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绕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9205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卷绕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纱线卷绕设计,特别是关于一种卷绕器。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一般走马纱管装置1包含有纱管座12、凸设于纱管座12上的纱管轴13、套设于该纱管轴13且缠绕有纱线18的卷绕器16、枢设于该纱管座12一侧的导引杆14,以及枢设于纱管座12上的摆动臂15;其中,该卷绕器16包含有中空管体161,以及分别由该中空管体161两端缘向外延伸的凸缘162,借助两凸缘162的限制,使纱线18可以缠绕于中空管体161上;另,在该导引杆14及摆动臂15上分别装设有一转轮17,而纱线18则分别绕经导引杆14及摆动臂15上的转轮17,该转轮17用以提供导引纱线18从卷绕器16处的输出路径,进而当走马纱管装置1转动的同时,可以连动纱线18输出,进行编织。
然而,在实际使用后发现,一般卷绕器16因构造设计因素,导致其具有如下不足之处1.易断线该纱线18虽由导引杆14及摆动臂15上的转轮17,以导引纱线18的输出路径,从而使纱线18行走较为滑顺,但因该转轮17仅具有导引纱线18行走的路径而已,故走马纱管装置1运转过程中,随着摆动臂15的摆动而造成纱线18以停停走走的状态输出,极易因此而对纱线18产生过大的拉力,再加上卷绕器16可缠绕纱线18的距离长,造成纱线18经由该转轮17导引输出时的摆动角度过大,相对地,导致纱线18被拉动的力量必须增加,方能使缠绕纱线18的卷绕器16产生转动,以利于纱线18输出,所以因前述因素所致,往往导致纱线18因承受不了该拉力的作用,而造成纱线18断开的缺失,实有待改进。
2.出线不稳由于走马纱管装置1运转转速快,唯有卷绕器16转动快方能配合生产供线,但因长久使用后,均会造成卷绕器16与纱管座12相互接触摩擦,因而摩损造成卷绕器16有松晃、上移的缺失产生,从而使纱线18溜线,造成纱线18出线不稳定,影响到产品编织品质,也易因此造成纱线18断开的缺失,亦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止拉扯断线产生的卷绕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卷绕器,包含有一中空管体,以及分别由该中空管体两端缘向外延伸的凸缘;该中空管体向外凸伸有一组挡止壁,且任两挡止壁之间界定出一可供纱线缠绕的容线空间,同时该任一挡止壁与凸缘间形成有间距。
该中空管体上装设有轴承。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在卷绕器的中空管体外凸伸有数个挡止壁,纱线缠绕时被限制于两挡止壁之间,因此纱线由卷绕器输出时的摆动角度可以缩小,故可减低运转时产生的拉力,以防止运转时产生的拉力过大使纱线拉扯断掉,确保编织作业的顺畅性。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可在纱管轴上装设轴承,并配合卷绕器套入使用,从而使卷绕器不会有上移、松晃的缺失产生,以达到出线稳定,故能确实防止纱线断开。


图1是一般走马纱管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卷绕器2包含有一中空管体21,以及分别由该中空管体21两端缘向外延伸的凸缘22;其中,该中空管体21向外凸伸有数个挡止壁23(图中以两个表示),该两挡止壁23之间界定出一可供纱线3缠绕的容线空间24,同时任一挡止壁23与凸缘22之间形成有间距,该间距的大小可依纱线的粗细为判别基础,亦即纱线3过粗,其承受的拉力值增加,则该卷绕器2的纱线3输出时完全可以承受拉力作用而不会断开时,即可完全缠绕于中空管体21上,而不必考虑纱线3的输出角度问题;反之,若纱线3过细,为求纱线3免于断掉,输出角度必须缩小,则该纱线3仅缠绕于两挡止壁23间的容线空间24内,而图中以此实施方式表示,因此,该卷绕器2可依实际使用变化,以因应纱线3的缠绕方式的改变。
仍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卷绕器2可装设于走马纱管装置4上运作,该走马纱管装置4包含有纱管座41、一凸设于纱管座41上的纱管轴42、枢设于该纱管座41一侧的导引杆43以及枢设于纱管座41上的摆动臂44;其中,该卷绕器2可套设于纱管轴42上,同时该导引杆43及摆动臂44上分别装设有一转轮45。
如图3所示,该卷绕器2在实际动作时,直接从卷绕器2处将缠绕的纱线3拉出,并绕经导引杆43及摆动臂44上的转轮45输出路径,当走马纱管装置4转动时,可以连动纱线3输出,进行编织;特别是,鉴于该纱线3缠绕时被限制于两挡止壁23之间,因此纱线3由卷绕器2输出时的摆动角度θ可以缩小,故可减低运转时产生的拉力,以防止运转时产生的拉力过大使纱线3拉扯断掉,确保编织作业的顺畅性。
如图4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该卷绕器2仍装设于走马纱管装置4上使用,其构造及动作方式均与前一实施例相同,恕不详述;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在该卷绕器2的中空管体21底部设有一轴承5,且该卷绕器2枢设于纱管轴42后,轴承5位于纱管座41与卷绕器2之间,故该卷绕器2长久使用转动之后,可减少卷绕器2与纱管座41间的相互接触摩擦,从而可降低卷绕器2摩损现象,因此可有效抑止卷绕器2松晃、上移的缺失产生,进而使纱线3溜线或纱线3出线不稳定现象降至最低,所以可稳定出线,以保持产品编织品质。
归纳前述,本实用新型的卷绕器,利用在中空管体上向外延伸的两凸缘,及由该中空管体上向外凸伸的两挡止壁,且该两挡止壁间有一可供纱线缠绕的容线空间,同时该挡止壁与凸缘之间具有间隔,从而可使纱线输出的供线角度变小,借此降低运转时产生的拉力,以防止运转时产生的拉力过大使纱线断开;另,再利用纱管轴上装设的轴承,以及配合卷绕器套入使用,从而使卷绕器不会有上移、松晃的缺失产生,以达到出线稳定,故能确实防止纱线断掉的功效。
权利要求1.一种卷绕器,包含有一中空管体,以及分别由该中空管体两端缘向外延伸的凸缘;其特征在于该中空管体向外凸伸有一组挡止壁,且任两挡止壁之间界定出一可供纱线缠绕的容线空间,同时该任一挡止壁与凸缘间形成有间距。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绕器,其特征在于该中空管体上装设有轴承。
专利摘要一种卷绕器,包含有一中空管体,以及分别由该中空管体两端缘向外延伸的凸缘;在中空管体向外凸伸有数挡止壁,任两挡止壁之间界定出一可供纱线缠绕的容线空间,同时该任一挡止壁与该凸缘间形成有间距,从而使纱线输出供线的角度变小,借此可降低纱线拉动的作用力,避免拉力过大而使纱线拉扯断掉,故使用上具有防止断线的功效,以增进编织作业的顺畅性。
文档编号D04C3/00GK2679192SQ20042001496
公开日2005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04年1月14日 优先权日2004年1月14日
发明者林玉宾 申请人:林玉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