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气流转子纺纱机上用于半自动接线的方法

文档序号:1742640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在气流转子纺纱机上用于半自动接线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一个气流转子纺纱机上用于半自动地对于在一个纺纱器上的纱线进行接线的方法,在该纺纱器上事先由一个纱线控制器控制地使得将纤维材料向一个连接在一个中心驱动装置上的纺纱杯进行供给在纱线断裂后被中断,其中,手动执行预先准备的、对于时间运行不重要的工艺步骤,直到通过一个偏转引导而被随时准备好的纱线的可接线的一个端部可由一个在纺纱杯中建立起来的负压吸入,其中,在操作一个设置在纺纱器上的、一个电子控制装置的一个开关后自动执行随后的、对时间运行重要的、涉及实际接线的工艺步骤,特别是重新供给纤维材料、为吸入纱线端部抬起偏转引导以及抽出纺好的纱线。
背景技术
一个这种类型的方法是通过EP 0 960 225 B1公开的背景技术。在已知方法中属于预先准备的手动执行的工艺步骤例如有寻找断裂纱线位于络纱筒管上的端部、以及将其退绕、截短(ablngen)和准备可接线的纱线端部,并接着把纱线端部通过一个偏转引导(Umlenkfuehrung)放入一个纱线退绕通道中,直到位于继续运行的纺纱杯内的负压可达到该端部。通过按压一个开关,接着使自动工艺步骤开始运行,该自动工艺步骤特别涉及及时供给纤维材料,为把纱线端部吸入到纺纱杯中而抬起偏转引导以及重新把接好的纱线引出。亦即自动工艺步骤是那些手动不能确保执行或者不足以确保执行的工艺步骤。
虽然由于涉及实际接线的工艺步骤的调整好的时间运行能够实现具有足够质量的接线状况,但是已知的半自动接线方法不适用于纺纱杯的高转速。这在于,在已知的方法中在需要维护的纺纱器中的纺纱杯继续以运行转速转动,由此接线位置的产生根据经验极为困难,并从一定的转速起甚至不可能。因此在纺纱杯超过每分种100000转时就知道,半自动接线在经济上不再适合。
通过类别不同的DE 23 21 775 C3公开了一种纺纱器上的纱线的半自动接线,其中涉及实际接线的自动工艺步骤由一个可沿气流转子纺纱机运行的接线装置执行。在该方法中,在接线前首先使纺纱杯停止运行并通过释放制动器起动自动。由此允许在加速事先被停止运行的纺纱杯到其运行转速期间执行接线,其中对于自动的工艺步骤的时间控制能够使所有需要的措施在加速纺纱杯的短的时期中完成。然而在这一方法中,在执行预先准备的手动工艺步骤后经常出现较长的等待时间,因为经常是直到自动工作的接线装置到达在其上已经执行预先准备的工艺步骤的同一纺纱器过去了较长的时间。由此影响了该接线方法的经济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使用两种已知方法的优点,而不必以其缺点为代价。特别是应该能够不需要一个可运行的接线装置在使原本高速运行的纺纱杯减低的转速下进行接线。
该任务通过下述方式解决,即纺纱杯尽管有继续运行的中心驱动装置,但通过手动操作一个配属于纺纱器的制动装置被制动,并在其后使电子控制装置为涉及实际接线的工艺步骤而接通。
由此涉及实际接线的工艺步骤在其时间的运行中完全由电子控制装置确定。所述接线过程在纺纱杯的加速阶段期间中的一个确定的时刻在降低的转速下发生。由此还允许操作在纺纱杯以最高已知转速下运行的气流转子纺纱机。在预先准备的手动执行的工艺步骤和自动执行的工艺步骤之间的等待时间被取消了,因为电子控制装置还用手动接通,而自动的工艺步骤通过纺纱器自己的功能元件执行。
在将纺纱杯加速到其运行转速期间的接线还包括一种变型,其在DE 44 03120 A1中说明,且其通过自动操作制动装置,通过交替制动和释放制动器,在其加速阶段中很大程度上恒定地保持一个适宜的接线转速。
自动工艺步骤的触发可以以不同的种类和方式实现。
在一种方案中,把用于电子控制装置的开关通过为能再次使纺纱杯开始运行而重新手动操作制动装置接通。亦即电子控制装置的接通不是已经在制动纺纱杯后、而是仅在紧接释放制动器后导入。由于继续运行的中心驱动装置,在释放制动器后纺纱杯向其运行转速加速,此时可以以时间控制地执行自动的工艺步骤。亦即在这种变型方案中手动操作用于制动纺纱杯的制动器并且再次手动释放该制动器。
在另一个变型方案中,制动装置在制动纺纱杯后被锁定在制动位置中,并且通过为使纺纱杯能再次开始运行而操作开关取消该锁定。亦即在这种变型方案中自动已经在制动纺纱杯之后手动接通,以及制动器的释放已经是一个自动的工艺步骤。例如可以通过一个用于起动电子控制装置的按压开关作为首选释放纺纱杯制动器的卡锁。
对于所述的两种方案都存在一个问题,也就是尽管纤维材料的供给被停止,在运行时把纤维材料开松为单根纤维的开松罗拉在维护情况下也不受制动地继续运行,由此,供给开松罗拉的纤维材料的端部、即所谓的纤维绒头变得越来越细。因此在实际接线前首先把纤维绒头复原是有意义的。出于这一原因,在本发明的另外的方案中,给制动装置分配一个开关装置,它在纺纱杯被完全制动前不久暂时供给纤维材料,该纤维材料作为废料排出,其后自动执行用于实际接线的工艺步骤。将复原纤维绒头称为纤维绒头调节。
一种纤维绒头调节例如可以按照在DE 198 21 643 A1中所述那样进行。在此在暂时供给纤维材料之后将喂入罗拉倒转一段,直到纤维绒头离开开松罗拉的部位。由此它不再能够重新变细。不过它的前提是一个可单独驱动的喂入罗拉,例如在德国实用新型93 04 665.0中所说明的那样。
但是当人们这样执行纤维绒头调节时,即把被梳理的单根纤维借助于压力空气从开松罗拉的针布抬起并输送到一个排污器中时,对于喂入罗拉不需要任何单独的驱动,而仅需要一个离合器。在这种场合下纤维绒头调节可以按照DE195 02 102 A1执行。


本发明其它的优点和特征由下面对一些实施例的说明给出。
图1示意地表示了一个纺纱器部分剖开的侧视图,在该纺纱器上执行半自动的接线;图2表示在图1中略微不同构造的用于电子控制装置的开关装置中的一个制动杆部位处的细节;图3表示从自动接通开始单个工艺步骤的时间运行图;图4、5、6作为时间运行图表示一些改变了的工艺步骤的方案;图7表示图1中相应于DE 198 21 643 A1的纤维绒头调节用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8表示相应于DE 195 02 102 A1的纤维绒头调节用装置的类似图7的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表示一个气流转子纺纱机的一个纺纱器,既有运行期间又有接线过程期间。
在正常纺纱运行期间,以纤维条形式供给的纤维材料1被纺成纱线2,并以这种形式进行卷绕。为此,每个纺纱器包含一个供给装置3、开松装置4、加捻装置5、落纱装置6以及络筒装置7。
给供给装置3配置一个形式为纺纱筒的纤维条容器8。纤维材料1经过一个进料漏斗9到达一个喂入罗拉10,它以已知方式配置于一个可围绕一个摆动轴线12摆动的、具有一个未示出的加载弹簧的帘式喂毛台11。
通过喂入罗拉10供给的纤维材料1被输送到快速旋转的开松罗拉13,并被该罗拉松开为单根纤维。开松罗拉13在一个外壳14中运行。从纤维材料1松开出来的单根纤维为了给予纺纱加捻而通过一个供给通道15供给到一个加捻装置。
在气流转子纺纱中,加捻装置是一个纺纱杯16,它以公知方式在其最大直径的部位处包含一个为把单根纤维收集到一个纤维环中的纤维收集槽17。纺纱杯16借助一个轴18可转动地支撑在轴承19中。在运行时,轴18以一种由对机器进行驱动的切向皮带的形式连接到中心驱动装置20上。纺纱杯16在一个纺纱杯壳体21中运行,该纺纱杯壳体21经过一个负压接口22与一个未图示的负压源连接。
纺成的纱线2经过一个纱线退绕通道23落纱,在该纱线退绕通道23中纺纱杯壳体21的负压同样起作用。这点通过一个被驱动的纱线退绕罗拉25结合一个加压罗拉26而实现,该加压罗拉设置在一个可围绕一个摆动轴线28摆动的摆动臂27上。摆动臂27可以必要时与一个偏转钩29连接,偏转钩29的作用在后面描述。落纱的纱线2通过一个纱线控制器24,该纱线控制器监视纱线2的存在性,并在纱线不存在时中断纤维材料1的供给。
最后该纺纱器包括一个被驱动的卷取罗拉30,给该卷取罗拉配置一个未图示的用于被落纱的纱线2的横动装置。卷取罗拉30驱动一个交叉卷绕筒子形式的络纱筒管31,在运行时将纱线2卷绕到该络纱筒管上。一个属于络纱筒管31的筒管32固定在一个筒子架33内,该筒子架33可围绕一个摆动轴线34进行摆动。
当在断裂纱线后纱线控制器24通过使喂入罗拉10停转而中断纤维材料1的供给时、亦即不再产生纱线2时,中断的纱线2的端部位于络纱筒管31的圆周上的某处。除了喂入罗拉10之外,对于单个的功能元件的驱动都继续运行,亦即开松罗拉13、纺纱杯16、退绕罗拉25和卷取罗拉30继续以运行速度旋转。此外,在纺纱杯壳体21中、从而在纺纱杯16中以及在纱线退绕通道23中继续存在运行时的负压。
为排除纱线2在其上断裂的纺纱器上的纱线断裂,一方面手动运行预先准备的、对时间运行不重要的工艺步骤,另一方面接着自动运行对时间运行重要的、涉及实际接线的工艺步骤。所谓对时间运行重要的工艺步骤是那些手动不再安全或者不再足够安全的事情,首先,不能在短的可用时间内执行。因此按照现有方法执行一种所谓的半自动接线。
在当前的情况下手动执行的工艺步骤涉及把络纱筒管31从其卷取罗拉30抬到一个用点划线表示的、优选卡入到一个卡爪中的位置31’,此外把加压罗拉26从其退绕罗拉25抬到一个同样用点划线表示的和优选卡入到一个卡爪中的位置26’,其中同时必要时把还要说明的偏转钩29移到一个点划线表示的位置29’中,此外寻找断裂纱线2位于络纱筒管31上的端部,以及将其退绕、截短和准备给一个可接线的纱线端部,使从络纱筒管31退绕下来的并且位于位置2’中的接头纱线偏转围绕位于位置29’中的偏转钩29到达一个构成一个纱线膝部(Fadenknie)的偏转引导35,以及最后把接头纱线的纱线端部36手动放入到纱线退绕通道23中。最后的步骤应该这样执行使得纱线端部36可靠地由在纺纱杯壳体21中存在的负压抓住,并由此可被吸入到纺纱杯16中,只要偏转引导35后来抬起的话。所述先前执行的对于接头纱线的截短应该这样实现,使得在抬起偏转引导35后纱线端部36正好够及纤维收集槽17。
在这些预先准备的、手动执行的工艺步骤后发生向自动运行的工艺步骤的过渡阶段。在该过渡阶段期间必须接通一个电子控制装置37,该控制装置(参见虚线)与喂入罗拉10的传动装置、为操作加压罗拉26的摆动臂27用的传动装置以及一个用于筒子架33的传动装置连接起来。亦即应该通过电子控制装置37保证能够自动执行涉及实际接线的工艺步骤、特别是重新供给纤维材料1、为把接头纱线的端部36吸入到纺纱杯16中而抬起偏转引导35以及在接线后需要把接好的纱线2引出。
为接通控制装置37而设置一个开关38,从它的操作开始自动运行涉及实际接线的、对时间运行重要的工艺步骤。
为开始自动运行的工艺步骤,首先将纺纱杯16一尽管有继续运行的中心驱动装置20一但也通过手动操作配属于该纺纱器的一个制动装置39被制动。制动装置39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制动块40,它们可向轴18横向进给,参见点划线所示位置40’。与此相关,构成中心驱动装置20的切向皮带必要时移置到一个抬起的位置20’中。此外制动装置39包括另一个制动杆41,它可以从操作位置移置到一个用点划线表示出的位置41’中。在该制动杆41上最好设置一个开关38,并随制动杆可以运动。制动杆41可由一个止动器42保持在它的位于制动位置中的位置41’处,止动器42占据制动位置中的位置42’。
开关38包括一个开关操作机构43,它在纺纱杯16的被制动状态期间位于一个位置43’中。现在当开关38的开关操作机构43被按压时,止动器42释放,并且开始运行自动的工艺步骤。这随着制动杆41下沉和制动块40从轴18脱开开始。因此接线过程的重要部分从现在起在其时间运行中完全由电子控制装置37决定。在这种情况下,实际的开始发生在重新开始运行的纺纱杯16进行加速期间、然而还尚未到达运行速度的较低转速的一个确定的时刻。这点随后根据示意图还要详细说明。
然而如图2所示还可以提供另一种方案,即用于电子控制装置37的开关38不通过在制动状态下按压一个开关操作机构43、而只有为了使纺纱杯16重新开始运行而手动操作制动装置39时才开始操作。为此,可以按照图2把一个在制动状态下被压入到一个位置44’中的开关按钮44在制动杆41下沉时又重新释放,而由此接通电子控制装置37。亦即在这种场合下,所述实际接线过程通过释放纺纱杯制动开始。
在这两种变型中,开关38都可以包括一个开关装置45,虽然这不是强制的,但它在抬起制动杆41时移置到一个位置45’中并在此时被操作。由此允许执行不依赖于用于实际接线的工艺步骤的另外的自动工艺步骤。为此现在参照随后要说明的图3到8。所述另外的自动的工艺步骤例如涉及一种纤维绒头调节,它另外已在前面提过。
现在根据按照图3的非比例的时间运行图说明自动执行的工艺步骤的次序,也就是首先说明按照图2的变型。它是这样的变型,按照该方案使制动杆41通过手动操作既制动纺纱杯16又释放制动块40,亦即在此通过释放纺纱杯16的制动使自动运行。
运行曲线依赖于时间t表示,该时间t用横坐标表示。在此精确地通过虚线表示5个时刻(不按比例)。
假定在时刻t1时预先准备的手动执行的工艺步骤结束,亦即接头纱线的端部36已经处于被准备吸入到纱线退绕通道23中的状态。此外还假定,在后一时刻t2所述实际接线过程在狭义上开始。概念“实际接线过程”表示这样的过程,其中接头纱线的端部36与再次位于纤维收集槽17中的、新供给的纤维环连接。所述实际开始时刻用时刻t3表示。最后假定,在时刻t4时所述静态运行状态再次开始。
如在开始时提到的,给实际接线过程预先接入一个所谓的纤维绒头调节,它最好也自动执行。假定在一个时刻t5时引入纤维绒头调节。
结合所述时刻现在逐个详细说明属于自动的工艺步骤。
在图3中在时间t上执行的工艺步骤a表示在按照图2的变型中的制动杆41的操作。从中看出,纺纱杯16在时刻t1后、即在手动执行的工艺步骤结束后,通过操作制动杆41被制动一定的时间。这还在时刻t5之前发生。此外从中还看出,制动杆41在时刻t2再次下沉。由此在这一变型中电子控制装置37被接通。
曲线b表示制动杆41的操作的结果。从中看出,在首次操作制动杆41时,纺纱杯16从其运行转速n开始被制动,直到使其到达静止状态。然后纺纱杯16一直保持在被制动状态中,直到时刻t2制动器再次释放。从该时刻t2起,如按照曲线b所示,纺纱杯16开始加速运行到它的运行速度n,到时刻t4达到。在加速运行期间,在一个时刻t3时发生接线的真正时刻。由于在纺纱杯16降低转速时接线,由此允许还可以在这样的气流转子纺纱机中执行接线它的纺纱杯16在正常运行时以非常高的转速转动。
曲线d表示纤维材料1的供给,亦即接通先前被停止的喂入罗拉10,先从时刻t2说明,从此刻起开始发生用于实际接线的供给。亦即喂入罗拉10从时刻t2开始以多级加速,在大约时刻t3时达到它的运行速度。
曲线e涉及一个偏转引导35,可以看出,它在时刻t1已经存在。它在就要到达时刻t3之前不久再次中断。由此可以使接头纱线的端部36被吸入到纺纱杯16中,并与位于那里的纤维环连接。
通过曲线f表示的对于加压罗拉26的操作表示时刻t3,亦即把接头纱线的端部36置于位于纺纱杯16中的纤维环中的实际时刻。在时刻t3加压罗拉26再次放到退绕罗拉25上,并从该时刻起使一条纱线2再次从纱线退绕通道23落纱。偏转引导35已经在前不久停止。因为络纱筒管31由于它较大的质量而比几乎没有质量的纱线2运行缓慢,所以络纱筒管31按照曲线g已经在前不久再次放到卷取罗拉30上。
现在再次说明用于供给纤维材料1的曲线d。
在时刻t5和时刻t2之间发生所谓的纤维绒头调节。它通过操作位于制动杆41上的按照曲线c的开关38开始,更准确地说当制动杆41被抬起到它的被制动位置41’(图1)中时通过接通开关装置45而开始。参见曲线b,它发生在纺纱杯16完全进入静止状态前不久。按照曲线d,在所述时刻t5和时刻t2之间的时段接通纤维材料1的供给,并在其后不久重新切断,结合喂入罗拉10的极小反转。只有在时刻t2实际的接线过程开始时,通过喂入罗拉10的重新接通,纤维绒头再次被推向它的运行位置中,喂入罗拉10然后分级地加速,越来越快地到达它的运行速度。所述的纤维绒头调节是重要的,以便在喂入罗拉10的静止状态期间变细的纤维绒头再次得到修复。这点在实际中是如何发生的,随后根据图7将详细说明。
根据同样以时间t为横坐标的图4的运行图表示一种变型方案,在该方案中只有用于纺纱杯16的转速的曲线b做了修改。因此该曲线在图4中称作为b1。该修改仅在时刻t2后开始,从那里可以看到,纺纱杯16不是均匀地加速到它的运行转速,而在其间以近似恒定转速运行,该转速位于一个转速zu和一个转速zo之间。通过多次操作制动杆41和/或一个属于轴18的压紧滚,可以实现一个近似恒定的接线转速,在此期间发生实际的开始时刻t3。仅在那以后纺纱杯16才加速到它的运行转速n。
图5表示图3的另一个修改方案,即用于操作位于制动杆41上的开关38的曲线c。给图5配置一个按照图1的制动操作机构,按照该操作机构使制动杆41可以通过一个止动器42固定在其位置41’中。亦即在这里电子控制装置37不是通过释放用于纺纱杯16的制动器,而是通过开关操作机构43被接通。这在时刻t2发生。
但是根据曲线c1此外还看出在时刻t5时之前进行的开关操作,由此以前述方式在抬起制动杆41时通过开关装置45接通纤维绒头调节。
按照图6的运行图-它还配置于将要说明的图8-描述了图3的另一个变型方案,其中仅改变了纤维绒头调节。因为如下还将表明,在该方案中喂入罗拉10未调节到它的转速,而仅可以被接通或者切断,所以这里表示出一个偏离图3的曲线d的、用于纤维供给的曲线d1。可以看出在时刻t5和t2之间用于纤维绒头调节的喂入罗拉10的一个第一次耦合和在实际开始时刻之前的时刻t3前不久喂入罗拉10的最终接通。在这期间喂入罗拉10再次切断某一时段,在该时段中按照一个曲线h1对纤维绒头鼓吹压力空气,以便把变细的纤维绒头的纤维作为废纤维排出。
现在根据图7说明怎样才能实际开始按照曲线d的前面进行的纤维绒头调节。在图7中接收图1的附图标记,只要它们在图中已经出现过。现在的一个重要的补充是在图1中未示出的加载弹簧46以及开松罗拉13的一个针布47。
图7按照在已经引用的DE 198 21 643 A1中使用的原理工作。紧接在接线前按照箭头B的方向接通喂入罗拉10,由此可以使先前变细的纤维绒头49重新复原。因为在该时刻在图7中未再表示的纺纱杯16尚被制动,因此,可以把到达纺纱杯16的单根纤维48由于在纺纱杯壳体21中建立起来的负压立即吸入。由于缺乏离心力,单根纤维48不保持在处于静止的纺纱杯16中。一旦纤维绒头49被复原,则喂入罗拉10就按照箭头C的方向反转,直到现在复原的纤维绒头49不再遭受开松罗拉13的针布47,然而还是一直夹在喂入罗拉10和帘式喂毛台11之间。只有在实际接线时喂入罗拉10才按照箭头B的方向再次接通。该方案的前提是,喂入罗拉10在所述半自动接线时连接在一个单个的传动装置上,如通过一个单个电动机按照附图标记50表示的那样。该单个电动机50连接在电子控制装置37上。
借助按照图8的变型方案,可以按照图6执行纤维绒头调节。为此喂入罗拉10不需要连接在一个单个的驱动装置上,而给喂入罗拉10分配一个离合器51就足够了,该离合器由电子驱动装置37开关。亦即喂入罗拉10仅可以要么按照箭头方向B以全速驱动,要么处于完全静止。当同时存在压力空气供给时,还可以使用这样的装置把变细的纤维绒头49再次复原。由此废纤维要么如用附图标记53表示的那样通过一个分离器口排出,要么作为单根纤维48被供给还处于静止的纺纱杯16,并在那里被吸入。在这一变型方案中重要的是,喂入罗拉10在一个精确定义的时段内静止,因为当静止时纤维绒头49重新变细。然而当已知静止时段时,纤维绒头49也以其一致性已知。
权利要求
1.在一个气流转子纺纱机上用于半自动地对于在一个纺纱器上的纱线进行接线的方法,在该纺纱器上事先由一个纱线控制器控制地使得将纤维材料向一个连接在一个中心驱动装置上的纺纱杯进行供给在纱线断裂后被中断,其中,手动执行预先准备的、对于时间运行不重要的工艺步骤,直到通过一种偏转引导而被随时准备好的纱线的一个可接线的端部可由一个在纺纱杯中建立起来的负压吸入,其中,在操作一个设置在纺纱器上的、一个电子控制装置的一个开关后自动执行随后的、对时间运行重要的、涉及实际接线的工艺步骤,特别是重新供给纤维材料、为吸入纱线端部抬起偏转引导以及抽出纺好的纱线,其特征在于,尽管有继续运行的中心驱动装置,纺纱杯通过手动操作一个配属于纺纱器的制动装置被制动,然后为涉及实际接线的工艺步骤而接通电子控制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电子控制装置的开关通过重新手动操作制动装置为使纺纱杯可重新开始运行而接通。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动装置在制动纺纱杯后被锁定在制动位置中,该锁定为使纺纱杯可重新开始运行通过操作所述开关被解除。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给所述制动装置配置一个开关装置,在完全制动纺纱杯前不久该开关装置进行作为废料被排出的纤维材料的暂时供给,仅在其后才自动执行用于实际接线的工艺步骤。
全文摘要
在一个气流转子纺纱机上用于对一条纱线进行半自动接线的方法中,手动执行预先准备的、对时间运行不重要的工艺步骤,随后自动执行对时间重要的工艺步骤。为了开始自动的工艺步骤,操作一个配属于需要维护的纺纱器的制动装置。由此允许在降低纺纱杯的转速的情况下执行接线。
文档编号D01H4/50GK1715471SQ20051008177
公开日2006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14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14日
发明者G·施塔勒克 申请人:里特机械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