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用于生产和/或整理和卷绕纱线的纺纱机的方法和纺纱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2713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操作用于生产和/或整理和卷绕纱线的纺纱机的方法和纺纱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生产和/或整理和卷绕纱线的纺纱机的操作方法以及根据权利要求1或9的前序部分的纺纱机。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纺纱机领域尤其是漏斗纺纱和加捻机械。在漏斗纺纱机当中,从牵伸组件输出的纱条通过旋转作为导纱器的漏斗得到必要的捻度,同时卷绕到筒管上,得到具有所需强度的纱线。图1所示为纱线卷绕过程中的正常运转。通过漏斗3上的导纱元件16,纱线1被卷绕到位于锭子2上的筒管8上。这个操作由锭子2和漏斗3之间的速度差来完成。
管纱成形由漏斗3(带有导纱元件16)的轴向运动和与之相关的位于锭子2上的筒管来决定。为了纱线下一步的使用,所谓的管纱,通常由“管纱卷绕”形成,也已经找到尤其合适的纱线卷装形状。典型的成品管纱9在圆锥的中心有最大直径,以下称为底部B,并向圆锥的两个末端逐渐变细,以下称为顶点Sp,具有最小直径。
在卷绕到较小的筒管半径rSp上时(图1中位置H,Sp),作为力的平行四边形的结果,要比卷绕到外周时,例如,较大的筒管半径rB,产生更大的纱线张力。图3a中详细给出了这种情形,FF代表作用在纱线导向器件上的切向力的构成F=FF如图3b所示,从中可以直接看出,卷绕张力FAW有一条由卷绕半径r决定的定性的分布图(a qualitative profile)。这个切向力分量也随之被确定。
在筒子/管纱成形过程中,卷绕直径随着它的形状而发生变化。因为,传送是由锭子和纱线的速度决定的,锭子2和漏斗3之间卷绕所需的速度差依赖卷绕直径的改变,并且取决于这些速度改变。漏斗3和锭子2分别由电机6或7传动,以下称为锭子电机6或者漏斗电机7。
根据DE3741430C2[1]或EP0319783B1[2],锭子2的速度恒定,所以,在时间t内或轴向运动过程中,运动漏斗速度呈锯齿状变化。结果,卷入中的纱线张力FAW发生波动,尤其是在锭子2和漏斗3之间的轴向运动转换点的时候。因而,为了得到最好的纱线质量,尽可能地保持纱线张力FAW的稳定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尽可能地得到稳定的纱线张力FAW传动技术也是非常重要的。根据文献[1],为了这个目的,锭子电机6和漏斗电机7都是三相异步电机,被连接到一个普通的转换器上,(在[1]里被称为频率控制器16)。附图2给出了以下的解释,定性地阐述了这种情形漏斗电机7的扭矩/速度特性DT应该与漏斗的负载力矩/速度特性LT相匹配,因此,在同样的频率下,漏斗电机7能以速度nT被驱动,这个速度低于用于卷绕纱线1的锭子速度nS。根据电路和尺寸(circuitryand dimensions),可以用以下措施解决a)漏斗电机7的扭矩特性DT是柔性的,例如,具有一个相对平坡(flat slope)。
b)卷绕关系的变化明显的是时间的函数或者漏斗3的轴向运动的函数,例如,前面所提到的锯齿形。用于稳定卷绕张力FAW所需的漏斗电机的扭矩特性DT的适应由开关桥式(traveller)电路中的电阻来实现。这导致扭矩/速度特性DT或DT’的改变。根据图2,两个特性DT和DT’之间的可控范围被限定,引起速度nT’下降和速度nT上升。
而且,用这种方法,单独的漏斗速度nT,也包括锭子速度nS和漏斗速度之差nT只有较小的范围能被调整和调节,因为锭子电机6和漏斗电机7被连接在同一个致动器上。
为了漏斗速度nT,也包括锭子速度nS和漏斗速度之差nT的可控范围能被加大,在EP0476406A1[3]中批露,锭子电机6和漏斗电机7应该各自具有自己的频率转换器4或5,并且,两个频率转换器4和5应该由一个高级的可编程的控制器连接。
在这个方案里,应该注意的是,两个独立的控制电路应该被控制,例如i)速度nS=f(负载力矩)用于锭子电机ii)锭子电机6和漏斗电机7之间,也包括锭子2和漏斗/钟3之间的速度差nS_nT。
假设一个稳定的锭速nS(根据[1]和[2]作出的假设),下面也已经被实验证明i)纱线张力FAW强烈依赖于卷绕半径r(见附图3a)rH=rSp≤r≤rB;ii)如果在管纱9的锥顶Sp的卷绕半径rSp小,在一个同时较低的漏斗速度nT,纱线张力FAW_Sp大于在圆锥底部B的一个大的卷绕半径rB处,或者在管纱的圆柱部分的纱线张力,同时在一个较大的锭速nS(traveller speed)。
上述情形和它的结果用下述形式表达M=rFAW,m此处,rSp≤r≤rB;下述取决于负载的状态作为一个附加的难题出现i)作为单独的轴承的摩擦的结果,负载发生从一个工作位到另一个工作位的波动。
ii)负载波动也由待克服的空气阻力引起。这个空气阻力强烈依赖于每个管纱9的尺寸,例如,卷绕在管纱9上的纱线量越多,空气阻力就越大。除了管纱成形的形状和状态以外,速度和纱线本身也都影响空气阻力。
在前面解释过的纱线卷绕过程中的关系是一种普遍的性质,例如,不依赖于基本的纺纱方法是否用一个钟盖纺纱机械执行-也称为漏斗纺纱机械或者帽锭纺纱机械或者翼锭纺纱机械-或者环锭纺纱机械。甚至连方法的指导对于参数也不重要。通常被作为下行的方法(descending method)使用的方法能同样地被用作上行的方法(ascending method)。代替使用领先的锭子和尾随的漏斗,如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描述的那样,该方法也能用领先的漏斗和尾随的锭子实施。尽管每个值的信号和数量变化,总的原则不受影响。此外,这些关系对加捻机械无效。在上下文中纺纱机被作为总称。因此,包括使用旋转、驱动和导纱加捻元件的纺纱和加捻方法,所生产的纱线有一个完全真实的捻度,并且还是非自由端的。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生产和卷绕纱线的纺纱机的操作方法以及实施该方法的纺纱机。
1.卷绕张力应该不依赖于独立工作位置的独立负载。这种独立应该尽可能用一种自调节的方式得到。这儿可以忽略用于电机传动的昂贵的和复杂的独立调节的自调节方法。
2.这也包括对两个控制电路的控制。
i)速度nS=f(负载力矩)用于锭子电机ii)锭子电机6和漏斗电机7之间,也包括锭子2和漏斗3之间的速度差ΔnAW=nS_nT。
3.纱线卷绕张力FAW(简称纱线张力FAW)应该独立于瞬时卷绕半径r,此处,rSp≤r≤rB;此外,纱线张力FAW应该尽可能地稳定和可调节。
这个目的根据本发明通过权利要求1中给出的方法和权利要求9中给出的纺纱机来实现。
本发明中优选实施例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
为了得到尽可能稳定的纱线张力FAW,漏斗电机和锭子电机各自有一个扭矩/速度特性,在两个电机的工作范围内互相平行,并且向速度和扭矩差提供一种方法,根据本发明的该方法一方面不需要复杂的控制电路,另一方面,使专门影响工作位置的轴承摩擦以及依赖于管纱尺寸的独立空气摩擦影响可自动调节。包括锭子电机在内的锭子轴承摩擦的增加仅会导致,沿着两个电机的扭矩/速度特性,工作区域移向低速度和略高的扭矩。
用这种方式,用于生产和/或整理和卷绕纱线的方法既不需要针对工作位置进行的调节,也不需要对锭子和漏斗电机进行中央调节。因此,锭子电机和漏斗电机能各自与一个致动器并行操作。取消仅针对工作位置的调节对纺纱机的成本有重要影响,因为,这些纺纱机会有几百个纺纱位置或者加捻位置。因此,可以不将一台纺纱机上所有的锭子电机和所有的漏斗电机分别连接一个致动器,而是电机组或一个机器侧上的电机或者是一个区域内的电机可以连接到一个致动器上。
在本发明的教导下,同时使用名词漏斗,气圈抑制管,钟盖和加捻插入元件。为了简化起见,下面仅使用漏斗。所使用的参考文献列表和符号列表作为说明书的一个组成部分。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作详细解释。


图1是一种已知的漏斗纺纱机械的一个工作位置的重要元件的示意图;图2所示为[1]的现有技术中锭子和漏斗的扭矩对速度的关系;图3a所示为根据现有技术的纱线卷绕过程中张力变化图;图3b显示根据现有技术决定于卷绕半径的卷绕张力/纱线张力的变化;图4是根据现有技术的方法漏斗电机和锭子电机特性图;图5显示由几何学和纱线性质决定的负载特性图;图6是一个纺纱位置的一个工作范围内的锭子电机和漏斗电机的电机特性的详图;图7是用于解释控制电路的去耦的表示锭子电机摩擦和卷绕张力的负载特性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是一个工作位置的重要元件的示意图,例如,一台漏斗纺纱机械的一个工作位置(对应于加捻位置)筒管8被装载在锭子2上用于卷绕纱线1到管纱9。在图1中筒管8和锭子2的表示仅为示意,不代表实际的尺寸和直径的关系。锭子2被一个电机驱动,这里称为锭子电机,和一个相连的致动器5。为了卷绕纱线1,漏斗3被一个电机,这里称为漏斗电机7,和一个相连的致动器4驱动。可以是单相,优选的为三相异步电机。锭子2和漏斗3同轴安装。纱线1被从漏斗3引导到一个导纱元件16,然后被卷绕到筒管8上,被称为自由纱线段14。一个通常的标准型的管纱9由漏斗3和锭子2之间相对的轴向转换运动(也是已知的往复运动(stroke movement))来完成,用指示箭头表示的位置底部B和管H或顶点Sp用在分析公式中。附图标记1表示被纺成的纱条,也表示由加捻形成的纱线。图1所示的筒管8与本发明不相关。纱线1同样可以是无筒管卷绕和由直接从锭子2上卷取形成的管纱9。
为了形成管纱9的不同结构的部分,锭子2和漏斗3在前述的轴向运动期间必须彼此相对变化。
从对前述的运动的分析开始,给出假设卷绕张力FAW稳定预先忽略轴承和空气摩擦力的情形锭子的卷绕转矩MAW_B=FAW.rB(1)
MAW_Sp=FAW.rSp(1)标记Sp表示在管纱9的圆锥顶点Sp较小的锭子半径rSp,标记B表示管纱9的底部B处的较大的卷绕半径rB,参见图1。因此有rSp<rB在这个例子中,锭子半径rSp另外给出了表示筒管的一个标记H,但是在下文中,筒管半径rH和锭子半径rSp没有区别,因为这两个半径的差别可以忽略不计,并且,使用已知的无筒管方法生产的管纱在尺寸上几乎一致。
公式(1)的系统可以被用来形成在两个卷绕半径rSp和rB之间的扭矩的差ΔMAW,由下式给出,ΔMAW=ΔMAW_B-MAW_Sp(2)=FAW·(rB-rSp)(2’)用同样方法,可以得到用各自卷绕半径rSp和rB的末端值表示的锭子2和漏斗3之间的速度差。由下式指定表示卷绕半径rSpΔnAW_Sp(3)表示卷绕半径rBΔnAW_B(3)因此,在管纱9的两个位置顶点Sp和底部B之间的卷绕半径决定的或轴向往复决定的速度差范围∑ΔnAW由下式限定ΣΔnAW=ΔnAW_Sp-ΔnAW_B(4)这个差优选地在两个电机之间被二等分因此,锭子电机6和漏斗电机7在一个运转速度范围内变化ΔnAW=∑ΔnAW/2(5)根据图6,给出锭子S或2和漏斗T或3,它们由下式被微分ΔnAW=ΔnAW_Sp=ΔnAW_T从下述用于卷绕的基本公式中推导出,卷绕半径决定的差扭矩ΔMAW=ΔMAW(r),用于稳定的卷绕张力FAW和在锭子电机6和漏斗电机7上的相同的负载分配L=2·П(ns-nT)=2·П(Δnaw)=const (6)L在表示传送,单位[m/s]。
公式6基于
nT=nS·L2ΠrSp---(6′)]]>卷绕半径决定的差扭矩如图5所示。用于轴向运动的相对应的位置由顶点Sp(或筒管H)和底部B指示。尤其要注意的是在图5中在较高的速度ns处负载转矩LAW下降。在这个点,再次参照双指示作用的符号ΔMAW一方面表示顶点Sp和底部B之间的扭矩差,另一方面表示这个差的在卷绕半径上的曲线ΔMAW=ΔMAW(r)在图5中以间断的刻度所示的负载特性LAW的倾斜(→Δ....在纵坐标和横坐标上)由纱线决定和间接由纱线细度决定,用纱线支数Nm表示。Nm的单位为[m/g]。
Nm=IGarn(m)/mGarn(g)下述术语用于表示纱线性质Tm=αmNm---(7)]]>T捻度m米T/m表示每米纱线上的捻度。
αm加捻因数Nm纱线支数,公支。
根据图5的线性负载特性的斜度由下述被限定i)与在管纱9的顶点处锭子半径rS或rSp和在管纱9的底部处的半径rB相关的几何形状。这个几何信息也决定图5给出的速度或速度差ΔnAW。
ii)纵坐标上的扭矩差ΔMAW现由纱线张力FAW决定,可以直接从前面的公式(1)和(2)得到。
因此,不管卷绕半径,纱线张力FAW现在能被保持稳定,漏斗电机7和锭子电机的差转矩ΔMAW必须在这个卷绕半径r,上各自有相同的值,因为“作用=反作用”(“action=reaction”)。这仅仅是可能,如果运动/速度特性DT在卷绕半径r上精确地跟随纱线的转矩表现,并且相关速度差ΔnT=ΔnAW。如果锭子电机6和漏斗电机7的两个扭矩/速度特性DS和DT不是并行的,如图4,假设不平均分配
ΔnAW=ΔnAW_S和(5.1)ΔnAW=ΔnAW_T和(5.2)ΔnAW_T≠ΔnAW_S(5.3)纱线张力FAW也将不会恒定。这种情况如图6所示。锭子电机6和漏斗电机7的速度差ΔnAW的分配被显示位于各自的位置底部B(表示为rB)和顶点Sp(表示为rSp,几乎与锭子Sp的半径一致)。相应的扭矩,更精确地说,它的差ΔnAW被表示在纵坐标上。
漏斗3相对于锭子2的轴向运动的旋转位置各自位于两个电机特性DT和DS的位置rB和rSp。这个“转换”位置,根据公式(5)由锭子电机6和漏斗电机7的速度差ΔnAW得到。
漏斗电机7的卷绕转矩MAW_T是一个忽略了轴承摩擦和空气阻力的用于一个尾随的漏斗的驱动力矩,例如,漏斗电机7在发生器范围内运转。用数学术语,这个转矩MAW_T在发生器范围内是负值。这可以直接从图5的工作范围内导出,预先假定没有轴承摩擦和空气阻力。
因此,漏斗3和漏斗电机7必须克服它们自身轴承的摩擦转矩。这个由空气阻力带来的力矩可以被假定在给出的速度范围内是稳定的,同样的方法适用于轴承摩擦。因此,轴承摩擦和空气阻力被用一个量MTR_R组合。尤其是,空气摩擦转矩的大小强烈依赖于任何一个外壳。根据公式,漏斗电机的转矩为MTr=MTr_R+MAW_T这儿应该注意的是MAW_T是负值。如果MAW_T大于MTr_R,MTr也是负值。然后,电机在发生器范围内运转。从漏斗3和锭子2的连接,通过待卷绕纱线和在卷绕期间几何关系,遵从“作用=反作用”(“action=reaction”),例如,MAW_S+MAW_T=0。
参考图7来解释轴承摩擦和空气阻力对于锭子电机6的影响。这与本发明所要达到的目的直接相关,即控制上述解释过的两个控制电路。为了这个目的,(负载特性和速度/扭矩特性的“正交性”),与图2相似,附图7给出了相同的原理一个空的筒管8在卷绕开始时被预先确定。对于漏斗3和漏斗电机7的前述扭矩分析同样无效,除了对于空气摩擦外。空气摩擦和克服摩擦所需的转矩依赖于管纱9的尺寸。图7中给出了下述两个负载特性的关系
L0.0空筒管8的负载特性;L0.5半满管纱9的负载特性。
负载特性的预定速度线的交点定义了空筒管8的“工作点”,例如,在底部B(较低速度)和顶点Sp(较高速度)之间的范围。因为负载特性L0.0和用于表示纱线卷绕的负载转矩LAW的负载特性LAW相交(如图7中Orth表示的,正交位置的优选变量),i)和ii)表示下的两个相关的控制电路,互不影响。特性LAW由期望纱线张力FAW和卷绕半径r(图7中B和Sp之间)预先确定。现在可以进行自动调节,因此,锭子6的速度/转矩特性可以通过转换器5的电压频率比被调节到平行。为了补偿在卷装成形中由于锭子上空气阻力转矩的上升导致的速度下降,可以由默认频率的可调节或可控调整来中央调节或控制上述情况,不管是否维持正交与否(这与本发明无关),和特性的间隔。用于管纱大小决定的调整电路或用于管纱大小决定的控制器的表现(从空筒管8到半满管纱9)用图7的标记fL表示。因此,获得用于半满筒纱9的负载特性L0.5。
因为,漏斗和锭子的速度持续变化,但是以已知的程度和在已知的位置,在转换点形成的加速转矩和惯性转矩能够由默认频率暂时地变动来补偿。为了避免对纱线张力产生如DE102004036900.3A1(也可以看作是本申请的一个组成部分)中所述的影响,在预期的事件之前,这种方法被预先地以一种可控或/和可调节的方式引入。
图7解释的这种状态在图4中被总结和叠加,例如,对于锭子电机6和漏斗电机7。锭子电机6和漏斗电机7的平行的速度/扭矩特性用Ds和DT表示。速度的标度范围在图7中也被间断。
使电机特性的在使用范围内产生平行现象的异步电机的设计一般适用作电机。此外,其他的电机,比如,具有合适的电机特性的带或不带刷子等的同步电机也可以被使用。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各种实施例可以自由组合,例如,负载特性的正交性可以以无关联的方式和负载特性LAW组合或锭子电机6的速度特性Ds组合。在被公开的方法和用于执行该方法的纺纱机的上下文中,信息始终能在一个不确定的分析中以平行或垂直方式理解因此,在一个特定的机器上,所述性质将至少基本正确。没有每次施加这些限定以便使本申请文件更加易读,但是,应该被认为是已经给出了明示。为了避免过多的公式,在某些地方,没有严格区分,例如,在图中的特性和由特性代表的数量。尤其是在图5中,一方面,没有准确区分顶点Sp和底部B之间的扭矩差ΔMAW和卷绕力矩MAW,该卷绕张力是由纱线张力FAW和顶点Sp和底部B两个位置之间的表现引起。此外,这些不精确性不会反过来影响本申请文件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各种实施例与是否制造出来的纱线1被无管卷绕或者卷绕到装载在锭子2上的筒管8上无关。
附图标记列表1待纺制的线、纱线、纱条2锭子3气圈抑制管、漏斗、钟、加捻元件4漏斗电机的致动器5锭子电机的致动器6用于驱动锭子的电机,锭子电机7用于驱动漏斗的电机,漏斗电机8筒管9管纱10纱条14自由纱线段16导纱器,包括导纱眼和纱线导向簧片的导纱器所用的符号列表αm公制加捻因数α米B管纱的底部,圆锥底Ds锭子电机的速度/扭矩特性n-MDT,DT’漏斗电机的速度/扭矩特性n-MΔMAW扭矩差ΔnAW_B在底部半径rB处锭子速度和漏斗速度差ΔnAW_Sp在顶点半径rB=rSp处锭子速度和漏斗速度差ΔnAW=在锭子电机和漏斗电机上平均分配的锭子电机和漏斗电机的速度差fL负载控制电路FAW纱线张力,卷绕张力FAW_B底部B的半径rB处的卷绕张力FAW_Sp在顶点Sp的半径rSp处的卷绕张力FF作用在导纱器上的切向力的构成FR在漏斗内由于离心力产生的作用在纱条上的摩擦力FRes作用在从牵引组件输出的纱条上的力(“Res”表示RES测量装置)
H筒管,圆锥顶点L0.0负载特性,空筒管的负载转矩L0.5负载特性,半满筒管的负载转矩LAW,LAW,负载特性,用于两个操作点的纱线卷绕的负载转矩LS锭子的负载转矩LT漏斗的负载转矩LGam纱线长度M力矩,扭矩MAW_B底部处的锭子扭矩MAW_Sp顶点处的锭子扭矩MTR_R轴承摩擦和空气阻力的转矩MGam纱线质量n速度nS锭子电机速度,锭子速度nT,nT’漏斗电机速度,漏斗速度Orth用于卷绕和克服摩擦的负载特性的近似正交性,直角性r半径,可变的rB管纱底部半径rH筒管半径rSp筒管顶点Sp的半径,近似锭子半径或者筒管半径R控制电路,用于管纱的自动成形R1控制电路,具有正常轴承摩擦的管纱的自动成形R2控制电路,具有用于漏斗的上升的轴承摩擦的管纱的自动成形S锭子Sp管纱顶点∑ΔAW点卷绕半径依赖和轴向往复依赖的速度差范围t时间T漏斗、钟、气圈抑制管Upm每分钟转速引用的文献列表[1]DE3741430C2“纺纱装置”
PatenteeZinser Textilmaschinen GmbH,DE-7333 Ebersbach[2]EP0319783B1“纺纱机械”PatenteeZinser Textilmaschinen GmbH,DE-7333 Ebersbach[3]EP0476406A1“使用锭子和cap纺制具有真实捻度的纱线的装置和用这种装置进行纺纱的方法”申请人Maschinenfabric Rieter AG,CH-8406 Winterthur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在纺纱机的纺纱或加捻位置制造和/或整理和卷绕纱线(1)的方法,包括-用于接收纱线(1)的锭子(2),纱线(1)被卷绕在锭子上,-和一个至少部分罩住锭子(2)的漏斗(3),带有一个导纱元件(16),纱线(1)通过该元件被引导到锭子(8),-其中漏斗(3)被第一电动机驱动-以下称为漏斗电机(7),并且,锭子(2)由第二电动机驱动-以下称为锭子电机(6),并且,-漏斗电机(7)和锭子电机(6)各自被连接到用于供应的致动器(4,5)上,其特征在于,漏斗电机(7)和锭子电机(6)各自有一个扭矩/速度特性(DT/DS),所述特性在两个电机的工作范围内互相平行,并且平行于速度差ΔnAW和扭矩差(ΔMAW)。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漏斗电机(7)和锭子电机(6)各自构成具有速度/扭矩特性的电机,所述特性至少在部分区域内,充分呈线性,优选的呈线性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漏斗电机(7)和锭子电机(6)各自构成三相异步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致动器(4,5)调节电机(6,7)的速度/扭矩特性,以使速度范围,不管摩擦损耗不同,在所有的纺纱工作位置处运行期间,在整台机器上保持一致。
5.根据上述任意权利要求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大量的纺纱或加捻位置,其中,所有的漏斗电机(7)被平行连接到第一致动器(4),所有的锭子电机(6)被平行连接到第二致动器(5)。
6.根据上述任意权利要求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大量的纺纱或加捻位置,其中,所有的漏斗电机(7)在组内分别被平行连接到一个致动器(4),所有的锭子电机(6)在组内分别被平行连接到一个致动器(5)。
7.根据上述任意权利要求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克服锭子(2)的轴承摩擦和空气阻力的负载特性(L0.0,L0.5)与用于克服卷绕张力(FAW)的扭矩负载特性(LAW)相交。
8.根据权利要求4-6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漏斗电机(7)和锭子电机(6)的扭矩/速度特性(DT/DS)的陡度和平行性各自通过所连接的致动器(4,5)的电压/频率比被调整。
9.根据上述任意权利要求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转换点处发生的漏斗电机(7)和锭子电机(6)的加速转矩和惯量转矩能通过默认频率的暂时变化被弥补。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预期的事件之前,默认频率的暂时变化已经用一种可控制的和/或可调节的方式被引入。
11.一种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纺纱机的纺纱和加捻位置制造和/或整理和卷绕纱线(1)方法的纺纱机,包括-用于接收纱线(1)的锭子(2),纱线(1)被卷绕在锭子上,-和一个至少部分罩住锭子(2)的漏斗(3),带有一个导纱元件(16),纱线(1)通过该元件被引导到锭子(8),-其中漏斗(3)被第一电动机驱动-以下称为漏斗电机(7),并且,锭子(2)由第二电动机驱动-以下称为锭子电机(6),并且,-漏斗电机(7)和锭子电机(6)各自被连接到用于供应的致动器(4,5)上,其特征在于,漏斗电机(7)和锭子电机(6)各自有一个扭矩/速度特性(DT/DS),所述特性在两个电机的工作范围内互相平行,并且平行于速度差ΔnAW和扭矩差(ΔMAW)。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漏斗电机(7)和锭子电机(6)各自构成具有速度/扭矩特性的电机,所述特性至少在部分区域内,大致呈线性,优选呈线性减小。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漏斗电机(7)和锭子电机(6)各自构成三相异步电机。
14.根据权利要求11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致动器(4,5)能调节电机(6,7)的速度/扭矩特性,以使速度范围,不管摩擦损耗不同,在所有的纺纱工作位置处的运行期间,在整台机器上保持一致。
15.根据权利要求11-14之一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具有大量的纺纱或加捻位置,其中,所有的漏斗电机(7)平行连接到一个第一致动器(4),所有的锭子电机(6)平行连接到一个第二致动器(5)。
16.根据权利要求11-15之一的纺纱机械,其特征在于,具有大量的纺纱或加捻位置,其中,所有的漏斗电机(7)在组内分别被平行连接到一个致动器(4),所有的锭子电机(6)在组内分别被平行连接到一个致动器(5)。
17.根据权利要求11-16之一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用于克服锭子(2)的轴承摩擦和空气阻力的负载特性(L0.0,L0.5)与用于克服卷绕张力(FAW)的扭矩负载特性(LAW)相交,优选的呈直角相交。
18.根据权利要求17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漏斗电机(7)和锭子电机(6)的扭矩/速度特性(DT/DS)的陡度和平行度各自通过所连接的致动器(4,5)的电压/频率比被调整。
19.根据上述任意权利要求之一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在转换点处发生的漏斗电机(7)和锭子电机(6)的加速转矩和惯量转矩能通过默认频率的暂时变化被弥补。
20.根据权利要求19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在预期的事件之前,默认频率的暂时变化已经用一种可控制的和/或可调节的方式被引入。
全文摘要
一种带有大量的工作位置用于生产和/或整理和卷绕纱线(1)的纺纱机。每个工作位置都具有一个用锭子电机(6)驱动的锭子(2)和一个用漏斗电机(7)驱动的漏斗(3)。为了保持卷绕过程中卷绕张力(F
文档编号D01H7/06GK1727533SQ20051008796
公开日2006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29日
发明者H·沃尔夫 申请人:里特机械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