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高厚度和弹性的针刺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7026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高厚度和弹性的针刺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性地涉及纺织品的生产。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 种用于后处理或预缩针织织物的纺织机器用带。
背景技术
一般地,这种类型的机器用织物或带用于纺织品的制造中。更 具体地,与本发明类似的一类纺织机器用带被用作所谓的预缩带。 预缩带用在特殊机器(预缩机)上以使诸如针织织物的材料防缩。 经过了预缩机处理的材料实际上在第一次洗涤过程中保持防缩。该 工艺通常用于服装生产。织物预缩机上使用的标准带通常较厚,厚度在16 mm到22 mm 之间。通常利用聚酰胺、聚酯和芳族聚酰胺纤维来制造预缩机用带。 当用在这类机器上时,所述带必须经历若干成圏工艺(looping process),包绕若干通常具有不同直径的辊或筒。当所述带穿过机 器时,其内表面和外表面在辊之间转换。图l描述了典型的织物预缩机。具有内侧机器面4和外侧产品 面6并沿图中箭头方向行进的预缩带2首先包绕驱动辊8。在驱动 辊8处,将待预缩的织物或布10引入预缩机中并与预缩带2的外 表面6接触。此刻由预缩带2运送的布10变成预缩带2和蒸汽加 热筒12之间的夹层11。在预缩带2和蒸汽加热筒12之间压缩布10 与用蒸汽加热布的共同作用产生例如尺寸稳定并且防缩的针织织 物材料布。但是,预缩带的厚度存在问题。当带2包绕驱动辊8时,其内 侧机器面4被压缩并且缩短,而其外侧产品面8被拉伸并且伸长。 当带2的弯曲在蒸汽加热筒12处反转时,外侧产品面6此时被压 缩并且缩短,而内侧机器面4被拉伸并且伸长。图1中的方形13 和梯形15描述这种带的相反面的交替压缩和拉伸。由于带2的拉伸和压缩,外侧产品侧的表面6可能失去其一致性或光滑度。结果,外侧产品侧的表面6变得不规则,导致在加工 布面上的印痕问题。此外,所述带中可能出现裂紋,从而限制带的 使用寿命。已经证实,不仅预缩带包绕筒或辊的运动缩短使用寿命, 而且对所述带的其它影响,例如从所加工的材料中引入到带上的酸 性染料或漂白剂的残留,也缩短使用寿命。已经尝试解决与现有的带相关的上述问题。例如,美国专利 6,479,414 (",414专利,,)公开了一种由基底织物、带层、弹性针织 织物和最上层构成的纺织机器用带。如所公开的,弹性针织织物是 针织套形式的经向针织品或圆筒针织品。机器用带的弹性来自弹性 针织织物的物理结构,这是因为某些针织品的内在特性便是它们的 弹性。也就是说,针织品的结构允许其在不影响制品完整性的条件 下膨胀和收缩(拉伸和压缩)。本发明的带与,414专利的带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发明的带的弹性 基布层是用弹性纤维平织的(flat woven),而不是用无弹性纤维针 织的。因此,本发明的带的弹性源自平织弹性基布层中弹性纤维的 使用。因此,本发明的带能够利用各种纺织方法生产,而不是如 同,414专利那样仅限于经向针织或圆筒针织技术。而且,本发明的 带的结构与,414专利的结构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发明的带的外侧产品 侧和内侧机器侧由针刺到基布层中的絮纤维构成。,414专利的带提 到其间置有针织层3的"缝合"毡层2和纤维层4。但是,弹性还是 由结构即针织产生的,而不是由弹性材料本身产生。因此,需要一种带,其能够承受其表面的交替和反复的拉伸和 压缩,使得其外侧机器侧表面不会变得不规则,而导致在其上加工 的织物布料的印痕。而且,需要一种能够利用各种纺织方法制造的 带。本发明旨在克服与现有技术的带相关的缺点。发明内容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反复和交替拉伸和压缩 而不对带的期望性能产生不利影响的带。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带,其中在包绕各种辊或筒时所述带的弹性允许所述带的两个表面基于带的取向而拉伸和伸长以;5La缩和缩短。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基布带,其中所述基布层中至 少一个是弹性的。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弹性基布层的弹性带,其中 所述带的弹性得自用于构造所述弹性基布层的弹性纤维。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用于其内侧机器侧和外侧产 品侧表面的针刺絮层的弹性带。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利用多种纺织方法生产的弹 性带。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更耐用的导致使用寿命增加的带。本发明提供这些和其它目的和优点。在这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 用于制造纺织品的机器用带。本发明的带包括常规基布层、弹性基布 层和从每个基布层外表面针刺到两个基布层中的絮纤维。弹性基布层 是平织的,并利用由天然橡胶、丁腈橡胶或硅橡胶制成的弹性纤维构造。此夕卜,可以使用诸如但不限于1^0^@和£1^81入^的合成材料 来构造弹性基布层。为在所述絮针刺工艺过程中保护弹性纤维免受明 显损坏,弹性纤维涂有聚合物树脂,例如聚氨酯或硅氧烷。作为替代 方案,可将弹性纤维加工成复合纱线,使得弹性纤维主要在纱线的芯 部或中心部分内,并且包缠有诸如聚酯的纤维外层。该外层可以是围 绕弹性芯加抢或螺旋缠绕的复丝纱线,或可以具有全复丝结构。为进 一步保护复合弹性纱线免受明显的针刺损坏,复合纱线还可以涂有聚 合物树脂,例如聚氨酯或硅氧烷。使得本发明具备新颖性的各种特征在所附权利要求中具体指出, 所附权利要求形成本公开内容的一部分。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其 操作优点和使用其所获得的特定目的,参考所附描述性部分,其中本 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在附图中示出,附图中对应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 ^己标出。


结合附图,将会很好地理解下列以举例方式给出但不用于将本 发明仅限于此的下列详细描述,附图中类似的附图标记指示类似的 元件和部件,其中9图l是织物预缩机的横截面视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案的多基布针刺带的横截面视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案的多基布针刺带的横截面视图;图4是根据图3的实施方案制造的多基布针刺带的横截面视图;和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案的处于展开状态并显示外保护 层的双纤维层的复合纱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纺织品制造中的多基布针刺带。如前讨论 的,现有技术的带存在问题,因为它们的非弹性使带的表面变得破 裂和不规则,在被加工的纺织布料上产生印痕。此外,与现有技术 的带相关的问题导致使用寿命较短的较不耐用的带。本发明提供一种弹性和耐用性优于现有带的带。图2描述根据 本发明一个实施方案构造的多基布针刺带的结构。如图所示,常规 基布层14靠近带2的内侧机器侧4设置,而弹性基布层16靠近带 2的外侧产品侧6设置。为了使常规基布层14和弹性基布层16相 互连接,将顶部或外侧絮层18和底部或内侧絮层20从每个基布层 的外表面针刺到两个基布层14和16中。因此,针刺的絮纤维22 在物理上使所述两个层相互连接。絮层18和20还提供产品侧和机 器侧接触表面。图3描述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方案构造的多基布针刺带。如 图所示,常规基布层14靠近带2的内侧机器侧4设置,而弹性基 布层16靠近带2的外侧产品侧6设置。但是,在该实施方案中, 常规基布层14和弹性基布层16用额外的絮层24隔开。通过将该 额外的絮层24加入到带2中,弹性基布层16的位置更靠近带2的 外侧产品侧表面6。为了使常规基布层14、额外的絮层24和弹性 基布层16相互连接,将顶部或外侧絮层18和底部或内侧絮层20 从每个基布层的外表面针刺到额外的絮层24和两个基布层14和16 中。因此,针刺的絮纤维22在物理上使所述三个层互相连接。絮层18和20还提供产品侧和机器侧接触表面。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 该实施方案构造的带的横截面照片。由于在所公开的两个实施方案中弹性基布层16的位置更靠近 带2的外侧产品侧表面6,因此所述带变得更具柔性。因此,带2 柔性的增加减少了在外侧絮层18中不连贯部分或不规则部分的形 成,由此减少了所加工纺织布料上的印痕。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 理解的,还可以包括靠近带2内侧机器侧4的弹性基布层16。这同 样导致带在其内侧机器侧4上的柔性增加。常规基布层14可由单丝、合股单丝、复丝或合股复丝纱线或纤 维机织或针织而成。纱线通常由本领域技术人员用于该目的的诸如 聚酰胺和聚酯树脂的合成聚合物树脂中的任何一种挤出而成。优选平织弹性基布层16。但是,标准弹性纤维不能用于弹性基 布层16,因为标准弹性纤维不适合用于针刺过程,原因是针刺可能 损坏纤维。因此,弹性纤维必须进一步加工以包括保护层,其可以 是物理或化学处理。适合用于弹性层16的弹性纤维包括但不限于 天然橡胶、丁腈橡胶或硅橡胶、LYCRA⑧和ELASTAN⑧。保护弹性 纤维的一种途径是将纤维加工成复合纱,使得弹性纤维主要在纱线 的芯或中心部分内并用诸如但不限于聚酰胺或聚酯的纤维外保护 层包缠。该外保护层可以是围绕所述弹性芯加捻或螺旋缠绕的复丝 纱,或者它可以具有全复丝结构。当诸如聚酰胺和聚酯的纤维用于外保护层时,为了使弹性芯纤 维保持它们的弹性,外保护层可包括以螺旋方式沿相反方向包绕弹 性芯的两个纤维层。也就是说,如图5所示,外保护层的第一纤维 层50沿一个方向包缠或螺旋缠绕到弹性芯56上。 一旦第一纤维层 50螺旋缠绕好,第二纤维层52就沿与第一层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包 缠或螺旋缠绕到第一纤维层50上。在该结构中,当弹性复合纱不受张力或松弛时,螺旋缠绕的外 保护层保持"闭合"。这使弹性芯56完全被外保护层覆盖,防止弹 性芯56在针刺过程中受到明显损坏。如图5所示,当复合纱58沿 图中所示方向受到张力或被拉伸时,外保护层的螺旋缠绕的第一纤 维50和第二纤维52"打开,,成"X"形54。这允许弹性芯56并由此允 许复合纱58沿图中所示方向拉伸或展开。作为替代方案,可通过应用诸如但不限于聚氨酯或硅氧烷的聚 合物涂层来保护所述弹性纤维。用这些涂层处理弹性纤维防止明显的针刺损坏并保证絮纤维和 弹性纱之间的良好附着。这些涂层还可以涂覆到复合纱上以进一步 提供保护以免受明显的针刺损坏并保证絮纤维和弹性纱之间的良 好附着。保护涂层还包括在弹性纱上喷涂或浸涂的涂层。涂层还可 以是熔粘到纱线上的皮形式或例如在纱线挤出或其它本领域技术 人员公知的生产纱线方法过程中生产的所谓皮/芯纱线形式。处理弹 性纱线的纱线表面的其它方法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 的。而且,因为本发明的带的弹性源于由弹性纱线或纤维构造的弹 性层,所以本发明的带不限于平织。相反,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 其它织物成形技术可用于构造本发明的弹性层。此外,虽然以针刺作为用于将层合结构的层连接起来的方法, 但是其它方法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如果 某些层的组分含有熔点较低的材料,则尤其可釆用热熔法层合或连 接。在这方面, 一个或多个絮层可包括"低熔"粘合纤维,尤其是在 絮具有内部絮层的情况下。人们可能考虑针刺和某种热熔合或适合 于此目的的其它连接机理的组合。在这方面,这种组合会降低将所 述结构保持在一起所需要的针刺总量,对使弹性纱线损坏最小化的 期望结果产生积极影响。在例如熔合连接的情况下,熔合的量和"低 熔,,材料的量及其位置将不得不在使带以期望的方式操作从而沿纵向伸长和松弛的需要以及全厚度压缩和回弹(resiliciency )之间取 得平衡。过多的"熔合"会影响期望的弹性性能,因此需要存在恰当 的平衡。尽管本文已经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及其改进,但是 应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该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改进,其它改进和变化可由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实现,而不脱离如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精 神和范围。根据本发明的本发明的带的使用不限于使织物防缩的机器, 换言之,本发明的带可用于对带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具有上述需要的任 何地方。
权利要求
1.一种多基布织物带,其包括靠近所述带的机器侧的合成聚合物树脂基布层;靠近所述带的产品形成侧的弹性基布层;所述带的所述机器侧上的第一絮层,其中所述第一絮层连接到所述合成聚合物基布层和所述弹性基布层;和所述带的所述产品形成侧上的第二絮层,其中所述第二絮层连接到所述合成聚合物基布层和所述弹性基布层。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多基布织物带,其中所述合成聚合物基布层 用合成聚合物树脂纱线机织或针织而成。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多基布织物带,其中所述弹性基布层用弹性 纱织成。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基布织物带,其中所述合成聚合物纱线是 单丝、合股单丝、复丝或合股复丝纱线。
5.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多基布织物带,其中所述合成聚合物树脂是 聚酰胺或聚酯树脂。
6.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基布织物带,其中所述弹性纱线选自天然 橡胶、丁腈橡胶、硅橡胶、LYCRA⑧和ELASTAN ,
7.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基布织物带,其中所述弹性纱线还包括保 护层。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基布织物带,其中所述保护层是聚合物涂 层。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基布织物带,其中所述保护层是硅氧烷涂 层。
10.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基布织物带,其中所述聚合物涂层是聚氨 酯。
11.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基布织物带,其中所述保护层是喷涂或浸 涂到所述弹性纱线上的或者是熔粘到所述弹性纱线上的皮。
1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多基布织物带,其中所述絮层的至少一个或两个都通过针刺连接。
13.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基布织物带,其中所述弹性纱线是具有包 括至少一根弹性纱的芯的复合纱线,并且其中所述芯上配置至少一个 纤维保护层。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多基布织物带,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纤维保护 层以加抢或螺旋方式包缠到所述芯上。
1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基布织物带,其中所述弹性纱线是具有包 括至少一根弹性纱的芯的复合纱线,并且其中所述芯上配置第 一纤维 保护层和第二纤维保护层。
16.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多基布织物带,其中所述第一纤维保护层沿 第一方向包缠到所述芯上,所述第二纤维保护层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 反的第二方向包缠到所述第 一纤维保护层上。
17.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多基布织物带,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纤维保护 层还包括聚合物涂层。
18.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多基布织物带,其中所述第一纤维保护层和 第二纤维保护层还包括聚合物涂层。
19. 一种多基布织物带,其包括靠近所述带的机器侧的包括合成聚合物树脂纱线的机织或针织第 一基布层;靠近所述带的产品形成侧的包括弹性纱线的机织第二基布层;所述带的所iliiL器侧上的第 一絮层,其中所述第 一絮层连接到所 述机织或针织第一基布层和所逸机织第二基布层;和所述带的所述产品形成侧上的第二絮层,其中所述第二絮层连接 到所述机织或针织第 一基布层和所逸机织第二基布层。
20. 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多基布织物带,其中所述机织或针织第一层 中的所述纱线是单丝、合股单丝、复丝或合股复丝纱线。
21. 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多基布织物带,其中所述合成聚合物树脂是 聚酰胺或聚酯树脂。
22. 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多基布织物带,其中所述弹性纱线选自天然橡胶、丁腈橡胶、硅橡胶、LYCRA⑧和ELASTAN 。
23. 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多基布织物带,其中所述弹性纱线还包括保 护层。
24. 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多基布织物带,其中所述保护层是聚合物涂 层。
25. 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多基布织物带,其中所述保护层是硅氧烷涂 层。
26. 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多基布织物带,其中所述聚合物涂层是聚氨 酯。
27. 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多基布织物带,其中所述保护层是喷涂或浸 涂到所述弹性纱线上的或者是熔粘到所述弹性纱线上的皮。
28. 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多基布织物带,其中所述絮层的至少一个或 两个都通过针刺连接。
29. 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多基布织物带,其中所述弹性纱线是具有包 括至少一^t艮弹性纱的芯的复合纱线,并且其中所述芯上配置至少一个 纤维保护层。
30. 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多基布织物带,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纤维保护 层以加抢或螺旋方式包缠到所述芯上。
31. 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多基布织物带,其中所述弹性纱线是具有包 括至少一根弹性纱的芯的复合纱线,并且其中所述芯上配置第一纤维 保护层和第二纤维保护层。
32. 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多基布织物带,其中所述第一纤维保护层沿第 一方向包缠到所述芯上,所述第二纤维保护层沿与所述第 一方向相 反的第二方向包缠到所述第 一 纤维保护层上。
33. 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多基布织物带,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纤维保护 层还包括聚合物涂层。
34. 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多基布织物带,其中所述第一纤维保护层和 第二纤维保护层还包括聚合物涂层。
35. —种多基布织物带,其包括靠近所述带的机器侧的包括合成聚合物树脂纱线的机织或针织第一基布层;靠近所述带的产品形成侧的包括弹性纱线的机织第二基布层;置于所述机织或针织第 一基布层和所述机织第二基布层之间的第 一絮层;所述带的所述机器侧上的第二絮层,其中所述第二絮层连接到所 述机织或针织第一基布层、所述第一絮层和所述机织第二基布层;和所述带的所述产品形成侧上的第三絮层,其中所述第三絮层连接 到所述机织或针织第 一基布层、所述第 一絮层和所述机织第二基布层。
36. 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多基布织物带,其中所述机织或针织第一层 中的所述纱线是单丝、合股单丝、复丝或合股复丝纱线。
37. 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多基布织物带,其中所述合成聚合物树脂是 聚酰胺或聚酯树脂。
38. 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多基布织物带,其中所述弹性纱线选自天然 橡胶、丁腈橡胶、硅橡胶、LYCRA⑧和ELASTAN ,
39. 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多基布织物带,其中所述弹性纱线还包括保 护层。
40. 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多基布织物带,其中所述保护层是聚合物涂 层。
41. 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多基布织物带,其中所述保护层是硅氧烷涂 层。
42. 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多基布织物带,其中所述聚合物涂层是聚氨 酯。
43. 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多基布织物带,其中所述保护层是喷涂或浸 涂到所述弹性纱线上的或者是熔粘到所述弹性纱线上的皮。
44. 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多基布织物带,其中至少一个或更多个絮层 通过针刺连接。
45. 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多基布织物带,其中所述弹性纱线是具有包 括至少一根弹性纱的芯的复合纱线,并且其中所述芯上配置至少一个纤维保护层。
46. 如权利要求45所述的多基布织物带,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纤维保护 层以加抢或螺旋方式包缠到所述芯上。
47. 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多基布织物带,其中所述弹性纱线是具有包 括至少一才艮弹性纱的芯的复合纱线,并且其中所述芯上配置第 一纤维 保护层和第二纤维保护层。
48. 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多基布织物带,其中所述第一纤维保护层沿 第一方向包缠到所述芯上,所述第二纤维保护层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 反的第二方向包缠到所述第 一纤维保护层上。
49. 如权利要求45所述的多基布织物带,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纤维保护 层还包括聚合物涂层。
50. 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多基布织物带,其中所述第一纤维保护层和 第二纤维保护层还包括聚合物涂层。
全文摘要
一种多基布针刺带,其具有包括常规基布层(14)、弹性基布层(16)和至少两个针刺到两个基布层中以使所述基布层相互连接的絮层(18、20)的弹性表面,其中所述带的弹性源自用于构造所述弹性层的弹性纤维。
文档编号D06C21/00GK101258279SQ200680032232
公开日2008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06年9月1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2日
发明者贾恩卡洛·卡萨里诺 申请人:阿尔巴尼国际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