水,当水位达到规定的水位后,停止进水,使电机9开始运作。此时,电机9的动力由传动机构中的离合器8经洗涤轴传递到旋转翼5上,使旋转翼5发生旋转,在水中对衣物进行搅拌,使之洗净。其后,打开排水阀24进行排水,然后,在漂洗行程上再次进行进水,进行和洗涤行程同样的操作,将衣物漂洗干净。
在漂洗结束之后,打开排水阀24,将内桶4内的水排出。在其后的脱水行程中,将传动机构中的离合器8切换到脱水一侧,电机9的动力通过脱水轴被传递到内桶4上,使之旋转。通过在衣物上施加上离心力,使水分从衣物分离。脱水行程结束时,进行干燥行程。
进入干燥行程后,由电机9驱动旋转翼5,使旋转翼5慢速地转动,将由于脱水时的离心力的作用而贴在内桶4内壁上的衣物揭下。之后进行桶旋转干燥行程。在该行程中,在与衣物的重量判定值相对应的规定时间内,一边使内桶4旋转,一边对衣物进行干燥。之后,再进行搅拌干燥行程。在该过程中,在正反方向上使旋转翼5发生瞬间强烈旋转,在内桶4内将衣物向上方抛起,一边进行搅拌,一边进行干燥。
同时,通过循环鼓风机12从暖风供给口18向内桶4内部送入被加热器13加热了的暖风。该暖风在内桶4内夺取衣物的水分后,穿过设在内桶4内周壁上的许多小孔以及流体平衡环6和外桶盖17之间的间隙从内桶4排出。在流过外桶2的内壁时以及穿过下部蛇腹状软管11后流过热交换器10之时,在冷却装置即冷却鼓风机25送来的外气的作用下被冷却/除湿,然后再回到循环鼓风机12中。此时,被除湿的水分通过定期地打开排水阀24而被排至机外。通过重复进行上述的过程,进行干燥(详细操作可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先有技术文献日本专利公报2001-340682)。
在上述的现有装置中,外桶2的冷却、除湿是通过冷却鼓风机25进行的鼓风来进行的,为了对大型、略圆筒状的外桶2进行整体、高效率的冷却,需要使用多个大风量的冷却鼓风机25,在空间、成本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实际上很难以很高的效率实现冷却。
另外,冷却水流到/飞溅到热交换器10上的话虽然也能起到冷却的作用,但是冷却水会造成暖风循环通道16中的压力损失,引起循环风量下降、干燥效率恶化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其目的在于不使循环风量下降地对暖风进行高效率的冷却,提高干燥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使外桶有弹性地悬挂在机体外壳内部,外桶中旋转自如地支承有旋转中心轴大致处于铅直方向上的、用于容纳衣物的内桶,所述内桶的内底部上设有可旋转自如的旋转翼,由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内桶或者旋转翼旋转,由暖风鼓风装置将加热装置加热后暖风送入所述内桶内,在内桶内从衣物夺得水分后的暖风由冷却装置进行冷却。其中,冷却装置沿外桶的内壁面中进行注水。
这样,可以不使循环风量下降地对外桶内的暖风进行高效率的冷却,从而可以提高干燥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1中所述的实用新型包括有弹性地悬挂在机体外壳内部中的外桶;旋转中心轴大致处于铅直方向上的、旋转自如地支承在所述外桶中、用于容纳衣物的内桶;设在所述内桶的内底部上的、可旋转自如的旋转翼;驱动所述内桶或者旋转翼的驱动装置;向所述内桶内送入暖风的暖风鼓风装置;将所述暖风鼓风装置送入的空气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和对向所述内桶内送入的、从衣物夺得水分后的暖风进行冷却的冷却装置。其中,所述冷却装置具有沿所述外桶的内壁面进行注水的结构。这样,通过对外桶的内壁面进行冷却和利用冷却水对暖湿气流进行直接冷却,可以以很高的效率对外桶内的暖湿气流进行冷却/除湿,干燥效率能够得到提高。另外,由于冷却水没有顶着循环风流动,循环通道的压力也不会造成损失。
技术方案2中所述的实用新型为,在上述技术方案1中所述的实用新型中,冷却装置具有在加上水压的状态下向圆周方向或倾斜方向进行注水的结构。这样,对外桶可以进行高效、均匀的冷却,干燥效率能够得到提高。
技术方案3中所述的实用新型为,在上述技术方案1或者2中所述的实用新型中,冷却装置具有向上下方向扩散地进行注水的结构。这样,只用很少的水量就可以对外桶可以进行高效、均匀的冷却,干燥效率能够得到提高。
技术方案4中所述的实用新型为,在上述技术方案3中所述的实用新型中,冷却装置设有使水扩散的喷嘴。这样,通过设定任意的喷射状态和喷射位置,只用很少的水量就可以对外桶可以进行高效、均匀的冷却,干燥效率能够得到提高。
技术方案5中所述的实用新型为,在上述技术方案1~4中所述的实用新型中,外桶的内壁面上设有使从冷却装置注入的水在大致圆周方向上流动的螺旋状导流部件。这样,冷却水会沿着螺旋状的导流部件流动,只用很少的水量就可以对外桶可以进行高效、均匀的冷却,干燥效率能够得到提高。
技术方案6中所述的实用新型为,在上述技术方案1~5中所述的实用新型中,外桶的内壁面上设有形成水膜的凹凸部分。这样,在水进行充分的冷却之前,可以防止呈水滴状快速滴下,而是一边沿外桶的内壁面扩散一边下落,只用很少的水量就可以对外桶可以进行高效、均匀的冷却,干燥效率能够得到提高。
技术方案7中所述的实用新型为,在上述技术方案1~6中所述的实用新型中,外桶的内壁面被施加了亲水处理。这样,在水进行充分的冷却之前,可以防止呈水滴状快速滴下,而是一边沿外桶的内壁面扩散一边下落,只用很少的水量就可以对外桶可以进行高效、均匀的冷却,干燥效率能够得到提高。
技术方案8中所述的实用新型为,在上述技术方案1~7中所述的实用新型中,在冷却装置进行注水时,内桶将发生旋转。由于在内桶的旋转带起的气流的作用下冷却水大致沿圆周方向一边扩散一边下落,可以对外桶可以进行高效、均匀的冷却,干燥效率能够得到提高。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1实施例的洗衣干衣机的截面图。
图2为该洗衣干衣机部分切除后的主要部分放大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2实施例的洗衣干衣机部分切除后的主要部分斜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3实施例的洗衣干衣机部分切除后的主要部分斜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4实施例的洗衣干衣机部分切除后的主要部分截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5实施例的洗衣干衣机部分切除后的主要部分斜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6实施例的洗衣干衣机部分切除后的主要部分斜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7实施例的洗衣干衣机部分切除后的主要部分斜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8实施例的洗衣干衣机部分切除后的主要部分斜视图。
图10为现有的洗衣干衣机的截面图。
以上附图中,1为机体外壳;2为外桶;4为内桶;5为旋转翼;9为电机(驱动装置);12为循环鼓风机(暖风鼓风装置);13为加热器(加热装置);28为冷却水注水口(冷却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中,与现有装置中相同的构成部分被标上了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对其的说明。
(实施例1)如图1及图2中所示,供给通路27上设有多个冷却水注水口28,从冷却水注水口(冷却装置)28沿外桶2的内壁面供给冷却水。供给通路27设在气密地覆盖住外桶2的上表面的外桶盖17的下方。另外,还设有将进水阀23与外桶盖17相连结的软管29,软管29与(冷却水)供给通路27相连通。其他构成与上述的现有装置相同。
下面说明上述装置中的操作情况。首先,打开外盖21和内盖19,向内桶4中投入衣物(洗涤物),启动操作。在控制装置26的控制下,在洗涤行程中先打开进水阀23进行进水,进水进到规定的水位,停止进水,使驱动电机(驱动装置)9开始运转。此时,传动机构中的离合器8将电机9的动力通过洗涤轴传送至旋转翼5,使旋转翼5旋转,在水中对衣物进行搅拌,从而使其洗净。之后,打开排水阀24进行排水。在漂洗行程中再次进行进水,进行和洗涤行程相同的操作,将衣物漂洗干净。
漂洗结束之后,进行脱水行程。打开排水阀24,将内桶4内的水排出,传动机构中的离合器8被切换到脱水一侧,电机9的动力通过脱水轴传递到内桶4上,使之旋转。通过对衣物施加上离心力,将水分从衣物分离。脱水行程结束后,接着进入干燥行程。
进入干燥行程后,由电机9驱动旋转翼5,使旋转翼5慢速地转动,将由于脱水时的离心力的作用而贴在内桶4内壁上的衣物揭下。之后进行桶旋转干燥行程,在该行程中,在与衣物的重量判定值相对应的规定时间内,一边使内桶4旋转,一边对衣物进行干燥。之后,再进行搅拌干燥行程。在该过程中,在正反方向上使旋转翼5进行瞬间强烈旋转,在内桶4内将衣物向上方抛起,一边进行搅拌,一边进行干燥。
同时,通过循环鼓风机(暖风鼓风装置)12从暖风供给口18向内桶4内部中送入由加热器(加热装置)13加热了的暖风。该暖风在内桶4内夺取了衣物中的水分之后,穿过设在内桶4的内部周壁上的许多小孔(图中未示出)及流体平衡环6和外桶盖17之间的间隙流入外桶2的内部。此时,从冷却水注水口28送入的冷却水在外桶2的内壁面上流动,对外桶2的内壁以及对湿暖气流直接进行冷却/除湿。
另外,这样的暖风经下部蛇腹状软管11穿过热交换器10之时,在冷却鼓风机25的鼓风作用下再次被冷却/除湿,然后,返回到循环鼓风机12。此时,被供入的冷却水及被除湿的水分通过定期打开排水阀24而被排出机外。通过以上的操作,完成干燥操作。
采用上述实施例的话,由于在干燥行程中冷却水沿着循环气流流动,在循环风通道16上将不会产生风阻(压力损失),而且可以利用外桶2的整个内壁面对从衣物夺取水分后的暖湿气流进行高效率的冷却,从而可以提高干燥效率。
另外,通过提高干燥效率,可以使热交换器10及冷却鼓风机25实现小型化或者可以省去,从而可以降低成本。
另外,由于冷却能力得到了提高,不必降低加热器13的功率就可以降低从暖风供给口18供给的暖风的温度,从而可以降低因内桶4内的温度过分上升给衣物、内桶4及流体平衡环6带来的温度负荷。
(实施例2)如图3所示,在位于外桶盖17的下方的供给通路27上设置的冷却水注水口28和进水阀23之间通过软管29进行连结,软管29上不设置大气开放部分。在加上水压的状态下,沿外桶2的内壁面在圆周方向或倾斜方向进行给水。其他构成情况与实施例1中相同。
下面说明上述装置中的操作情况。其中,从洗涤行程到脱水行程的操作、以及干燥行程中的基本操作与上述实施例1的操作相同,在此省略对这些操作的说明。
在干燥行程中,在内桶4内中夺取了衣物中的水分的暖湿气流穿过设在内桶4的内部周壁上的许多小孔(图中未示出)以及流体平衡环6和外桶盖17之间的间隙流入外桶2的内部。此时,在外桶2的内壁上从冷却水注水口28在加上水压的状态下沿圆周方向或倾斜方向沿外桶2的内壁面注入冷却水。这样,通过数量比较少的(例如3~5个)冷却水注水口28,就可以在很宽的范围内对外桶2的整个内壁面均匀、高效率地进行冷却。
采用上述本实施例的话,可以利用外桶2的整个内壁面以很高的效率对从衣物夺取了水分后的暖湿气流进行冷却。这样一来,干燥效率可以得到提高。
另外,还可以减少冷却水注水口28的数量。这样,不仅可以简化结构,降低成本,还可以增大冷却水的出口面积,不易发生堵塞等故障。
相反,实用新型人在进行冷却水注入实验时发现,如果在加上水压的状态下不是沿着外桶2的内壁面进行注水,外桶2的内壁面由于不能被冷却,不但冷却效率下降,冷却水还会飞溅、附着在内桶4的外壁面上,导致内桶4(干燥室)内部的温度下降,干燥效率显著下降。
(实施例3)如图4所示,设在位于外桶盖17下方的供给通路27中的冷却水注水口(冷却装置)28沿外桶2的内壁面供给冷却水,且能够使注入的冷却水在上、下方向上扩散。其他构成与上述下面说明上述装置中的操作情况。其中,从洗涤行程到脱水行程操作以及干燥行程中的基本操作与上述实施例1中的操作,故省略对其的说明。
在干燥行程中,在内桶4中夺取了衣物中的水分的暖湿气流流入外桶2的内部。此时,从冷却水注水口28沿外桶2的内壁面注入冷却水时,冷却水会向上、下方向扩散。这样,通过数量比较少的(例如3~5个)冷却水注水口28,就可以在广阔的范围内对外桶2的整个内壁进行高效率的冷却。
采用本实施例的话,对于从衣物夺取水分后的暖湿气流,可以利用外桶2的整个内壁面以很高的效率进行冷却,从而可以提高干燥效率。
(实施例4)如图5所示,设在位于外桶盖17下方的供给通路27中的、沿外桶2的内壁面供给冷却水的冷却水注水口(冷却装置)28上,装有使水扩散后再注入的扩散喷嘴30。其他构成与上述实施例1中相同。
下面说明上述构成中的操作情况。其中,从洗涤行程到脱水行程的操作以及干燥行程的基本操作与上述实施例1的操作相同,故省略对其的说明。
在干燥行程中,在内桶4中夺取了衣物中的水分的暖湿气流流入外桶2的内部。此时,从设在冷却水注水口28上的、具有使水向很宽的角度扩散的出口形状的扩散喷嘴30向外桶2的内壁注入冷却水时,在任意的方向上都可以具有规定幅度的扩散。例如,可以向经过下部蛇腹状软管11通向热交换器10的暖风流出位置集中地进水/扩散,或者与外桶2的内壁形状相吻合地进行进水/扩散,提高冷却效率。
采用本实施例的话,通过扩散喷嘴30可以很容易地向任意方向注水/扩散,从而可以对外桶2内壁面等冷却效果高的部分集中注入冷却水,对于从衣物夺取了水分的暖湿气流能以很高的效率进行冷却,干燥效率能够得到提高。
(实施例5)如图6所示,外桶2a的内壁面上设有使从冷却水注水口(冷却装置)28的注水沿大致圆周方向运动的螺旋状导流部件31,具有(例如)大致呈倒三角形的截面形状。其他构成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
下面说明上述装置中的操作情况。其中,从洗涤行程到脱水行程的操作以及干燥行程中的基本操作与上述实施例1的操作相同,故省略对其的说明。
在干燥行程中,在内桶4中夺取了衣物中的水分的暖湿气流流入外桶2a的内部。此时,外桶2a的内壁上螺旋状的导流部件31将从冷却水注水口28注入的冷却水引导成大致在呈圆周方向上流动,只用数量较少(例如1~2个)的冷却水注水口28并且以很少的注水量(例如200cc/分钟),就可以对外桶2a的整个内壁面进行均匀、高效率的冷却。
采用本实施例的话,能够利用外桶2a的整个内壁面以很高的效率对从衣物中夺取了水分的暖湿气流进行冷却,干燥效率能够得到提高。
(实施例6)如图7所示,外桶2b的内壁面上设有用于形成水膜的凹凸部分32。其他构成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
下面说明上述装置中的操作情况。其中,从洗涤行程到脱水行程的操作以及干燥行程中的基本操作与上述实施例1的操作相同,故在此省略对其的说明。
在干燥行程中,在内桶4内中夺取了衣物的水分的暖湿气流流入外桶2b的内部。此时,从冷却水注水口28沿外桶2b的内壁面向外桶2b的内壁注入冷却水时,由于外桶2b的内壁面上(例如通过起邹纹加工)设有用于形成水膜的凹凸部分32,冷却水沿凹凸部分32扩散时会滴下,形成水膜,这样,只用很少量的水,就能对外桶2b的整个内壁均匀、高效地进行冷却。
如上所述,采用本实施例的话,可以利用外桶2b的整个内壁面高效率地对从衣物中夺取了水分的暖湿气流进行冷却,从而可以提高干燥效率。
(实施例7)如图8所示,外桶2c的内壁面被经过了亲水处理。其他构成与上述实施例1中相同。
下面说明上述装置中的操作情况。其中,从洗涤行程到脱水行程的操作以及干燥行程中的基本操作与上述实施例1中的操作相同,故省略对它们的说明。
在干燥行程中,在内桶4中夺取了衣物中的水分的暖湿气流流入外桶2c的内部。此时,从冷却水注水 28沿外桶2c的内壁面向外桶2c的内壁注入冷却水时,由于外桶2c的内壁面被进行了亲水处理,冷却水一边扩散一边滴下,形成水膜。这样,使用少量的水,就可以对外桶2c的整个内壁面均匀、高效地进行冷却。
采用本实施例的话,可以利用外桶2c的整个内壁面以很高的效率对从衣物夺取了水分的暖湿气流进行冷却,从而可以提高干燥效率。
(实施例8)图9中所示,从冷却水注水口(冷却装置)注入冷却水时,使内桶4发生旋转。其他构成与上述实施例1中相同。
下面说明上述装置中的操作情况。其中,从洗涤行程到脱水行程的操作以及干燥行程中的基本操作与上述实施例1的操作相同,故省略对其的说明。
在干燥行程中,在内桶4中夺取了衣物中的水分的暖湿气流流入外桶2的内部。此时,在从冷却水注水口沿外桶2的内壁面向外桶2的内壁中注入冷却水的同时,使内桶4(以比方说200~500r/分钟的速度)发生旋转。在内桶4的旋转带起的气流的作用下,冷却水一边沿大致圆周方向扩散,一边流下。因此,通过数量很少(例如,1~2个)的冷却水注水口且只用少量的注水(例如,200cc/分钟),就可以在很广阔的范围内对外桶2的整个内壁进行高效的冷却。
采用本实施例的话,利用外桶2的整个内壁面可以对从衣物夺取了水分的暖湿气流以很高的效率进行冷却,从而可以提高干燥效率。
综上所述,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1中所述的实用新型的话,通过由冷却装置对向内桶中鼓风、从衣物中夺取了水分的暖风进行冷却,冷却装置沿外桶的内壁面进行注水,对外桶内壁面进行冷却,对暖湿气流则直接由冷却水进行冷却。这样,可以不会降低循环风量地以很高的效率对外桶内的暖湿气流进行冷却,从而可以提高干燥效率。另外,由于冷却水不会顶着循环风发生流动,循环通道的压力也不会发生损失。
权利要求1.一种洗衣干衣机,包括有弹性地悬挂在机体外壳内部中的外桶;旋转中心轴大致处于铅直方向上的、旋转自如地支承在所述外桶中的内桶;设在所述内桶的内底部上的、可旋转自如的旋转翼;设在外桶下方的驱动所述内桶或者旋转翼的驱动装置;覆盖住外桶的上表面的外桶盖;一端通过软管与外桶的下部相连接、另一端与循环鼓风装置的一侧相连接的热交换器,循环鼓风装置的另一侧与设有加热装置的供给通道相连接,设有加热装置的供给通道与内桶相连,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桶盖的下方设有供给通路,所述供给通路上设有与外桶的内壁面相连通的注水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干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口通过软管与进水阀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洗衣干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口具有扩散装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洗衣干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装置为扩散喷嘴。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洗衣干衣机,其特征在于外桶的内壁面上设有螺旋状导流部件。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洗衣干衣机,其特征在于外桶的内壁面上设有凹凸部分。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洗衣干衣机,其特征在于外桶的内壁面上被施加了亲水处理。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设有向内桶内送入暖风、使洗涤物干燥的行程、能够连贯地实施从洗涤到干燥的操作行程的洗衣干衣机,能够不降低循环风量,对暖风进行高效率的冷却,提高干燥效率。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有弹性地悬挂在机体外壳(1)内部的外桶(2)内部,以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承着旋转中心轴大致处于铅直方向、容纳衣物的内桶(4)。内桶(4)的内底部上设有旋转自如的旋转翼(5)。电机(9)驱动旋转翼(5)或内桶(4),由加热器(13)加热了的暖风通过循环鼓风机(12)送入内桶(4)内,在内桶(4)内从衣物夺取了水分的暖风由从冷却水注水口(28)注入的冷却水进行冷却。从冷却水注水口(28)注入的冷却水沿外桶1的内壁面注入。
文档编号D06F33/02GK2692185SQ0320809
公开日2005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02年10月3日
发明者松冈真二, 宫内隆, 松田真一, 羽生敏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