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合成纤维铺放成无纺布的装置和方法

文档序号:1747095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将合成纤维铺放成无纺布的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将合成纤维铺放成
无纺布的装置以及一种按权利要求15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将大量纤维铺 i文成无纺布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由合成纤维制造无纺布时,大量挤出的单丝束必须尽可能均匀地铺 放成平面结构。单丝束在挤出和冷却后或多或少通过输送流体抽出并引导 到一铺放带。为了达到尽可能高的输送和铺放速度,牵引喷嘴在开放式系 统中输送单丝束的方法和装置证明是特别有效的。例如由US 6,183,684已 知一种这样的方法和装置。在此采用一牵引喷嘴,以便在挤出后从纺丝装 置中牵引、拉伸并铺放合成纤维。牵引喷嘴具有一导丝通道,该导丝通道 在上侧上具有一槽形纤维入口。在该纤维入口下方不远处,多个流体入口 通入该导丝通道,输送流体在过压作用下经过这些流体入口供应到导丝通 道。由此,纤维束被拉入牵引喷嘴中,并在导丝通道内加速,而后作为纤 维流通过纤维出口吹出。同时进行纤维束的拉伸,然后这些纤维束立即被 铺放带接收,进行铺放。这时纤维连同输送流体作为纤维流基本上垂直地 撞在铺放带上。用这种装置和方法可以达到这样的生产速度,其中单丝束 可以达到最高8000 m/min的速度。
此外,为了控制合成纤维在铺放带上的铺放已知,在牵引喷嘴和铺放 带之间形成的自由空间内设置一导丝装置,该导丝装置可以改变纤维流动, 以控制纤维的铺放。例如由US 2002/0158362 Al已知一种这样的装置。导 丝装置离铺放带保持大的距离,以产生空气涡流,来使纤维产生横向运动。由此虽然实现了在铺放无纺布时的特殊效果,但随着生产速度的增大,这 些效果逐渐丧失作用。
对于合成无纺布的制造还已知这样的装置和方法,在这些装置和方法 中牵引喷嘴与设置在后面的导丝甬道直接连接成封闭系统。这样一种装置
例如由DE 196 12 142A1已知。在这种封闭系统中,由牵引喷嘴产生的纤 维流直接从纤维出口引入导丝甬道,该导丝甬道将纤维流引导到铺放带上 进行铺放。但是这种封闭系统原则上具有这样的缺点,即由于要引导流动, 在牵引喷嘴与铺放带之间必须保持较长的拉伸区进而以及较大的距离。因 此,封闭系统原则上仅适用于低的和中等的生产或纺丝速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创造一种开头所述类型的用于将合成纤维铺放成无 纺布的装置和方法,用这种方法和装置甚至在较高的纺丝速度下也可以均 匀地和有控制地将纤维铺放成无纺布。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这样改进用于将合成纤维铺放成无纺布的装 置,使得在铺放带上产生在整个带宽上具有基本不变的无纺布厚度的无纺 布。
按照本发明,所述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l所述特征的装置、具有权 利要求15所述特征的方法以及具有权利要求19所述特征的装置来实现。 本发明有利的改进方案通过各从属权利要求的特征和特征组合来确定。
本发明具有这样的优点,即纤维可以不受环境影响地在一受保护的空 间内进行铺放。为此,由牵引喷嘴产生的纤维流从自由空间^A—由导丝 元件形成的开放式纤维入口缝隙内,以^t将其在一在导丝元件之间形成的 导向段内引导到铺放带上。这里,导丝元件形成一个在铺放带上方的空间 有限的区域,在该区域内纤维被铺放成无纺布。令人惊讶地发现,在纤维 流过渡到开i文式纤维入口缝隙时产生的空气涡旋对纤维流在该导丝段内的 铺放和引导不产生不利的影响。为了使纤维流在从自由空间过渡到纤维入口缝隙时产生尽可能小的涡 流,本发明的这一改进方案被证明是特别有利的,在该改进方案中,设置 在带输出侧上的导丝元件由一可旋转地支承的辊子构成,该辊子与铺放带 一起形成用于无纺布的成形缝隙。在这种情况下,在导向段内设有对纤维 进入和纤维铺放都有利的导引轮廓,通过该导引轮廓实现了纤维在铺放带
上特别有利的铺放。辊子轮廓可影响纤维入射角,使纤维能以小于90。的 角撞击在铺放带上。由此,即使在被引导的纤维速度高时,也实现了纤维 在铺放带上柔和而细致的铺放。纤维在撞击时所携带的动能可以有利地用 于形成无纺布。此外,无纺布得到了在铺放带整个宽度上厚度基本均匀的 结构,而不会在铺放带和辊子之间的成形缝隙内被损坏。
为了使纤维流能在没有明显的空气涡流的情况下进入纤维入口缝隙, 优选采用本发明装置的这种改进方案,在该改进方案中,设置在带输入侧 上的导丝元件由 一可旋转地支承的第二辊子构成,该辊子与铺放带保持接 触。此外在这种情况下,在铺放带上可以产生基本上无磨损的相对于环境 影响的密封。
通过本发明装置的改进方案,可以按所希望的方式和方法这样影响纤 维在导向段内的引导以及纤维在导向段的下部区域内的铺放,即至少一个 辊子具有打孔的辊子外壳,该辊子外壳在内部与一形成的压力腔连接。通 过压力腔与压力源或抽吸装置的连接,可以在导向段内产生附加的空气流 动。这里,在压力腔内也可以产生例如脉冲式的压缩空气变化,使得在铺 放无纺布时产生特殊效果。
辊子的驱动优选通过铺放带的输送运动来实现,因而辊子与铺放带保 持摩擦接触。但是也可以给辊子配设至少一个电力驱动装置。
本发明装置的这样一种改进方案对于在辊子和铺放带之间形成成形缝 隙特别有利,在这种改进结构中至少一个辊子配设有铁磁元件,该铁磁元 件与设置在铺放带下侧上的磁铁尤其是电》兹铁协同作用,使得在辊子和铺 放带之间产生压紧力。由此可以进行精密协调,使得根据纤维的单丝强JL/ 直径以及无纺布的单位面积重量在辊子和铺放带之间产生相应最佳的压紧力。此外,影响辊子和铺放带之间的压紧力可实现相对于外界的最佳密封 功能,从而避免例如在密封部位吸入外界空气或产生空气涡旋。
因为这种装置通常用于制造不同的无纺布,所以本发明的这样一种改 进方案具有特别的灵活性,在这种改进方案中设置在输出侧上的导丝元件 或铺放带配设有高度调整装置,通过该高度调整装置可改变形成在导丝元 件和铺放带之间的成形缝隙。此外,通过以下方式进一步优化纤维的引导 和铺放,即为了改变在导丝元件之间形成的导向段,至少一个导丝元件被 保持成可横向于牵引喷嘴调整。
为了连续接收和输出通过抽吸喷嘴输入的空气量,在铺放带下方形成 一可调整的抽吸口,抽吸装置通过该抽吸口与铺放带下侧相连接。这里, 在两块可彼此相对移动地保持的盖板之间的抽吸口的大小可以改变,使得 根据纤维的铺放来优化和均勻地接收和排出输送流体。
通过以下方式进一步改进本发明装置的灵活性,即导丝元件和铺放带 固定在一升降台上,该升降台可移动以改变牵引喷嘴和铺放带之间的铺放 高度。通过将导丝元件连接在铺放带上,使导丝元件和牵引喷嘴之间的整 个自由空间可用于调整。此外,牵引喷嘴同样可设计成高度可调的。
此外提出,牵引喷嘴的出口配设有至少一个导向元件,该导向元件离 开导丝元件一段距离地固定在牵引喷嘴下方。由此可以进一步调整对于形 成无纺布重要的纤维引导。
按照本发明的用于将大量纤维铺放成无纺布的方法将直接使纤维流吹 入自由空间的开放式系统的优点与有控制、可重复以及可靠地将纤维铺放 成无纺布相结合起来。尽管是开放式系统,但在铺放时由例如外界空气造 成的环境影响减小到最低。
在本发明方法的一种改进方案中,通过作用在旋转的辊子和铺放带之 间的压紧力而使纤维成形为无纺布,这种改进方案构成了 一种特别有利的 方法变型方案,用这种变型方案一方面产生导向段的高的密封效果,另一 方面以基本恒定的无纺布厚度而不损坏无纺布地形成无纺布。证明特别有
利的是,辊子和铺放带之间的压紧力由一可控的电磁铁产生。由此可根据单丝横截面和无纺布强度来调整最佳的压紧力。
这里,按照本发明的具有按权利要求19所述特征的装置构成了一种用 于以磁性元件来产生作用在辊子和铺放带之间的压紧力的有利的设计。
为此,磁铁优选设计成条形并安装在铺放带的下侧上。辊子配设有与 磁铁协同作用的铁磁元件,因此由磁铁确定的吸引力作用在辊子上。此夕卜, 这种设计具有这样的优点,即辊子在铺放带上的位置基本不变。
这里,铁磁元件可以直接由辊子外壳或者由可自由旋转地设置在辊子 内部的4M滚轮构成。
为了在铺放带的输出侧和输入侧上都得到最优的铺放区密封,优选在 牵引喷嘴的输入侧上也可自由旋转地固定一与铺放带接触的第二辊子,该 辊子具有铁磁元件并与在铺放带下侧上的第二磁铁协同作用。
为了能影响辊子和铺放带之间的特别是用于使无纺布成形的压紧力, 磁铁优选由可控的电磁铁构成,因此通过给电磁铁通电可以改变(磁场) 强度,从而改变压紧力的大小。
本发明装置及方法的优点在于,稳固和可重复地将纤维铺放成无纺布, 其中高的纺丝和生产速度也是可行的。这里,可以根据纤维类型、纤维材 料和无纺布要求进行各种所希望的调整。也可以通过可控的执行元件进行 调整,所述执行元件例如借助于控制装置根据工艺和生产参数的规定自动 地致动。


下面借助于一些实施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 附图示出
图1示意性示出本发明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L图。
图2示意性示出本发明装置另一实施例的横剖视图。
图3和4分别示意性示出本发明装置又一实施例的横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意性示出按照本发明的用于将合成纤维铺放成无纺布的以及用 于实施本发明方法的装置的第一个实施例。
根据图1的实施例示出一长方体形的牵引喷嘴1,该牵引喷嘴通常设
置在纺丝装置下方。这种牵引喷嘴是众所周知的,例如在US 6,183,684 Bl 中对其进行了详细说明。在这方面参看上述文献,下面仅提到重要的组成 部分。
牵引喷嘴1具有一中间的输送通道5,该中间输送通道在牵引喷嘴1 的上侧上由纤维入口 2限定,而在牵引喷嘴1下侧上由纤维出口 3限定。 输送通道5设计成狭槽形,并基本上在长方体形牵引喷嘴1的整个长度上 延伸。在输送通道5的纵向侧面上形成多个这里未示出的流体入口,这些 流体入口与一流体接头4相连接。相对于输送通道5内的大气具有过压的 输送流体通过该流体接头4输入。
牵引喷嘴1设置在铺放带6上方一定距离处。铺放带6具有在牵引喷 嘴1的整个长度上延伸的带宽。铺放带6优选作为环带在多个输送滚轮被 引导,并在横向于牵引喷嘴1的纵向侧的方向上被驱动。因此,铺放带6 沿在图中用箭头表示的引导方向连续运动。铺;^文带6设计成透气的,其中 在牵引喷嘴1正下方形成的铺放区内, 一抽吸装置31设置在铺放带6的下 侧上。
在牵引喷嘴1和铺放带6之间的区域内形成一行程段,该行程段分成 一在牵引喷嘴1紧下方形成的自由空间17和一配设于铺放带6的导向段9。 该导向段9由导丝元件7.1和7.2分别构成,这些导丝元件在与牵引喷嘴1 相对的上侧上形成纤维入口缝隙8。为此,导丝元件7.1设置在带输出侧 10上,而导丝元件7.2"^殳置在相对的带输入侧11上。这里,导丝元件7.1 和7.2分别由可旋转地支承的辊子12.1和12.2构成。带输出侧10上的辊 子12.1和带输入侧11上的辊子12.2分别与铺放带6摩擦接触,使得借助 于铺放带6的输送运动通过摩擦使辊子12.1和12.2产生旋转运动。其中, 辊子12.2直接贴靠在铺放带6的上侧上或覆盖材料上。带输出侧10上的 辊子12.1与铺放带6的上侧形成一铺放无纺布21并使之成形的成形缝隙19。
形成在辊子12.1和12.2上侧上的纤维入口缝隙8相对于自由空间17 通过辊子12.1和12.2的辊子外壳/辊套基本上构造成漏斗形。辊子12.1和 12.2之间的间隙形成导向段9,通过纤维入口缝隙8吹入的纤维流在该导 向段内被引导以铺放在铺放带6上。导向段9 一直延伸到铺放带6的上侧, 在那里辊子12.1和12.2分别相对于外界进行屏蔽。通过辊子12.1和12.2 与铺放带6以及无纺布21的表面之间的直接摩擦接触实现了相对于外界空 气的密封。
辊子12.1和12.2分别具有打孔的并透气的辊子外壳13。在辊子12.1 和12.2内部分别设有一压力腔,该压力腔通过空气接头15与抽吸源16或 压力源18连接。在根据图l的实施例中,辊子12.1的内压力腔14与抽吸 源16相联接。由此在辊子外壳13上产生了均匀的抽吸作用,该抽吸作用 引起纤维20在导向段9内的偏转和引导。还通过这样的方法来提高纤维 20在导向段9内的偏转,即辊子12.2的压力腔与压力源18相联接。从而 在辊子12.2的辊子外壳13上可以产生均勾的吹风气流。
在运行时,给牵引喷嘴l输入输送流体。优选采用压缩空气源的压缩 空气作为输送流体,该压缩空气以在0.1至5bar范围内的优选在0.5至3bar 范围内的过压流入输送通道5。由此将通过纤维入口 2穿入输送通道5内 的纤维束20连续地从这里未示出的纺丝装置中抽出。在该纺丝装置中,纤 维以成行的布局事先由聚合物材料熔融纺出并接着冷却。在输送通道5内, 纤维束20通过输送流体加速,并共同通过纤维出口3作为纤维流吹出而进 入自由空间17。在这里,由纤维和输送流体组成的纤维流通过纤维出口 3 垂直地朝铺放带6的方向吹。在走过自由空间17后,具有纤维束20的纤 维流被吹入由导丝元件7.1和7.2形成的纤维入口缝隙8内。通过导向段9 及导丝元件7.1和7.2的造型和构造,纤维流被导向铺放带6的方向。在导 向段9内,纤维束20以一由影响纤维流所希望的入射角撞在铺放带6上, 并在铺放带6表面上形成无纺布21,该无纺布连续地从铺放带6沿输送方 向输出。在带输出侧10上的辊子12.1上产生的抽吸气流引起纤维流偏转,使纤维束20以小于卯。的入射角撞在铺放带6上。这时特别细致地进行 纤维的铺放,使得甚至在3500m/min至8000m/min范围内的高的纤维速度 下在铺放带6的表面和各根纤维20之间也不发生严重的卡住。此外,由辊 子12.1和铺放带6形成的成形缝隙19使得无纺布21获得在整个带宽上基 本恒定的无纺布厚度。由于辊子12.1的旋转运动,无纺布表面不会被损伤。 因此,按照本发明的装置及方法使得可以均匀和可重复地铺放无纺布, 这甚至在高的纤维速度下也能可控地进行。在这里,本发明将由将纤维流
吹入自由空间已知的高拉伸的优点和本身仅在封闭系统中已知的铺放机构 有利地结合起来。尽管在自由空间和导向段之间的过渡区仍然形成空气涡 流,但可以令人惊讶地产生非常均匀和比较平稳的纤维流分布。特别是由 辊子构成导丝元件实现了从自由空间到导向段的非常柔和的过渡。
图2中示出本发明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才艮据图2的实施例与上述实 施例基4^目同,因此参见上述说明而下面只说明其区别。
在本发明装置的在图2中所示的实施例中,配设于铺;^文带6的导丝元 件7.1和7.2在带输出侧10由辊子12.1而在带输入侧11由调整壁27构成。 该调整壁27在下部区域内具有一柔性的密封唇口 32,该密封唇口以自由 端贴合在铺放带6或覆盖材料的表面上。调整壁27可摆动地固定在支架 28上,其中调整壁27的摆动运动可通过执行元件29来实现。设置在相对 的带输出侧10上的导丝元件7.1由辊子12.1构成,该辊子构造成与图1 中所示的辊子基本相同。辊子12.1可转动地支承在支承架25上。该支承 架25通过支架26固定,其中支承架25设计成在支架26上既可垂直也可 水平地调整。因此, 一方面可改变铺放带6和辊子12.1之间的成形缝隙19 的大小,另 一方面可改变调整壁27和辊子12.1之间的导向段9。
牵引喷嘴1直接在纤维出口 3的一侧上分别在每侧配设有一导向元件 33.1和33.2。在此,导向元件33.1和33.2由可摆动地固定在牵引喷嘴的下 侧上的可摆动的导向板条构成。通过设置在牵引喷嘴l出口侧上的导向元 件33.1和33.2可附加地改变纤维流的流动,纤维流流动的改变既影响纤维 束20进入纤维入口缝隙8,又影响纤维束20的铺放。为了输出和促进将纤维铺放成无纺布,在铺放带6的下侧上设有一抽 吸装置31。在此,抽吸装置31的抽吸作用局限于导向段9的铺放区内。 抽吸装置31具有一可调整的抽吸口 34,该抽吸口直接配设于铺放带6上 的铺放区。在这里,抽吸口 34形成在两块可移动地设置的盖板35.1和35.2 之间。每块盖板35.1和35.2可以彼此水平地相对移动。
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辊子12.1内的压力腔14同样与抽吸源连接, 因此在辊子外壳13上存在抽吸流动。从而可以使纤维流朝辊子12.1的方 向偏转,使得甚至在非常高的纤维速度下也(可)柔和地铺放纤维。
图3中以横剖视图示意性示出本发明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本实施例 的结构和功能与根据图1的实施例基^t目同,因此可参见前述说明,这里 仅说明其区别。
在本发明装置的在图3中所示的实施例中,为形成导向段9而配设于 铺放带6的导丝元件7.1和7.2分别由可旋转的辊子12.1和12.2构成。其 中,每个辊子12.1和12.2分别通过支承架25和支架26固定。支承架25 分别设计成可在支架26上沿铺放带6的输送方向以及逆着铺放带6的输送 方向调整。辊子12.1的支承架25设计成还可在竖直方向上调整,以调节 辊子12.1和铺放带6之间的成形缝隙19。
为了在辊子12.1和铺放带6之间以及辊子12.2和铺放带6之间得到可 靠的摩擦接触,每个辊子12.1和12.2分别配设有铁磁元件22和磁铁23。 铁磁元件22和磁4失23的设计对于每个辊子12.1和12.2是相同的,因此以 辊子12.1为例详细说明其设计。铁磁元件22直接由用铁磁材料制成的辊 子外壳13构成。在铺放带6下侧上设有一基本上在整个带宽上延伸的磁铁 座36,该磁铁座支承条形磁铁23。磁铁23优选由通过通电而磁化进而对 辊子外壳13施加吸引力的电磁铁构成。从而将辊子12.1的辊子外壳13朝 铺放带6的方向吸引。这时,产生作用在辊子12.1和铺放带6之间的压紧 力,该压紧力在成形缝隙19内直接作用在无纺布21上。在这里,> 兹铁23 的通电这样选择,使得一方面相对于外界空气的影响充分密封,另一方面 不对无纺布21产生损坏。在相对的一侧上,辊子12.2以相同的方式和方法被由铁磁材料制成的 外壳13和设置在铺放带6下侧上的第二磁铁23吸引,使辊子外壳13直接 保持在铺放带6的表面上,并促使导向段9与辊子12.1和12.2之间密封。
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形成在辊子12.1内的压力腔14与一压力源 连接,而形成在辊子12.2内的压力腔与一抽吸源连接。因此实现了将纤维 束20基本上垂直地铺放在铺放带6上。
在自由空间17内,牵引喷嘴1的纤维出口 3直接配设有两个导向元件 33.1和33.2,其中导向元件33.1和33.2分别由可自由旋转的滚轮构成,它 们设置成可沿着和逆着铺放带的输送方向调整其位置。
图3所示的用于形成无纺布的装置的功能和前述实施例相同,因而对 此不再进行说明。
在图4中示出图3所示装置的另一可选方案,其中未详细示出辊子12.1 和12.2的支承。
为了固定辊子12.1和12.2,铁磁元件22分别由一可旋转地设置在辊 子12.1或12.2内部的4itt滚轮37构成。设置在铺放带6下侧上的磁铁23 朝铺放带6的方向吸引铁质滚轮37,使辊子12.1可靠地贴靠在无纺布21 的上侧上和/或使辊子12.2可靠地贴靠在铺放带6的上侧上。配设于带输出 侧10上的辊子12.1的磁4失i殳计成可通过控制器38和控制装置39激励/控 制的电磁铁23。其中控制装置39可以预先确定工艺数据,例如纤维横截 面和单位面积的重量或无纺布厚度。借助于存储的优化程序由工艺参数确 定电流大小,该电流大小通过控制器38预先确定用于为电》兹4失23通电。 电万兹铁23的通电产生吸引力,并由此在辊子12.1和铺放带6之间产生与 相应的工艺参数相匹配的压紧力。
在本发明装置的图4所示的设计中,铺放带6和导丝元件7.1和7.2 一起设置在一升降台30上。为此,铺放带6的输送滚轮40通过滚轮支架 41支承在该升降台30上。升降台30设计成在牵引喷嘴1的方向上高度可 调的,从而使在牵引喷嘴1和铺放带6之间延伸的铺放高度是可变的。这 里,由自由空间17形成的行程段可用于调整铺放高度。在本发明的装置中,铺放高度通常在50至500mm的范围内调整。或者可以将牵引喷嘴设计成 高度可调的。
在按照本发明的用于实施本发明方法的装置的在图l至4中所示的实 施例中,导丝元件的结构和布局是举例性的。在此重要的是,纤维在即将 撞在铺放带上之前通过一朝铺放带封闭的导向段来引导。在这里,可实现 稳定地和可重复地引导和铺放纤维束的导丝元件特别适合。附图标记表
1牵引喷嘴
2纤维入口
3纤维出口
4流体接头
5输送通道
6铺放带
7.1、 7.2导丝元件
8纤维入口缝隙
9导向段
10带输出侧
11带输入侧
12.1、 12.2辊子
13辊子外壳
14压力腔
15空气接头
16抽吸源
17自由空间
18压力源
19成形缝隙
20纤维束
21无纺布
22铁磁元件
23磁铁
24高度调整装置
25支承架
26支架
27调整壁28支架
29执行元件
30升降台
31抽吸装置
32密封唇口
33.1、 33.2导向元件
34抽吸口
35.1、 35.2盖板
36磁铁座
37鋪滚轮
38控制器
39控制装置
40输送滚轮
41滚轮支架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将合成纤维(20)铺放成无纺布(21)的装置,该装置具有牵引喷嘴(1)、设置在该牵引喷嘴(1)下方的铺放带(6)以及设置在形成在所述牵引喷嘴(1)和铺放带(6)之间的自由空间(17)内的导丝元件(7.1、7.2),其中所述铺放带(6)在横向于牵引喷嘴(1)的纵向侧的方向上被驱动,其特征在于在带输出侧(10)上设置一个导丝元件(7.1),在带输入侧(11)上设置一个相对的导丝元件(7.2);所述导丝元件(7.1、7.2)在离开所述牵引喷嘴(1)一段距离处形成通向在导丝元件(7.1、7.2)之间形成的导向段(9)的开放式纤维入口缝隙(8),该导向段(9)在导丝元件(7.1、7.2)之间一直延伸到铺放带。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在带输出侧 (10)上的导丝元件(7.1)由可旋转地支承的辊子(12.1)构成,该辊子与铺放带(6)形成一用于无纺布(21)的成形缝隙(19)。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在带输 入侧(11)上的导丝元件(7.2)由一可旋转地支承的第二辊子(12.2)构 成,该辊子与铺放带(6)保持接触。
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辊 子(12.1、 12.2)具有打孔的辊子外壳(13);所述辊子外壳(13)与形成 在辊子(12.1、 12.2)内部的压力腔(14)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在辊子(12.1、 12.2)内部的压力腔(14)与压缩空气源(18)或抽吸装置(16)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 子(12.1、 12.2)之一或两个辊子(12.1、 12.2)与铺放带(6)保持摩擦接 触,并可通过铺放带(6)的输送运动驱动。
7. 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 个所述辊子(12.1、 12.2)与电力驱动装中置相^i接。
8. 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辊子(12.1、 12.2)配设有铁磁元件(22),该铁磁元件与设置在铺 放带(6)下侧上的磁铁(23)优选电磁铁协同作用,使得在辊子(12.1、 12.2)和铺放带(6)之间产生压紧力。
9.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 在带输出侧(10)上的导丝元件(7.1)或铺放带(6 )配设有调整装置(25、 26),通过该调整装置可改变形成在导丝元件(7.1)和铺放带(6)之间 的成形缝隙(19)。
10. 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为了改 变形成在导丝元件(7.1、 7,2)之间的导向段(9),至少一个所述导丝元 件被可横向于牵引喷嘴(1)调整地保持。
11.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铺 放带(6)下方形成一可调整的抽吸口 (34),抽吸装置(31)通过该抽吸 口与铺放带(6)的下侧连接。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口 (34) 形成在两块可彼此相对移动的盖板(35.1、 35.2)之间。
13. 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导丝元件(7.1、 7.2)和铺放带(6)固定在一升降台(30)上,该升降台 可移动以改变牵引喷嘴(1)和铺放带(6)之间的铺放高度。
14. 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牵引喷嘴(1)的纤维出口 (5)配设有至少一个导向元件(31.1、 31.2), 所述导向元件固定在牵引喷嘴(1)下方离开导丝元件(7.1、 7.2) —段距 离处。
15. 用于将大量纤维铺放成无纺布的方法,其中纤维以成行的布局吹 到被驱动的铺放带上,其特征在于纤维在即将铺放到铺放带上之前吹入 由协同作用的导丝元件形成的导向段内,接着在导向段端部处铺放成无纺 布。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纤维通过作用在旋 转的辊子和铺放带之间的压紧力成形为无纺布。
1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辊子和铺放 带之间的压紧力由可控制的电磁铁产生。
1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纤维横截面积 和无纺布的单位面积重量来控制电》兹铁的通电。
19. 用于将合成纤维(20)铺放成无纺布(21)的装置,该装置具有 牵引喷嘴(1)、设置在该牵引喷嘴(1)下方的铺放带(6)以及多个设置 在所述牵引喷嘴(1)和铺放带(6)之间的导丝元件(7.1、 7.2),其中所 述铺放带(6)沿横向于牵引喷嘴(1)的纵向侧的方向被驱动,设在带输 出侧(10)上的一个导丝元件(7.1)是可自由旋转的辊子(12.1),该辊 子与铺放带(6 )形成一成形缝隙(19),其特征在于设有带有磁铁(23) 的铁磁元件(22 ),通过所述铁磁元件可在辊子(12.1)和铺放带(6)之 间产生压紧力。
20.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i^铁(23)设 计成条形并安装在铺放带(6)的下侧上;所述铁磁元件(22)配设于辊子(12.1)。
21. 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铁磁元件(22) 由辊子外壳(13)构成。
22. 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铁磁元件(22) 由可自由旋转地设置在辊子(12.1)内部的铁质滚轮(37)构成。
23. 根据权利要求19至22中任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牵引喷 嘴(1)的输入侧(11)上可自由旋转地固定一与铺放带(6)接触的第二 辊子(12.2);设有其它的带有第二磁铁(23)的铁磁元件(22),所述 铁磁元件将所述第二辊子(12.2)压紧在铺放带(6)上。
24. 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铁(23) 设计成条形,并布置在铺放带(6)的下侧上;所述铁磁元件(22)配设于 所述第二辊子(12.2)。
25. 根据权利要求19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磁铁(23)由可控制的电磁铁构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合成纤维铺放成无纺布的装置和方法,其中合成纤维通过牵引喷嘴作为纤维流朝铺放带的方向被吹入自由空间内。按照本发明,纤维流在撞在铺放带上之前通过一在两个导丝元件之间形成的导向段来引导,其中导丝元件之一设置在带输出侧上而相对的导丝元件设置在带输入侧上,所述导丝元件在离牵引喷嘴一定距离处形成用于进入导向段的开放式纤维入口缝隙,并且所述导向段一直延伸到铺放带。
文档编号D04H3/16GK101297074SQ200680039778
公开日2008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06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26日
发明者A·默沙莫尔 申请人: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