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的面线保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1910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缝纫机的面线保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缝纫机的面线保持装置,是涉及从开始缝制时直到形成规定线迹数目为止保持面线的端部的缝纫机的面线保持装置有关。
背景技术
在用通常的缝纫机的缝制作业中,由于穿过机针穿线孔的面线是在其前端部处于自由状态而开始缝制的,所以当机针下降时面线前端部被向穿线孔侧牵引或脱落,发生不能形成线迹等的问题,因此在开始缝制时需要有从穿线孔到面线前端部的足够的长度,因此在形成完线迹之后,从布料到面线前端部就凸出出来长的线端,使缝制品难看且降低了商品价值,并且需要在缝制作业以后用手工剪断面线端部等的作业。
为此,使用了从开始缝制的第一针起、到规定数量的落针为止、在针板的里侧夹持面线端部的面线保持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以便能缩短残留于开始缝制的布料内侧的面线长度并可靠地形成开始缝纫的线迹。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将设有通孔的线夹移动于用于捕捉机针端部的捕捉位置、和保持捕捉到的面线端部的保持位置、和释放被保持的面线端部的释放位置的面线保持装置(在文献中记作「线夹装置」)。在这样的面线保持装置上,在捕捉位置,使线夹位于机针上下运动路径上,以便使机针穿过线夹的通孔,并在第一针缝制的机针上升以后,将该线夹沿旋梭轴方向退让到保持位置。然后,在保持位置上,将穿过通孔的面线端部,夹持在设于针板上的夹面与线夹的上面之间。并且,在形成规定数量的线迹后,使线夹从针板离开,并解除针板与线夹之间的面线夹持。
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具有能沿抓线板及其外边缘移动地被支撑的抓线金属丝,将抓线金属丝从抓线板的前端部向前方送出并形成线环,再将抓线金属丝拉入,这样用抓线板的前端与抓线金属丝夹持穿过线环内的面线端部的面线保持装置。
在该面线保持装置上,将抓线金属丝及抓线板定位、以便在形成线环的状态下线环位于机针上下运动路径上,并在第一针缝制的机针上升以后将抓线金属丝拉入并以此保持面线端部。面线端部因挑线杆的牵引力而被拉向线环侧并缩短了到面线前端部的长度,通过用形成规定数量线迹的送布而牵引面线并将其从抓线金属丝及抓线板之间拉出。然后,将抓线金属丝及抓线板退让到退避位置。
专利文献1专利2671478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2000-325683号公报但是,各专利文献1、2所记载的上述以往的任何一种面线保持装置,都将夹持面线的部件配置在比机针的上下路径靠近缝纫机的底板前端侧,且该夹持部件移动的方向也比机针的上下路径朝向缝纫机的底板前端方向,所以在底板的前端侧需要配置面线保持装置的空间。
因此,对于要求缝纫机底板的前端侧细长短小的圆筒底板缝纫机,则不能配置这样的面线保持装置。
另外,如专利文献1所述,当在底板内配置了的面线保持装置时,有时会发生面线与中旋梭的梭轴侧导线片面接触而被污染,或被拉入中旋梭的梭轴侧导线片面等的不测,另一方面,为了避免这样的不测的发生,当将夹持部的位置配置于从机针的上下路径离开的位置时,则又会产生在下一次,面线端部的夹持位置从机针的上下路径离开、不能缩短残留于布料内侧的残线长度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改善上述以往例的不缺陷,即使在将面线保持装置配置在底板内时,也能防止面线被中旋梭污染或被拉入旋梭,并且能缩短残线长度的面线保持装置。
而且,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较短地维持面线保持的端部侧的长度、同时又能适用于圆筒底板缝纫机的缝纫机的面线保持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1的缝纫机的面线保持装置,在缝纫开始时,将穿过机针的面线端部夹持在针板的下方、且相对于所述机针的中旋梭梭尖经过路径的上方,并且将所述夹持的面线端部向离开所述机针的上下运动路径的位置移动,在规定针数的落针以后,放开所述夹持的面线端部,在该缝纫机的面线保持装置中,采用以下的构成,即,设有夹持机构、移动机构和关连动作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具有保持所述面线端部的保持部、及对于该保持部相对地移动于夹持位置及释放位置并在与所述保持部之间夹持释放所述面线端部的夹持部,且移动于位于所述机针的上下运动路径上的第一移动位置、从所述第一移动位置向相对于所述机针上下运动路径的从缝纫机纵机身部侧离开的第二移动位置以及比所述第二移动位置更向从所述机针上下运动路径向缝纫机纵机身部侧离开的第三移动位置;所述移动机构,使该夹持机构在缝纫开始时从所述第一移动位置向所述第二移动位置移动,并在规定针数的落针期间停止以后从所述第二移动位置向所述第三移动位置移动;所述关连动作机构,在所述夹持机构位于所述第一移动位置时,将所述夹持部配置于由所述机针上下运动路径靠缝纫机纵机身部侧的位置,并且将所述保持部配置于将所述机针上下运动路径夹在中间且面对所述夹持部的位置,当所述夹持机构从所述第一移动位置向第二移动位置移动时,使所述保持部和夹持部双方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并进行所述面线端部夹持,同时使所述夹持机构向所述第二移动位置移动,当所述夹持机构从所述第二移动位置向第三移动位置移动时或位于第三移动位置时,将所述夹持部与所述保持部分离并释放所述夹持的面线端部,以此方式将所述夹持部及所述保持部机械地连接于所述移动机构上。
在上述结构中,夹持机构被定位于第一移动位置,并把机针上下运动路径夹在中间,在缝纫机纵机身部侧一方配置保持部,在另一方配置夹持部。在该状态下,由机针的第一针下降及上升将面线端部穿过保持部与夹持部之间。
然后,在该状态下,将夹持机构从第一移动位置向离开缝纫机纵机身部侧的第二移动位置移动。在该移动中,由于保持部向夹持部侧移动、夹持部向保持部侧移动,所以它们靠接在一起的夹持位置比第一移动位置上的夹持部的位置更靠近机针的上下运动路径。
然后,夹持机构到达第二移动位置后在该处待机,一旦进行了规定针数的落针,则再向离开缝纫机纵机身部侧的第三移动位置移动。此时,由于用关连动作机构使保持部与夹持部离开,所以释放了面线端部。
在该结构中,夹持机构,从机针上下运动的位置向缝纫机纵机身部侧移动。所谓夹持机构向缝纫机纵机身部侧移动,是指不必确保为了向比缝纫机底板的机针上下运动路径靠前端侧移动夹持机构的空间,根据这样的结构也可以适用于圆筒底板。
另外,当是这样将夹持机构从第一移动位置向缝纫机纵机身部侧的第二移动位置移动并在该移动中夹持面线的结构时,若只将保持部向位于缝纫机纵机身部侧的夹持部移动并夹持面线,则为了缩短残留于布料背面的面线端部的长度,就需要将夹持部配置于接近机针上下运动位置,此时,可防止以下不良状况的发生,即,因该夹持部而妨碍由中旋梭梭尖挽成的面线线环扩展并由防止与中旋梭的导线片面接触的面线导板对面线的扩展,并会发生面线受到中旋梭的梭轴侧导线片面的污染,或被夹入中旋梭的梭轴侧的导线片面。另一方面,为了避免这样不良状况的发生,若将夹持部的位置配置在从机针上下运动路径离开的位置,则面线端部的夹持位置就离开机针上下运动路径,就会产生不能缩短残留于布料背面的残线长度的问题。
但是,在上述本发明1中,由于在夹持面线端部时夹持部也向保持部移动,所以在中旋梭的梭尖挽住面线线环时能将夹持部配置在距机针上下运动路径的规定距离上,然后,在机针从夹持部与保持部之间拔出后能将夹持部移动到机针上下运动路径附近的夹持位置并夹持面线。因此,不妨碍面线导板对面线的扩展且可以缩短残留于布料背面的面线端部的长度。
本发明2的缝纫机的面线保持装置,具有与本发明1同样的结构,并采用了以下的构成,即,关连动作机构,使在夹持机构位于第一移动位置时的夹持部的前端部、位于将设于针板上的针孔的梭轴侧的侧边缘与中旋梭的梭轴侧的导线片面的上端边缘连接的直线的靠近梭轴侧,使夹持机构在从第一移动位置向第二移动位置移动时的保持部与夹持部夹持面线端部的位置、靠近机针上下运动路径附近。
用上述结构,能起到与本发明1同样的作用,并且夹持机构在位于第一移动位置时,夹持部其前端部位于连接针孔的梭轴侧的侧边缘与中旋梭的梭轴侧导线片面的上端边缘的直线的靠近梭轴侧位置,且配置为不能从该直线进入机针上下运动路径一侧。连接该针孔的梭轴侧的侧边缘与中旋梭的梭轴侧导线片面的上端边缘的直线,表示面线通过范围的界线,以使夹持部位于该直线的梭轴侧,能可靠地防止妨碍由面线导板对面线线环的扩展,可有效地避免中旋梭的梭轴侧导线片面与面线的接触。
本发明3、4的缝纫机的面线保持装置,具有与本发明1或2所述的同样的结构,并且其采用的结构是夹持机构具有包括保持部的保持部件及包括夹持部的夹持部件,关连动作机构,具有分别可沿梭轴的方向往返地支撑夹持部件及保持部件的导向机构,和沿夹持部与保持部相互接近的方向、总是在夹持部及保持部之间施加张力的张力施加机构,和根据由自身的摆动产生的姿势变化、使夹持部与保持部靠离并分别结合于夹持部件和保持部件、且输入由移动机构使夹持机构向各移动位置移动的移动力的相对位置调节连杆体,和当夹持机构在第一移动位置时,与相对位置调节连杆体靠接且使夹持部与保持部向离开的方向摆动的第一靠接部件,和当夹持机构在第三移动位置时,与相对位置调节连杆体靠接并使夹持部与保持部向离开的方向摆动的第二靠接部件;相对位置调节连杆体,以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位于与夹持部件配合的转动配合部和与保持部件配合的转动配合部之间的、与移动机构配合的转动配合部,第一靠接部件,在与夹持部件配合的转动配合部和与保持部件配合的转动配合部之间的位置靠接。
由上述结构,能起到与本发明1或2同样的作用,并且夹持机构在位于第一移动位置时,相对位置调节连杆体,通过第一靠接部件以该靠接位置为支点摆动,并克服张力施加机构的力,使保持部与夹持部离开。
然后,在向第二移动位置移动时,随着移动对于相对位置调节连杆体的第一靠接部件的靠接状态被解除。因此,对相对位置调节连杆体,以与第一靠接部件的靠接点为支点、由张力施加机构向复位的方向摆动。由于相对位置调节连杆体这样以与夹持部件配合的转动配合部及与保持部件配合的转动配合部之间为支点摆动,所以使保持部与夹持部向相互接近的方向移动。为此,在夹持机构向第二移动位置移动时进行面线端部的保持。
并且,在从第二移动位置向第三移动位置移动时,由于在接近第三移动位置的同时第二靠接部件使相对位置调节连杆体摆动,所以处于夹持状态的保持部及夹持部被相互分离,将夹持的面线端部释放。


图1是表示缝纫机概要的局部剖的整体侧视图。
图2是表示面线保持装置主要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面线保持装置主要的整体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从图6中的U方向看面线导板的俯视图。
图5是从X轴方向看的旋梭机构的中旋梭的主视图。
图6是夹持机构位于第一移动位置时从右方看面线保持装置的动作说明图。
图7是夹持机构位于第一移动位置时从下方看面线保持装置的动作说明图。
图8是在第二移动位置跟前从右方看保持部与夹持部的平面部靠接状态的面线保持装置的动作说明图。
图9是在第二移动位置跟前从下方看保持部与夹持部的平面部靠接状态的面线保持装置的动作说明图。
图10是从右方看夹持机构位于第二移动位置时的面线保持装置的动作说明图。
图11是从下方看夹持机构位于第二移动位置时的面线保持装置的动作说明图。
图12是从右方看夹持机构位于第三移动位置时的面线保持装置的动作说明图。
图13是从下方看夹持机构位于第三移动位置时的面线保持装置的动作说明图。
图14是表示从下方看相对位置调节连杆体的摆动动作与保持部件及夹持部件的相对位置变化关系的说明图。
图15是缝纫机控制系统的方块图。
图16是缝纫机动作的流程。
图17是为说明实施例效果而将实施例的机针下的各结构实行局部剖的立体图。
图18是为说明实施例效果而将比较例的机针下的各结构实行局部剖的立体图。
图中10-面线保持机构,21-保持部,22-保持部件,31-夹持部,32-夹持部件,40-移动机构,60-关连动作机构,61-导板(引导机构),62-拉伸弹簧(张力施加机构),63-相对位置调节连杆体,64-第一靠接部件,65-第二靠接部件,100-缝纫机,104-机针,M-连该针孔的梭轴侧侧边缘与中旋梭梭轴侧导线片面的上端边缘的直线,N-机针的上下运动路径。
具体实施例方式
(缝纫机的整体的概略结构)参照图1至图18说明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面线保持装置10的缝纫机100。
该缝纫机100,其概略的外形,是由位于下部的缝纫机底板101、从缝纫机底板101的一端向伤方立起的缝纫机纵机身部102、从缝纫机纵机身部102的上方沿缝纫机底板101伸出的缝纫机机头103构成。另外,上述缝纫机底板101,其前端部略呈筒状并且其后述的X轴方向的宽度也比其他部位狭窄,相当于所谓圆筒(筒)型底板。
另外,在说明缝纫机100的结构时,将后述的机针104的上下运动方向作为Z方向、将与其垂直的方向且沿缝纫机底板101及缝纫机机头103的长度方向作为Y方向、将与Z轴方向及Y轴方向的双方垂直的方向作为X轴方向。并且,在将缝纫机100设置在水平面上时,Z轴方向上的+侧表示上,X轴方向的+侧表示右、-侧表示左,Y轴方向上的+侧表示前、-侧表示后。
缝纫机100具有设于缝纫机机头103的前端部且由缝纫机马达105向上下方向往复驱动的机针104、设于缝纫机机头103的上部且用于向机针104供给面线的未图示的面线供给源、在该面线供给源与机针104之间以规定的负荷夹持面线并产生对其输送方向移动的阻力的夹线装置106、在该夹线装置106与机针104之间以规定的时间由挑线杆107将面线提起的挑线装置、设于缝纫机底板101的上面101A上且设有能穿过机针104的前端部的针孔1 08a的针板108、设于缝纫机底板101内的针板108下方且从下降的机针104挽取面线线环并在该线环内穿过底线的旋梭机构120、在针板108与旋梭机构120之间并当机针104的第一针上升时进行面线端部保持的面线保持装置10、设于缝纫机底板101内且在缝制后将面线及底线切断的未图示的切线装置以及进行上述各结构的动作控制的动作控制机构80。
上述机针104,在其前端部(下端部)稍微靠上之处形成有穿线孔,在该穿线孔中穿入面线。另外,机针104被支撑在针杆104a的下端部,由未图示的曲柄机构将来自缝纫机马达105的旋转驱动力转换为上下往复的驱动力施加于该针杆104a,并以规定频率进行往复上下运动。在缝纫机马达105上设置有用于检测其旋转角度量的编码器109,其将机针104位于上死点位置时作为0°,并向控制机构80输出当前缝纫机马达105的输出轴0°~360°的任何角度位置。
挑线杆107,设有穿线孔(省略图示),并通过在穿入面线的状态下进行上下运动而在上升时将穿过机针104的面线提起。另外,挑线装置,以与机针104相同的频率上下运动,但挑线杆107处于上死点的时间被设定得比机针的上死点稍微晚一些。
如图6所示,旋梭机构120具有进行往复半圆周转动并用沿转动圆周方向凸出的梭尖121捕捉面线线环的中旋梭122、能灵活转动地支撑中旋梭122的外旋梭123、设于外旋梭123上部的面线导板124、通过从缝纫机纵机身部侧朝向外旋梭123且沿缝纫机底板长度方向平行延伸的未图示的驱动器而对中旋梭122施加往复半圆周旋转驱动力的梭轴125。
上述中旋梭122,形成有在其外圆周上能进行重复半圆周转动的轨道状的凸出结构部126,在其两侧具有与旋梭123的支撑槽123a滑动接触的导线片面127、128。另外,梭尖121被形成于上述轨道状的凸出结构部126的端部上,以中旋梭122一方的半圆周转动而通过紧贴从面线导板124的引导孔进入的机针104的穿线孔的旁边,以挽住面线的线环。因此,梭尖121,其前端部形成了偏向沿中旋梭122的转动中心线的一侧方向L的形状,并且梭尖121及凸出结构部126,被配置在相对机针104的上下运动路径N、沿转动中心线的另一方向R侧。
另外,梭轴125,位于相对于中旋梭122的R侧(以下,将方向R侧作为梭轴侧),虽然没有与中旋梭122直接连接,但通过被设在中旋梭122上并且进行往复半圆周旋转的驱动器对中旋梭122传递往复半圆周旋转的驱动力。
该旋梭机构120的梭轴125,被平行于Y轴方向设置,位于中旋梭122的Y轴方向一侧并从该方向施加往复半圆周旋转的驱动力。另外,梭轴125,是将从缝纫机马达105分出的驱动力转换为往复转动并传递的结构,并按规定相位差使机针104的上下往复运动及中旋梭122的往复半圆周旋转动作同步。
面线导板124,是用于防止面线对中旋梭122的导线片面127及128的接触或被卷入的板状部件,设有从图6的上方(箭头U方向)看如图4所示形状的引导孔124a,在引导孔124a的右侧的大致中央部,设有用于将由中旋梭122的梭尖121挽取的面线线环扩展的分线部124b。如图5及图17所示,用向箭头S方向转动的梭尖121挽取的面线线环,被该分线部124b以梭尖121为分界将机针侧的线Np与布料侧的线NB向前后分离得更大,以防止与中旋梭122的两导线片面127、128接触或被卷入。
(面线保持装置的结构)面线保持装置10,被配置在缝纫机底板101内。
面线保持装置10设有夹持机构20、移动机构40和关连动作机构60;所述夹持机构20,具有保持面线端部的保持部21以及相对于该保持部21在夹持位置及释放位置移动并在与保持部21之间夹持或释放面线端部的夹持部31;所述移动机构40,将该夹持机构20移动于位于机针104的上下运动路径N(参照图6)上的第一移动位置、从第一移动位置向相对于机针104的上下运动路径N(与Z轴方向平行,且从上死点的机针104的前端位置连接下死点的机针104的前端位置的路径)的后方(缝纫机纵机身部102侧)离开的第二移动位置、从第二移动位置向更后方(缝纫机纵机身部102侧)离开的第三移动位置并且在缝纫开始时从第一移动位置移动到第二移动位置、在规定针数的落针期间停止以后从第二移动位置向第三移动位置移动;所述关连动作机构60,将夹持部31及保持部21机械地与移动机构40连动,使得当夹持机构20位于第一移动位置时,将夹持部31配置于由机针104的上下运动路径靠近缝纫机纵机身部102侧的位置,并且将保持部21配置于把机针104上下运动路径N夹在中间且面向上述夹持部31的位置,当夹持机构20从上述第一移动位置向第二移动位置移动时,使保持部21和夹持部31双方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并进行面线端部夹持、同时将夹持机构20向第二移动位置移动,当夹持机构20从第二移动位置向第三移动位置移动时或位于第三移动位置时,使夹持部31与上述保持部21离开、释放所夹持的面线端部。以下,详细说明各部。
(面线保持装置的夹持机构)在图2、图3中,如图所示,被支撑于底板上面101A的下面的夹持机构20,设有具有保持部21的保持部件22和具有夹持部31的夹持部件32。各部件22、32,其整体形状都是长板状,以夹持部件32为上重合,并都在将其长度方向与Y轴平行的状态下双方能沿该Y轴方向(前后方向)滑动地支撑于关连动作机构60上。以下,在说明夹持机构20的各部中使用表示方向的语言时,只要没有特别的区分,也表示夹持机构20被支撑于关连动作机构60上状态的方向。
保持部件22,在作为前侧和后侧的各端部上,分别沿前后方向形成长方形的通孔23、24,作为前侧的通孔23的内面、包含位于最前端且与Y轴+方向对向的面的部位作为保持部21。另外,该前侧的通孔23也具有引导夹持部件32的夹持部31向前后方向移动的导向孔的功能。
保持部件22的后侧通孔24,配置了后述的关连动作机构60的拉伸弹簧62,并形成有进行其伸缩动作区域。拉伸弹簧62的一端部被连接在该后侧通孔24的前端部上。
另外,在保持部件22的Y轴方向中间部稍稍靠后的位置上,设有朝X轴-方向延伸的托板部25,并在其前端部固定安装了向下方延伸的圆棒状的配合销26。保持部件22,通过该配合销26输入由关连动作机构60给出的前后方向的移动力。
夹持部件32,被分割成前侧部33和后侧部34两部分,它们被连接体35连接形成整体的略呈长板形状。在前侧部33的前段部上设有夹持部31,该夹持部31,具有在与相对于保持部21能靠离及靠接的平面部30靠接时、经过保持部21的下方并从保持部件22的前端面向前方凸出的弯曲部36。
因此,根据保持部件22与夹持部件32的相对的最接近动作,能由保持部21及夹持部3 1的平面部30夹持从上方穿过保持部件22的前侧通孔23的面线。另外,被夹持的面线,从平面部30的下端部向前方延伸的弯曲部36向前方折曲,可使面线呈从前方朝向下方的状态。由此,面线端部,通过弯曲部36,在位于更前方位置的状态下垂,所以在比位于其下方的旋梭机构120的中旋梭122的更前方错开,可防止与该中旋梭122接触或卷入。
后侧部34,沿前后方向形成有通孔37,并在使夹持部件32与保持部件22重合的状态下被关连动作机构60所支撑时,通孔37与上述的保持部件22的后侧通孔24重合,并在其内侧配置了关连动作机构60的拉伸弹簧62,形成了进行其伸缩动作区域。在该通孔37的后端部连接着拉伸弹簧62的另一端部。因此,夹持部件32处于通过拉伸弹簧62与保持部件22连接的状态,保持部件22的保持部21与夹持部件32的夹持部31被施加了总是向相互接近且靠接方向的弹力。
另外,在夹持部件32的Y轴方向中间部,设有向X轴+方向延伸的托板部38,并在其前端部固定安装有向下方延伸的圆棒状的配合销39。夹持部件32,其通过该配合销39被输入由关连动作机构60给出的前后方向的移动力。
(面线保持装置的移动机构)根据图2、3、6、10、12说明移动机构40。
移动机构40,对于夹持机构20的保持部21及夹持部31,进行在开始缝纫之前预先定位于机针上下运动路径N下方的第一移动位置,在缝纫开始后当第一针缝制的机针从布料中拔出时,相对于机针上下运动路径N定位于比第一移动位置靠后方的第二移动位置,当进行了预先决定次数的落针后(例如第2~3针)相对于机针上下运动路径N定位于比第二移动位置靠后方的第三移动位置的所谓三档的定位。
为此,移动机构40具有将被支撑于关连动作机构60上的夹持机构20沿Y轴方向往复驱动的Y轴移动机构41、检测夹持机构20是否位于第一~第三的各移动位置的移动位置检测机构46和根据移动位置检测机构46的检测进行Y轴移动机构的动作控制的移动位置定位控制机构。
Y轴移动机构41,如图2、3所示,具有输出旋转驱动力的抓线用马达42、在抓线用马达42的输出轴上连接自身的摆动中心位置的主动连杆体43、对关连动作机构60的相对位置调节连杆体63施加Y轴方向的移动力的从动连杆体44和从主动连杆体43向从动连杆体44传递驱动力的传递连杆体45。
上述抓线马达42是步进马达并由动作控制机构80的动作控制按正负方向以任意的旋转角度量驱动。
主动连杆体43,其一端部被固定连接在抓线马达42的输出轴上,其另一端被可转动地连接在传递连杆体45的一端部上。
从动连杆体44,其一端部被轴支撑在关连动作机构60的后述的导板61上,其另一端被可转动地连接在传递连杆体45的另一端部上。另外,在略呈ㄑ字形的从动连杆体44上设有用于向关连动作机构60的相对位置调节连杆体63施加沿Y轴方向移动力的配合凸起52。
传递连杆体45,被大致沿Y轴方向配置,并使从动连杆体44与被抓线马达42驱动的主动连杆体43的摆动一起摆动。
根据这样的结构,当驱动抓线马达42时,从动连杆体44与主动连杆体43的摆动一起摆动,且关连动作机构60的相对位置调节连杆体63,通过配合凸起52沿Y轴方向移动。
下面,参照图6、10、12说明移动位置检测机构46。另外,在图2、3中省略了移动位置检测机构46的图示。
该移动位置检测机构46设有具有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且检测其之间有无遮挡物存在的第一及第二的状态传感器47、48、被设于上述Y轴移动机构41的传递连杆体45上且具有第一及第二遮挡区域49、50的遮挡板51。
上述第一及第二的状态传感器47、48,沿遮挡板51的移动线上并排设置并且被设置在第一状态传感器47后侧。因此,各状态传感器47、48处于大致沿Y轴方向并列的状态。各状态传感器47、48的受光元件,将有遮挡物的状态作为接通状态,将无遮挡物的状态作为断开状态,并向动作控制机构80输出可识别的各状态的信号。
另一方面,将遮挡板5 1固定支撑于传递连杆体45上,以便相对于第一及第二状态传感器47,48的双方能经过发光元件—受光元件之间。
而且,第一遮挡区域49,沿Y轴方向位置及Y轴方长度被设置为如图6所示,当夹持机构20位于第一移动位置时,其位于第一状态传感器47与第二状态传感器48之间,当夹持机构20位于第二移动位置时,如图10所示,其位于遮挡第一状态传感器47的位置,当夹持机构20位于第三移动位置时,如图12所示,其位于依然遮挡第一状态传感器47的位置。
另外,第一遮挡区域50,其Y轴方向位置被设置为如图6、10所示,当夹持机构20位于第一移动位置或第二移动位置时,都位于比第二状态传感器48靠前方的位置,当夹持机构20位于第三移动位置时,如图12所示其初始位于遮挡第二状态传感器48的位置。
因此,动作控制机构80,由第一及第二状态传感器47、48双方都为断开状态可以确认夹持机构20位于第一移动位置,由第一状态传感器47为接通状态且第二状态传感器48为断开状态可以确认夹持机构20位于第二移动位置,由第一及第二状态传感器47、48双方都为接通状态可以确认夹持机构20位于第三移动位置。
以下说明移动定位控制机构。该移动定位控制机构,在实际中,由动作控制机构80的控制得以实现。这样,移动定位控制机构,也可以借用进行缝纫机整体动作控制的控制机构功能的一部分得以实现,也可以用独立的控制机构实现。
作为移动定位控制机构的动作控制机构80,预先储存用于将夹持机构20从第一移动位置向第二移动位置移动的抓线用马达42的旋转角度量及从第二移动位置向第三移动位置移动的旋转角度量,在将夹持机构20定位于第二及第三移动位置时,参照储存角度位置并进行抓线用马达42的动作控制。
另外,对于第一移动位置,动作控制机构80,在接入缝纫机100的主电源时,利用移动位置检测机构46进行作为初始位置控制部的控制,驱动抓线用马达42并检索第一及第二的状态传感器47、48的双方处于断开状态的位置,并在该位置待命。
另外,在缝制开始后的第一针时,由缝纫机马达105的编码器109检测出输出轴角度为245°,则可以确认机针104已从布料向上方拔出并进行将夹持机构20定位于第二移动位置的面线保持控制部的控制。另外,在本缝纫机100上,被设定为对于缝纫机马达105的输出轴,当把机针104的上死点作为0°时,如果转动到245°,则机针104通过下死点且向针板108上方拔出。
并且,当根据编码器109的输出检测出修正开始后落针了规定次数时,进行作为将夹持机构20定位于第三移动位置的面线释放控制部的控制。
(面线保持装置的关连动作机构)以下,参照图2至图14说明关连动作机构60。
关连动作机构60具有作为导向机构的导板61、作为张力施加机构的拉伸弹簧62、相对位置调节连杆体63、第一靠接部件64和第二靠接部件65;所述导板61,分别能沿Y轴方向往复移动地支撑夹持部件32和保持部件22;所述拉伸弹簧62,总是沿夹持部31和保持部21相互接近的方向、在夹持部件32和保持部件22之间施加张力;所述相对位置调节连杆体63,根据由自身摆动的姿态变化而能使夹持部31与保持部21靠离并分别与夹持部件32和保持部件22配合且输入由移动机构40对夹持机构20向各移动位置移动力;所述第一靠接部件64,当夹持机构20位于第一移动位置时,与相对位置调节连杆体63靠接且将夹持部31与保持部21向离开方向摆动;所述第二靠接部件65,当夹持机构20位于第三移动位置时,与相对位置调节连杆体63靠接且将夹持部31与保持部21向离开方向摆动。
上述导板61,被固定安装于缝纫机底板103上部的针板108的后方。以下,在关连动作机构60各部的说明中使用表示方向的语言时,若没有特别的限定,表示导板61被固定安装于缝纫机底板103状态的方向。
在导板61的上面上,在其X轴方向的中间位置,设有沿Y轴方向的导向槽66。夹持机构20的保持部件22及夹持部件32以将长度方向对齐并重合的状态被收纳在该导向槽66内,并且从其上方盖上压板67以便使保持部件22和夹持部件32不会从导向槽66脱落。因此,保持部件22和夹持部件32能被导向槽66导向并能分别沿Y轴方向滑动。但是,如上所述,由于通过拉伸弹簧62将保持部件22和夹持部件32连接,所以只要不施加外力,各部件22、32就能维持将保持部21与夹持部31靠接的状态。另外,在图7、9、11、13中,表示了保持部件22和夹持部件32的X轴方向宽度不同,但这是用于明确各部件22、32的相对的位置关系而表现的不同,实际上保持部件22和夹持部件32在能滑动的范围内都被设定为与导向槽66的X轴方向宽度大致相等。
另外,在夹持导板61的导向槽66的两侧,分别设有通孔68、69。被设在保持部件22上的配合销26,从上方嵌插在一侧的通孔68中,在另一侧的通孔69中嵌插了夹持部件32的配合销39。并且,各通孔68、69,其Y轴方向长度都被设定为在夹持机构20从第一移动位置到第三移动位置的移动及与其伴随的保持部件22及夹持部件32的相对移动中,各孔的前端部及后端部都能不与各配合销26、39接触。另外,穿过各通孔68、69的各配合销26、39,其前端部从导板61的下面稍微凸出,并分别地与相对位置调节连杆体63配合。
相对位置调节连杆体63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并列配置的、与保持部件22配合的转动配合部70和与夹持部件32配合的转动配合部71以及位于其之间的与移动机构40配合的转动配合部72。
即,与保持部件22配合的转动配合部70,是沿相对位置调节连杆体63的长度方向的长孔状的通孔、且配合销26贯穿其中。与夹持部件32配合的转动配合部71,是圆形通孔、且配合销39贯穿其中。与移动机构40配合的转动配合部72,是沿相对位置调节连杆体63的长度方向的长孔状的通孔、且配合凸起52贯穿其中。
图14是从下方看相对位置调节连杆体63的摆动动作与保持部件22及夹持部件32的相对位置变化关系的说明图。
参照图14,保持部件22及夹持部件32,如上所述,只要不受到外力就会由拉伸弹簧62维持保持部21与夹持部31靠接的状态。另外,各配合销26、39,被设定为使保持部21与夹持部31在处于靠接状态时能并列地处于于沿Y轴方向大致相同的位置。因此,通过这些配合销26、39和各转动配合部70、71而被连接的相对位置调节连杆体63,也被拉伸弹簧62的张力维持在通常的大致沿X轴方向的状态(图14的实线所示的状态)。
在该状态下,例如,若用来自移动机构40的配合凸起52的Y轴方向移动力、对相对位置调节连杆体63施加逆时针方向的转动力,则该相对位置调节连杆体63摆动,并产生其姿势的变化。此时,由于在各转动配合部70、71上沿Y轴方向产生位移,所以在保持部件22和夹持部件32之间,对保持部21与夹持部31施加向使其相互离开方向的外力。因此,保持部21及夹持部31克服拉伸弹簧62的张力而离开,并从面线的保持状态转换到释放状态。
以下参照图7、9、14说明第一靠接部件64。第一靠接部件64,操作相对位置调节连杆体63的摆动,以便在夹持机构20位于第一移动位置时使保持部21和夹持部31处于离开状态、在从第一移动位置移动到第二移动位置时使保持部21和夹持部31向接近对合方向移动,当到达第二移动位置时靠接。
用于实现上述动作的第一靠接部件64,被配置在移动机构40的转动配合部72与夹持部件32转动配合部71之间并从前方靠接位于第一移动位置的相对位置调节连杆体63。根据该配置,在为了将夹持机构20定位而由移动机构40对相对位置调节连杆体63施加向前方的移动力时,该相对位置调节连杆体63克服拉伸弹簧62的张力并以第一靠接部件64的接点为支点摆动。此时,夹持部件32的转动配合部71比靠接时向后方移动,保持部件22的转动配合部70向前方移动。从而,由于保持部21通过保持部件22向前方、夹持部31通过夹持部件32向后方移动,所以它们呈相互离开的状态(参照图6及图14双点划线)。在该状态下,在保持部21与夹持部31之间进行面线端部的穿入。
另外,当夹持机构20从该第一移动位置向第二移动位置移动时,由于被第一靠接部件64向相对位置调节连杆体63的靠接状态渐渐被解除,所以相对位置调节连杆体63由拉伸弹簧62的拉力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因此,相对位置调节连杆体63向顺时针方向转动直到第一靠接部件64的靠接状态被完全解除为止,夹持部31通过夹持部件32而向前方移动,保持部21通过保持部件22而向后方移动。因此,用保持部21与夹持部31对面线的夹持,在位于第一移动位置上的保持部21的后方、且位于第一移动位置上的夹持部31的前方进行。
以下参照图11、13说明第二靠接部件65。第二靠接部件65,操作相对位置调节连杆体63的摆动,以便在夹持机构20从第二移动位置移动到第三移动位置时将处于夹持状态的保持部21与夹持部31再次向离开方向移动。
为了实现上述动作而将第二靠接部件65配置为,当夹持机构20从第二移动位置向第三移动位置移动时,能对于相对位置调节连杆体63通过的区域从X轴方向-侧与该相对位置调节连杆体63滑动靠接。
因此,在大致沿X轴方向的状态下(参照图11),第二靠接部件65与设在接近第三移动位置的相对位置调节连杆体63的X轴方向-侧端部上的滑动接触部63a滑动靠接。由于相对位置调节连杆体63的滑动接触部63a,其前方侧为向X轴方向-侧渐渐伸长的状态,所以在滑动靠接开始后相对位置调节连杆体63继续向后方移动,以此使该相对位置调节连杆体63如图13所示地向逆时针方向摆动,在该状态下夹持机构20到达第三移动位置。根据该摆动,夹持部件32的转动配合部71比保持部件22的转动配合部70更大地向后方移动。其结果是,保持部21与夹持部31处于相互离开的状态(参照图13)。在该过程中,被保持于保持部21和夹持部31之间的面线端部被释放。
(各移动位置上的保持部及夹持部的配置)当夹持机构20被定位于第一移动位置时,保持部21与夹持部31向相互离合方向移动,如上所述。另外,当到达第一移动位置时,如图6所示,保持部21位于机针的上下运动路径N的前方。
另外,夹持部31,其弯曲部36的前端部,至少位于比直线M靠后侧的位置。该直线M,是从针孔108a的下端部的后方侧边缘部(是沿从下方看的圆形针孔108a的Y轴方向直径的Y轴方向-侧的端部位置)连接接近机针上下运动路径N后方侧配置的中旋梭122后侧一方的导线片面128的上端部而决定的直线。以这样地设定夹持部31的前端部的配置,在由中旋梭122的梭尖121捕捉缝制时的第一针的面线线环并被面线导板124的分线部124b扩展(扩张)时,可使夹持部31的前端部与面线接触且不妨碍分线部124b将线环扩展,因此,可以有效地抑制面线与导线片面128接触。
另外,上述保持部21的位置及夹持部31的前端位置,由保持部件22及夹持部件32的Y轴方向长度及对于相对位置调节连杆体63的第一靠接部件64的靠接位置所决定。例如,若第一靠接部件64的靠接位置靠近移动机构40的转动配合部72,则保持部21的位置就更靠前方、夹持部31的前端位置更靠后方。并且,若靠接位置靠近夹持部件32的转动配合部71,则保持部21的位置就更靠后方、夹持部3 1的前端位置就更靠前方。
在夹持机构20从第一移动位置被定位于第二移动位置的过程中,保持部21与夹持部31的平面部30靠接,且处于夹持状态的位置(以下称为「夹持位置」),如图8所示,处于机针的上下运动路径N的附近,且最好更近。在靠近机针104的位置进行面线端部的夹持,以此缩短从夹持机构20垂下的面线端部的长度。
另外,图8是进行面线端部夹持的夹持位置的实例图,夹持位置位于机针的上下运动路径N的稍微侧方,但在本发明中,由于是保持部21及夹持部31一起移动的结构,当机针104位于针板108下方的上下运动位置时,可以使保持部21及夹持部31位于不干涉机针104上下运动的位置,所以能使夹持位置更靠近机针的上下运动路径N,例如,也可以在机针的上下运动路径N上。
从该夹持位置到机针的上下运动路径的距离,也由第一靠接部件64对于相对位置调节连杆体63的靠接位置所决定。例如,若第一靠接部件64的靠接位置靠近移动机构40的转动配合部72,则夹持位置就更靠近上下运动路径N,另外,若靠接位置靠近夹持部件32的转动配合部71,则夹持位置就远离上下运动路径N。
当夹持机构20被定位于第二移动位置时,由于保持部21与夹持部31为已经靠接的状态,所以相互的配置处于一致的状态。
另外,关于第二移动位置,只要保持部21与夹持部31从上下运动路径N离开、且位于不与机针104干涉的位置即可。
当夹持机构20被定位于第三移动位置时,只要保持部21与夹持部31仅离开能释放面线的距离即可。
另外,关于第三移动位置,只要保持部21与夹持部31从上下运动路径N离开、且位于不与机针104干涉的位置即可,但为了在缝制时能不与必要的其他机构干涉,要设定在第二移动位置的后方。
(动作控制机构)
以下参照图15说明动作控制机构80。图15是表示缝纫机100的控制系统的方块图。虽然动作控制机构80没有详细的图示,但大致由进行各种运算处理的CPU、储存已写入控制、判断各种处理用的各种程序的ROM和在各种处理时作为工作存储器使用的RAM构成。另外,在控制机构80上,通过系统母线及驱动电路连接着缝纫机马达105及其编码器109、抓线马达42、移动位置检测机构46的第1状态传感器47、第2状态传感器48以及缝纫机100的S/S(启动/停止)开关81。
控制机构80,根据从设在缝纫机马达105输出轴上的编码器109输入的脉冲信号,可确认缝纫机马达105的旋转角度。
另外,控制机构80,根据从移动位置检测机构46的第1状态传感器47、第2状态传感器48输入的检测信号,可确认夹持机构20的各移动位置。
另外,控制机构80,当从启动开关81输入了开始缝制信号时,根据检测出确认、识别了的缝纫机马达105的旋转角度及的移动位置检测机构46的动作位置,控制移动机构40的抓线用马达42的驱动。
(缝纫机的动作说明)以下,以图6至图16说明缝纫机100的动作。图16是缝纫机100的动作控制流程图。
首先,控制机构80,根据来自启动开关81的开始缝制信号,由移动位置检测机构46进行第一移动位置检测(初始位置检测)(步骤S1)。该检测,是根据第一及第二状态传感47、48是否都为断开状态而进行判断的。
如上所述,动作控制机构80,在主电源接通时,由移动位置检测机构46将夹持机构20定位于第一移动位置。因此,夹持机构20位于机针的上下运动路径N上,保持部21位于机针的上下运动路径N的前方,夹线部31位于直线M的后方(图6、7的状态)。
另外,不仅预先被定位于第一移动位置,而且不论因任何原因,当检测出第一及第二状态传感47、48的任何一个处于接通状态时,则进行对错误的处理(显示、警告等)(步骤Sa1),并中止缝纫机100的各部动作(步骤Sa2),结束处理。
另一方面,在步骤S1中,当检测出第一及第二状态传感47、48都为断开状态时,则开始缝纫机马达105的驱动(步骤S2)。因此,机针104插入针板108的针孔108a中,且在保持部21及夹持部31之间穿过面线。然后,在其下方,由旋梭机构120的梭尖捕捉机针104旁边的面线线环。并且,由中旋梭122的转动及面线导板124将面线线环扩展,此时,由于夹持部31的前端部充分地位于后方,所以不遮挡由面线导板124将面线线环扩展。因此可以防止面线向后方导线片面128的接触。
而且,根据来自缝纫机马达105的编码器109的编码器信号的检测角度,判断第一针的机针104是否从布料拔出、且挑线杆107是否到达了上死点(步骤S3),并重复步骤S3的处理直至到达规定角度。当编码器109的输出显示为挑线杆107到达上死点时,动作控制机构80对移动机构40的抓线马达42进行开始驱动的动作控制,以便使夹持机构20向第二移动位置移动(步骤S4)。即,参照根据从预先设定的从第一移动位置到第二移动位置的移动量的转动角度量的储存,并以此驱动抓线马达42。
这样,夹持机构20开始从第一移动位置向第二移动位置的移动。这样,由于关连动作机构60的相对位置调节连杆体63受拉伸弹簧62的拉力而开始沿X轴方向摆动,所以保持部21向后方移动,夹持部31向前方移动,在相互接近的同时保持部21与夹持部31的平面部30靠接(图8、9)。这样,夹持穿过其间的面线端部。该夹持位置,由于位于机针的上下运动路径N的前后两侧的保持部21和夹持部31相互接近地靠接,所以夹持位置比第一移动位置的夹持部31的配置更靠近机针的上下运动路径N的位置。
之所以在挑线杆107到达上死点以后由保持部21和夹持部31夹持面线端部,是因为在挑线杆107的上死点,挑线杆对面线的挑起已经结束,所以针孔108a下方的面线处于最短状态,在此时由保持部21和夹持部31夹持面线,则可以使从被夹持的部分到端部的面线长度最短。
由于夹持位置位于第二移动位置的前方,所以夹持机构20由移动机构40驱使继续向更后方移动。然后,当对抓线马达42进行了预先设定的旋转角度量的驱动并停止时,动作控制机构80,确认移动位置检测机构46的各状态传感器47,48的输出(步骤S5)。在第二移动位置上,第一状态传感器47为接通状态、第二状态传感器48为断开状态时为正常状态,当任何一个传感器47、48检测出除此以外的状态时则进行对错误的处理(显示、报警)(步骤Sa1),终止缝纫机100的各部的动作(步骤Sa2),并结束处理。
另外,在步骤S5中,当各传感器显示出正确的状态时,面线被原封不动地保持在夹持部件20上,并继续缝制。即,缝纫机100,进行第二针以后的缝制(步骤S6)。并且,到达了第二移动位置的夹持部件20,只是其位置处于后方,而保持部21和夹持部31的相对的位置关系自夹持了面线后没有变化。因此,在到达了第二移动位置以后,也持续面线端部的夹持(图10、11)。并且,在机针104的针尖位于针板108上方期间结束向第二移动位置的移动。
然后,控制机构80,进行是否进行了规定数量的落针(例如,2次落针)的判断(步骤S7)。落针的次数,例如,可以根据计算表示编码器109的180°的信号输出次数,确认规定数量的落针。
控制机构80,当确认为没有进行规定数量的落针时(步骤S7;否),则重复步骤S7直到进行了规定数量的落针为止。
另一方面,控制机构80,若确认为进行了规定数量的落针(步骤S7;是),则进入步骤S8。
动作控制机构80,进行开始驱动移动机构40的抓线马达42的动作控制以便使夹持机构20向第三移动位置移动(步骤S8)。即,参照根据预先设定的从第二移动位置到第三移动位置的移动量的转动角度量的储存,以此驱动抓线马达42。
这样,夹持机构20开始从第二移动位置向第三移动位置的移动。并且,当夹持机构20接近第三移动位置时,关连动作机构60的相对位置调节连杆体63的滑动接触部63a与第二靠接部件65滑动接触。而且,当再继续夹持机构20的移动时,相对位置调节连杆体63克服拉伸弹簧62的拉力而摆动,且夹持部31移动到比保持部21更靠后的后方。因此,面线端部的夹持状态被解除,面线端部被从夹持机构20释放,并且夹持机构20到达第三移动位置(图12、13)。
到达第三移动位置后,动作控制机构80确认移动位置检测机构46的各个状态传感器47、48的输出(步骤S9)。在第三移动位置上,第一状态传感器47为接通状态、第二状态传感器48为接通状态时为正常状态,当任何一个传感器47、48被检测出除此以外的状态时,则进行对错误的处理(显示、报警)(步骤Sb1),并结束处理。
然后,控制机构80,进行是否进行了结束缝制(步骤S10)。当控制机构80确认为没有结束缝制时(步骤S10;否),则重复步骤S10直到进行了结束缝制为止。
另一方面,当控制机构80确认为结束缝制时(步骤S10;是),则进入步骤S11。
当结束了缝制时,动作控制机构80,对切线机构的切线马达(省略图示)输出驱动信号,并通过切线马达82的驱动力进行面线及与缝制有关的缝线的切断(步骤S11)。
然后,动作控制机构80对移动机构40的抓线马达42输出驱动信号,根据马达42的驱动力,夹持机构20从第三移动位置向第一移动位置移动(步骤S12)然后,经过这些步骤S1处理~步骤S12处理(包括步骤Sa1处理、步骤Sa2处理及步骤Sb1处理),结束了与具有面线保持装置10的缝纫机100缝制的一个循环。
如上所述,进行了缝纫机100的动作。
(实施例的效果)以下参照图17、18说明面线保持装置10的效果。图17是简化面线保持装置10的夹持机构20、以双点划线表示的说明图,图18是简化作为比较例的面线保持装置的夹持机构200、以双点划线表示的说明图。
在图18的比较例中,由于夹持部231接近机针的上下运动路径侧,所以因面线线环与夹持部231接触其形成的宽度狭窄,而不能充分地用设在面线导板124的引导孔124a上的分线部124b分线,容易产生与中旋梭122的梭轴侧导线片面128接触。
另一方面,图17所示的面线保持装置10的夹持机构20,当通过关连动作机构60而位于第一移动位置时,由于夹持部3 1被配置位于上述的直线M(参照图6)的后方(梭轴侧),所以可从机针的上下运动路径离开,并可在面线端部被保持时避免面线端部与夹持部31的接触。因此,面线端部不与中旋梭122的梭轴侧导线片面128接触而可靠地由分线部124b进行分线并将线环扩大,能有效地减轻发生面线端部的污染及被卷入旋梭的情况。
另一方面,在夹持机构20从第一移动位置向第二移动位置移动时,关连动作机构60,将夹持部21向夹持部3 1侧、将夹持部31向保持部21侧移动,以此可以将夹持时的夹持部31的位置移动到机针的上下运动路径N侧。其结果是,能在机针的上下运动路径N的附近进行面线端部的保持,并可以缩短夹持后的面线端部的端部侧长度。
特别是,如本实施例所示,即使能够预先使夹持部避免与面线接触地从机针的上下运动路径N退避离开的位置,也可以在夹持时将夹持部移近,所以能避免使面线端部向中旋梭122的接触并能缩短夹持后的面线端部。
(发明效果)本发明1的面线保持装置,夹持机构,能从机针上下运动的位置向缝纫机纵机身部侧移动。所谓的夹持机构向纵机身部侧移动,是指夹持机构向缝纫机底板的长度方向移动,不需要在比缝纫机底板的机针上下运动路径的靠前端侧确保用于移动夹持机构的空间,根据这样的结构也能提供适用于圆筒底板的面线保持装置。
另外,由于在夹持机构从第一移动位置向第二移动位置移动时,保持部向夹持部侧移动、夹持部向保持部侧移动,以此将面线端部夹持在它们之间,所以即使在第一移动位置而没有预先配置在机针上下运动路径附近,也能因接近夹持面线时接近机针上下运动路径侧而缩短夹持后的面线端部。
因此,由于在第一移动位置上能从机针上下运动路径离开地配置夹持部,所以解除了为不妨碍用导板扩展由中旋梭的梭尖挽住的面线线环、而不能充分地将夹持部靠近机针上下运动路径配置、从而不能缩短残留在布料背面的面线长度的限制,可以充分地缩短缝纫开始的残留在布料背面的面线端部的长度。
本发明2的面线保持装置,当夹持机构位于第一移动位置时,夹持部的前端部的配置于与连接针孔的梭轴侧的侧边缘与中旋梭的梭轴侧导线片面的上端边缘的直线靠近梭轴侧,以此能有效地避免第一针的面线线环被面线导板扩展时的夹线部与面线的接触,并有效地抑制因与夹持部的接触而使面线靠近梭轴侧导线片面侧状况的发生,更有效地防止梭轴侧导线片面与面线的接触。
本发明3的面线保持装置,由于由相对位置调节连杆体的摆动对保持部和夹持部的双方施加靠离动作,并且在第一及第三移动位置分别具有使相对位置调节连杆体摆动的靠接部件,所以随着向夹持机构的各个移动位置的移动,能使保持部和夹持部的双方移动并能使其靠离。
因此,仅仅用于夹持机构的各移动位置的移动的一套驱动源就能实现本发明1或2所述的动作,可以提高装置的生产率,并且即使设置了控制机构,也可以实现控制系统的简单化。
权利要求
1.一种缝纫机的面线保持装置,在缝纫开始时,将穿过机针的面线端部夹持在针板的下方且相对于所述机针的中旋梭梭尖经过路径的上方,并且将所述夹持的面线端部移动到离开所述机针的上下运动路径的位置,在规定针数的落针以后,放开所述夹持的面线端部,其特征在于,设有夹持机构、移动机构和关连动作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具有保持所述面线端部的保持部及对于该保持部相对地移动于夹持位置及释放位置、并在与所述保持部之间夹持释放所述面线端部的夹持部,且移动于位于所述机针的上下运动路径上的第一移动位置、从所述第一移动位置向相对于所述机针上下运动路径的从缝纫机纵机身部侧离开的第二移动位置以及比所述第二移动位置更向从所述机针上下运动路径向缝纫机纵机身部侧离开的第三移动位置;所述移动机构,使该夹持机构在缝纫开始时从所述第一移动位置向所述第二移动位置移动,并在规定针数的落针期间停止以后从所述第二移动位置向所述第三移动位置移动;所述关连动作机构,在所述夹持机构位于所述第一移动位置时,将所述夹持部配置于由所述机针上下运动路径靠缝纫机纵机身部侧的位置,并且将所述保持部配置于将所述机针上下运动路径夹在中间且面对所述夹持部的位置,当所述夹持机构从所述第一移动位置向第二移动位置移动时,使所述保持部和夹持部双方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并进行所述面线端部的夹持,同时使所述夹持机构向所述第二移动位置移动,当所述夹持机构从所述第二移动位置向第三移动位置移动时或位于第三移动位置时,将所述夹持部与所述保持部分离并释放所述夹持的面线端部,以此方式将所述夹持部及所述保持部机械地连接于所述移动机构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的面线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连动作机构,使在所述夹持机构位于所述第一移动位置时的所述夹持部的前端部、位于将设于所述针板上的针孔的梭轴侧的侧边缘与所述中旋梭梭轴侧导线片面的上端边缘连接的直线的靠近所述梭轴侧,使所述保持部与夹持部夹持所述面线端部的位置靠近所述机针上下运动路径附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的面线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具有包括保持部的保持部件及包括夹持部的夹持部件,所述关连动作机构,具有分别可沿所述梭轴的方向往返地支撑所述夹持部件及保持部件的导向机构,和沿所述夹持部与保持部相互接近的方向、总是在所述夹持部及保持部之间施加张力的张力施加机构,和根据由自身的摆动产生的姿势变化、使所述夹持部与保持部靠离并分别结合于所述夹持部件和保持部件、且输入由所述移动机构使所述夹持机构向各移动位置移动的移动力的相对位置调节连杆体,和当所述夹持机构在所述第一移动位置时,与所述相对位置调节连杆体靠接且使所述夹持部与保持部向离开的方向摆动的第一靠接部件,和当所述夹持机构在所述第三移动位置时,与所述相对位置调节连杆体靠接并使所述夹持部与保持部向离开的方向摆动的第二靠接部件;所述相对位置调节连杆体,以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位于与所述夹持部件配合的转动配合部和与所述保持部件配合的转动配合部之间的、与所述移动机构配合的转动配合部,所述第一靠接部件,在与所述夹持部件配合的转动配合部和与所述保持部件配合的转动配合部之间的位置靠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纫机的面线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连动作机构,具有分别可沿所述梭轴的方向往返地支撑所述夹持部件及保持部件的导向机构,和沿所述夹持部与保持部相互接近的方向、总是在所述夹持部及保持部之间施加张力的张力施加机构,和根据由自身的摆动产生的姿势变化、使所述夹持部与保持部靠离并分别结合于所述夹持部件和保持部件、且输入由所述移动机构使所述夹持机构向各移动位置移动的移动力的相对位置调节连杆体,和当所述夹持机构在所述第一移动位置时,与所述相对位置调节连杆体靠接且使所述夹持部与保持部向离开的方向摆动的第一靠接部件,和当所述夹持机构在所述第三移动位置时,与所述相对位置调节连杆体靠接并使所述夹持部与保持部向离开的方向摆动的第二靠接部件;所述相对位置调节连杆体,以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位于与所述夹持部件配合的转动配合部和与所述保持部件配合的转动配合部之间的、与所述移动机构配合的转动配合部,所述第一靠接部件,在与所述夹持部件配合的转动配合部和与所述保持部件配合的转动配合部之间的位置靠接。
全文摘要
一种缝纫机的面线保持装置,设有具有保持面线端部的保持部(21)和对该保持部相对移动于夹持位置及释放位置、与保持部之间夹持释放面线端部的夹持部(31)、且最初位于机针的上下运动路径上的第一移动位置、缝纫开始后从该位置移动到离开缝纫机纵机身侧的第二移动位置、数针后移动到更远离的第三移动位置的夹持机构(20),和将夹持机构从第一移动位置向第三移动位置移动的移动机构(40),和在第一移动位置将保持部和夹持部配置于把机针上下运动路径(N)夹在中间并在向第二移动位置移动时使其相互接近、在第三移动位置使其相互离开的关连动作机构(60)。构成适用与圆筒底板缝纫机的结构并防止面线端部与中旋梭导线片面的接触。
文档编号D05B65/06GK1506517SQ20031012019
公开日2004年6月23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10日
发明者胜俣知裕, 日塔隆 申请人:重机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