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针缝纫机的针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6301阅读:18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针缝纫机的针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缝纫机,尤指一种双针缝纫机的针板结构。
背景技术
双针缝纫机的工作原理,是以装有两根机针和两个垂直式的旋梭同步运作,将两上缝线与两下底线勾织成两行平行线迹的车缝线,使车缝作业可快速完成或形成特殊的线迹视感。而两平行车缝线的线迹规格,乃是依两根机针彼此间的距离(约在1.6~16mm范围内)制定有数种号数规格,且其缝制的双线式线迹A,又依两机针的相对落针位置而有并排及错位之分(如图7及图8中所示的样式),当客户要求的线迹形式为相互并排且为最小号数时,一般双针缝纫机乃须取相对应规格号数的针板10(如图9所示)来组设使用。
但现今针板10的制作多是以脱蜡翻沙铸造技术所制成,当针板10的两针孔101需呈相互并排且为最小号数时,两针孔101下方的隔片102厚度则需极其细薄(如图10所示),以令隔片102两侧针孔101的缝线可有效地区隔而不会相互勾扯;对于隔片102结构在此点要求下来脱蜡翻沙铸造时,则有技术上的困难,因细薄隔片102于脱模时,易产生破损的现象,若隔片102在脱模过程完整,仍需避免在后续热处理的工艺中有热胀收缩破损之虞,故常使针板10的制造良率降低。另外,若该破损结构的隔片102进行车缝作业时,易造成两侧针孔101的缝线所形成的线环会勾线于破损结构处,因而有断线或缠线的现象产生。如此,为了有效排除不良针板10的影响,本设计人乃积极研究改进之道,乃以其余制造方式来克服上述缺失,而终有本实用新型的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针缝纫机的针板结构,令双针缝纫机使用较小针距机针进行缝纫作业时,缝线所形成的线环没有勾线、断线之虞。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双针缝纫机的针板结构,包括有座体、锁板、隔片以及背托板;其中座体,该座体的顶端成型有一凹槽,凹槽底面两端处各设有一螺孔,所述座体的两端侧各向下延伸成型一锁座,该凹槽的底端处向下延伸设有一支撑片,该支撑片中央部成型有一切槽;锁板,其板体两端处各设有一沉窝螺孔,而板体的一侧设有一嵌槽,所述嵌槽内壁的两端各设有一横向锁孔,且所述嵌槽内壁的中央处垂向开设一针孔;隔片,其片体的两侧各冲设有一通孔,两通孔的孔距与前述锁孔相匹配;背托板,其板身上端两侧各开设有一锁孔,板体的一侧面保持平整而形成有一托抵支撑面,支撑面的中央垂向开设有一缺槽,缺槽的顶端开设有一针孔;利用上述构件,令隔片贴靠于背托板支撑面上,再令背托板与隔片一并嵌入锁板的嵌槽中,使锁孔、通孔与锁孔形成对应贯通状并依序贯锁,令隔片受背托板与锁板相互夹持固定,再将该锁板植入于座体的凹槽内,取螺丝透过沉窝螺孔而旋锁固结于座体,若此,即得组成一双针缝纫机专用的针板。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优点是该双针缝纫机的针板结构主要包括座体、锁板、隔片及背托板等构件,其隔片贴靠于背托板一侧而夹设固结于锁板上,锁板与背托板邻靠隔片的内侧缘边处各垂向成型有一针孔,两针孔形成并列状,锁板与座体锁合,即组成一小针距双针缝纫机专用的针板。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在双机针针距较小时,针板底端的隔片可于制造时采用组合式的模式构成以提高制作的良率,且该隔片不会干涉两并列针孔的落针缝线。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组合立体示意图。
图4所示为锁板配合背托板将隔片予以夹持锁固的组合剖面示意图。
图5所示为锁板与背托板的双针孔受隔片区隔的组合剖面示意图。
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面示意图。
图7所示为双针缝纫机缝制的错位线迹示意图。
图8所示为双针缝纫机缝制的并排线迹示意图。
图9所示为公知双针缝纫机的针板立体示意图。
图10所示为公知双针缝纫机的针板仰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10、针板 101、针孔102、隔片A、线迹1、座体 11、凹槽111、螺孔12、锁座13、支撑片 131、切槽2、锁板 21、沉窝螺孔22、嵌槽 221、锁孔23、针孔 3、隔片31、通孔 4、背托板41、锁孔 42、支撑面421、缺槽43、针孔
5、螺丝6、螺丝具体实施方式
兹依附图及实施例将本实用新型结构特征及其他作用、目的详细说明如下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双针缝纫机的针板结构」,主要包括座体1、锁板2、隔片3以及背托板4等构件;其中座体1,其外型略呈ㄇ型,座体1的顶端成型有一凹槽11,凹槽11底面两端处各设有一螺孔111,令座体1的两端侧各向下延伸成型一锁座12,使座体1可由两锁座12而组结于缝纫机台板,又于凹槽11的底端处向下延伸设有一支撑片13,令支撑片13中央部成型有一切槽131;锁板2,其为一外型与凹槽11相适配的板体,令板体两端处各设有一沉窝螺孔21,使两沉窝螺孔21各与凹槽11内的两螺孔111形成匹配对应状,于板体的一侧设有一嵌槽22,于嵌槽22内壁的两端则各设有一横向锁孔221,又令嵌槽22内壁的中央处垂向开设一针孔23,令针孔23的一侧孔壁外露于嵌槽22;隔片3,其为一以薄形钢片所冲压成型的片体,令片体的两侧各冲设有一通孔31,使两通孔31的孔距与锁孔221相匹配;背托板4,其为一与凹槽11相适配的板体,令板身上端两侧各开设有一锁孔41,板体的一侧面保持平整形成一托抵支撑面42,于支撑面42的中央垂向开设有一缺槽421,且于该缺槽421的顶端衔接一孔壁外露的针孔43;利用上述构件,如图3及图4所示,先令隔片3贴靠于背托板4支撑面42上,再令背托板4与隔片3一并嵌入锁板2的嵌槽22中,使锁孔221、通孔31与锁孔41形成对应贯通状,取螺丝5依序贯锁,以令隔片3可受背托板4与锁板2相互夹持固定,再将组成一体后的锁板2植入于座体1的凹槽11内,取螺丝6通过沉窝螺孔21而旋锁于螺孔111,令锁板2可由螺丝6而锁固于座体1(如图6所示),若此,即可组成一双针缝纫机专用的针板。
当前述锁板2配合背托板4而将隔片3夹持锁固后,可通过隔片3使两针孔23、43得以有所区隔(请参阅如图5所示),因该隔片3是以薄形钢片所冲压成型的片体,故其厚度及强度均可适当控制,于是,令位于隔片3两侧的针孔23、43可保持有极小的针距。
此外,该隔片3的底部片体因受支撑片13及支撑面42所共同夹持,故当缝纫机进行车缝作业时,其并不会有震动偏摆的现象产生,当令两针孔23、43的机针引动缝线与旋梭的底线交互勾织时,可足以将其区隔以防止线圈产生不当的勾绕纠缠。
再者,支撑片13中央部所成型的切槽131与支撑面42的中央的缺槽421的作用,乃是避免由极小针距的两针孔23、43所落下的两机针会与支撑片13或支撑面42形成摩擦,由此切槽131与缺槽421的设置,有效地令隔片3两侧缝线有适当的空间形成线圈而与旋梭的底线交互勾织。
综上所述,诚可见此项「双针缝纫机的针板结构」,确使针板上的两并排针孔可达最小针距号数无碍,并使隔板达到预期防止线圈勾绕纠缠的作用。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具体实施例揭示,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组件的置换,或依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专利涵盖的范畴。
权利要求1.一种双针缝纫机的针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座体、锁板、隔片以及背托板;其中座体,该座体的顶端成型有一凹槽,凹槽底面两端处各设有一螺孔,所述座体的两端侧各向下延伸成型一锁座,该凹槽的底端处向下延伸设有一支撑片,该支撑片中央部成型有一切槽;锁板,其板体两端处各设有一沉窝螺孔,而板体的一侧设有一嵌槽,所述嵌槽内壁的两端各设有一横向锁孔,且所述嵌槽内壁的中央处垂向开设一针孔;隔片,其片体的两侧各冲设有一通孔,两通孔的孔距与前述锁孔相匹配;背托板,其板身上端两侧各开设有一锁孔,板体的一侧面保持平整而形成有一托抵支撑面,支撑面的中央垂向开设有一缺槽,缺槽的顶端开设有一针孔;上述隔片贴靠于背托板支撑面上,背托板与隔片一并嵌入设于锁板的嵌槽中,锁孔、通孔与锁孔形成对应贯通状并依序贯锁设置,所述隔片由该背托板与锁板相互夹持固定,该锁板植入于座体的凹槽内,螺丝通过沉窝螺孔而旋锁固结于座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双针缝纫机的针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锁板具有与凹槽相适配的外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双针缝纫机的针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锁板两侧沉窝螺孔与座体凹槽内的两螺孔形成为匹配对应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双针缝纫机的针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板针孔的一侧孔壁外露于嵌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双针缝纫机的针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隔片为以薄形钢片所冲压成型的片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双针缝纫机的针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背托板具有与锁板的凹槽相适配的前述板身。
7.如权利要求1所述双针缝纫机的针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背托板的针孔孔壁外露衔接于所述缺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针缝纫机的针板结构,其主要包括座体、锁板、隔片以及背托板等构件,令隔片贴靠于背托板一侧而夹设固结于锁板上,使锁板与背托板邻靠隔片的内侧缘边处,各垂向成型有一针孔,使两针孔形成并列状,再将锁板与座体锁合,以组成一双针缝纫机专用的针板。如此,令针板上两针孔落针所形成的线迹可呈一致性而相互并排,且两针孔的缝线可有效地区隔而不会相互勾扯。
文档编号D05B55/00GK2931520SQ20062012227
公开日2007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18日
发明者小关胜美 申请人:启翔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