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再循环系统的洗衣机或洗衣干衣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2528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再循环系统的洗衣机或洗衣干衣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工业发明专利中请涉及带有再循环系统的洗衣机或洗衣干衣一体机。尽管在如 下说明中以洗衣机作为特别参考,但应理解的是本发明还可延伸至洗衣干衣一体机。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洗衣机包括外筒,其中安装有滚筒,滚筒由电动机驱动旋转。在该外筒 的前部安装有碟形凸缘,通常被称为装衣口,其界定出一个开口,通过该开口将待洗衣物装 入滚筒中。该外筒包括一个前端开口的筒壁,其与底面相接,这样就界定出一个投入洗涤液 体的腔室。必须考虑的是,带有高浓度肥皂的水沉积在外筒的底部,即装有衣物的滚筒的外 部。已知再循环系统用于提高洗涤品质(洗涤级别),其通过合适的再循环管将底部 与外筒上部连通。带有高浓度肥皂的水通过再循环泵被抽吸并送到外筒上部以流入装有衣 物的滚筒。该操作可彻底地使用投入到洗衣机中的肥皂。SfWiIif^^^JfT Elextrolux Zanussi Elettrodomestici S. p. Α.白勺
专利申请ΕΡ0778367中。该专利申请还公开了检测再循环管中水压的压力传感器以及根据 所测压力来设定漂洗程序的控制器。这种现有技术的再循环系统因一些缺点而性能被减弱,这主要归咎于部件的复杂 性以及必须将洗涤液从底部带到外筒上部的再循环管的体积。结果,这种再循环系统导致 洗衣机的高成本。此外,还需要考虑的是,如果要安装再循环系统,洗衣机的外筒必须适当地改造, 这样才能在上部提供一个入口用于连接再循环管。显然,带有再循环系统的外筒不能在没 有再循环系统的情况下使用。无论如何,现有技术的再循环系统很难改造。GB1384847公开了用于洗衣机的弹性贮水槽,其与用于循环泵和排水泵的多根进 水管以及用于压力开关的连接管一体成形。该贮水槽由橡胶或聚氯乙烯制成,并由一个卡 环保持在外筒底部的开孔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设计出一种带有再循环系统的洗衣机,该再循环系统能容 易地整合在洗衣机的外筒上而不需对外筒进行特殊的结构改造,从而消除了现有技术的缺
点ο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这种再循环系统,其通用、价廉并且易于制造和安装。这些目的通过本发明实现,本发明的特征主张于独立权利要求1中。有利的实施方案公开于从属权利要求中。本发明的洗衣机或洗衣干衣一体机包括-外筒,该外筒包括基本为圆筒状的侧壁,该侧壁通过圆形连接部与底面相连,该外筒还包括设置在外筒下部的凹槽,该凹槽用于积聚洗涤液;所述外筒在前部开口,以形成 装衣口,该装衣口上有窗口密封圈;-滚筒,该滚筒以能旋转的方式安装在该外筒的内部,并通过电动机驱动旋转;-套筒,该套筒装配于从外筒的凹槽突出的连接部,所述套筒包括与过滤组件连接 的进水管;以及_泵,该泵与所述过滤组件连接,用于使洗涤液流过进水管,并将其引入排水管,以 将其排出到洗衣机外。该套筒包括连接管,该连接管与过滤组件连接,并与再循环管连接,该再循环管与 设置于外筒上部的喷嘴连接或与接纳于装衣口的窗口密封圈中的导管连接,该导管终止于 外筒上部和前部的喷嘴。本发明洗衣机的优点是明显的。事实上,具有两个独立管——用于排水的第一管 (进水管)和用于再循环的第二管(连接管)——的套筒使得能以最小的体积容易地安装 再循环系统。


通过示于附图的如下详细说明,并参考仅为示例性而非用于限制的实施例,本发 明的附加特点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中图1是本发明再循环系统的前向立体图,其示出了洗衣机外筒的前壁,截取部分 表不;图2是从不同的角度看图1的立体图,来示出外筒的底部;图2A是图2再循环系统的分解立体图;图2B与图2A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其示出了本发明再循环系统的套筒的另一个实 施方案;图3是图1再循环系统的侧向立体图,其示出了外筒的背部,截取部分表示;图4是本发明再循环系统的套筒的轴向剖视图;图5是外筒的优选实施方案的分解立体图,其与本发明再循环系统的一部分整合 成一体;图6是示出图5的外筒于组装状态的立体图;图7是图6外筒的再循环管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附图,本发明的洗衣机包括通常以数字1表示的外筒和通常以数字4表示的 再循环系统。外筒1包括由筒壁20 (图3)构成的外筒体。外筒的圆筒状部分20在前端开口 (图1和图2),并形成用于装入衣物的装衣口 10。装衣口 10上具有称为窗口的密封圈,其 必须在洗衣机的盖上提供合适的密封。外筒的圆筒状部分20具有与底面2(图5)相接的圆形连接部21。该底面可通过 加强肋来加强。如图3所示,优选将盖3卡合并装配到底面上以加强外筒。盖3具有圆形周边部31,该圆形周边部31通过振动焊接或热条焊接而有利地装配在外筒体的周边部。很明显, 盖3还可通过焊接、超声焊、胶黏或合适的固定手段固定在外筒体上。有利的是,盖3可具有面对外筒底面的凹陷部,这样可形成盒形构造。根据图5的实施方案,盖3包括从中央毂盘3b支出的多个辐条3a,该毂盘3b能容 纳轴承座支撑件SP,该轴承座支撑件SP旋转支撑由洗衣机的电动机驱动旋转的滚筒的轴。参考图1至图3,通常称为凹槽15的凹部15位于外筒的筒壁20的底部,其收集具 有高浓度肥皂的洗涤液。连接部16从凹槽15的较低位置突出来(图2和图2A),与外筒1 的内部连通,用于吸取洗涤液体。再循环系统4包括套筒M。套筒M包括-凸缘41,该凸缘41与外筒的凹槽15的连接部16连接;-第一管或第一导管Tl,下称进水管Tl,以及-第二管或第二导管T2,下称连接管T2。进水管Tl具有与凸缘41同轴连接的圆形末端部40。与进水管41的端部40相 比,凸缘41的直径较大。连接管T2具有在凸缘41外周连接的圆形末端部42。如图4所示,尽管均与凸缘41连接,进水管T 1和连接管T2末端部40、42分别形 成两个内部不连通的通道C1、C2。事实上,当凸缘41与外筒的凹槽的连接部16结合时,进 水管Tl的通道Cl与外筒的内部连通;相反,如下所示,连接管T2的通道C2与管或再循环 管A连通。为了使连接管T2的末端部42与再循环管A连通,如图2A所示,在凹槽的连接部 16上提供眼孔17。优选地,套筒M—体成形,而导管Tl、T2由橡胶形成,这样使之易弯曲。但是,如图2B所示,连接管T2可从套筒M上分离。这种情况下,套筒的凸缘41在 外周上设有能与连接管T2的末端部42连接的连接部42’。套筒M的进水管Tl与过滤组件5连接。过滤组件5具有壳体50,其容纳有可拆卸 的过滤器51。过滤器51的前端通常位于洗衣机外壳的前下部,这样可让操作者能接触到, 其可拆除过滤器51用于检修维护。为此,过滤器51通常拧在壳体50上。进水管Tl具有自由端44,其固定在从过滤组件的壳体50的侧面突出来的连接部 52上。在过滤组件的壳体50背部上设有泵P,其可用来排出洗涤液并使其再循环。在过滤组件的壳体50的上部设有三通截止阀V。该阀V具有与过滤组件的壳体 50连接的进口 Vl以及两个出口 V2、V3。阀V的柱塞0(图2A)使进口 Vl与第一出口 V2或 与第二出口 V3连通。连接管T2具有与阀V的第一出口 V2连接的自由端45。阀V的第二出口 V3与第三管或第三导管T3 (下称排水管T3)连接,该排水管T3 与洗衣机外壳的外部上提供的排水孔连接。阀V也可省略不用。在这种情况下,连接管T2和排水管T3直接与过滤器的壳体 50连接。泵P如此设置以使液体从进水管Tl流向排水管T3。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提 供第二个泵以使液体从进水管Tl流向连接管T2。
有利的是,进水管Tl和连接管T2与所述套管M—体成形。有利的是,连接管T2与进水管Tl平行,并且,连接管以离开很小的一段距离或者 靠拢的方式设置在进水管上方,成为体积最小的构造。优选地,连接管T2的直径小于进水管Tl的直径。事实上,必须考虑的是,对于排 水功能来说,泵P必须具有大约17L/min的能力。这样的能力对于再循环功能来说太高,从 而会产生过量的泡沫。为此,必须引入负载损耗,这通过使连接管T2的直径小于进水管Tl 的直径来实现。参考图3,连接管T2的末端部42与管或再循环管A连接,该管或再循环管A沿着 外筒1的周边延续以与喷嘴B连接,该喷嘴B设置在外筒的上部并能在外筒的内部喷出液 体。该再循环管A终止于连接到导管的连接部,该导管接纳于窗口密封圈,并终止于设置在 外筒前上部的喷嘴。根据图3的实施方案,该管或再循环管A包括-第一部分Al,其从套筒凸缘的第二导管42起始直至外筒的背面连接部21,-第二部分A2,其沿着外筒的连接部21延续大约80° 120°的圆周弧度,以及-第三部分A3,其沿着外筒的圆筒状侧面20延续直至设置于外筒前上部的喷嘴B。尽管图3示出了整合在外筒1上的再循环管A,很明显,该再循环管A也可以是与 外筒1分离的自由管。图5至图7示出了再循环管A的优选实施方案,其中再循环管A设置在外筒体的 连接部21与盖3的周边部31之间。第一凸缘125沿着外筒体的连接部21延续大约80° 120°的圆周弧度。该凸 缘125由平板制成,具有拱形轮廓。该拱形凸缘125具有第一末端部127和第二末端部,该 第一末端部127从外筒体的连接部21径向向外突出,该第二末端部具有孔128,该孔128与 外筒体的圆筒状侧壁20上的通道129连通。与第一凸缘125互补的第二凸缘135沿着盖的周边部31延续大约80° 120° 的圆周弧度。该凸缘135由拱形板制成,其界定出一个凹腔136(见图7)。该凹形凸缘135 具有第一末端部137和第二末端部,该第一末端部137从盖的周边部31径向向外突出,该 第二末端部具有罩138,该罩138罩住第一凸缘125的孔128。第二凸缘的末端部137以具有进水孔70的柄7为尾端。进水孔70在套筒的凸缘 41上与连接管的末端部42的孔直接连接。当盖3安装在外筒体的背面2上时,两个凸缘125、126相互结合,形成了水密通道 60,如图7所示,即为再循环系统4的再循环通道A,其从外筒的下部抽出皂水,然后将其再 循环到滚筒的上部。接下来描述本发明再循环系统4的操作。当再循环周期启动时,阀V使得进口 Vl与连接至连接管T2的第一出口 V2连通, 但关闭了连接至排水管T3的第二出口 V3。泵P通过进水管Tl吸取外筒1的凹槽15中的液体,液体通过过滤器51过滤,并 在压力下引入到连接管T2中。随后,液体通过再循环管A到达喷嘴B,并在外筒的前上部中 喷洒,由此遍布于在外筒内部旋转的滚筒。当排水周期启动时,阀V使得进口 Vl与连接至排水管T3的第二出口 V3连通,但
7关闭了连接至连接管T2的第一出口 V2。泵P通过进水管T 1吸取外筒1的凹槽15中的液体,液体通过过滤器51过滤,并 在压力下引入到排水管T3中,以待排出到洗衣机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各种变更和改进,而仍落于所附 权利要求书中主张的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一种洗衣机或洗衣干衣一体机设备,包括 外筒(1),该外筒(1)包括基本为圆筒状的侧壁(20),该侧壁(20)通过圆形连接部(21)与底面(2)相连,凹槽(15)设置在外筒的下部,用于容纳洗涤液;所述外筒在前部开口,以形成装衣口(10),该装衣口(10)上有窗口密封圈; 滚筒,该滚筒以能旋转的方式安装在该外筒的内部,并通过电动机驱动旋转; 套筒(M),该套筒(M)具有导管(40),该导管(40)装配于从外筒的凹槽(15)突出的连接部(16),所述套筒包括与过滤组件(5)连接的进水管(T1); 泵(P),该泵(P)与该过滤组件(5)连接,通过进水管(T1)吸取洗涤液,并将其引入排水管(T3),以将其排出到洗衣机外;其特征在于,该套筒(M)包括连接管(T2),该连接管(T2)与过滤组件(5)连接,并与再循环管(A)连接,该再循环管(A)与设置于外筒上部的喷嘴(B)连接或与接纳于装衣口(10)的窗口密封圈中的导管连接,该导管终止于设置在外筒上部和前部的喷嘴。
2.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连接管(T2)和进水管(Tl)与所述套筒(M)— 体成形。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连接管(T2)与进水管(Tl)平行,并且该连 接管以离开很小的一段距离的方式设置在该进水管上方或者与该进水管接触。
4.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连接管(T2)的直径小于进水管 (Tl)的直径。
5.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还包括三通阀(V),该阀(V) 包括与过滤组件(5)连接的进口(Vl)、第一出口(V2)和第二出口(V3),该第一出口(V2)和 第二出口 (V3)分别与连接管(T2)和排水管(T3)连接,其中阀(V)的柱塞(0)使进口 (Vl) 与第一出口(V2)或与第二出口(V3)连通。
6.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第二个泵,以便从进水 管(Tl)导入液体并将其引入所述连接管(T2)中。
7.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再循环管(A)沿着外筒(1)的周边 延续,并设置在该外筒(1)的周边附近。
8.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再循环管(A)包括-第一部分(Al),其从套筒凸缘的第二导管(42)起始直至外筒的背面的连接部(21), -第二部分(A2),其沿着外筒的连接部(21)延续大约80° 120°的圆周弧度,以及 -第三部分(A3),其沿着外筒的圆筒状侧面(20)延续直至设置于外筒前上部的喷嘴⑶。
9.权利要求1 6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外筒⑴包括盖(3),盖(3)具有圆形周边部(31),该圆形周边部(31)与外筒体的底 面(2)结合,这样形成了盒形构造,并且_该外筒体至少包括第一凸缘(125),该第一凸缘(125)至少与位于所述盖上的第二凸 缘(135)水密结合,这样形成了所述再循环管(A),其中第一凸缘(125)设置在外筒体的连接部(21)上,第二凸缘(135)设置在盖的所述 周边部(31)上。
10.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缘(125)和第二凸缘(135)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凹腔(136)以界定出再循环管(A)。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再循环系统的洗衣机或洗衣干衣一体机。所描述的洗衣机包括外筒(1),该外筒(1)具有用于积聚洗涤液体的凹槽(15);滚筒,该滚筒以能旋转的方式安装在该外筒的内部,并通过电动机驱动旋转;套筒(M),该套筒(M)包括与过滤组件(5)连接的进水管(T1);泵(P),该泵(P)与过滤组件(5)连接,通过进水管(T1)吸取洗涤液,并将其引入排水管(T3)。套筒(M)包括连接管(T2),该连接管(T2)与过滤组件(5)连接,并与再循环管(A)连接,该再循环管(A)与设置于外筒上部的喷嘴(B)连接。
文档编号D06F39/08GK101929057SQ20101021229
公开日2010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22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22日
发明者斯蒂法诺·曼奇尼, 詹弗兰科·巴切利 申请人:通用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