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纤维及其混纺变色绒线和染色方法

文档序号:1891阅读:5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蛋白质纤维及其混纺变色绒线和染色方法
本发明涉及全毛或混纺毛线及其染色方法的改进,特别是一种蛋白质纤维及其混纺变色绒线和染色方法。
目前,由蛋白质纤维或由蛋白质纤维与其它纤维混合纺制成的绒线,它们的染色方法一直沿用传统的染料配方、助剂配方和升温工艺,按这种方法,可染出近百个色号。但是,按传统染色方法染出的绒线,在不同光源照射条件下或不同亮度的环境中,色坐标值无变化,在人的视觉中无色光差异。
中国专利局于1986年12月31日在专利公报上公开了一种申请号为85102447的《聚丙烯晴变色纱线及其染色方法》的发明专利,该专利申请仅仅涉及到聚丙烯晴纤维或由聚丙烯晴纤维与其它纤维混合纺制成的变色单纱以及由若干变色单纱合股制成的变色线,还涉及到变色纱线的染色方法,它没有解决蛋白质纤维或由蛋白质纤维与除聚丙烯晴纤维的其它纤维混合纺制绒线的变色问题。
本发明的任务就是为了解决蛋白质纤维及其混纺绒线在常规染色中每一色号只有一种稳定色光的问题,达到在不同光源照射条件下或不同亮度的环境中,色坐标值发生变化,从而在人的视觉中产生变色效果。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由蛋白质纤维或由蛋白质纤维与其它纤维混合纺制成的绒线,在不同光源,如自然光、白炽灯和荧光灯的照射下以及在不同亮度环境中,色坐标值发生变化,在人的视觉中产生不同颜色的变色效果。该变色绒线在同一光源下即可以是用普通染色设备染成的一种颜色,也可以是用间隔染色设备间隔分段染成若干颜色。该变色绒线还可以由若干根同光源条件下同颜色或不同颜色的变色单股纱制成的合股变色绒线。
上述蛋白质纤维及其混纺变色绒线是采用专用的染色方法实现的,该染色方法是根据光学中不同波长的光,在相同物质中反射率不同的原理,通过采用由酸性黄、酸性红或酸性兰中的一种或数种组成的现有染料配方中,加入一种具有光变性的酸性青莲4BNS染料,并采用与现有技术相同的助剂配方和升温工艺的方法。由于酸性青莲4BNS染料的分子结构性能的作用,使得被染绒线能在不同光源照射下吸收不同波长的某一种光,而反射出没有被吸收的某一种光,进而在人的视觉范围内产生不同颜色的效果。
经多次实验发现,在染蛋白质纤维或由蛋白质纤维与其它纤维混合纺制成的绒线时,染料配方中所加入的酸性青莲4BNS染料的含量在0.01~0.5%之间时,染出绒线的变色效果最佳,其中,百分含量指染料重量对绒线重量百分比。
下面通过三个实施例对本发明加以具体说明。
例一染色对象271全毛绒线。
染料配方酸性青莲4BNS 0.04%酸性黄2G 0.17%
助剂配方元明粉 10%H2SO41%分散剂WA 0.5%平平加O 0.5%升温工艺40℃加入助剂、染料均匀搅拌10分钟后,按2℃/分升温到70℃,然后按1.5℃/分升温到100℃,保温40分钟,最后降温冲洗到40℃出机。
变色效果豆绿色(日光灯或自然光下 ( )/() ( )/() 米色(白炽灯下)例二染色对象271全毛绒线染料配方酸性青莲4BNS 0.4%酸性黄2G 1.2%酸性兰BGA 0.6%助剂配方元明粉 5%H2SO41.8%分散剂WA 0.5%平平加O 0.5%
升温工艺40℃时加助剂和染料,均匀搅拌10分钟后,按1.5℃/分升温到90℃,然后按10C/分升温到100℃,保温60分钟,最后降温冲洗到40℃出机。
变色效果墨绿色(日光灯或太阳光下) ( )/() 黑色(白炽灯下)。
例三染色对象670混纺中粗绒线。
染料配方酸性青莲4BNS 0.11%酸性黄2G 0.155%卡磁龙青莲3BLH 0.135%阳离子桃红FG 0.002%阳离子黄X-8GL 0.04%助剂配方元明粉 8%分散剂WA 4%H2SO41%硅酸 2.5%升温工艺40℃加入助剂和酸性染料,均匀搅拌10分钟后加入硅酸+阳离子染料,再运转10分钟,按2分/℃升温到70℃,然后按2.5分/℃升温到90℃,最后按1.5分/℃升温到100℃保温60分钟后降温到40℃出机。
变色效果铁灰色(日光灯或室内) ( )/() 紫色(白炽灯或室外)以上三例中的百分含量均指染料或助剂的重量对染色对象的重量比。
通过以上例子可出,蛋白质纤维及其混纺变色绒线,除具有普通绒线的色牢度强,色泽鲜的特点外,还具有在不同光泽照射下或在不同亮度环境中色调各异的变色特点,且变色效果稳定。该产品的染色工艺简单,无需增加新的设备投资和染色成本,使用该染色方法染制出的变色绒线,除了能产生上述三种颜色变化外,还可以有其它类似的多种变色效果。该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所有纺织、针织产品领域。
权利要求
1.一种蛋白质纤维及其混纺变色绒线,由蛋白质纤维或由蛋白质纤维与除聚丙烯晴纤维的其它纤维混合纺制成的绒线,其特征在于在不同光源的照射下和在不同亮度的环境中,该绒线的色坐标值发生变化,在人的视觉中产生不同颜色的变色效果。
2.按权利要求
1所述的变色绒线,其特征在于,在同一光源下是一种颜色或间隔分段为若干种颜色。
3.按照权利要求
1或2所述的变色绒线,其特征在于,由若干根在同光源下同颜色或不同颜色的变色单股纱线所制成的合股变色绒线。
4.一种专用于生产按权利要求
1所述的变色绒线的染色方法,它是由染料配方、助剂配方和升温工艺所组成,其中,染料配方中含有酸性黄、酸性红和酸性兰中的一种或数种。其特征在于在染料配方中必须要有酸性青莲4BNS染料。
5.按照权利要求
4所述的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酸性青莲4BNS染料的含量在0.01~0.5%之间时,绒线的变色效果最佳,其中百分含量指染料的重量对织物的重量百分比。
专利摘要
蛋白质纤维及其混纺变色绒线和染色方法涉及全毛或混纺毛线及其染色方法的改进。该产品具有在不同光源照射下或在不同亮度的环境中,色坐标值发生变化,在人的视觉中产生变色效果。该变色效果是采用专用的染色方法得到的。该染色方法包括染料配方、助剂配方和升温工艺。该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所有纺织针织产品领域。
文档编号D06P1/39GK87106660SQ87106660
公开日1988年3月16日 申请日期1987年9月28日
发明者林中瑞, 杨启武, 胡立民 申请人:武汉市毛纺织工业联合公司毛线厂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