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待集束的纤维条子的输送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9962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输送待集束的纤维条子的输送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送待气动集束的纤维条子的输送带,它包括一个成由热塑塑料丝构成的织物形式的透气的中间区以及其边缘经过加热处理的不透气的边缘区。
背景技术
当牵伸的纤维条子在纺纱机中就在牵伸机构的输出罗拉对的后面得到纺纱加捻时,所谓的纺纱三角形出现在输出罗拉对的钳口线上。这是因为有一定宽度的牵伸纤维条子离开牵伸机构并被捻合成较细的线。纺纱三角形包括边缘纤维,它们未按规定被集束到捻线中,因而对纱线抗拉强度没有贡献或贡献甚微。因此,近年来,人们转而将一个所谓的集束区布置在该牵伸机构的牵伸区的下游,该集束区的出口侧以一条钳口线为界。纱线只有在其下游才能得到纺纱加捻。在集束区内,纤维被集束或集合,由此一来,当纤维条子离开最后的钳口线时,纤维条子变得太窄,以至令人担心的纺纱三角形不再是明显的缺点。纺成的纱线则更平滑、更坚固并且不太毛茸茸的。
早已知道用于集束纤维条子的不同的集束装置,其中的多数装置用透气的输送带来工作,该输送带使待集束的纤维条子滑动经过一条吸气缝的上方。例如,DE19911333A1公开了这一类型的装置。在该文献中还描述了一条输送带,它包括一个由由热塑塑料丝构成的织物形成的透气的中间区并且在两侧各有一个不透气的边缘区。边缘区的边缘能通过加热被加固。
在此应该注意,本专利申请中的术语“气动集束”也应包含这种装置,其中,除抽吸气流外,其它手段例如朝向斜放的吸气缝的输送分量也能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为纤维条子的气动集束提供上述类型的新的输送带,其中通过特殊方式构成这些不透气的边缘区。根据本发明,如此完成该任务,即透气的中间区以及这些不透气的边缘区都由织物制成,在该织物中,通过加热使这些边缘区变成不透气。
尽管在现有技术的输送带中公开了如何使边缘区变成不透气的并且对已知的输送带来说通过加热只加固边缘区的边缘,但新的输送带基于一种完全由热塑塑料丝公构成的织物,在该织物中,通过加热使整个边缘区变成不透气。就是说,在中间区透气的织物在边缘区上被近似地转变成平滑的箔片。因此,这种新的输送带获得了更高的形状稳定性,尤其是当为了清洁而要时不时要进行清洗时。较窄的透气的中间区导致了沉积于输送带上的脏东西减少,因为只有真正的工作区才被抽吸,因而纤维茸毛或脏东西不会因抽吸而附着。新型输送带尤其导致了更长的使用寿命。
有利的是,输送带在输送方向上无缝,这可以如此做到,即它被无缝地圆筒编织成筒形。单丝被有利地用于该织物,这些单丝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并且允许均匀的抽吸气流。
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通过加热使输送带的边缘区变成不透气。在一个变型方式中规定,通过焊接使这些边缘区变成不透气,这种焊接例如用一个相当宽的电极来完成。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这些边缘区可以涂有热熔胶,其中,只要在输送带的一个表面上涂上胶就够了,因而在另一表面上仍保持编织结构。
实际上,事实证明这样的输送带是有利的,其中,透气区的宽度是输送带宽度的0.3-0.5倍。例如,透气的中间区可以有10mm的宽度,而输送带总共宽25mm。因此,这些不透气的边缘区各自为7.5mm。


从下面对一些实施例的说明中得到了本发明的其它优点和特征,其中图1以局剖侧视图表示一个纤维条子集束装置,它具有本发明的输送带;图2以沿图1箭头II方向的视图表示真正的集束区,其中省略了图1所示的罗拉;图3以横断面放大视图表示根据本发明的输送带;图4以类似于图3的横截面图表示输送带的另一实施形式。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2只示出纺纱机且尤其是环锭纺纱机的一个用于集束一条牵伸但未加捻的纤维条子2的装置1的区域。该装置1紧接在牵伸机构3的下游,只示出了该牵伸机构的输出罗拉对4、一对有一下皮圈6和一上皮圈7的且布置在输出罗拉4上游的皮圈罗拉。输出罗拉对4包括一个被驱动的输出下罗拉8以及一个被弹性压在那的输出压力罗拉9。输出罗拉对4定义一条形成牵伸机构3的牵伸区末端的钳口线10。
在牵伸机构3内,一根纤维须条或粗纱11在输送方向A上按照已知方式被牵伸到所需的细度。牵伸过程结束于输出钳口线10处,并且从这点开始就存在已牵伸但仍未加捻的纤维条子2。为了减小已知的不利的纺纱三角形,纤维条子2就在输出钳口线10之后在集束区12内被集合。为集束而设的装置1包括一条透气的输送带13,它使待集束的纤维条子2经过集束区12。该装置1进一步包括一个被构造成处于负压下的空心型材形式的且可以遍及多个纺纱点的抽吸通道14。在其面对集束区12的外轮廓上,抽吸通道14被构造成一个用于引导该输送带13的滑动面15的形状。
一条吸气缝16位于滑动面15内,它相对输送带13的运动方向略成倾斜,因而,吸气缝16的其中一个侧边与待集束纤维条子2有关地被构造成纤维导向边17。在集束期间内,纤维条子2沿着该纤维导向边17移动,由此一来,在纤维条子17内的纤维横向于输送带13的运动方向地被集合或集束,纤维条子2由此略微打卷。
通过一个与吸气缝16有一定距离的负压接管18,抽吸通道14被连接到一个未示出的真空源上。如果抽吸通道14遍及多个纺纱点,则为每个抽吸通道14只设置一条真空管道18。
集束区12的出口侧以一个握持罗拉19为界,该罗拉把纤维条子2和输送带13压到滑动面15上,由此限定出一条对要获得的纺纱加捻起到阻捻件作用的输出钳口线20。握持罗拉19驱动输送带20并且本身通过成齿轮状的传动轮21被输出压力罗拉9驱动。
当在输送方向B上把纱线22送到一个未示出的加捻机构如环锭时,形成的纱线在输出钳口线20之后获得了纺纱加捻。与纺纱加捻有关地,输出钳口线20起到阻捻件的作用,因而,纺纱捻不能倒退到集束区12内。
在抽吸通道14背对吸气缝16的一侧,输送带13通过一个拉紧件23被拉紧,该拉紧件可以成一个固定不动的杆或一个导辊的形状。在这里,拉紧件23被布置成能使输送带13以较轻的压紧力贴在输出下罗拉8上。因为输送带13和输出下罗拉8在接触点彼此相反地旋转,所以,从输送带13上除去了任何可能附着的纤维茸毛。
如图2所示,吸气缝16的起点区24包括一个扩宽部分,它的作用是使吸气缝16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轻易地吸住横向往复移动的纤维条子2。这种往复运动尤其用于保证输出压力罗拉9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借助放大所示的图3,下面将详细地描述装置1的核心部件,即透气的输送带13。
在图3中,将输送带13放大地示出了透气的中间区25,中间区25由热塑塑料丝构成的织物制成。中间区25的两侧是不透气的边缘区26、27,它们的边缘用符号28和29表示。
在制造时,整条输送带13首先由一种其中间区25如图示意所示地织物构成。但事后要通过加热使织物的边缘区26、27变成不透气,从而,同时闭合了织物的网眼。这样一来,形成了比较光滑的边缘区26、27,它们总体上保证了该输送带13具有上述的有利特性。
如果将输送带13圆筒编织成筒形,它在成品状态下完全没有缝。
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实现加热。根据图3,借助一个相当宽的电极且尤其是超声波电极而通过焊接使这些边缘区26、27变成不透气。如25mm宽B的输送带13具有一个具有如10mm宽M的透气的中间区25以及两个分别有7.5mm宽R1或R2的不透气的边缘区26和27。
在根据图4的实施例中,又有一个具有宽度M的相同的透气的中间区25,中间区25由热塑单丝制成。还能从图4中看到,编织结构在下侧延及输送带13的整个宽度B。但与图3的实施例不同,图4规定了,这些边缘区30和31各自在顶面上涂有热熔胶32或33。因此,这一次,在织物底面上的透孔未被闭合,尽管涂胶从顶面起也使得边缘区32和33变得不透气。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输送待气动集束的纤维条子的输送带,它具有一个成由热塑塑料丝构成的织物的形式的透气的中间区以及其边缘经加热处理的不透气的边缘区,其特征在于,该透气的中间区(25)以及这些不透气的边缘区(26,27;30,31)由一种织物制成,在该织物中,这些边缘区(26,27;30,31)通过加热变成不透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带,其特征在于,该输送带在输送方向(A)上是无缝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输送带,其特征在于,许多单丝被设置用于该织物。
4.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输送带,其特征在于,这些边缘区(26,27)通过焊接变成不透气。
5.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输送带,其特征在于,这些边缘区(30,31)涂有热熔胶(32,33)。
6.如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输送带,其特征在于,该透气的中间区(25)的宽度(M)是该输送带(13)的宽度(B)的0.3-0.5倍。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输送待集束的纤维条子的输送带具有一透气的中间区和不透气的边缘区。该透气的中间区和不透气的边缘区都由一种由由热塑塑料丝构成的织物制成,其中,这些边缘区通过加热方法变得不透气。
文档编号D03D3/04GK1572926SQ20041004598
公开日2005年2月2日 申请日期2004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2003年5月30日
发明者P·冯鲍尔, N·布伦克 申请人:里特机械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