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纺织技术的连接方法

文档序号:1741257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纺织技术的连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综丝与“无综框的开口装置”的可运动的往复-导引-制动元件和位置固定的导引-制动元件连接和脱接,或者将竖钩与“无转子提综的提花织机”的可运动的往复-导引-制动元件和固定的导引-制动元件连接和脱接。
另外本发明涉及将可运动的往复-导引-制动元件和固定的导引-制动元件设置在梭道下方的独特配置方式并且涉及在“无综框的梭口形成机”情况下将导纱孔设置在可运动的往复-导引-制动元件和固定的导引-制动元件上方的配置方式。
下面将可运动的往复-导引-制动元件称为HFA元件并将固定的导引-制动元件称为FA元件。
现有技术按照现有技术已公知了“无综框的开口装置”(图1和2)和“无转子提综的提花织机”(图3),它们以相对反向工作的可运动的HFA元件和固定的FA元件进行工作。
在专利文件EP Az.00918706.3和US 6,494,237 B1中的“无综框的开口装置”和在公开文本DE10155783A1中描述的工作方式则规定制动装置或连接装置,它们被集成到可运动的HFA元件中和固定的FA元件中并因此参与可运动的HFA元件的运动。
图4(见EPAz.00918706.3)和图5(见公开文本DE10146302A1)表明了用于使综丝连接及脱接的现有技术。
按照现有技术还没有公开另外的关于“无综框的开口装置”的综丝连接及综丝脱接以及关于“无转子提综的提花织机”的竖钩连接及竖钩脱接的工作方式与操作技术。而且也没有描述及公开使平综丝(Flachweblitzen)或竖钩为了连接及脱接目的而偏转(这种平综丝或这种竖钩的往返运动)的详细方法。这既适用于“无综框的开口装置”也适合于“无转子提综的提花织机”。
但是还没有适合的并可实用的连接方法在功能上既不适于“无综框的开口装置”又不适于“无转子提综的提花织机”。
另外的问题在于,任何制动装置或任何制动系统都必需一个确定的位置要求。但是这个位置需求在“无综框的开口装置”中是与织物中最大可能的经纱密度相关的并且被相应地限制。明显的是,由此关于所要求的经密方面可能产生巨大的缺陷。
在“无转子提综的提花织机”中,该制动装置的位置需求同样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因为其中机器的结构尺寸是取决于制动装置的位置需求的。
下面为了更好的简明起见,只还谈及“无综框的开口装置”。这个也适用于附图及附图的说明。因为“无转子提综的提花织机”同样具有可运动的HFA元件和位置固定的FA元件以及因为竖钩在连接方面对应于“无综框的开口装置”的综丝,并且所描述的本发明连接系统总是用于这两种机器。只有结构参数和尺寸是不同的。方法和技术是相同的。因此下面描述的连接系统总是既适用于“无综框的开口装置”又适用于“无转子提综的提花织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找到适合于使综丝与“无综框的开口装置”的HFA及FA元件连接和脱接的特别重要的领域且可实用的解决方案,其能满足使综丝与HFA及FA元件的交变的“接力式连接”(Stafettenkoppelung)的高要求。术语“接力式连接”被选用在这个相互关系中,是因为综丝必须在一个连续的变换中被在HFA元件与FA元件之间转移和承接。其中,操作频率对应于引纬数/时间单元。所要使用的制动方法必须有能力在相应的使用寿命前提下,可靠并无错误地确保“接力式连接”。这一任务按照本发明不仅通过应用电磁技术而且通过应用压电技术来解决。
另外按照本发明,这个任务都可在两种技术(电磁及压电)的位置需求方面以节省位置的结构方式解决。
已知的电磁技术不必在这个章节中详细介绍。
具体的结构形式描述在附图6-13及对应的说明中。
关于压电技术在此应该更详细地讨论这些具体的可将压电效应利用于综丝连接任务的结构形式被描述在附图14-28中及相关的说明中。压电效应可以在层状的、堆叠状和管状的元件中被采用,以及作为弯曲器和弯曲盘及作为多层件被采用。所有的结构形式都是可以借助及没有借助附加的传动元件来使用的。这些传动元件则应用于使压电致动器(压电陶瓷的执行元件)的往复位移最小化。
压电弯曲器可以由多层压电陶瓷和碳材构成。碳层可以例如在两侧或一侧被附加以压电陶瓷。也可以代替碳材而应用其他适合的材料。首要的是该压电效应,其要导致这个两层或多层的压电和碳结构发生弯曲。
关于压电效应的概念人们公知地理解为,在电场的作用下(通电/断电)所谓的压电石英晶体发生尺寸变化或体积位移。
这种尺寸变化可以理想地作为往复运动被应用于当前的综丝或竖钩的连接与脱接过程,目的在于实现综丝的为了连接及脱接所必需的偏移,或者被应用于相应制动销、制动杠杆等的定位及运动。
本发明的独特性在于,在借助压电致动器(压电陶瓷的执行元件)使综丝与HFA元件和FA元件连接及脱接的系统中具有的优点是,例如不会产生磁场,在较小的能量消耗下产生相对较小的发热,并且能实现对必要时极端密集并列安置的压电致动器的可靠的控制性。另外,具有直至大于10000g的加速度的压电致动器的反应时间是当前应用范围的一个理想先决条件。
压电致动器可以直达160赫兹的操作频率进行工作,并且因此对于当前直达约1200纬/分的引纬数(对应于20赫兹的操作频率)也是最适宜的。而且约十亿次开关操作的平均使用寿命也推荐该压电致动器应用于这些所描述的连接系统。
在图14-28中描述的实施例以不同的弯曲器进行工作,它们要么直接地或者间接地作用在综丝上或者驱动一个适合的制动元件。也可以应用传动装置,因此能实现一个按照转换传动比被缩小的压电弯曲器的往复位移。另外,该压电弯曲器在各个实施例中可作为与制动元件脱接的弯曲器应用。这一点可能是非常有利的,因为压电元件会对拉应力有敏感的反应。当压电弯曲器可以脱接地工作时,这些压电弯曲器就不再承受拉力负荷。相应的弯曲元件也可以直接被配置到综丝上,因此在适当的通电情况下,该综丝本身变成一个弯曲器。
本发明的另外重要的任务是,提供一种节省位置用于使综丝与可运动的HFA元件和位置固定的FA元件连接和脱接的方法,该方法还能实现较高的综丝密度并且因此也能实现织物中更高的经纱密度。
这个任务通过如下一种方法解决,该方法对于综丝的制动装置必需更少的面积位置,因为总是两个制动装置(连接系统)被上下叠加地配置,并且这两个制动装置对应配置于两个综丝。这些在垂直方向上双重安置的制动装置就明显地减少了这些制动装置的面积位置需求。因此实现了巨大的面积位置效益,该效益在“无综框的开口装置”情况下可以被利用在所要求的经纱密度的意义上或在“无转子提综的提花织机”情况下被利用在结构尺寸减小的意义上。制动装置的节省面积位置的上下叠加结构形式可以按照所述的双重结构形式(见图29-33)实现,作为选择,按照综丝类型也可以将多于两个的制动装置上下叠加地设置为多重结构形式。这种上下叠加配置的制动装置的相应可能的数目通过综丝的制动方法和结构设置被确定。能实现越多地上下叠加的制动装置,则位置效益就越大。原则上说,按照本发明所有的连接系统都可以按节省位置的配置方式构成和应用。


下面借助附图以范例方式介绍本发明图1-5表明了现有技术,图6-13表明了按照本发明应用电磁技术的解决方案,图14-28表明了按照本发明应用压电技术的解决方案,图29-34表明了按照本发明节省位置的连接实施例,按此原则上说所有的连接系统都可以实现,图35和36表明了按照本发明将HFA及FA元件配置在梭道下方的结构方案。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表明了现有技术中按照EP Az.00918706.3和US6,494,237B1的“无综框的开口装置”的基本构件。
该“无综框的开口装置”的基本构件按照前述专利文本进行描述。综丝可以按此借助不同的制动方法被与相应的HFA元件及FA元件连接或脱接。为此,所述元件及综丝可以被相应地设置。这个下边可运动的HFA元件被标示为1,上边可运动的HFA元件被标注为2以及位置固定的FA元件被表示为3。HFA元件1及2的往复位移则用侧旁安置的垂直箭头表示。综丝用4、4’表示,在综丝中接纳经纱用的导纱孔以5、5’表示,元件1、2、3的用于接纳制动装置的导引口则用6、6’表示。综丝可以按照连接类型被设置为平综丝、圆综丝或以其他符合目的要求的方式构成。而且综丝的材料选用可以是按目的要求任意做出的。HFA元件1、2和FA元件3是描述为单件式的。
图2如图1那样表明了现有技术中该“无综框的开口装置”。为了实现一个所谓的倾斜式梭口,此处各HFA元件按照现有技术被分割为一些分段(单个元件)1a、1b、1c、1d和2a、2b、2c、2d。这些侧旁安置的箭头表明了这些设置成分段(单个元件)的HFA元件的不同的往复位移。
图3表明了现有技术中,按照公开文本DE10155783A1的“无转子提综的提花织机”的基本构件。
该“无转子提综的提花织机”的基本构件按照前述公开文本被描述。依此,该竖钩可以借助不同的制动方法与相应的HFA元件及FA元件相连接或脱接。为此,这些所称的元件和竖钩可以被相应地结构设置。下边可运动的HFA元件用7表示,上边可运动的HFA元件用8表示,以及位置固定的FA元件用9表示。HFA元件7和8的往复位移用侧旁安置的垂直箭头表示。各竖钩用10、10’表示,用于织机通丝(Webharnisch)的连接位置用12、12’表示,以及各元件7、8、9的用于接纳制动装置的导引口用11、11’表示。竖钩可以按照连接类型被设置为平竖钩、圆竖钩或其他符合目的要求的方式构成。而且竖钩的材料选择可以按目的要求任意做出。HFA元件7、8和FA元件9是分别描述为单件式的。HFA元件可以是单件式,但是也可以与图2中描述的HFA元件相类似被分割为分段(单个元件),它们为了实现所谓的倾斜式梭口可以做出不同长度的往复位移。
图4表明了现有技术在EPAz.00918706.3中描述并说明的综丝的连接方法。平综丝用4表示,导纱孔用5表示,以及导引口用6表示,各导引口是可运动的HFA及固定的FA元件的整体的组成部分。
图A平综丝4设有一个鼻件13。该导引口6被没有一个空槽或空腔14。为了平综丝的连接或脱接的目的,平综丝必须按照在平综丝上方描述的箭头被如此往返地运动,以便该鼻件13为了连接而嵌入到空腔14中,并且为了脱接目的,鼻件不嵌入到空腔中。为了平综丝的受控的往返运动或为了平综丝的水平偏移所必需的并在下面描述的本发明技术是在迄今的现有技术中不公知的。还有,这个采用在平综丝的侧向配置鼻件13的方法也是不可实用的。
图B平综丝4被设有一个空槽16。导引口6被没有一个固定安置的制动销15。为了平综丝的连接或脱接目的,平综丝必须按照在平综丝上方描述的箭头被如此往返地运动,以便空槽16为了连接被挤压到固定安置的制动销15上,并且为了脱接,该空槽未被挤压到固定安置的制动销上。为了平综丝的受控的往返运动或平综丝的水平偏移所必需的并在下面描述的符合发明要求的技术在迄今的现有技术中是不公知的。而且在图5中描述的技术也没有表明用于综丝的往返运动的方法。但正是综丝的这个往返运动或偏移,对于在应用配置于导引口中的固定的制动销的条件下进行工作的接力式连接来说却是必不可少的。对此在符合发明的附图中将更加详细地讨论。
图5表明了现有技术的另一个在公开文本DE10146302A1中描述的并说明的综丝的连接方法。平综丝用4表示,导纱孔用5表示以及用于嵌入可运动的制动销19的空槽用16表示。装有一个枢轴衔铁18的电磁铁用17表示以及极面用61表示。
图A在未通电的状态中,本身弹性的枢轴衔铁18占据一个相对极面61倾斜的位置。制动销19作为枢轴衔铁的组成部分未与平综丝4的空槽16嵌接。因此平综丝是未被连接的。
图B在通电的状态中,枢轴衔铁18被拉到极面61上,并且制动销19被导入到平综丝4的空槽16中。因此平综丝被连接上。实践证明,这个方法是不可实用的。因为制动销19是可运动枢轴衔铁18的组成部分,并且因此不可能具有紧密和稳定的导引结构,实践中已经表明,制动销根本不可能与枢轴衔铁一起被加载并且因此对于所想像的目的来说是不适用的。按照此处描述的方法,可运动制动销的这种缺失的稳定性及缺失的紧密导引结构就不可能实现足够稳定性和功能性的目标。为了更好地概括说明,在所有下面的实施例中,只描述作为导引侧壁的左边和右边的边界。
由图1至3看出,理所当然地对于综丝或竖钩来说必须提供一个在各个侧面上并且包围的、以相应的结构形式适合目的要求的导引结构。
图6-13表明了按照本发明应用电磁铁连接综丝的实施例。
图6以分解图的形式表明了本发明连接系统的实施例。用于接纳经纱的导纱孔用5表示,在这个实施例中既可以本身弹性地也可以刚性地构成的平综丝用4表示,并且在平综丝中的空槽用16表示。在一个适宜的导引结构或滑槽中可自由可运动的制动销则用25表示。这个可自由运动的制动销是与枢轴衔铁24脱接的。通过脱接确保制动销25的正好水平的运动。其中导引该制动销的导引结构或滑槽是在上边和下边的边界上各用一条直线26及27表明的。该枢轴衔铁-磁铁是用23表示的,以及左边的导引侧壁用21表示而右边的导引侧壁用22表示。当枢轴衔铁24向左边往外偏转时,则该制动销25被向左边挤入到该空槽16中。因此平综丝被连接上。虽然在这个实施例中借助一个可运动的制动销25来工作,但连接负荷并不作用到枢轴衔铁24上,因为枢轴衔铁24是与制动销25脱接的。另外,该可运动的制动销可以被稳定并紧密地导引。在平综丝左边安置的距离保险器用20表示,而在平综丝右侧安置的距离保险器用28表示。各距离保险器的任务是,使平综丝保持在符合目的要求的位置上并防止平综丝不受控地连接。这些距离保险器原则上必须在宽度上被确定尺寸,以便这些距离保险器不可能打滑到平综丝的空槽中。这一点适用于所有本发明的实施例,只要应用了距离保险器并同时应用了具有空槽的平综丝。
图7表明了由织造台前视的与图6对应的制动装置。
位置A该枢轴衔铁24往回偏转。平综丝4未被连接上。距离保险器28防止平综丝不受控的连接。
位置B枢轴衔铁24向左偏转并且将制动销25推入到从该透视图不可见的平综丝的空槽中。因此平综丝4被连接上。为了连接的目的,该枢轴衔铁就往外偏转,并为了脱接目的,枢轴衔铁被往回偏转。枢轴衔铁的必要的偏转运动是在一个方向上通过供电来产生并在另一方向上通过弹簧力来产生。
图8以分解图的形式表明了另一个本发明连接系统实施例。用于接纳经纱的导纱孔用5表示,本身弹性的平综丝用4表示以及在平综丝中的空槽用16表示。在相应的导引结构或滑槽中可自由运动的挤压销用29表示。这个可自由运动的挤压销具有的任务是,为了连接目的,将本身弹性的平综丝挤压到固定安置的制动销30上。出于这个原因,挤压销在其宽度上确定尺寸,以便它不可能打滑到平综丝的空槽中。挤压销是与枢轴衔铁24脱接的。其中导引制动销的导引结构或滑槽是在上边和下边的边界上各用一直线26和27表示的。枢轴衔铁-磁铁用23表示,左边的导引侧壁用21表示,而右边的导引侧壁用22表示。距离保险器20防止平综丝4的不受控的连接。在这个方法中,按照本发明以一个本身弹性的平综丝进行工作。其优点在于,为了连接目的,挤压销只必须使综丝在一个水平方向上偏移。按照本发明通过平综丝的本身弹性实现复位。
图9表明了由织造台(Weberstand)前视的与图8对应的制动装置。
位置A枢轴衔铁24往回偏转。平综丝4是未被连接的。距离保险器20防止平综丝的不受控的连接。
位置B枢轴衔铁24向左边偏移并推动挤压销29靠在平综丝上,和因此使平综丝的从该透视图不可见的空槽16到达位置固定的制动销30上。依此平综丝4被连接上。为了连接目的,枢轴衔铁往外偏转并为了脱接目的,该枢轴衔铁被往里偏转。枢轴衔铁的必要的偏转运动在一个方向上通过供电实现并在另外方向上通过弹簧力产生。
图10以分解图表明了另一个本发明连接系统实施例。
用于接纳经纱的导纱孔用5表示,在这个实施例中,既可以本身弹性地也可以刚性地构成的平综丝用4表示,以及在平综丝中的空槽用16表示。电磁铁用31表示,所谓的板衔铁用32表示以及在这个板衔铁上固定的制动销用33表示。左边的导引侧壁用21表示和右边的导引侧壁用22表示。在平综丝左边安置的距离保险器用20表示和在平综丝右边安置的距离保险器用28表示。虽然在这个实施例中借助一个可运动的在磁铁衔铁(板衔铁32)上固定的制动销33进行工作,但是如按照现有技术见图5所描述那样过早的磨损现象或非稳定性将不会出现,因为制动销可以被稳定和紧密地导引。如果电磁铁31被供电的话,则这个电磁铁就拉动板衔铁32并且因此将在板衔铁上固定的制动销33推入到平综丝4的空槽16中。因此平综丝被连接上。为了脱接目的,电磁铁被断电并且板衔铁通过一个适合的弹簧力被压回到它的原始位置上。在这个方法中,既可以借助本身弹性的平综丝进行工作也可以用刚性的平综丝进行工作。
图11表明了由织造台前视的与图10对应的制动装置。
位置A电磁铁31是未供电的。平综丝4是未连接的。距离保险器28防止平综丝的不受控的连接。
位置B电磁铁31是通电的并且牵拉板衔铁32,因此制动销33被挤压到从该透视图不可见的平综丝的空槽16中。因此平综丝4被连接上。板衔铁的必要的水平往复运动在一个方向上通过供电产生并在另外方向上通过弹簧力产生。
图12以分解图表明了另一个本发明连接系统实施例。用于接纳经纱的导纱孔用5表示,在这个实施例中被设置为本身弹性的平综丝用4表示,以及在平综丝中的空槽用16表示。电磁铁用31表示,所谓的板衔铁用32表示以及在这个板衔铁上固定的挤压销用34表示。左边的导引侧壁用21表示和右边的导引侧壁用22表示。在平综丝左边安置的距离保险器用20表示和在平综丝右边安置的距离保险器用28表示。位置固定的制动销用30表示。挤压销34的任务是,为了连接目的,挤压本身弹性的平综丝4使其空槽16到达位置固定的制动销30上。挤压销和距离保险器必须在宽度上这样确定尺寸,以便它们不可能打滑到平综丝的空槽中。如果电磁铁31被供电,则这个电磁铁就牵拉板衔铁32并因此将在板衔铁上固定的挤压销34挤压到平综丝4的空槽16中。因此平综丝被连接上。为了脱接目的,电磁铁被断电并且板衔铁通过适当的弹簧力被压回到它的原始位置上。为了脱接目的,平综丝的随后的返回原位按照发明要求是通过平综丝的本身弹性实现的。
图13表明了由织造台前视的与图12对应的制动装置。
位置A电磁铁31未供电。平综丝4未被连接上。距离保险器28防止平综丝的不受控的连接。
位置B电磁铁31供电并且牵拉板衔铁32,因此挤压销34挤压平综丝4使平综丝的从该透视图不可见的空槽16到达固定安置的制动销30上。从而平综丝4被连接上。板衔铁的必需的水平往复运动在一个方向上通过供电产生并在另一方向上通过弹簧力产生。
图14-28表明了按照本发明应用压电技术的实施例。
图14以分解图的形式表明了按照本发明为了连接综丝应用所谓的压电弯曲器35作为压电致动器的实施例,其在供电的情况下每次弯曲执行一项确定的往复。这个往复可以被应用于平综丝的连接和脱接。在本实施例中,压电弯曲器的任务在于,挤压在这个实施例中被构造为本身弹性的平综丝4使它的空槽16到达固定安置的制动销30上,因此平综丝被连接到这个相关的往复-导引-制动元件上或固定的导引-制动元件上。为了平综丝脱接的目的,压电弯曲器被断电并且因此又占据所述原始位置。平综丝的复位按照本发明通过平综丝的本身弹性实现。压电弯曲器由压电陶瓷层和碳材的组合构成。碳材被在两侧或一侧附加以压电陶瓷。可以不用碳材而应用其他适宜的材料。用于接纳经纱的导纱孔用5表示,本身弹性的平综丝用4表示,以及在平综丝中的空槽用16表示。压电弯曲器具有下边的固定点并用35表示,在平综丝右边安置的距离保险器用36表示,以及在平综丝左边安置的距离保险器用20表示。左边的导引侧壁用21表示和右边的导引侧壁用22表示。距离保险器20防止平综丝4的不受控的连接。制动销用30表示。距离保险器和压电弯曲器必须在其宽度上这样确定尺寸,以便它们不可能打滑到平综丝4的空槽16中。
图15
表明了由织造台前视的与图14对应的制动装置功能图。
位置A未供电的压电弯曲器35处在垂直的配置位置上并在所属平综丝4的右边附近。平综丝在这个位置上是脱接的。
位置B被供电的压电弯曲器35发生弯曲并挤压该平综丝4使其在这个位置上不可见的空槽到达制动销30上。因此平综丝被连接上。
图16以分解图表明了另一个本发明的连接系统。在具有接纳经纱的导纱孔5的平综丝4的相关的部分区域上配置压电陶瓷37。左边的导引侧壁用21表示,右边的导引侧壁用22表示,以及这个防止平综丝不受控地连接的距离元件用20表示。在通电时该综丝由于压电效应类似压电弯曲器地发生弯曲,并且因此以空槽16打滑到固定安置的制动销30上,由此使平综丝连接上。
在B中再次描述了平综丝,从中可以看出,该压电弯曲器37被配置在平综丝上。这些压电陶瓷为了实现平综丝的相应弯曲的目标按目的要求被配置在该平综丝上。而且压电陶瓷的尺寸按目的要求被确定。
图17表明了由织造台前视的与图16对应的制动装置功能图。
位置A平综丝4处于距离元件20的右边附近并且没有以其从该透视图不可见的空槽16接合到制动销30上。
平综丝占据直线的位置,因为从该透视图不可见的并在平综丝上设置的压电陶瓷37是未供电的。因此平综丝是未被连接的。
位置B在平综丝4上配置的并从该透视图不可见的压电陶瓷37被供电,因此实现平综丝的弯曲,该弯曲挤压平综丝以使它的从该透视图不可见的空槽16到达固定安置的制动销30上。因此平综丝被连接上。
图18以分解图表明了另一个本发明的连接系统。平综丝用4表示,接纳织物经纱的导纱孔用5表示,左边的导引侧壁用21表示,右边的导引侧壁用22表示,以及压电元件(压电陶瓷)用38表示,该压电元件被配置在平综丝的符合目的要求的位置上。压电陶瓷可以在一侧、在两侧或也可完全任意地被配置在平综丝上,实现平综丝的相应弯曲的目标。在压电陶瓷的供电情况下平综丝的弯曲被如此实现,以便平综丝靠到导引口的侧壁21及22上并自动地夹牢。因此平综丝被连接上。
在B中再次描述了平综丝,从中可以看出,压电陶瓷38被配置在该平综丝上。
图19表明了由织造台前视的与图18对应的制动装置功能图。
位置A从该透视图不可见的并被配置在平综丝4上的压电陶瓷38是未供电的。因此,平综丝具有直线的位置,它是未被夹住的并且因此未被连接上。
位置B从该透视图不可见的并被配置在平综丝4上的压电陶瓷38是被供电的。因此平综丝发生弯曲并且被夹紧在导引口的侧壁21及22之间,因此被连接上。
图20以分解图表明了另一个本发明的连接系统。平综丝用4表示,导纱孔用5表示,平综丝的空槽用16表示,左边的导引侧壁用21表示,右边的导引侧壁用22表示,在平综丝左边的距离保险器用20表示,在平综丝右边安置的距离保险器用36表示,并且压电弯曲器用35表示。在相应的导引结构或滑槽中可自由运动的并与压电弯曲器脱接的制动销用39表示。在其中导引制动销的导引结构或滑槽是在上边的和下边的边界上各用一直线40及41表示的。压电弯曲器35与制动销39的脱接防止压电弯曲器被施加拉力负载。这个是特别重要的,因为压电元件对承受拉力负荷是很敏感的。另外通过这种脱接可确保制动销39的正好水平的运动。通过给压电弯曲器35供电实现这个元件在朝平综丝4的方向上的弯曲并且挤压制动销39到平综丝4的空槽16中以实现连接。距离保险器20及36必须在其宽度上这样确定尺寸,以便它们不可能打滑到平综丝4的空槽16中。该平综丝4既可以本身弹性地也可以刚性地构成。
图21
表明了由织造台前视的与图20对应的制动装置功能图。
位置A压电弯曲器35是未通电的并且制动销39未啮合在从该透视图不可见的平综丝的空槽16中。在这个位置上平综丝是脱接的。
位置B被通电的压电弯曲器35将制动销39挤入到从该透视图不可见的平综丝4的空槽16中。因此平综丝被连接上。
图22以分解图表明了另一个本发明的连接系统。
平综丝用4表示,接纳经纱的导纱孔用5表示,空槽用16表示,左边的导引侧壁用21表示,右边的导引侧壁用22表示,在平综丝左边安置的距离保险器用20表示,在平综丝右边安置的距离保险器用36表示。未供电的压电弯曲器35处于垂直位置并且制动杠杆42未嵌入在空槽16中。在这个位置上平综丝是脱接的。如果压电弯曲器35被通电了,则它发生向右的弯曲,并且在转动点43上方的制动杠杆42部分就围绕转动点43向左运动,因此制动杠杆42的上边的鼻件就嵌入到平综丝4的从该透视图不可见的空槽16中。于是平综丝被连接上。压电弯曲器35与制动杠杆42的脱接防止该压电弯曲器被施加拉力负荷。距离保险器20及36必须在其宽度上这样确定尺寸,以便它们不可能打滑到平综丝4的空槽16中。平综丝既可以是本身弹性地也可以刚性地构成。这个方法的优点在于,在制动杠杆42适当的传动比例情况下,为了制动该平综丝,压电弯曲器35只需进行相对较小的往复。
图23表明了由织造台前视的与图22对应的制动装置功能图。
位置A未通电的压电弯曲器35处于垂直位置上并位于所属的平综丝4的右边附近而且制动杠杆42未嵌入在平综丝的从该透视图不可见的空槽16中。平综丝在这个位置上是脱接的。
位置B被通电的压电弯曲器35发生向右的弯曲,并且在转动点43上方的制动杠杆42部分围绕转动点43向左运动,因此该制动杠杆的上方的鼻件嵌入到平综丝4的从该透视图不可见的空槽16中。从而平综丝被连接上。
图24以分解图表明了另一个本发明的连接系统,平综丝用4表示,接纳经纱的导纱孔用5表示,在平综丝中的空槽用16表示。与压电弯曲器35脱接的传动杠杆44在压电弯曲器35弯曲时就围绕转动点43运动,并挤压在相应导引结构或滑槽中可自由运动的制动销39向左进入空槽16中。因此平综丝被连接上。而且此处该压电弯曲器35是与传动杠杆44脱接的方式工作的,因此防止压电弯曲器被施加拉力负荷。传动杠杆44又是与制动销39脱接的。从而可确保制动销39的正好水平的运动。在其中导引该制动销的导引结构或滑槽是在上边及下边的边界上各用一直线40及41表示的。左边的导引侧壁用21表示,右边的导引侧壁用22表示。在平综丝左边安置的距离保险器用20表示,在平综丝右边安置的距离保险器用36表示。而且这个方法的优点是,在传动杠杆44的适当的传动比情况下,为了制动该平综丝的目的,压电弯曲器35只需进行相对较小的往复。距离保险器20及36必须在其宽度上这样确定尺寸,以便它们不可能打滑到平综丝4的空槽16中。平综丝既可以是本身弹性地也可以刚性地构成。
图25表明了由织造台前视的与图24对应的制动装置功能图。
位置A未通电的压电弯曲器35和传动杠杆44处于垂直位置上并在所属的平综丝4的右边附近,以及制动销39未嵌入到从该透视图不可见的平综丝4的空槽16中。平综丝在这个位置上是脱接的。
位置B被通电的压电弯曲器35发生向右的弯曲,并且围绕转动点43运动的传动杠杆44推动制动销39进入平综丝的空槽16中。因此平综丝4被连接上。
图26以分解图表明了另一个本发明的用于连接综丝的实施例。平综丝用4表示,接纳经纱的导纱孔用5表示,在平综丝中的空槽用16表示,左边的导引侧壁用21表示,右边的导引侧壁用22表示,距离保险器用20及36表示。与压电弯曲器35脱接的挤压杠杆45在压电弯曲器35弯曲时就围绕转动点43运动,并且挤压该平综丝使其空槽16到达固定安置的制动销30上。因此平综丝被连接上。平综丝的返回原位按照本发明通过平综丝的本身弹性实现。距离保险器20及36和挤压杠杆45必须在其宽度上这样确定尺寸,以使它们不可能打滑到平综丝4的空槽16中。而且这个方法的优点在于,在挤压杠杆45的适当的传动比情况下,为了制动该平综丝的目的,压电弯曲器35只须进行相对较小的往复。
图27表明了由织造台前视的与图26对应的制动装置功能图。
位置A未通电的压电弯曲器35和挤压杠杆45处于垂直位置上。平综丝4在这个位置上是未被连接的。
位置B被通电的压电弯曲器35发生向右的弯曲,并且与压电弯曲器脱接的挤压杠杆45围绕转动点43运动而且挤压平综丝4使其从该透视图不可见的空槽16到达固定安置的制动销30上。因此平综丝4被连接上。
图28表明了按照本发明的压电致动器(压电陶瓷的执行元件)的模块结构方式。将多个压电致动器制成一个部件以节省位置。这就提高了要实现的织造经纱密度(Webkettfadendichte)。另外,这种具有很小结构件的操作通过将多个压电致动器制成一个部件被改善和简化了。而且制造成本通过将压电致动器制成一个部件的模块结构方式被明显减少了并因此经济性最佳化了。每个部件或每个模块46的压电致动器的数量可以分别按目的要求被如此选择,以便所述的优点达到最优化的效果。在这个附图中,综丝是用4、4’表示的。这个模块结构形式还可以在叠加地实施致动器的为图29-33中描述的节省位置的双重或多重结构形式的同时被实现。
所描述的借助磁铁致动器和/或压电致动器的连接方法可以通过综丝4和/或竖钩10和/或包围该综丝或竖钩的导引口6、11的其他符合目的要求的材料选择和结构设置,和/或通过附加的适宜的并符合目的要求的描施和装置被支持和最优化。按照连接方法,可以用本身弹性的或刚性的平综丝工作但是也可以用圆综丝或其他任意的并符合目的要求地构成的综丝进行工作。这些综丝可以按目的要求是单件式的或多件式的,也可以应用不同的结构形式。在这些所述的实施例中必要时设置了距离保险器。因为在所谓的全开梭口工作方式(Offenfacharbeitsweise)情况下,两个往复-导引-制动元件和一个导引-制动元件被上下叠加安置并且因为这些元件之中的每个具有相应的制动装置,所以每个综丝分别总共三个距离保险器来确保在总体功能上有效地防止综丝的不受控的连接。
图29-33表明了两个上下叠加安置的制动装置的节省位置的双重结构形式。按照连接方法,也可以上下叠加地配置多于两个的制动装置。图34表明了两个上下叠加安置的制动装置的节省位置的双重结构形式。按照连接方法,也可以上下叠加地配置多于两个的制动装置平面。本发明的独特性在于,利用了垂直方向上提供的足够位置以有利于水平面积上因此节省的位置并且因此有利于尽可能更高的综丝密度和经纱密度。这种上下叠加配置的结构形式(图29-33)和错位上下叠加安置的结构形式(图34)不仅对于使用磁铁系统而且对于使用压电系统也对于所有其他适宜的制动装置都可以应用和实施。
图29以所谓的分解图表明了本发明具有两个上下叠加配置的可电控的压电弯曲器的结构形式的实施例。这些压电弯曲器是被规定用于整体地设置在元件1、2、3的导引口6、6’中或其旁(见图1和2),或用于整体地设置在元件7、8、9的导引口11、11’中或其旁(见图3)。平综丝的接纳经纱的导纱孔用5表示,左边安置的本身弹性的平综丝用4.1表示,右边安置的本身弹性的平综丝用4.2表示,左边安置的平综丝的设置为空槽的连接位置用47表示,右边安置的平综丝的设置为空槽的连接位置用48表示,左边的导引侧壁用21表示,以及右边的导引侧壁用22表示。距离保险器51和52的任务是,防止制动销49和50不受控地嵌入到本身弹性的平综丝4.1和4.2的空槽47和48中。上边的压电弯曲器用35.1表示和下边的压电弯曲器用35.2表示。为了连接目的,上边的压电弯曲器35.1被通电,并且发生向左的弯曲以及挤压本身弹性的平综丝4.1使其空槽47到达固定安置的制动销49上,并且这样使平综丝4.1连接到“无综框的开口装置”的相应HFA元件上或FA元件上或者“无转子提综的提花织机”的HFA元件或FA元件上。为了连接平综丝4.2的目的,下边的压电弯曲器35.2被供电并且发生向右的弯曲从而挤压本身弹性的平综丝4.2使其空槽48到达固定安置的制动销50上,以及因此使平综丝4.2连接到相应的HFA元件上或FA元件上。为了脱接目的,相应的压电弯曲器被断电并且因此又占据它的原始位置。平综丝的复位通过其本身弹性实现。
图30表明了由织造台前视的与图29对应的制动装置。左边安置的本身弹性的平综丝用4.1表示,右边安置的本身弹性的平综丝用4.2表示,左边的导引侧壁用21表示,以及右边的导引侧壁用22表示。距离保险器用51和52表示,上边的压电弯曲器用35.1表示和下边的压电弯曲器用35.2表示。
位置A两个压电弯曲器35.1和35.2是未通电的并因此无弯曲地处在其原始位置上。也就未发生平综丝4.1和4.2的连接。
位置B上边的压电弯曲器35.1被供电并发生向左的弯曲,并且压靠到本身弹性的平综丝4.1上和因此使平综丝4.1的从这个位置不可见的空槽47到达固定安置的制动销49上。因此平综丝4.1被连接上。下边的压电弯曲器35.2被通电并发生向右的弯曲和压靠本身弹性的平综丝4.2并且因此使从这个位置不可见的平综丝4.2的空槽48到达固定安置的制动销50上。从而平综丝4.2被连接上。
图31与图29和30中描述的连接系统相对应地表明了这些不同的操作位置。上边的压电弯曲器用35.1和下边的压电弯曲器用35.2表示。
位置A两个压电弯曲器35.1和35.2是未通电的并因此处在它们的原始位置上和没有发生弯曲。也就未发生平综丝的连接。
位置B上边的压电弯曲器35.1被供电并发生向左的弯曲。所涉及的平综丝被连接上。下边的压电弯曲器35.2未被供电。相关的平综丝未被连接。
位置C上边的压电弯曲器35.1未供电。相关的平综丝未被连接。下边的压电弯曲器35.2被通电并发生向右的弯曲。相关的平综丝被连接上。
位置D上边的压电弯曲器35.1被通电并发生向左的弯曲。相关的平综丝被连接上。下边的压电弯曲器35.2被供电并发生向右的弯曲。相关的平综丝被连接上。
图32以分解图的形式表明了另一个本发明连接系统的实施例。接纳经纱的导纱孔用5表示,本身弹性的平综丝用4.1和4.2表示以及在平综丝中的空槽用47和48表示。为了连接目的嵌入到平综丝的空槽中的制动销用53和54表示。左边的导引侧壁用21表示,右边的导引侧壁用22表示,下边的磁铁用55表示而上边的磁铁用56表示。应该防止本身弹性的平综丝不受控地嵌入的距离保险器用51和52表示。如果磁铁被供电,则同时起磁铁衔铁作用的相应平综丝就被牵拉使得空槽47或48到达制动销53或54上。因此相应的平综丝被连接上。为了脱接目的,相应的磁铁被断电。然后平综丝的返回原位通过相应平综丝的本身弹性实现。
图33表明了由织造台前视的与图32对应的制动装置。本身弹性的平综丝用4.1和4.2表示以及制动销用53和54表示,左边的导引侧壁用21表示,右边的导引侧壁用22表示,下边的磁铁用55表示而上边的磁铁用56表示和距离保险器用51和52表示。
位置A两个磁铁55、56是未通电的。因此未发生平综丝连接。距离保险器51、52防止平综丝4.1、4.2的不受控的连接。
位置B下边的磁铁55被供电并牵拉平综丝4.1使其从该透视图不可见的空槽47到达制动销53上。因此平综丝4.1被连接上。上边的磁铁56同样被通电并牵拉平综丝4.2使其从该透视图不可见的空槽48到达制动销54上。因此平综丝4.2被连接上。
图34表明了按照本发明的制动装置的错位地上下叠加地配置的双重结构形式。
A表明了从上方以垂直方向观察在一个HFA元件或一个FA元件上的多个导引口6、6’及综丝4、4’。导引口6、6’及未详细描述的制动装置连同综丝4、4’的设定数目在这个面积上为40个。
B
表明了在这相同面积上相同数目的导引口并包含综丝,但是具有更明显的轮廓以便更好地说明或区分下一个绘图A/B。
A/B表明了A和B的错位上下叠加配置的双重结构形式。可以看出,通过这个方法在这个实施例中就能实现双倍的综丝数目6、6’。
C以简化图表明了所实现的更高的综丝密度A+B,从中可以看出,在如A中被安置了40根综丝的相同面积上,现在却被配置了80根综丝。因此在此处表明的实施例中,位置效益被双倍化了。当然,其他的借助多于两个的上下叠加安置的结构平面来用于制动装置的结构配置也是可能的。另外,按照图28-33的结构形式也可以与图34中展示的方法进行组合,实现致动器连同综丝的相应的位置效益的目标。
图35和36表明了按照本发明的另外的HFA及FA元件的结构和配置。在此处描述的本发明配置中,HFA及FA元件不是安置在梭道的上方而是安置在梭道的下方,并且综丝的导纱孔是安置在HFA及FA元件上方的。在这个结构形式中,没有HFA及FA元件被安置在梭道的上方,因为否则的话所描述的优点就不可能完全有效地发挥了。因此,HFA及FA元件就可以节省位置地被集成到织机中。另外存在的可能是,在织造过程期间,当必要时,例如在一个经纱断了的情况下,将这所属的综丝运行到一个比其它综丝较高的显露位置上或者使其它综丝运行到一个较低的位置上。依此就能实现很舒适地从事必要的纱线修复并且毫无问题地将经纱穿入到这个自由的综丝的导纱孔中。在此处描述的配置中,HFA及FA元件如公知的那样,同样既可以对应于图1、35被构造为单件式的,或者也可以类似于图2被构造为一些分段(一些单个元件)的形式,以实现倾斜式梭口。
图35表明了这样的“无综框的开口装置”,其中,按照本发明将HFA元件101、102及FA元件103配置在下方(在梭道的下方)并且导纱孔105、105’位于上方(在HFA及FA元件的上方)。综丝用104、104’表示。
图36表明了这样的“无综框的开口装置”,其中,按照本发明将HFA及FA元件按照图35配置,从侧向来观察具有已打开的梭口的织造设备。HFA元件是用101、102表示的,FA元件用103表示,处在下梭口(Tieffach)上的综丝115的连接位置用106表示,处在上梭口(Hochfach)上的综丝116的连接位置用107表示。通过导纱孔112导入经纱108。通过导纱孔113导入经纱109。经纱和纬纱交叉的所谓的经纬纱交织点用110表示,并且由此造成的织物用111表示。而且此处可以看出,按照本发明,HFA及FA元件总体被安置在梭道的下方,并且综丝的导纱孔被安置在HFA及FA元件的上方。
权利要求
1.用于使综丝(4、4’)与“无综框的开口装置”(图1、2)的可运动的往复-导引-制动元件(1、2)和位置固定的导引-制动元件(3)连接和脱接以及用于使竖钩(10、10’)与“无转子提综的提花织机”(图3)的可运动的往复-导引-制动元件(7、8)和位置固定的导引-制动元件(9)连接和脱接的制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图6-13),应用电磁技术支持的连接系统(也被称为磁铁致动器)和/或按照(图14-28),应用压电技术支持的连接系统(也被称为压电致动器),和/或按照(图29-33),应用磁铁致动器和/或压电致动器,它们以节省位置地配置为双重结构形式和/或多重结构形式(也就是说两个和/或更多个致动器被直接上下叠加地配置),和/或按照(图34),应用磁铁致动器和/或压电致动器,它们以节省位置地配置为至少两个错位上下叠加安置的制动装置平面的形式,和/或在“无综框的开口装置”(图35、36)情况下,往复-导引-制动元件(101、102)和导引-制动元件(103)安置在梭道的下方。
2.按权利要求1的制动方法,其特征在于电磁铁(23)借助枢轴衔铁(24)并借助与枢轴衔铁(24)脱接的制动销(25)或借助与枢轴衔铁(24)脱接的挤压销(29)进行工作,和/或电磁铁(31)借助板衔铁(32)并借助制动销(33)或借助挤压销(34)进行工作,和/或电磁铁(55、56)借助本身弹性的综丝(4)作为磁铁衔铁进行工作。
3.按权利要求1至2的制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压电弯曲器(35)(图14、15、29、30)作为挤压器进行工作,和/或压电弯曲器(35)借助与该压电弯曲器(35)脱接的制动销(39)或借助与该压电弯曲器(35)脱接的挤压销(29)(与图9的磁铁实施例类似)进行工作,和/或压电弯曲器(35)借助与该压电弯曲器(35)脱接的制动杠杆(42)进行工作,和/或压电弯曲器(35)借助传动杠杆(44)和制动销(39)进行工作,和其中这些元件(35、44、39)是相互脱接的,和/或压电弯曲器(35)借助传动杠杆(44)和挤压销(29)进行工作,和其中这些元件(35、44、29)是相互脱接的,和/或压电弯曲器(35)借助与该压电弯曲器(35)脱接的挤压杠杆(45)进行工作。
4.按权利要求1-3的制动方法,其特征在于磁铁致动器和/或压电致动器借助本身弹性的综丝(4)和/或借助本身弹性的竖钩(10)进行工作,其中本身弹性的综丝(4)和/或本身弹性的竖钩(10)基于其本身弹性或者支持其脱接或者支持其连接,和/或综丝(4)通过配置压电陶瓷(37、38)本身成为一个弯曲器。
5.按权利要求1-4的制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他形式的压电致动器承担本发明描述的压电弯曲器(35)的功能,属于此类的有压电陶瓷的执行元件,例如层压件、堆叠件、管件或弯曲板。
6.按权利要求1-5的制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压电弯曲器(35)和与压电弯曲器(35)脱接的传动元件(42、44、45)一起进行工作,因此为了综丝连接或竖钩连接的目的,压电弯曲器按照传动比只需进行相对较小的往复并且因此保护压电弯曲器(35)免受有害的拉力负荷。
7.按权利要求1-6的制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应用磁铁致动器和/或压电致动器的情况下,通过例如作为平综丝(4)和/或作为平竖钩(10)的综丝和/或竖钩和/或包围该综丝或竖钩的导引口(6、11)的符合目的要求的材料选用和结构设置和/或通过另外适宜的并符合目的要求的措施和装置,支持并优化各连接方法。
8.按权利要求1-7的制动方法,其特征在于任意数目的多个压电致动器由一个部件构成,并且这个由多个压电致动器构成的致动器部件(46)以模块结构形式集成到可运动的往复-导引-制动元件(1、2、7、8)中和位置固定的导引-制动元件(3、9)中并且因此是这些元件的组成部分。
9.按权利要求1-8的制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制动装置(图29-33)节约位置地在垂直位置上叠加地安置在导引口(6、11)中或其旁。
10.按权利要求1-9的制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制动装置平面(A、B)(图34)节约位置地上下叠加地配置。
11.按权利要求1-10的制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有采用磁铁致动器(图6-13)的连接系统和所有采用压电致动器(图14-27)的连接系统和各压电模块结构形式(图28)以及还有所有其它适宜的制动装置和连接系统都节约位置地按照权利要求9和/或10进行应用。
12.按权利要求1-11的制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无综框的开口装置”(图35、36)的情况下,可运动的往复-导引-制动元件(101、102)和位置固定的导引-制动元件(103)总体安置在梭道的下方。
13.按权利要求1-12的制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无综框的开口装置”(图35、36)的情况下,综丝(104、104’)的导纱孔(105、105’)或综丝(115、116)的导纱孔(112、113)安置在可运动的往复-导引-制动元件(101、102)的上方和位置固定的导引-制动元件(103)的上方。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将综丝或竖钩与“无综框的开口装置”或“无转子提综的提花织机”的可运动的往复-导引-制动元件和位置固定的导引-制动元件连接和脱接。为此按照本发明应用电磁技术和压电技术。另外按照本发明该连接系统可以按特别节省位置的结构形式实现。此外该往复-导引-制动元件和导引-制动元件可以在“无综框的开口装置”情况下被安置在梭道的下方并且综丝的导纱孔被安置在往复-导引-制动元件和导引-制动元件的上方。
文档编号D03C3/20GK1882731SQ200480034139
公开日2006年12月20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20日
发明者G·皮格勒 申请人:F·I·R·S·T·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