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喷气纺纱设备上准备一个安放过程的方法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2324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在一个喷气纺纱设备上准备一个安放过程的方法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一个喷气纺纱设备上准备一个安放过程的方法,其中在一个要被安放到一个短纤维须条的一个起始部位上的纱线端部上产生一个颈缩的端部部位,并以足够的长度准备一个具有这种端部部位的纱线段。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在一个喷气纺纱设备上准备一个安放过程的装置,该装置具有一个前处理机构、用于在一个要被安放在一个短纤维须条的起始部位上的纱线端部上产生一个颈缩的端部部位;以及一个定位机构、用于一个含有该端部部位的纱线段的瞬时定位。
背景技术
通过EP 1 219 737 A1已知这种类型的一个方法和一个装置的背景技术。在此致力于使所述安放位置允许无干绕地继续纺纱过程。为此目的所述安放位置应该具有一个足够大的撕裂强度,并在纤维质量方面不太偏离在正常纺纱过程中加工的纱线。因此以一种方法准备所述要安放到一个短纤维须条的起始部位上的纱线端部,使得通过一个颈缩产生一个自由的纱线端部。上述文献能够公开如何产生要被安放的纱线端部的颈缩的端部部位。为了准备所述安放过程,在此寻找已断开的纱线端部,与正常的纺纱方向相反穿过喷气纺纱设备向后穿入,并在一个给定的位置上预备足够的长度。当对纱线端部安放正确地进行准备时,所述定位才可以在已知的装置中进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使用于准备一个安放过程的时间过程保持尽可能地短。
在本方法中该目的由此得以实现在产生纱线端部颈缩的端部部位期间在时间上并联地由一个纱线存储器接收一个对于安放来说足够长的纱线段。关于本装置的目的由此得以实现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一个纱线存储器,它这样配置于前处理机构,使得它随同产生纱线端部的颈缩的端部部位同时接收一个对于安放来说足够长的纱线段。
由于按照本发明的特征可以使用于安放纱线端部的准备时间保持较短,因为现在多个准备步骤不是先后地运行,而是在时间上相互并联地执行。
在本发明的方案中,所述纱线端部在产生颈缩的端部部位期间固定在一个夹紧位置上,其中在夹紧位置的后面所述端部部位飞动地立起(fliegend abstehen)、而在夹紧位置的前面将一个足够长的纱线段提供到纱线存储器中。由此产生一个U形圈环,它在产生颈缩的端部部位期间增加。可以在接着的纱线存储器排空期间保持所述夹紧位置的夹紧。在这种情况下所述夹紧如同一个纱线制动器一样起作用。它保证所述纱线以正确的方式以正确的张紧进入到喷气纺纱设备中。当夹紧位置由一个罗拉对构成时尤其能够实现这一点,所述罗拉对配置于纱线存储器。
对所述前处理机构可以附设一个检测器,它扫描一个配有颈缩的端部部位的纱线端部在离开前处理机构后的可给定的位置。该检测器确定什么时候纱线端部离开前处理机构,并给出一个用于输送短纤维须条起始部位的时间信号,该短纤维须条应该与纱线端部已准备好的端部部位连接。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和特征由下面对简示实施例的描述给出。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附图中示出的喷气纺纱设备用于对于由一个短纤维须条2制成的一个纱线1进行纺丝。该喷气纺纱设备包括一个作为主要组成部分的喷气机架3,它例如可以对应于前述的EP 1 219 737 A1地构成,还包括一个最好由三圆柱体牵伸机构构成的牵伸机构4,还包括一个送出罗拉对5以及一个络筒机构6。
所示牵伸机构4包括一个喂入罗拉对7,要被牵伸的短纤维须条2在输送方向A上输送到该喂入罗拉对;还包括一个皮圈罗拉对8,它被引导皮圈9和10以公知的方式缠绕;以及一个输出罗拉对11,在该罗拉对处结束牵伸机构4的牵引区。在牵伸机构4中以公知的方式使短纤维须条2牵伸到所期望的细度。
每个罗拉对7,8和11包括一个驱动的下罗拉和一个压辊。所述输出罗拉对11的压辊12连接到用于打开和关闭输出罗拉对11的机构上。通过12’以虚线表示压辊12的打开位置。
所述喷气机架3包括一个输入通道13,已牵伸的、还未加捻的短纤维须条2为了进行纺纱加捻而被输送到该输入通道。喷气机架3还包括一个用于已纺丝的纱线1的纱线送出通道14。在喷气纺纱机架3的内部中设置压缩空气喷嘴15,其出口导引到一个涡流室16中,在其中产生自身的捻度分布,如同例如通过上述EP 1 219 737 A1所描述的那样。纺纱方向通过B表示。
在喷气机架3与送出罗拉对5之间设置一个纱线检测器17,它在纱线断开时使喷气纺纱设备停机。
在送出罗拉对5上衔接包括一个卷取辊19的络筒机构6,所述送出罗拉对包括一个可以抬到一个打开位置18’中的压辊18,通过该卷取辊借助于摩擦在运行中驱动一个交叉卷绕筒子20,在其上卷绕已纺纱的纱线1,并且该交叉卷绕筒子在运行中断时可以抬到位置20’处。所述卷绕通过一个直接位于卷取辊19前面的、未示出的、用于纱线1的往复机构得到支持。所述送出机构通过C表示。
为了不仅驱动输出罗拉对11而且驱动送出罗拉对5,设有一个公共的第一驱动电机21,因此所述罗拉对11和5总是一起驱动,但是具有微小的速度差,该速度差考虑到一个所期望的对于纱线1的张力牵伸。对驱动电机21附设一个调频器22。
所述牵伸机构4的喂入罗拉对7和皮圈罗拉对8通过一个公共的第二驱动电机23驱动。但是在这里要考虑到,所述皮圈罗拉对8必需明显地比喂入罗拉对7更快地运转,因为在这个部位中肯定已经产生对于短纤维须条2的预牵伸。对驱动电机23附设一个调频器24。
对于卷取辊19设有一个分开的第三驱动电机25,对它附设一个调频器26。
所述调频器22,24和26、纱线检测器17以及用于压缩空气喷嘴15的压缩空气输入机构连接到一个控制单元27,如同通过点线表示的那样。
由于某种状况、例如在纱线断开后,正常的纺纱过程有时被中断。在这种情况下必需修复中断的纺纱过程。
为了在纱线断开的情况下不再继续将短纤维须条2输送给牵伸机构4、并且也使卷取辊19不必继续旋转(这会使纱层在交叉卷绕筒子20上压紧),规定通过纱线检测器17进行控制,通过控制单元27使三个驱动电机21,23和25停机。也使压缩空气到压缩空气喷嘴15的输入中断。在此所述布置这样进行位于喂入罗拉对7与皮圈罗拉对8之间的短纤维须条2不拉断,而是穿入地保持在那里的夹紧位置中,但是位于引导皮圈9,10和输出罗拉对11之间的短纤维须条2被断开。在附图中通过短横线表示该断开位置连同短纤维须条2的未来起始部位28。
为了使喷气纺纱设备继续投入运行,必需使已纺丝的纱线1的一个纱线段29手动或自动地通过喷气机架3、与正常纺纱方向B相反地回输一段距离,使得一个纱线端部30(在这里仍然通过一个短横线表示)可以与短纤维须条2的还位于牵伸机构4中的起始部位28再连接。在此以还要描述的方式安放正确地准备所述纱线端部30的端部部位31。
为了易于回输纱线段29,使所述喷气机架3可以围绕一个轴线32摆动到一个位置3’中。此外所述压辊12可以过渡到位置12’中。
为了准备安放过程,首先在交叉卷绕筒子20上找到断开的纱线端部30,然后与正常的纺纱方向B相反地穿过喷气机架3向回穿线。为此可以使交叉卷绕筒子20转移到位置20’中,并使送出罗拉对5的压辊18转移到位置18’中。所述纱线段29也通过打开的输出罗拉对11回输,也就是说直到一个前处理机构33,在那里能够产生纱线段29端部部位31的颈缩。此外在一个还要描述的定位机构34中使一个具有端部部位31的纱线段29已经保持足够的长度。
所述前处理机构33主要由抽吸通道35构成,它对应于箭头方向进行抽吸。在这个抽吸通道35中首先可以通过未示出的机构由此产生一个纱线端部30切断一个不可使用的剩余段并作为废品吸出。然后将该纱线端部30在其端部部位31处在前处理机构33中进行颈缩。为此所述抽吸通道35配有压缩空气喷嘴37,该压缩空气喷嘴从处于压缩空气下的环通道36倾斜地在排出方向上导引。所述纱线端部30由此气动地拉细成一个纱线尖(Fadenspitze)并最好拉细成一个纱线刷(Fadenpinsel)。所述环通道36通过一个可控的阀门38与一个压缩空气接头39连接。
现在也可以与在上述背景技术中一样地进行,使所述纱线端部30的颈缩的端部部位31以足够的长度定位。但是为了缩短安放过程的准备时间按照本发明规定,一个具有端部部位31的纱线段29已经在前处理过程期间以足够的长度准备出来。为此所述定位机构34由气动的纱线存储器40构成,它对应于箭头方向进行抽吸。在产生纱线端部30的颈缩的端部部位31期间,在时间上并联地由纱线存储器40接收一个对于所述安放来说足够长的纱线段29,更确切地说以一个纱线圈环41的形式进行。因此使要被安放的纱线端部30的颈缩以及准备一个足够长的纱线段29同时发生。
在产生颈缩的端部部位31期间,所述纱线端部30固定在一个夹紧位置42上。这个夹紧位置42通过一个可打开的罗拉对43构成,该罗拉对可以通过一个步进电机44驱动。在此所述端部部位31在夹紧位置42的后面飞动地立起,而在夹紧位置42的前面将一个足够长的纱线段29提供到纱线存储器40中,由此在对纱线端部30的端部部位31颈缩期间同时增加U形的纱线圈环41。
在纱线端部30准备好以后,为了所述安放,在一个第一状态中使输出罗拉对11、送出罗拉对5和卷取辊19包括交叉卷绕筒子20加速。在这个状态中被存储的纱线段29从纱线存储器40中牵出来。在这个时间期间在夹紧位置42上如同一个纱线制动器一样进行夹紧,它保证使所述纱线段29以正确的方式导入到输出罗拉对11中,并且在此获得一个正确的轴向位置和正确的张紧。所述输出罗拉对11为此目的再关闭,并且也使喷气机架3再占据其运行位置。
对所述前处理机构33附设一个检测器45,它扫描一个配有颈缩的端部部位31的纱线端部30在离开前处理机构33之后的可给定的位置。该检测器确定什么时候纱线端部30离开抽吸通道35。这是用于第二驱动电机23的时间上的信号,由此使短纤维须条2的起始部位28同样以时间上正确的距离输送给输出罗拉对11。所述短纤维须条2的起始部位28和纱线段29的端部部位31可以在输出罗拉对11或喷气机架3处相互连接。为此再接通实现纺纱加捻所需的压缩空气。
权利要求
1.用于在一个喷气纺纱设备上准备一个安放过程的方法,其中在一个要被安放到一个短纤维须条(2)的一个起始部位(28)上的纱线端部(30)上产生一个颈缩的端部部位(31),并以足够的长度准备一个具有这种端部部位(31)的纱线段(29),其特征在于,在产生纱线端部(30)的颈缩的端部部位(31)期间在时间上并联地由一个纱线存储器(40)接收一个对于所述安放来说足够长的纱线段(2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端部(30)在产生颈缩的端部部位(31)期间固定在一个夹紧位置(42)上,其中在夹紧位置(42)的后面所述端部部位(31)飞动地立起,而在夹紧位置(42)的前面将一个足够长的纱线段(29)提供到纱线存储器(40)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纱线存储器(40)接着的排空期间保持所述夹紧位置(42)的夹紧。
4.用于在一个喷气纺纱设备上准备一个安放过程的装置,该装置具有一个前处理机构(33),用于在一个要被安放到一个短纤维须条(2)的一个起始部位(28)上的纱线端部(30)上产生一个颈缩的端部部位(31);并且具有一个定位机构(34),用于一个含有端部部位(31)的纱线段(29)的瞬时定位,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34)包括一个纱线存储器(40),该纱线存储器这样配置于前处理机构(33),使得它随同产生纱线端部(30)的颈缩的端部部位(31)同时接收一个对于所述安放来说足够长的纱线段(29)。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存储器(40)是一个容纳一个纱线圈环(41)的气动纱线存储器。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纱线存储器(40)与前处理机构(33)之间具有一个这样固定纱线段(29)的夹紧位置(42)使得在背离纱线存储器(40)的一侧上所述含有颈缩的端部部位(31)从夹紧位置(42)飞动地立起。
7.如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纱线存储器(40)配置一个输送要被存储的纱线段(29)的罗拉对(43)。
8.如权利要求4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前处理机构(33)配置一个检测器(45),该监测器扫描一个配有颈缩的端部部位(31)的纱线端部(30)在离开前处理机构(33)后的可给定的位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描述一种用于在一个喷气纺纱设备上准备一个安放过程的方法和装置。在此在一个纱线端部上产生一个颈缩的端部部位,该纱线端部应该安放在一个短纤维须条的一个起始部位上。此外应该使一个具有这种端部部位的纱线段准备足够的长度。按照本发明规定,在产生纱线端部的颈缩的端部部位期间在时间上并联地由一个纱线存储器接收一个对于所述安放来说足够长的纱线段。
文档编号D01H15/00GK1670276SQ20051005586
公开日2005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15日
发明者G·施塔勒克, G·谢夫勒尔 申请人:里特机械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