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牵伸装置的纺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9770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牵伸装置的纺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置有牵伸装置的一台纺机,它带有多个下罗拉和多个分别与下罗拉配置的压辊,这里至少一个压辊从一个负载位置,即压辊加压靠在对应的下罗拉上的位置,能够移动到一个卸载位置,在该位置压辊不再与对应的下罗拉接触,以及至少有一根压杆在牵伸装置的一个牵伸区内。
背景技术
就多方面来看,这类牵伸装置,比如精梳机和并条机的牵伸装置是大家所知的。纤维材料以纤维网形式或一根或多根梳条形式喂入到牵伸装置并在通常为三个上下罗拉对之间进行牵伸,一般罗拉对分别是由一个下罗拉和一个压辊组成。为了达到牵伸效果,每一对罗拉的圆周速度是按梳条运行方向而增加。安置在一方为中下罗拉和中压辊与另一方为输出下罗拉与输出压辊之间的一根压杆或压棒也是大家所知的,该两方形成主牵伸区。压杆用于引导浮游的,即在两对罗拉之间未被握持的纤维。最佳方式是,主牵伸区的纤维或是由中间罗拉对握持或是由输出罗拉对握持。由于这种理想情况不能实现,大多数纤维在此时刻在牵伸区运动不受控制。为了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控制这些纤维,应用所谓的压杆。
为了在机器开始运转时或一根梳条断裂之后使纤维材料能喂入牵伸装置以及进行调节和清洁,通常压辊是能摆动的,从负载位置或运转位置移动到卸载位置。纤维材料可铺置在下罗拉上,接着压辊从卸载位置回到负载位置。在该操作过程,压杆保持其原来位置,这样纤维材料在压杆下面-从上面加压到纤维的压杆-被引导到输出罗拉对。这个过程是较为麻烦。压杆清洁只有在牵伸装置内无纤维材料时才可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进一步改进上述类型纺机,简化其可操作性。
此项任务在上述类纺机中是这样解决,即压杆在至少一个压辊运动时随同运动。优选方式是,该技术方案在至少一个压辊从负载位置转移到卸载位置时允许压杆同时运行,致使压杆不再位于牵伸区内。因此保证压杆的纤维接触区和牵伸装置的良好可进入性,这对于清洁工作特别有利。
由于牵伸区内较大的自由空间,可以较方便地进行牵伸装置的调节。为此,在纤维材料放入牵伸装置时可以直接的,即不需要通过一根压杆导向,从中间罗拉对输入到输出罗拉对。当压杆安置在牵伸装置的一个前牵伸区时-可作为替代方案或另外在主牵伸区内装一根压杆-也能得到这些优点。
本发明特别优选的一个实施形式是,在一个摇架内安置至少一个压辊和一根压杆,当该摇架摆动时能够使至少一个压辊连同压杆从负载位置转动到卸载位置。为此,只需一个手柄就能使至少一个压辊和压杆摆动。
优选方式是,摇架在有至少一个压辊和一根压杆的正面上包括两个摇臂。两个摇臂是通过一共同的旋转轴相互连接。
最好在摇架上安置至少两个压辊。关于这方面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中,它们是一对喂入罗拉的一个喂入压辊和一对中罗拉的一个中压辊。尤其是在精梳机方面提供这种可能性,仅该两个压辊安置在摇架内,因为喂入到牵伸装置的精梳条只有很低的抱合性能,因而很容易出故障,以致最好在一次应消除的故障时尽可能少地介入到精梳条,例如在前牵伸区出现故障,不需要输出罗拉一同摆动。取而代之的是,排除故障只需将带前牵伸区两个压辊的摇架向上摆动。
根据前面已谈论的实施形式,输出压辊可安置在第二个单独的摇架内,以便在主牵伸区域和特别在输出罗拉对的区域消除故障,从而能便利纤维材料喂入牵伸装置。
另一个可选择的方案是,除了其他两个压辊,输出压辊也可以支承在一个共同的摇架上,这表明,它是一个设计特别简化的解决办法。
如果输出压辊支承在第二个单独摇架中,压杆或一根压杆具有优点地安置在第二个摇架内。这种实施形式的优点是,在前牵伸区出现故障时,只须将第一个带前牵伸区压辊的摇架摆动开,压杆能够保持与纤维材料接触,所以纤维很少经历干扰。
特别优选的是,压杆在其进入纤维材料的深度方面是可调节的。这种调节优选是依据需加工纤维材料以及特别根据它的纤维长度。如果由于纤维长度较短纤维控制需要较大的导向面,则压杆最好压入到纤维材料较深些。
如果压杆至少支承在一个支架内,支架的这方-或是直接或是通过一个或多个中间元件-固定在摇架上,特别有利于压杆的更好调节性。在此情况下,至少一个支架优选安装在两个端面的一个上。最好是压杆也支承在一个这种支架的另一个端面上。
压杆的调节可能性借助至少一个支架而扩大。一方面,至少一个支架最好可调节地安置在摇臂内,因此通过调节支架,压杆能够在有关的牵伸区水平和/或垂直定位。另一方面,压杆最好安置在支架内可自动调节,以致在至少一个支架中-作为调节摇架中至少一个支架的替代方案或附加方案-通过调节压杆能对牵伸区内的压杆作精确的定位。上述两种调节可能性可以借助直线运动和/或摆动运动实现。
相关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压杆可以调节地支承在至少一个支架的一个长方形孔内,以此方式通过调节压杆的直线移动来实现压杆在牵伸区内所要求的位置。
本发明的其他优选的技术方案是由从属权利要求的这些特征表明。
下面根据一些图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图1一个牵伸装置的侧视图,配有两个分开的摇架;图2根据图1的牵伸装置俯视图;图3带支架和压杆的一个摇架部分侧视图;图4根据图3的部分透视图;图5一个牵伸装置的第二种实施形式侧视图;图6一个牵伸装置的第三种实施形式侧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和2展示一台纺机的牵伸装置1的侧视和俯视示意图。这种牵伸装置特别可以从精梳机,并条机或梳理机或这些机器的联合机中看到。牵伸装置1有一个前牵伸区VV和一个主牵伸区HV,这里前牵伸区VV是由一个下喂入罗拉2和一个上喂入压辊5以及一个下中罗拉3和一个上中压辊6组成。主牵伸区HV是由中罗拉3和中压辊6以及一个下输出罗拉4和一个上输出压辊7组成。压辊5,6,7是借助图上未表示的加压手段,比如气压缸,可对各自的下罗拉2,3,4加压,然后即位于负载位置(图中实线表示)。在下罗拉2,3,4和压辊5,6,7之间,纤维材料以精梳条,梳条或一种纤维网形式输入和被握持在各下罗拉2,3,4和压辊5,6,7之中。下罗拉和压辊的圆周速度是按纤维材料FM运输方向(参见左边图边缘的箭头)增加,使纤维材料FM在前牵伸区VV和主牵伸区HV都得到牵伸。
根据图1和2所示的实施形式,喂入压辊5和中压辊6是安置在一个摇架8内,摇架有两个摇臂8a(见图2a),它们通过一个共同轴9相互连接在牵伸装置的进口侧。在摇臂8向上摆动时,首先气压缸的负载压力去除,压辊5,6即从负载位置转到卸载位置(见图1虚线所示),这样前牵伸区VV和主牵伸区HV是很容易接近。图1和2中用双箭头f1表示摇架8的摆动动程。
输出圆筒7支承在一个带两个摇臂18a的单独摇架18内,这里摇架18可以围绕旋转轴19反向于摇架8摆动(见图1和2中的双箭头f2)。
在主牵伸区HV内,一根压杆20从上面进入纤维材料FM,引导未被握持的,即所谓浮游纤维并给予纤维一种向输出罗拉对4,7的受控运行。根据本发明,压杆20支承在摇架8内,因此与摇架随同摆动,即当摇架从其负载位置摆动到它的卸载位置以及再回返。用这样的设计得到的优点是,牵伸装置1可良好的接近作清洁,调节等等工作。在摇架8,18摆动开时,纤维材料FM的喂入可以简单地实行,纤维材料不需要在根据现有技术固定的压杆下面导向。此外,压杆20在纤维材料已喂入牵伸装置1的时候可方便地清洁,此时摇架7往上摆动,因此能方便地接近清洁压杆20。
图3和4表示压杆20放置在摇架8上的一个优选设计的侧视图和透视图。摇架8的摇臂8a设计成L形,“L”的脚浸入到主牵伸区HV。在摇臂8a的这个自由端设计有两个凸出部件10,12,其中凸出部件10有一个带内螺纹的通道孔11,凸出部件12有一个长形凹口13。从外侧,一个细长的,折角的支架14安置在摇臂8a的这个区段,该区段借助两只螺钉17a,17b(见图4)固定在摇臂上。支架14有一个细长凹口15,螺钉17a穿行过该凹口,拧紧到凸出部件10的通道孔11内。第二只螺钉17b本身从支架14的另一端的一个长方形孔16中穿引过并通过凸出部件12的凹口13拧紧到压杆20的一个端面内螺纹中。借助这种设计,压杆20浸入到纤维材料FM的深度可以作双重方式调节,即一是通过支架14在它的凹口15内的直线移动(见图3中的双箭头f3)和/或是通过在长形孔16内的压杆20移动(见图3中双箭头f4)。这里未作详细描述的一个变型方案是,带支架14的压杆可以围绕由通道孔11构成的轴线转动,这样压杆20也能在主牵伸区HV水平地变动位置。
图5表示另一种可选择的摇架108的技术方案。除了一个喂入压辊5和中压辊6以外,输出压辊7也支承在该摇架108内,这里根据本发明,压杆20也安置在摇架108内。通过摇臂108围绕支承在牵伸装置1前面的旋转轴线109转动,所有下罗拉2,3,4因此得到释放,结果是牵伸装置1变成很容易操作。
图6展示摇架218的另一个技术方案,其中支承着输出压辊7以及摇架可围绕旋转轴219摆动。两个摇架208,218在这种实施形式下朝向牵伸装置的输入端可向上摆动。除了输出压辊7以外,压杆20也可以根据本发明安置在摇架218内(图中未给示)。但最好,压杆20也安置在摇架208内。根据出现的故障情况,为了消除故障,只需摆动摇架218或两个摇架208,218,从而能最佳接近地排除故障,使牵伸装置内的梳条不受到不必要的干扰。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形式。在权利要求范围内的一些改动当然是可能的。比如作为附加方案或替代方案,一根压杆设置在前牵伸区VV内,该压杆根据本发明是装于支承上可以移动。
权利要求
1.配有牵伸装置(1)的纺机,带多个下罗拉(2,3,4)和多个与下罗拉分别对应的压辊(5,6,7),这里至少一个压辊(5,6,7)从一个负载位置即压辊(5,6,7)加压靠在对应的下罗拉(2,3,4)上的位置,能够移到一个卸载位置,压辊(5,6,7)在该卸载位置不再与对应的下罗拉(2,3,4)接触,另外在牵伸装置(1)的一个牵伸区(VV,HV)内还带至少一根压杆(20),其特征在于,压杆(20)在至少一个压辊(5,6,7)运动时能随同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纺机,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压辊(5,6,7)和至少一根压杆(20)安置在一个摇架(8;18;108;208;218)内。
3.根据权利要求2的纺机,其特征在于,一对喂入罗拉(2,5)的一个喂入压辊(5)和一对中罗拉(3,6)的一个中压辊(6)是支承在摇架(8;108;208)内。
4.根据权利要求3的纺机,其特征在于,一对输出罗拉(4,7)的一个输出压辊(7)也是支承在摇架(108)内。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之一项的纺机,其特征在于,输出罗拉(7)是支承在第二个单独的摇架(18;218)内。
6.根据权利要求5的纺机,其特征在于,压杆(20)支承在第二个摇架(18;218)内。
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之一项的纺机,其特征在于,压杆(20)深入到纤维材料(FM)的深度是可以调节的。
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之一项的纺机,其特征在于,压杆(20)支承在至少一个支架(14)中,该支架本身安置在摇架(8;108;208)上。
9.根据权利要求8的纺机,其特征在于,压杆(20)的两个端面分别支承在一个支架(14)中。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的纺机,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支架(14)可调节地安置在摇架(8;108;208)内。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之一项的纺机,其特征在于,压杆(20)可调节地安置在支架(14)内。
12.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中之一项的纺机,其特征在于,压杆(20)和/或至少一个支架(14)的调节可借助直线移动和/或摆动移动来实现。
13.根据权利要求8至12中之一项的纺机,其特征在于,压杆(20)可调节地安置在至少一个支架(14)的一个长形孔内。
全文摘要
一台配有牵伸装置(1)的纺机,带多个下罗拉(2,3,4)和多个分别与下罗拉对应的压辊(5,6,7),这里至少一个压辊(5,6,7)从一个负载位置即压辊(5,6,7)加压靠在对应的下罗拉(2,3,4)上的位置,能够移动到一个卸载位置,在此位置压辊(5,6,7)不再与对应的下罗拉(2,3,4)接触。此外,至少一根压杆(20)安置在一个牵伸装置的牵伸区(VV,HV)内。根据本发明的纺机,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压辊(5,6,7)运动时,压杆(20)能够随同运动。
文档编号D01H5/20GK1542178SQ200410032978
公开日2004年11月3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14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15日
发明者U·斯图茨, V·皮特里尼, U 斯图茨, 乩锬 申请人:里特机械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