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2714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抽吸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构成一个有界空间的装置,所述有界空间用于纺纱机机架中的空气循环,所述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刚性的边界壁。
背景技术
为了除去在加工纺织材料期间累积于相应加工点处的纤维绒毛及灰尘,在纺纱机中设置了用于循环空气的有界空间,以把要被除去的成分输至抽吸装置。这些空间还可借助压缩空气而起作用,以帮助移到抽吸装置。这些抽吸装置主要包含抽吸管或抽吸管道,抽吸管或抽吸管道一方面连接于负压源而另一方面连接于有界抽吸空间。这种有界抽吸空间例如可设置在牵伸装置的上方或下方,或设置在精梳制备的轧光罗拉对的区域中。这些有界抽吸空间还被设置在梳理机或开松机及清棉机中,以便保持这些机器清洁和保证工作过程不受干扰。
这些有限制的空间或抽吸空间通常含有在纤维加工装置的上方或下方的固定盖板,各盖板与所述装置的横档板(侧壁)一起构成有界空间。为保证可接近所述装置,例如为了纺织材料的穿入或出于维护目和组装目的,所述抽吸空间的至少一个边界必须固定成使得它能被拆卸或转动出来。为了减小保持机器清洁或优化空气供输所需的抽吸功率,所设置的抽吸空间应保持尽可能小。实际上,经常出现各种附加元件(例如,横向驱动轴,机架的各横交件,电气导线或气体导管等)被装在纺织材料加工装置的下方。为保证可接近所述装置或易于除去抽吸空间的上或下档板,这些附加的元件通常被集成于所述抽吸空间中。因此所述抽吸空间的体积需要扩大,使得需要增大抽吸功率来保证所述抽吸空间内部的所需洁净度。如果所描述的各附加元件不集成于所述抽吸空间的内部,要除去抽吸空间的上或下固定边界,基本上是更加昂贵和麻烦的。在某些情况下,为此目的必须使用合适弯曲的档板。一方面这主要是制造上更加昂贵,而在某些情况下在安装和拆卸这些板期间还会带来问题。
术语“上或下档板”涉及到纺织材料加工装置上方或下方的抽吸空间的相应连接。
从EP-A1-753612得知的装置中设置了为清洁机器的柔性软管。这个软管的一个端部连接于负压源,而其另一个端部具有开口,利用软管的柔性来手工地把所述开口带至机器的那些点,而纤维材料和灰尘已聚集在那些点处,并且它们没有被现有的抽吸系统所覆盖。然而,这个装置主要是为定期的保养工作而非为永久性工作而设置的。在纺织材料被加工的相应区域,对于无中断的加工工艺来说,连续地积累的污染物—诸如纤维绒毛或类似物可被连续地清除是重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改善已知的装置和保证构成优化的有界空间,即使对于仅仅可接近区域也是如此。
在此情况下,术语“优化的”意思是所构成的空间具有最小可能的体积,使得所需的抽吸功率能保持至最小。在此基础上还保证能简单快速地实现接近所述纺织材料加工装置。
这个目的通过推荐至少部分地含有柔性材料(33)的装置来实现,柔性材料(33)利用固定装置(44,56)而保持在机架内部的位置上并构成有界空间(15)的至少一个边界表面。在此情况下,措词“边界表面”不局限于整个平直延伸的表面。也可能是台阶状的或具有不同形状的。
还推荐所述柔性材料与存在于纺纱机处的刚性边界壁联合构成有界空间。由此可通过相应的固定装置把柔性材料装在距纺织材料加工装置一所希望距离之处。有界空间最好连接于抽吸装置,以便从加工区域即时地清除诸如纤维绒毛及灰尘的累积成分,使得在这个区域不发生故障。而使得使用根据本发明要求的装置的有界空间的用途不局限于抽吸空间,也可被用于更好地使纺织材料的某些加工或输送区域与周围隔离。
还推荐所述柔性材料是织物。提供的织物的构造必须是要通过抽吸除去的材料(例如是灰尘颗粒)不能穿透所述织物。所述织物必须基本是气密的。
这点尤其可通过提供至少在一个侧面上具有覆盖层的织物来达到。所述覆盖层可以是塑料覆盖层。所述覆盖层附加地防止纤维绒毛(纤维材料)或灰尘沉淀在所述织物上。如同还要推荐的,如果织物的两侧面上设置有塑料覆盖层,这点还会被强化。
为易于装配和保证织物具有光滑表面,推荐所述装置具有与固定装置相配合的至少一个柔性的张紧元件。
还推荐所述装置被构造成罩形式,所述罩近似地具有截棱锥的形状。如果抽吸管道适合于布置在罩上,由此以漏斗形通过抽吸把要被清除的材料聚集在一起远到抽吸管道或抽吸管中。这种推荐形式对抽吸效果(排出空气流)还具有合适的积极影响。
为经抽吸管道进行抽吸,推荐用于连接抽吸装置的开口设置在截棱锥的盖表面的区域内。
为简化纺纱机内部的罩的组装,推荐截棱锥的外表面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具有在插入状态下的盖。
因此在所述插入状态下,所述罩在其基底表面的区域内维持稳定的形状,推荐罩在其基底表面的区域内设置柔性绳或皮带,所述柔性绳或皮带在织物的内部或外部延伸。所述绳或皮带可含有聚酰胺纤维。
用于限定抽吸空间的装置最好设置在轧光辊的上方或下方,这些轧光辊一个接一个地安装在刚性边界壁(37,38)上。


通过参考示例性实施例,随后显示并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优点。
在图中图1是根据先有技术的抽吸空间的简略实施例;图1a是根据图1的另一个实施例,显示根据本发明的有界空间;图2是根据本发明推荐的有界空间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简略侧视图;图3是取自图2的抽吸罩的简略三维视图;图3a是沿图3的A-A线截取的局部视图;图3b是取自图3局部X的放大图;和图4是图3的罩的织物的展开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显示部分1的牵伸装置2的简略侧视图,部分1具有一个接一个地布置的牵伸装置罗拉对4,5,6。罗拉对4,5,6安装于简略地表示的机架7上。牵伸装置2被设置用来拉伸所供输的纤维网组3。从罗拉对6传来的非织布11被一起携带经过非织造台8并被传送至漏斗9。在漏斗9中形成的纱条12利用随后的轧光罗拉10而被拉离,并且例如经漏斗轮而位于条筒中,条筒没有被显示,漏斗轮也没有被显示。
垂直的侧壁13,14位于各罗拉对4,5,6的侧面,垂直侧壁13,14伸出超过牵伸装置2。盖16,例如如箭头所示可转动地绕铰链17安装,设置在两侧壁13,14之间并位于牵伸装置2上方。在所示的转入位置上,盖16位于止动件18上。侧壁13,14与盖16结合的结果是在牵伸装置2的上方形成抽吸空间15。抽吸空间15防止在加工纺织材料3期间累积于牵伸装置2的纤维绒毛及灰尘进入部分1的周围空气中。为了除去累积于这个空间15中的纤维绒毛及灰尘,在侧壁13上设置了开口24,例如它通向抽吸管道23中。如简略地显示的,抽吸管道23连接于负压源26,负压源26把通过抽吸除去的材料传送至没有显示的中央收集装置。
没有被显示的各密封元件可设置在侧壁13,14与盖16之间,以便更好地使抽吸空间15与周围分隔。
作为例子显示了从侧壁13延伸至侧壁14的轴20。例如这可能是驱动轴。还显示了同样在侧壁13,14之间延伸的管道21。轴20及管道仅作为例子显示的,横向地从一个侧壁延伸至另一个侧壁的装置(例如轴、管道、支柱等)可设在纺织材料加工装置(在此情况下是牵伸装置2)的上方。设置这些装置20、21的结果是盖16必须附加在所述装置的上方,以保证出于保养目的通过盖16向外的可能枢转而接近(它们)。由此加大了抽吸空间15的体积。其结果是负压源26必须供应更大的抽吸功率。这就是说,必须输送比实际需要更大体积的空气。如以虚线简略显示的,抽吸空间15的上边界距罗拉对4,5,6较短距离,以达到低压源26以低能源消耗的优化抽吸。例如,可通过使用柔性布28而实现这点,可借助于合适的固定装置使布28在侧壁13与14之间张紧。
织物28可因其柔性而被简单快速地插入,而不会因插入而增加对横向元件的严重阻碍。实际上在已知的牵伸装置中还有这样的结构其中侧壁13,14被固定地连接于盖16,而如此形成的罩可绕公共转动点转动地安装,使得相应的保养工作及需要的干预可在牵伸装置中完成。应用这种结构也可实现把柔性布28连接于罩的内部,以把实际的抽吸空间15限制至最佳尺寸。
另一个可能的变型显示于图1a,其中具有开口71的管道72设置在加工段(在此情况下是牵伸装置2)的入口区域内,来自未显示的压缩空气源经管道72把压缩空气吹入加工段的上方区域中,以在牵伸装置2与连接的布28之间的空间中产生空气流。这个空气流特别被用于从由布28有界这个空间15吹走累积的成分(纤维绒毛及灰尘等)。然后这些成分被输至连接于所述加工段的端部区域中的抽吸管道74。这个抽吸管道74具有开口73并且例如连接于低压源26。
图2显示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在该处罩30设置在成卷机34的多个连续的轧光罗拉32的上方。这样一种机器例如可从DE-A1-1033130演化出来,因此这个机器的细节不需要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详细讨论。在现在的图2中,成卷装置35只是显示了一部分,在成卷装置35中制成了填料卷36。还是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在侧壁37与38之间横向延伸的各元件被简略地显示在各轧光罗拉32的上方。例如显示了在所有情况下的驱动轴40及一个横向件41,42。
由于罩30是由柔性材料制成的,这就很容易利用合适的夹子44把罩30夹紧在所示区域中的侧壁37与38之间。
在图3中更详细显示了罩30并随后作了描述。罩30的形状被构造成棱锥状,它可从图4所示的布33的展开图31推演出来。从图4中的这个图可推导出布33的展开图31(插入前,布的形状)设置有开口46,开口46与外表面的开口47相通。在插入状态下(图3),这个开口47是闭合的,具有搭接凸缘。另外在织物33的周边区域设有凸缘50,这些凸缘50为固定周边的橡胶绳51而设,橡胶绳51例如可以从图3a的局部视图(A-A部分)推想出来。凸缘50被折叠直至其端部靠在布33的表面上。橡胶绳51穿入由此形成的槽52中。凸缘50的端部例如可被粘接或焊接于布33的表面上。然而,其它可能的固定方法也是可行的。当折过凸缘50时,橡胶绳51可被带入合适的位置,使得不再需要以后的穿入。在所有情况下开口49都被设在各凸缘50之间,通过开口49在插入状态下获得了自由空间54(见图3b),此处橡胶绳51位于槽52的外侧并可自由地接近。在这个区域54中,橡胶绳51连接于销56。这个连接可例如通过夹紧或如例子中所示通过把绳51穿入销56的横孔57而实现。在插入状态下橡胶绳51被做成环形。销56固定地连接于虚线显示的夹子44上。这个连接可例如通过不可拆卸连接(例如焊接)或通过可拆卸连接(例如螺钉)来实现。夹子44具有弯部45以使它能经自由腿43插入简略地显示的U型槽59在各侧壁处停止。槽59可固定地连接于各侧壁37,38。
橡胶绳51的长度可选择成当被插入时罩30是张紧的。这保证了在插入状态下织物33也是绷紧的,例如形成光滑的表面。在开口46的区域中布33利用螺钉63固定于法兰62。与此同时法兰62连接于机架65而把法兰62定位在固定位置。未显示的附加法兰环也可被用于把织物33连接于开口46区域中的法兰62,该开口46意味着可利用螺钉63把织物33压靠在法兰62上。抽吸管道67安装成可拆卸的或固定于法兰62。管道67连接于负压源26,经负压源26已被清除的材料被输向收集点70。
因此没有纤维或其它污染物能沉积在罩30内部和外部的布33上;如果所述布在内部及外部设置有排斥污染的覆盖层,这是有利的。这例如可能是塑料材料的覆盖层。
这个罩30随后被插入,它以同样方法被拆散。由于布33的柔性的原因,它可以容易地穿入位于存在横穿件处的机器内部并带入其位置中。然而,在插入机器前,橡胶绳51与夹子44必须是已经连接于布33上。所示的截棱锥的形状保证了通过抽吸被清除的成分被特别地清除至开口46,它们从开口46被传输至抽吸管道67。
然而,有别于所示的棱锥形状的各种形状也是可能的。连接于图1所示的布28实施例形式的布也是可行的。因为布的柔性,多种连接可能性及实施例是可行的。作为纺织材料或布的替代物,柔性材料也可含有柔性的塑料薄膜或其它柔性材料。这些材料可这样构造它们被制成是排斥赃物及纤维的,而没有附加的覆盖层。
用于围成空间或抽吸空间的这种织物的应用也不局限于所示的两种形式的机器,也可应用于其它的纺纱机器来形成合适的封闭空间或优化的抽吸空间。
权利要求
1.用于构成有界空间(15)的装置(33),有界空间(15)用于纺纱机(1,34)的机架中的空气循环,装置(33)包括至少一个刚性的边界壁(13,14),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至少部分地含有柔性材料(33),柔性材料(33)通过固定装置(44,56)被保持在机架内部的位置上并构成有界空间(15)的至少一个边界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装置(33),其特征在于柔性材料(33)与存在于纺纱机(1,34)中的刚性边界壁(13,14;37,38)联合构成有界空间(15)。
3.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的装置(33),其特征在于有界空间(15)连接于至少一个抽吸装置(26)。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的装置(33),其特征在于柔性材料是面积测量的纺织材料(textile area-measured material),特别是织物(33)。
5.根据权利要求4的装置(33),其特征在于织物(33)至少在一个侧面上设置有覆盖层。
6.根据权利要求5的装置(33),其特征在于覆盖层是由塑料制成的。
7.根据权利要求6的装置(33),其特征在于织物(33)在两个侧面上设置有塑料覆盖层。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的装置(33),其特征在于装置(33)包括至少一个柔性的张紧元件(51),该元件(51)与固定元件(44,56)相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的装置(33),其特征在于装置(33)被构造成罩(30)形式,该罩(30)近似地具有截棱锥的形状。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罩(30),其特征在于用于连接抽吸装置(26)的开口(46)被设置在截棱锥的所述盖表面的区域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罩(30),其特征在于截棱锥的外表面(31)设置有开口(47),该开口(47)具有在插入状态下的盖(48)。
12.根据权利要求9-10中任一项的罩(30),其特征在于在罩(30)基底表面的区域中设置有柔性绳或皮带(51),该柔性绳或皮带(51)在纺织织物(33)的内部或外部延伸。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罩(30),其特征在于所述绳或皮带(51)含有聚酰胺纤维。
14.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是为在各轧光辊的上方或下方界定抽吸空间而设置的,所述各轧光辊一个接一个安装于刚性的边界壁(37,38)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用于构成有界空间(15)的装置(33),有界空间(15)用于纺纱机(1,34)的机架中的空气循环,装置(33)包括至少一个刚性的边界壁(13,14)。为构建实现所希望的空气流的有界空间、甚至是无遮盖地接近纺纱机的区域,推荐所述装置至少部分地含有柔性材料(33),柔性材料(33)利用固定装置(44,56)保持在机器内部的其位置上并构成有界空间(15)的至少一个边界表面。
文档编号D01G15/82GK1733995SQ20051008826
公开日2006年2月15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2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3日
发明者W·施莱普菲尔, T·佐林格尔, A·克莱纳 申请人:里特机械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