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纺细纱机下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4734阅读:6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棉纺细纱机下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天然纤维、人造纤维及其合成纤维的一种纺纱机牵伸机构的零件,特别是属于一种棉纺细纱机所用的下销。
〖背景技术〗目前纺织厂细纱机所用的下销,主要是采用阶梯状断面,如附图1所示,阶梯平面之间采用R3~R10的圆弧过渡。具有这种结构特点的下销(4),纤维变速点的离散度大,且当上销(1)随中上罗拉(2)前后调整时,上皮圈(3)与下皮圈(5)之间的实际钳口距离随之变化,因而造成锭间差异大,继而影响纺纱质量。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棉纺细纱机下销,克服现有同类产品的缺点,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纺纱工艺的要求,达到提高纺纱质量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棉纺细纱机下销,采用圆弧面、斜面、平面相结合的形状,其特征在于,其上表面由斜面(6)和圆弧面(8)构成,斜面(6)和圆弧面(8)之间通过斜面(7)连接;斜面(6)与水平面的夹角α为0~45°;斜面(7)与水平面的夹角β为0~90°;斜面(7)的垂直高度H为0~4毫米;斜面(7)与圆弧面(8)的交接点,距离本实用新型前沿的尺寸L为2~12毫米。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斜面(6)与水平面的夹角α为0~45°,与上销角度近似,可使上销随中上罗拉前后移动时不会造成钳口变化,能更好地控制纤维运动,因此具有锭间差异小、纺纱质量高的积极效果。

〗附图部分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以下结合附图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传统下销与牵伸机构结构示意图;图2,T形定位的本实用新型的断面示意图;图3,V形定位的本实用新型的断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棉纺细纱机下销,其上表面的结构是相同的,均包括斜面(6)和圆弧面(8),两者之间通过斜面(7)连接。斜面(6)与水平面的夹角α为0~45°;斜面(7)与水平面的夹角β为0~90°;斜面(7)的垂直高度H为0~4毫米;本实用新型的纤维变速点,即斜面(7)与圆弧面(8)的交接点,距离本实用新型前沿的尺寸L为2~12毫米。
图2所示的是采用T形定位的本实用新型的断面结构;图3所示的则是采用V形定位的本实用新型的断面结构,其下端尺寸为2毫米或2.95毫米。
权利要求1.一种棉纺细纱机下销,采用圆弧面、斜面、平面相结合的形状,其特征在于,其上表面由斜面(6)和圆弧面(8)构成,斜面(6)和圆弧面(8)之间通过斜面(7)连接;斜面(6)与水平面的夹角α为0~45°;斜面(7)与水平面的夹角β为0~90°;斜面(7)的垂直高度H为0~4毫米;斜面(7)与圆弧面(8)的交接点,距离前沿的尺寸L为2~12毫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棉纺细纱机下销,其特征还在于,其下端尺寸为2毫米或2.95毫米。
专利摘要棉纺细纱机下销,属于一种纺纱机牵伸机构的零件,其上表面由斜面(6)和圆弧面(8)构成,斜面(6)和圆弧面(8)之间通过斜面(7)连接。斜面(6)与水平面的夹角α为0°~ 45°,与上销角度近似,可使上销随中上罗拉前后移动时不会造成钳口变化,能更好地控制纤维运动,因此具有锭间差异小、纺纱质量高的积极效果。
文档编号D01H5/00GK2908537SQ20052008773
公开日2007年6月6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29日
发明者刘文田, 葛树厂, 毛军 申请人:刘文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