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纱装置的漏斗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5521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纺纱装置的漏斗单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纺纱装置的漏斗单元,其具有一个可旋转地悬臂式支承的可以驱动或可以制动的漏斗。例如由DE 34 00 327 A1已知一种这样的漏斗单元。
背景技术
所谓纺纱的概念在本发明中也可以理解为捻纱,其中也由一个绕线筒输出纱线代替纱线卷绕,而且纱线既可以由短纱也可以由合股线构成。
在现有技术的多种多样的实施方式中已经知道的漏斗单元具有一个用于纺纱装置的漏斗,该漏斗设计用于同心地覆盖住一个锭子的纱线卷绕部位并能够导引纱线及由电动机驱动,其中不同的漏斗几何形状取决于所使用的方法和材料已经证实为适合的。所谓漏斗的概念因此在本发明范围中不仅是指一种漏斗形状,而且也指一种钟形、圆柱形、截锥形及各种任意的其它适合用来实施漏斗纺纱法、帽锭纺纱法、线圈纺纱法或者一种类似的纺纱法、捻线法或复绕法的形状或者也指所谓纺纱或捻纱锭翼或者气圈罩。漏斗一般被悬挂的并从上面覆盖住大多数垂直的被驱动的锭子。
漏斗的支承和驱动装置由于现代纺纱法的高漏斗转速(力求使漏斗转速超过40000转/分)而面临着一种特别的挑战。一般地漏斗具有一种拉长的形状,以便能够完全盖住漏斗的接线部位。
由于纱线在漏斗的内或外表面上导向而且由于在漏斗之内有纤维不对称堆积的危险,因此拉长的快速旋转的漏斗的无振动的支承证实为特别有问题的,尤其是由于摩擦阻力而在轴承上的损失以及过大的噪声都必须要限制到最小值,以便使方法的总能量需求及装置的制造成本和维护成本都保持尽可能较小。无论如何都必须阻止由于过度振动而使旋转部件发生摇摆,因为在旋转和静止部件之间的接触可能产生很大的损伤。
一种谋求低振动和低阻力支承的可能的轴承和驱动装置对把漏斗直接以围住漏斗的轴承形式支承。驱动装置在此情况下大多也包围住漏斗。一种这样的装置的优点在于由于杠杆臂短,在漏斗处固不平衡而引起的振动的危险相对较小。但因为支承布置在漏斗周围,漏斗一般具有一个相对较大的直径用于盖住锭子,因此选择适合的轴承被证实为非常困难的。包围住漏斗的支承结构在水平方向上需要相对较大的位置。因此限制了最大的可以相互并排地在一个漏斗支承盘上定位的漏斗的数量。纱线不在漏斗的外表面上导向。此外也不可能,在漏斗上移动小直径的遮蔽构件,例如用来遮蔽住锭子和所卷绕的纱线的一种遮蔽套筒。
包围住漏斗外表面的通常的滚动轴承,例如象在CH 681 630 A5和EP 0 458 154 A1里所公开的那样,具有不可避免的大的轴承直径,该轴承首先由于转速稳定性差、摩擦阻力太大、噪声太大以及水平位置需求太大,因而不适合于所追求的高漏斗转速。尤其象由DE 30 47275 C2所已知的那样,包围住漏斗的圆柱形上部分的空气轴承的使用虽然降低了驱动能量并且可以使漏斗以力求的大于40000转/分的高转速实现驱动,但是这种空气轴承的制造和运行都很昂贵,因为由于周围空气含有纤维尤其使维护费用很高,而且每个单个的纺纱位都要求供给压缩空气,因此总的能耗升高。另外包围住漏斗的空气轴承的水平方向的位置需求也比较大。在DE 44 22 420 A1中提出使用至少一种磁性轴承作为漏斗支承的另一种解决方案,这种轴承借助于一个传感器可以主动地进行调节。漏斗因此是自由悬浮地磁性支承。虽然磁性轴承满足了转速稳定性的要求,同时轴承摩擦阻力又很小,但是主动的磁性轴承与滚动轴承相比结构上就复杂得多,制造也很贵,必需要供电还要有昂贵的电子控制系统。但纺织机械主要应用在低工资国家里并且高素质的维护人员也很有限,因此这种构造复杂并且只能由专业人员定期维护的解决方案在实践中几乎无法推广应用。
在另一种可能的和已知的轴承和驱动装置中漏斗的支承和驱动装置都是通过一个空心轴来进行,该空心轴同轴地连接于漏斗上端,并借助于该空心轴使纱线引向漏斗。漏斗是悬臂式支承的并可以自由接近,因此不仅在漏斗的内表面上,而且在其外表面上都可以导引纱线。因为支承和驱动都通过空心轴来进行,而空心轴的直径比盖住锭子的漏斗的直径要小得多,因此可以借助于滚动轴承实现相对高的漏斗转速。但伸长的漏斗对轴承来说构成一个大的杠杆臂,因此漏斗上最小的不平衡,例如由于污染或者纱线张力而产生,会造成很大的振动,它就限制了最大可达到的漏斗转速而且显著地加速了磨损。旋转和固定的部件之间,尤其是电驱动装置的转子和定子之间的所有接触在任何情况都必须避免,因为这可能导致构件的破坏。
DE 34 00 327 A1中描述了一种具有可驱动或可制动的钟形件的所谓帽锭纱线装置,其中在钟形件的外侧将纱线在周围圈结起来并输送给锭子。钟形件通过两个单列滚动轴承位置固定在一个连接于其柄的上端的轴上,从而可旋转地设置于帽锭纺纱装置的机架上的固定位置上,这些轴承在轴上而且它们的内环与轴固定连接。轴具有一个纵向通道,该通道具有一个位于钟形件柄部上端的轴承之下的出口用于将纱线引导到钟形件外表面上。钟形件通过一个电动机实现驱动,电动机的转子固定在轴的离开漏斗的端部上,因此钟形件、轴和转子的整个支承都发生在转子和漏斗之间。驱动装置的定子与纺织机的机架相连。钟形件以小的空气间隙被一个不动的可打开的外罩围住。另一种外罩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与钟形件的外罩设计成一体,它将锭子围住。这两种外罩必要的话可以被打开用于在绕线筒上的作业,如排除断纱,或者用于通过空的绕线筒来替代满的绕线筒,其方法是使它们尤其是设计成可打开的。通过轴承在轴上的布置使轴承直径小于在一种包围住漏斗的轴承,因而可以实现钟形件较高的转速。但是因为该轴不得小于规定的最小直径,以便使悬臂式支承的长的钟形件能够实现无振动的、可靠的支承,因此推上的单列滚动轴承的滚动体滚道对于追求的转速来说总还是具有相对较大的直径而两个单列轴承的间距还是表明所追求的钟形件转速的障碍。另外引起的磨损也就相对较大,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对产品精度的要求就提高到了极限,这又使制造过程的费用很高。钟形件和轴承的快速而并不复杂的拆卸,尤其是为了维护的目的是不可能的,因为两个单列轴承必须对向相互夹紧来装配而且轴承的拆卸很费事。每个轴承形成一个自身的润滑腔,因此可以使两个轴承分开地进行润滑。另外必须使转子离开轴以便取出漏斗。并没有说明整个装置的有效减振减振的解决方案。
WO 2004/076727 A1公开了一种用于线圈纺纱或捻线的装置,其具有一个钟状动气圈罩,它具一个构成轴的逐渐变小的圆柱形部件。轴通过一个轴承座借助于两个轴承列而可旋转地支承。在这两个轴承列之间设有一个异步电动机。轴承座和电机布置在一个固定于轴承支承盘上的外壳里。这种类型的轴承-驱动组合在实际应用中很复杂,因为轴承和驱动装置强制地组合起来,而且两个轴承必须通过固定的驱动装置外壳相互对着夹紧。在一种这样的结构中为了强制地对滚动轴承进行日常维护就必须要拆开驱动装置。这就大大提高了维护费用。每个轴承形成一个自身的润滑腔,使两个轴承可以分开地润滑。并没有描述用于必要的减振的有效措施。

发明内容
因而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具有可驱动的或可制动的漏斗的漏斗单元,借助于该漏斗单元可以在构造相对比较简单和紧凑磨损低、维护简单以及尽可能小的能耗的同时实现较高的漏斗转速。
该任务通过实现独立权利要求中所述特征性特征来解决。对本发明以替代的或有利的方式进行改进的那些特征见从属权利要求。
本发明指出通过紧凑地布置一个位于转子和漏斗之间的轴承壳内的轴承,并通过共同的振动上将旋转部件、固定的驱动元件和轴承壳与漏斗单元的外罩、漏斗支承盘和其余不动的部件隔离,那么由于振动特性大大地有利了,就可以在保证漏斗单元较小的磨损、低能耗和可简单拆卸的同时实现较高的漏斗转速。
本发明原则上既可应用于纺纱机,也用于编织机上,这形成上面所述任务的基础。若以下述及纺纱机和纺纱过程的话,那么总是也可以包含捻线机和捻线过程。对专业人员来说众所周知的是这样的过程从原理上说例如也可以用合股线、充股捻线(false ply yarn)、包芯线或包芯合股线、花线或花式合股线和其它过程变形方案并与过程有关地无论在所述的还是在相反的料流方向上实施,因此所谓卷绕纱线在本发明的范围中也可理解为输出纱线。
在文献中有许多不同的概念应用于漏斗纺纱或类似方法,例如钟形纱纺、用气圈罩的纺纱、帽锭纺纱、翼锭纺纱和其它名称。但本发明不仅局限于漏斗纺纱,而一般地指纺纱、捻线、或复绕装置,在这些装置中一个可旋转的、可以导引纱线的、基本上为旋转对称的纱线导向构件或气圈罩构件可以包括一个同样也可以旋转的用于纺纱、捻纱或复绕的锭子的一个纱线卷绕部位或者出纱部位(以下称为纱线卷绕部位)。
按照本发明的用于纺纱装置的漏斗单元具有一个可驱动的、带有一个纱线卷绕部位的锭子,它可以布置或者已经设置于纺纱装置的一个漏斗支承盘上。漏斗单元具有一个设计用于同心遮盖住纱线卷绕部位的、能使纱线优选地向里面或必要时向外面导引的可旋转支承和可驱动的漏斗,漏斗除了一种漏斗形状之外也可以具有所有任意的另外适合的形状。一个可旋转支承的轴具有一个用于将纱线输送至漏斗的轴向导纱孔并不可转动地与漏斗同轴地连接,通过该轴漏斗可旋转地悬臂式支承并且可以驱动或可以制动。轴和漏斗或者由两个相互连接的、可以由不同的相应适合的材料组成的部件构成或者设计成一体。漏斗的驱动或制动通过一个电驱动装置进行,该驱动装置的转子尤其借助于粘结或者收缩而固定在轴上,而其定子被一个驱动装置外壳围住。电驱动装置例如设计成一种异步电机或一种同步电机。轴承单元布置在一个与驱动装置外壳连接的轴承壳里并在驱动装置的转子和漏斗之间的轴上,因此漏斗和转子可旋转地悬臂式支承。所谓轴承单元一般是指一种用来至少径向地和优选地也轴向地支承轴的构件。轴承壳,它例如可以具有一种闭合的、尤其是圆柱形外壳或者一种钳状夹座的形状,它一般是轴承单元的支架。轴承单元在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方案中设计成具有两个滚动体列的双列滚动轴承,其内环由具有两个使滚动体导向的外槽的轴构成。在该实施方式中轴由一种适合于滚动体导向的材料制成。因为滚动体直接在轴的槽里滚动,所以两个滚动体滚道的直径与装在轴上的滚动轴承相比就小得多,因此可以在较小摩擦阻力时实现轴承较高的转速稳定性。在本发明的另一种改进方案中双列滚动轴承的外环设计成一个尤其是圆柱形的长的轴承衬套,它具有两个内槽用于滚动体导向。轴承衬套被轴承壳围住并与之连接,尤其是可松开地。通过分开轴承衬套和轴承壳之间的连接就可以将漏斗与轴及整个轴承单元与剩下的漏斗单元分开。这甚至可以不把转子从轴上去掉来进行,如果轴承衬套的外部(如在本发明的一个改进设计方案中)大于转子的最大外径并且可以使转子轴向穿过轴承壳的话,那么漏斗、轴、转子和轴承单元作为一个共同的漏斗构件通过沿漏斗方向上的轴向移动而与剩下的漏斗单元分开。这有很大的优点整套轴承的维护和更换都可以不必很费工而在最短时间内实现。可用另一种漏斗构件来更换一个漏斗构件,例如为了将纺纱机按另一种纺纱方法进行改造,也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因为双列滚动轴承构成一个封闭的单元,因此两个滚动轴承就可以用一个共同的对外密封的润滑腔,这使维护容易得多。将漏斗构件与剩下的漏斗单元分开例如借助于一个直接径向指向轴的方向上的螺钉来进行,它从外面容易接近并啮入一个成形于轴承衬套里的凹部,因此当螺钉拧紧时就避免了漏斗构件相对于剩下的漏斗单元产生滑动或转动。牢固围住轴承衬套的塑料环例如用作容纳件,螺钉可以啮入该环里。
按照本发明漏斗单元具有一个与漏斗支承盘至少间接可连接的或已连接的、尤其是圆柱形的外罩,该外罩至少同心地径向间隔地包围住轴承壳。外罩与轴承壳通过至少径向和轴向起作用的保持间距的减振构件隔离开地连接,从而使至少漏斗、轴、转子、驱动装置外壳、定子和轴承壳与装置的剩下部分,特别是外罩和漏斗支承盘隔离开,从而不传递或者只是部分地传递振动。这就大大改善了漏斗单元的振动性能,可以达到较高的漏斗转速、降低能耗并提高过程安全性。减振构件例如设计成两个减振构件,它们基本在两个滚动体列的轴向高度上环状地围住轴承壳。减振的橡皮金属构件或者其它的弹性减振件,例如橡皮环、塑料环或泡沫材料环都适合作为减振构件。若不用环那也可以使用多个围绕着轴承壳分布的单独零件。这些旋转构件尤其是由漏斗、轴、转子和轴承单元的部件构成,因为这些旋转构件和直接与这些旋转构件互相作用的固定构件,尤其是驱动装置的定子和与后者连接的轴承壳构成了一个相互耦联的、尽可能小的和轻的振动单元,从而避免了在旋转构件和上述固定构件之间的相对振动,因而避免了转子在定子里由于不希望的振动而引起径向运动,甚至可能避免在转子和定子之间的一种干扰驱动装置的接触。在该振动单元和与之隔离开的静止的轴承单元之间的交接处由位于轴承衬套和与漏斗支承盘相连接的外罩之间的减振构件构成。外罩或者用作减振构件和漏斗支承盘之间的交接处,或者在本发明的另一种改进方案中间接或直接地行使另一种功能,优先是遮蔽功能,其方法是使外罩沿着漏斗纵向布置并基本上同心地围住漏斗的整个长度。外罩例如具有一个圆柱形外表面和一个至少部分地适配于漏斗外表面形状的内表面。圆柱形外表面可以用作为圆柱形遮蔽构件的纳容件,它为了遮蔽住锭子可以在外罩上向着锭子方向移动。外罩可以设计成单件的或者多件的并且例如可以在围住漏斗的部位里打开。


以下就根据附图示意示出的具体的实施例纯粹作为举例详细说明按照本发明的装置,其中也描述本发明的其它优点。详细所示为图1具有减振构件和可拆卸的漏斗构件的按照本发明的漏斗单元的一种实施方式;图2图1所示的漏斗单元的一个由漏斗、轴、转子和轴承单元所组成的漏斗构件。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因为图2示出图1中的一部分以表示得更清楚些,因此以下就对这两个图一起加以说明。图1纯粹示意地表示了用于纺纱装置的按照本发明的漏斗单元的一种可能的实施例,该单元包括有一个单独地可驱动的锭子2用于在一个纱线卷绕部位1上接收纱线,而图2则示意表示与剩下的漏斗单元分离的漏斗构件21。锭子2和漏斗单元相互以已知的方式实施轴向运动。锭子2的纱线卷绕部位1例如由锭子2的那个至少部分地被(如图1所示)已卷绕的纱线27所围住的外罩表面构成。在所示实施例中纱线以一种管纱的形式卷绕在套筒26上,该套筒插在锭子2上。漏斗单元具有一个漏斗4,漏斗有一个圆柱形基本形状和一个锥形扩大的端部。作为替代方案尤其也可以使整个漏斗4设计成圆柱形或圆锥形或者使漏斗4具有另外任意适用于实施纺纱方法的形状。漏斗4不可转动地与轴6连接。在轴6上设有一个贯通的中央的导纱孔5,通过该孔使纱线进入漏斗4并在那里在旋转的漏斗4的内表面上被引导至一个导纱器28,该导纱器例如设计成一个眼,直至漏斗4的锥形扩展的端部的底边。在一个此处未详细叙述的替代方案中该纱线例如可以穿过一个开口在合适位置上向外面导向或者在漏斗底边上形成一个圈。通过漏斗4同心地卷在锭子2上就以已知的方式使纱线卷绕起来。漏斗4和轴6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表示为一个共同的部件。但可以将轴6和漏斗4设计成两件式结构,它们各由适合的材料制成。轴6通过一个轴承单元12可旋转地径向和轴向径向支承并通过一个设计成电动机的驱动装置7驱动,驱动装置的转子8无相对转动地装在轴6上。轴6和转子8之间的连接例如可以借助粘结实现,轴承单元12由两个滚动体列23a和23b、一个具有两个内槽17的圆柱形轴承衬套16和两个直接在轴6上磨出的外槽15组成,这两个滚动体列23a和23b分别在槽里滚动。轴6因此起到内环的作用,而轴承衬套16则作为外环,因为轴承滚道就直接在轴6或者轴承衬套16里磨出。因为滚动体直接在轴6上导向,因此轴承直径尽可能地小,因此可以达到高的轴承转速。由于所述的轴承单元12布置在轴6的装有转子8的区段和邻接于漏斗4的区段之间,因此漏斗4和转子8为悬臂式支承。轴承衬套16由一个同样也是套筒状的轴承壳11以间隙或过渡配合围包住。为了阻止轴承衬套16并因此轴6相对于轴承壳11的轴向滑动,设有一种可松开的连接,最好是在轴承壳11里指向轴6的夹紧螺钉24,该螺钉啮入一个由适合的材料、例如POM(聚甲醛)制成的环22里,此环固定在轴承衬套16里的一个中心环形槽里,使该衬套不变形。驱动装置7的定子10位于一个驱动装置外壳9里,通过该外壳使定子10与轴承壳11连接。在所示的实施例中驱动装置外壳9和轴承壳11是一体的。当然也可以是多体的结构。
轴承单元12被两个径向、轴向和在圆周方向上作用的减振构件14a和14b包围住,这些减振构件将包括定子10的驱动装置外壳9、轴承壳11和轴承衬套16与一个同心地径向间隔地围住至少轴承壳11的圆柱形外罩13去耦合地连接起来。减振构件14a和14b例如由橡胶弹性的减振环构成并基本位于两个滚动体列23a,23b的轴向高度上。外罩13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具有一个圆柱形外表面18,其同心地包围住漏斗4,并基本在漏斗的整个长度上L4有一个小的气隙并且在靠近漏斗4的底边附近终止。外罩13的内表面20至少部分地适应于漏斗4的外表面19。通过用外罩13将漏斗4封闭起来就减小了漏斗4上的空气阻力矩,这可以使能耗变小。在夹紧螺钉24部位里在外罩13上设有一个孔,以便能从外面松开夹紧螺钉。外罩13在邻近轴承单元12的上面区段里与纺纱装置的漏斗支承盘3连接并因此既起到在漏斗支承盘3和减振构件14a和14b之间的交接处作用,也起到漏斗4的遮盖作用。但另一种替代方案也可以使外罩13只是套状地围住轴承壳11,与轴承壳通过减振构件14a和14b隔离开地连接,并不围住漏斗4并且不起到漏斗4的遮盖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外罩13设计成一个短的外壳,它与漏斗支承盘间接地或直接地相连接。
由于轴承单元12和驱动装置7通过减振构件14a和14b与外罩13和漏斗支承盘3在振动上去耦合,因而大大改善了漏斗单元的振动性能,从而可以实现高的漏斗转速、小的振动和转小的能源需求。
轴承衬套16的外径D16设计得大于转子8的最大外径D8,因此转子8可以轴向穿过轴承壳11导向。借助于通过松开夹紧螺钉24而轴向可松开的轴承衬套16和轴承壳11之间的连接,因此就可以将漏斗4、轴6、转子8和轴承单元12作为一个共同的漏斗构件21通过将漏斗4沿方向25轴向移动而与剩下的漏斗单元简单地分离开。这特别对于实施对轴承单元12或驱动装置7的定期维护、对于清洗漏斗4或者对于更换整个漏斗构件21,例如在变换纺纱方法时都非常有利,因为通过松开一个夹紧螺钉24就可以取下整个漏斗构件21。因此避免了纺纱装置的不必要的停顿时间,因此除了由于可以实现较高的漏斗转速而使生产率大大提高之外还可以节省其它与维护有关的费用。
漏斗单元的特征在于,漏斗4连同驱动装置和由轴6、转子8、外壳9、定子10和轴承壳11组成的轴承单元6,8,9,10,11,通过减振构件14a,14b与外罩13相连并因此弹性地安装于外罩里。
附图标记列表1 纱线卷绕部位2 锭子3 漏斗支承盘4 漏斗5 导纱孔6 轴7 驱动装置8 转子9 驱动装置外壳10 定子11 轴承壳12 轴承单元13 外罩14a 减振构件14b 减振构件15 外槽(在轴6上)16 轴承衬套17 内槽(轴承衬套16的)18 外罩13的外表面19 漏斗4的外表面20 外罩13的内表面21 共同的漏斗构件22 环23a 滚动体列23b 滚动体列24 夹紧螺钉25 方向26 套筒27 卷绕的纱线28 导纱器L4漏斗4的长度
D8转子8的最大外径D16轴承衬套16的外径
权利要求
1.用于纺纱装置的漏斗单元,其具有可驱动的带有一个纱线卷绕部位(1)的锭子(2),该漏斗单元可以布置在纺纱装置的一个漏斗支承盘(3)上并且具有·一个设计用于同心地覆盖住纱线卷绕部位(1)的和可以导引纱线的漏斗(4),·一个不可转动地与漏斗(4)连接或者与漏斗(4)成一体的、具有一个导纱孔(5)用于将纱线输送至漏斗(4)的轴(6),通过轴使漏斗(4)可旋转地悬臂式支承并且可以驱动或者可以制动,·一个电驱动装置(7),其具有一个固定在轴(6)上的尤其借助于粘结固定的转子(8),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或制动漏斗(4)并且还具有一个被驱动装置外壳(9)围住的定子(10),和·一个轴承单元(12),它布置在一个与驱动装置外壳(9)相连的轴承壳(11)里并在转子(8)和漏斗(4)之间设在轴(6)上,使漏斗(4)和转子(8)可旋转地悬臂式支承,其特征在于,可与漏斗支承盘(3)至少间接连接的、尤其是圆柱形的外罩(13)同心地径向间隔地至少包围住轴承壳(11)并与轴承壳(11)通过至少在径向和轴向起作用的、保持间距的减振构件(14a,14b)隔离开地连接,使至少漏斗(4)、轴(6)、转子(8)、驱动装置外壳(9)、定子(10)和轴承壳(11)与外罩(13)和漏斗支承盘(3)隔离开。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斗单元,其特征在于,轴承单元(12)是双列滚动轴承,其内环由轴(6)构成,该轴具有两个外槽(15)用于使滚动体导向。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漏斗单元,其特征在于,轴承单元(12)是双列滚动轴承,其外环由一个轴承衬套(16)构成,轴承衬套被轴承壳(11)围住并与轴承壳尤其是可松开地连接,轴承衬套具有两个内槽(17)用于使滚动体导向。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漏斗单元,其特征在于,·轴承衬套(16)的外径(D16)大于转子(8)的最大外径(D8),使转子(8)可以穿过轴承壳(11)导向,而且·在轴承衬套(16)和轴承壳(11)之间的连接是轴向可松开的,因此使漏斗(4)、轴(6)、转子(8)和轴承单元(12)可以作为一个共同的漏斗构件(21)通过在漏斗(4)方向(25)上的轴向移动与剩下的漏斗单元分开。
5.按权利要求2至4中之一所述的漏斗单元,其特征在于,减振构件是两个减振构件(14a,14b),它们基本上在两个滚动体列(23a,23b)的轴向高度上环状地围住轴承壳(11)。
6.按权利要求1至5中之一所述的漏斗单元,其特征在于,外罩(13)在漏斗(4)上纵向延伸并同心地基本在整个长度(L4)上围住漏斗(4)。
7.按权利要求1至6中之一所述的漏斗单元,其特征在于,外罩(13)具有一个圆柱形外表面(18)和一个至少部分地适配于漏斗(4)外表面(19)形状的内表面(20)。
8.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漏斗单元的漏斗构件(21),具有·一个设计用于同心地覆盖住纱线卷绕部分(1)的、能够导引纱线的漏斗(4),·一个与漏斗(4)无相对转动连接的或者与漏斗(4)成一体的、具有一个导纱孔(5)用于将纱线输送至漏斗(4)的轴(6),通过该轴可以使漏斗(4)可旋转地悬臂式支承和可以驱动或可制动,·一个固定在轴(6)上、尤其借助于粘结固定的转子(8),转子可以由电驱动装置(7)的一个定子(10)围住并被驱动,而且·一个布置在转子(8)和漏斗(4)之间的轴(6)上的轴承单元(12)用于可旋转地悬臂式地支承住漏斗(4)和转子(8),其特征在于,轴承单元(12)是一种双列滚动轴承,其外环由轴承衬套(16)构成,所述轴承衬套具有两个内槽(17)用于滚动体导向,而且轴承衬套(16)的外径(D16)大于转子(8)的最大外径(D8)。
9.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漏斗构件(21),其特征在于,设计成双列滚动轴承的轴承单元(12)的内圈由轴(6)构成,所述轴具有两个外槽(15)用于滚动体导向。
10.按权利要求1至7中之一所述的漏斗单元,其特征在于,漏斗(4)连同驱动装置和轴承单元(6,8,9,10,11)通过减振构件(14a,14b)与外罩(13)相连并因此弹性支承于外罩里。
全文摘要
适用于高漏斗转速的、振动优化的并且可方便维护的纺纱装置的漏斗单元。漏斗单元包括漏斗和与之防转连接的或与漏斗设计成一体的轴,通过该轴使漏斗可旋转地悬臂式支承并借助于电驱动装置可以驱动或可以制动,驱动装置的转子固定在轴上而其定子由一个驱动装置外壳围住。轴承单元布置在一个与驱动装置外壳连接的轴承壳里并设在漏斗和转子之间的轴上,使漏斗和转子可旋转地悬臂式地支承。按照本发明漏斗单元具有一个与漏斗支承盘连接的外罩,该外罩同心径向间隔地围住轴承壳并与轴承壳通过至少在径向和轴向作用的、保持间距的减振构件隔离地连接,使得至少漏斗、轴、转子、驱动装置外壳、定子和轴承壳与外罩和漏斗支承盘隔离开。
文档编号D01H1/00GK1821461SQ200610009049
公开日2006年8月23日 申请日期2006年2月17日 优先权日2005年2月18日
发明者L·马利纳, C·格里斯哈默 申请人:里特机械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