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式提花机装置及电子式提花机用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8132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式提花机装置及电子式提花机用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式提花机装置,并且涉及安装在该装置中使用的电子式提花机用盒。
背景技术
提花机装置是为了控制挂在机台上的多个线的位置而装备的装置,是用来将各线或多个线作为一组处理的选择销进行定位的装置。这里,装备在机台上的选择销在其长度方向上向接近或离开提花机装置的方向被施力。
另一方面,对于提花机主体,在选择销的长度方向上,设有使该提花机主体往复移动的往复移动机构,在选择头不与选择销抵接的非抵接状态下,提花机主体与选择销在上述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关系变化。在提花机主体与选择销都处于原位置的位置关系中,上述选择头能够抵接在选择销上,在抵接状态下,选择销随着提花机主体的移动而克服作用力地一体移动、被定位。
即,选择销在处于不与选择头抵接的非抵接状态时被保持在其原位置上,在处于与选择头抵接的抵接状态时,通过使提花机主体移动,只有处于抵接状态的选择销与其一体地移动。
结果,能够按照选择头的姿势来控制选择销的位置。
在这种提花机装置中,一直采用所谓的称作电子式提花机的装置。该电子式提花机根据压电元件体的弯曲来进行选择头的姿势变更,通过使用用来进行线的定位的电子信息进行选择销的选择,能够得到具有通用性的提花机。
在电子式提花机中,采用所谓的盒形式,为了选择操作一定数量(例如7根)的选择销,将具备对应于该数量的选择头的盒作为一个单位,具备多个这些盒而构成。因而,对应于定位对象的选择销的根数,需要将该根数除以盒中具备的选择头得到的数量的盒。
在该盒中,具备一定数量的在通过由压电元件体构成的动作体的弯曲而抵接在选择销上的抵接姿势和非抵接姿势之间摆动来进行姿势选择的选择头,并且具备作为该选择头的摆动支点的保持销。并且,将该选择头的前端侧作为选择销的抵接部,将选择头的基端侧作为配设上述动作体的动作体配设部,进而,在其尖部上设有这些动作体的弯曲动作控制用的电子控制部。
如果参照图4、图9进行说明,则从盒的基端侧(在图4中是下侧)起,配置有具备动作体的弯曲动作控制用的电子部件基板10的电子控制部7d、在其上侧设有弯曲动作自如地装备有一定数量的由压电元件体构成的动作体9的动作体配设部7c、在其上侧设有具备一定数量的选择头8的头配设部7b,并且其上侧(盒C的前端附近)为选择销N侵入的选择销侵入部7a。在该选择销侵入部7a中设有将各选择销N的侵入路径固定的隔壁11。
特许文献1特开2001-348752号公报图13中表示在上述那样构成的提花机装置中发明者们认为是优选的头配设部7b的附近的详细情况。
如图13所示,以往类型的选择头8使选择头8的前端为倾斜面(在图13中是右边低的倾斜面),并且选择销N的前端没有被特别地加工而基本上为半球状。
进而,选择销N构成为,使其沿着形成于盒主体侧的选择销导引面19下降。
但是,如果采用这样的构造,则判断会产生以下这样的问题。即,如图13(d)所示,由于选择销N的下端点接触在倾斜面上,所以在选择销N抵接在选择头8上的状态下,有时选择销N会如图13(e)所示那样弹起。如果进行这样的弹起,则成为误动作的原因。
进而,关于选择头8与前面说明的选择销导引面19的关系,也由于两者间的接触是线接触,所以会如图13(f)中右边低的箭头所示那样发生选择头8的弹起,难以取得稳定的抵接姿势,成为误动作的原因。
进而,在选择头8上因某些理由而作用有将选择头8向非抵接姿势侧施力的作用力的情况下,如图13(g)所示,有在作为压电元件的动作体9上作用有偶发的摆动力(用左向的箭头表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电子式提花机装置中能够长期地进行稳定的选择动作、即使在选择销的前端抵接在选择头的前端的状态下也能够确保选择头的稳定的动作的电子式提花机装置、以及电子式提花机用盒。
在用来达到上述目的的有关本发明的电子式提花机装置中,设有盒,所述盒具备通过由压电元件体构成的动作体的弯曲在抵接于选择销上的抵接姿势和没有抵接的非抵接姿势之间摆动而进行姿势选择的选择头、和形成上述选择头的摆动支点的保持销,设有固定支撑上述盒的提花机主体,设有使上述提花机主体在上述选择销的长度方向上往复移动的往复移动机构,其第一特征结构是,上述选择销的上述选择头侧端形成为立体凸形状;并且在上述选择头的上述选择销侧端具备承接上述立体凸形状的上述选择头侧端的凹状部。
在该结构的电子式提花机装置中,在选择销处于抵接在选择头上的状态下,形成为立体凸形状的选择销的选择头侧端突入到选择头的凹状部中。
因而,选择销的选择头侧端位置由夹着立体凸形状的凹部定位。另一方面,如果从选择头侧观察,在选择销的前端进入到凹部内的状态下决定两者的位置关系。
结果,与选择头的前端构成为单纯的倾斜面的情况相比,能够使两者间的保持变得稳定,通过两者间的位置关系变得稳定,能够抑制选择销弹起、或在选择头侧处于抵接姿势与非抵接姿势之间摆动等对动作体施加偶发的力的情况。
采用该结构的电子式提花机用盒,具备通过由压电元件体构成的动作体的弯曲在抵接于选择销上的抵接姿势和没有抵接的非抵接姿势之间摆动而进行姿势选择的选择头、和形成上述选择头的摆动支点的保持销,固定安装在设有使上述提花机主体在上述选择销的长度方向上往复移动的往复移动机构的电子式提花机装置的保持板上而使用,其特征结构是,
相对于形成为立体凸形状的上述选择销的上述选择头侧端,在上述选择头的上述选择销侧端具备承接上述立体凸形状的上述选择头侧端的凹状部即可。
在上述的电子式提花机装置中,优选的是,上述立体凸形状是圆锥形状;在上述选择头的上述选择销侧端形成沿上述保持销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一对直边部,构成上述凹状部。
为了构成凹状部,如果如上述那样通过沿上述保持销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一对直边部(直边面部)构成凹状部,则直边部成对,能够接触在选择销的圆锥部上。
结果,能够使两者间的位置保持变得稳定,达到上述目的。
在电子式提花机用盒中也可以采用同样的特征结构。
进而,在以上说明的电子式提花机装置中,优选的是,在上述选择头的前端,在从上述非抵接姿势向上述抵接姿势的摆动中作为摆动前侧的面上,设有在上述非抵接姿势时与盒主体抵接的头侧止动部;并且设有在上述抵接姿势时抵接在上述头侧的止动部上、阻止上述选择头的进一步摆动的凹状的盒侧止动部。
通过使头侧止动部与盒侧止动部之间的抵接成为作为面的抵接,能够使选择头的姿势保持稳定化。
在电子式提花机用盒中也可以采用同样的特征结构。
此外,优选的结构是,上述选择头中,从上述摆动支点到上述选择头与上述选择销的抵接位置的长度、与从上述摆动支点到上述动作体将动作力传递给选择头的动作位置的长度相等或者比其短。
通过这样构成,能够将动作体侧的位移可靠地传递给选择头的选择销侧。
在电子式提花机用盒中也可以采用同样的特征结构。


图1是表示利巴花边机(leaver lace)的概略构造的图。
图2是表示利巴花边机的形成状态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对应于利巴花边机的顶杆和底杆的提花机装置的动作状态的图。
图4是利巴花边机的定位动作的说明图。
图5是利巴花边机的定位动作的说明图。
图6是利巴花边机的定位动作的说明图。
图7是利巴花边机的定位动作的说明图。
图8是利巴花边机的定位动作的说明图。
图9是电子式提花机用盒的主视图。
图10是选择头的主视图。
图11是表示选择销相对于选择头的抵接状态的说明图。
图12是表示盒内的选择头的动作状态的说明图。
图13是表示采用以往的盒构造时的选择头的动作状态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对于将具备多个有关本发明申请的电子式提花机用盒C的电子式提花机装置J用于利巴花边机R的顶杆TB的定位控制用的例子进行说明。
在说明时,首先根据图1~图3说明利巴花边机R的结构及其动作的概况。
利巴花边机图1是表示利巴花边机R的概略结构的图,图1是从其斜前方观察利巴花边机R的图。
利巴花边机R将卷绕在多个轴Bm上的轴卷线w从机台下部位置经由筘座S导引到针织部,通过轴卷线w与筒子线b的缠绕而形成利巴花边RL,将形成的利巴花边RL通过后心杆BPB、图示省略的前心杆交替地钩起、保持,同时通过位于上部的卷绕针布的针辊PPR拉起。
生成的利巴花边RL成为卷绕在与针辊PPR接触的卷绕辊W上的构造。
如图1所示,在该利巴花边机R中,设有使在卷绕有筒子线b的状态收纳的筒子B沿利巴花边机R的前后方向摆动移动的摆动机构(图示省略)。该筒子B的位置在利巴花边机R的左右方向上不变。
在上述筘座S与筒子B的摆动位置之间,从基台下侧(筘座侧)起具备使上述轴卷线w沿利巴花边机R的左右方向移动的底杆BB和顶杆TB。这里,这两个杆BB、TB构成为使其决定轴卷线w的机台左右方向的位置,通过由与筒子B的前后方向移动的时机的关系使这些轴卷线w与筒子线b的相对位置关系变化,能够形成利巴花边RL。
以下,参照图2对该利巴花边RL的形成过程进行说明。
在图中,沿纵向并行地图示的线(用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单点划线描绘)是表示筒子线b的线,通过底杆BB及顶杆TB将轴卷线w相对于这些筒子线b定位。
在利巴花边机R中,通过轴卷线w相对于该筒子线b一边进行横向移动、前后方向移动一边缠绕而形成利巴花边RL。即,交替地具备沿横向延伸的横移动部ww、和进行向前后方向的移动、即意味着针织的行进的弧状的针织进行部wh,来确定轴卷线w在组织上的位置。
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从在针织的进行中属于先针织的部位的第1横移动部ww1到后续针织的第4横移动部ww4,轴卷线w相对于筒子线b交替地去背面位置、表面位置、背面位置、表面位置。
这里,在附图上将筒子线b的位置固定、标记轴卷线w移动到其前侧、背侧来说明,但在实际的利巴花边机R中,如前面使用图1所示,在机台的前后方向上通过筒子线b相对于处于固定位置的轴卷线w反复进行其前后方向的位置移动,决定轴卷线w与筒子线b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以上是轴卷线w与筒子线b之间的表面背面关系的说明,而以下对于前面说明的横移动部ww及针织进行部wh的形成进行说明。
在该图2中,(a)、(b)、(c)、(d)、(e)表示各个状态的顶杆TB及底杆BB上的轴卷线w的位置、以及线的缠绕状态。
如前面也说明那样,轴卷线w由顶杆TB和底杆BB定位,而插通在设于顶杆TB及底杆BB上的导引孔h中使用。如图所示,设于顶杆TB上的导引孔ht较大,并通过将其孔形状做成方形,轴卷线w相对于筒子线b可以取位于其右侧的相对位置和位于左侧的相对位置。另一方面,设于底杆BB上的导引孔hb较小,能够确定轴卷线w的位置。
因而,图2(a)所示的轴卷线w相对于筒子线b的位置,是通过使该线w定位于设在顶杆TB上的中央的导引孔ht的左侧的相对位置上来决定相对于图示最右侧的筒子线b1的位置。
以下,随着针织的进行,通过顶杆TB向左侧移动2间距的量、同时底杆BB向左侧移动相同量,在该位置上决定该轴卷线w的相对于从右侧数第3个筒子线b3的位置。即,形成横移动部ww1。在经过该工序后,筒子线b进行机台前后方向的移动,使轴卷线w相对于筒子线b位于前侧,成为筒子线b相对于轴卷线w缠绕的状态。该状态是图2(b)所示的状态,这样,形成前面说明的针织进行部wh。
以后的针织通过有关顶杆TB及底杆BB的横移动(图2(c)所示的横移动部ww2的形成状态)、和各阶段中的筒子线b的前后移动(从图2(c)向图2(d)的状态变更、以及从图2(d)向图2(e)的状态变更)的反复进行,能够形成利巴花边组织。
图3是示意地表示利巴花边机R中的顶杆TB及底杆BB的相对位置关系的图。
这些顶杆TB及底杆BB分别构成为进行机台左右方向的移动,例如顶杆TB能够取0~32的33个位置,另一方面,底杆BB能够取0、1的两个位置。这些各个杆TB、BB的左右方向的定位是通过相对于各个杆TB、BB分别设置的提花机装置Jt、Jb进行其定位。
顶杆TB的左方方向的定位是通过作为有关本申请的提花机装置J的顶提花机装置Jt进行的,该顶提花机装置Jt具有如下的功能相对于通过2位置选择用的停经片用的提花机装置Jt1在机台上下方向上定位的停经片D,顶杆TB沿图3的左右方向移动,对应于设在停经片前端上的定位片s(参照图4)的量而限制顶杆TB的左方向移动,来进行其定位。
另一方面,底提花机装置Jb是2位置选择用的提花机装置Jb,在图3的左右方向即机台左右方向上将底杆BB在两个位置上定位。
如图3所示,底杆BB受设在与提花机装置Jb的配设位置相反侧(在图3中是左端位置)的施力机构(牵引弹簧sp)向左方向施力,其前端(右侧端)经由连接调节用的调节杆A连接在选择销N上。该选择销N与底杆BB一一对应地设置。
顶提花机装置图4~图8中表示使用了有关本申请的顶提花机装置Jt的顶杆TB的定位结构。
如图所示,顶杆TB受弹簧sp向利巴花边机R主体侧牵引施力,在没有作用有任何限制的状态下,顶杆TB被向图中左方向施力而移动。另一方面,相对于顶杆TB设有分别卡合的定位用的杆L,在该定位用杆L上设有一对缓冲器Ba。在图示的例子中,位于图中左侧的缓冲器Ba是后运动用的缓冲器Bab,位于右侧的缓冲器Ba是前运动用的缓冲器Baf。
该前运动及后运动成对,在通过前运动侧的机构进行顶杆的定位的过程中,通过后运动侧准备接着的定位,能够不使顶杆复位到原点(在施力机构的作用下向利巴花边机主体侧移动),而能够连续地进行效率较高的定位。
对应于上述缓冲器Ba,从利巴花边机R主体侧设有在图示的原点位置与定位位置之间往复移动的一对驱动板DB。关于该驱动板DB,位于图中左侧的驱动板DB是后运动用的驱动板DBb,位于右侧的驱动板DB是前驱动板DBf。驱动板DB构成为,在顶杆TB处于前运动或后运动的时刻,只有分别对应的驱动板DB在图中左右方向上往复移动。
以上是关于顶杆TB和与其联动连接的杆L的说明。如图4等所示,在杆L的下侧构成为,分别对应于前运动、后运动,来控制定位片s的上下位置。
该上下位置的控制是通过分别对应于定位片s而设置的停经片D、设于停经片D的下侧的选择销(select pin)N、以及用来控制它们的、作为本申请的对象的电子式提花机用盒C进行的。
上述停经片D在其上端部位具备前面说明的定位片s,供作杆L的定位之用。此外,在其中间位置上设有大径部Da,构成为,通过该大径部Da将下落限制在下端位置。在图4中,P1表示其限制板。
该停经片D的下端在上升操作选择销N的情况下抵接在选择销N上来进行上升操作。
上述选择销N是棒状的部件,在其前端具备抵接在停经片D的下端上而使其上升动作的停经片抵接部Na。该停经片抵接部Na如图所示做成大径部,构成为通过限制板P2限制其下降。
上述电子式提花机用盒C构成为,一边分别通过选择头8的动作从下侧抵接在选择销N上,一边将选择销N以及停经片D向其上升位置导引。
下面,首先根据图4、图5、图6、图7、图8,对顶杆TB、杆L、停经片D以及选择销N、和装备在电子式提花机用盒C中的选择头8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4表示盒C都处于其下降位置、并且连结在顶杆TB上的杆L位于其右端位置(对于杆L而言是原点位置)的状态。该原点位置是通过装备在利巴花边机R中的复位机构(图示省略)的动作来设定的。在处于原点位置时,定位片s能够上升侵入到驱动板DB与缓冲器Ba之间。
图5表示前运动时的顶杆TB的定位状态,表示多个定位片s上升到对应于前运动的驱动板DBf和缓冲器Baf之间、进行定位的状况。此时,前运动用的电子式提花机用盒Cf上升。
图6表示从图5所示的状态随着时间的经过、前运动用的电子式提花机用盒Cf下降的状态。此时,由于通过对应于前运动的驱动板DBf与缓冲器Baf之间夹持保持着多个定位片s,所以停经片D保持其位置。此时,杆L与盒Cf、Cb的相对位置关系相对于图4所示的状态,在图中成为盒侧靠右侧的关系。作为提花机装置,实际上由于盒侧的位置被固定,所以成为杆L(以及顶杆TB)成为图4中位于左侧的状态。关于图7、图8,也改变盒侧相对于杆L的位置而表示相对位置关系。
图7表示后运动初期的顶杆TB的定位状态,表示从图6所示的状态随着时间的经过、在前运动用的电子式提花机用盒Cf下降的状态下、后运动用的电子式提花机用盒Cb上升的状态。此时,按照装备在该盒Cb中的选择头8的姿势,多个定位片s被上升操作到对应于后运动的驱动板DBb与缓冲器Bab之间。
图8表示接着图7的后运动时的顶杆TB的定位状态,随着时间的经过,前运动用的电子式提花机用盒Cf被保持在下降位置,后运动用的电子式提花机用盒Cb处于上升的状态。并且,多个定位片s被夹持在对应于后运动的驱动板DBb与缓冲器Bab之间,完成后运动中的顶杆TB的定位。
图9中表示到目前为止说明的电子式提花机用盒C的详细构造。在该盒C的上边部位上设有导引插入多个选择销N的选择销孔5。
这里,选择销N如图11所示,在其下端设有选择头8抵接的圆锥部N3。因而,如图12(d)、图12(g)所示,在选择头8的抵接凹部14与选择销N抵接的抵接状态下能够使抵接变得可靠,能够防止选择销N的跳起等。这里,两者的抵接状态如图11中用单点划线所示,为线接触。
该提花机主体1如图3所示,对于该提花机主体1设有使提花机主体1、以及电子式提花机用盒C沿上下方向往复移动的往复移动机构6,构成为能够将停经片D及定位片s向上方方向上升动作。
电子式提花机用盒C该电子式提花机用盒C如图9所示,在大致长方体形状的盒主体7内,收纳有前面说明的选择头8、对应于该选择头8的由压电元件构成的动作体9、以及控制动作体9用的电子控制基板10。如图9所示,从盒主体7的上端侧朝向下端侧,为选择销N的侵入部7a、选择头配设部7b、动作体配设部7c、电子控制部7d。
选择销的侵入部选择销N的侵入部7a如后面根据图12说明那样,是选择销N的前端侵入的部位,在作为选择销N的侵入、退避方向的选择销的长度方向上并行地设有选择销导引用的隔壁11。
选择头配设部选择头配设部7b是构成为允许选择头8的摆动、并且随着其摆动以及选择销N的侵入、退避而能够实现选择头8抵接在选择销N上的姿势和不抵接的姿势的部位。
由图10可知,在该部位的大致中央部位上,对应于各个选择头8而配设有形成选择头8的摆动支点的保持销12。
选择头8具备向该保持销12的上方侧延伸的头部8a、和向下方侧延伸的动作体侵入部8b而构成,该头部8a与动作体侵入部8b相等或比其短地构成。即,从由保持销12形成的摆动支点观察,在动作体9的作用位置(用p1表示臂的长度)和设在头的前端上的抵接凹部14的作用位置(用p2表示臂的长度)的关系中,为了有效而使抵接凹部14的作用位置为更接近于摆动支点的位置(p1≥p2)。结果,能够以稳定的状态将动作体9的较小的位移传递给头。
在上述的头部8a上,如图10所示,具备向图下侧延伸的抵接凹部14,由图11可知,该抵接凹部14是对作为在头部8a的厚度方向(保持销的长度方向、即图10的正反方向)延伸的两个直边部(直边状的平面部)15、16组合而构成的。结果,如图12(d)所示那样构成为,使设在选择销N的前端上的圆锥部N3良好地嵌入到该抵接凹部14中。结果,如前面所述,两者的抵接状态如图11中单点划线所示,成为线接触。
根据该结构,在头部8a的前端,图12中位于左侧的直边部15在选择销N抵接在选择头8上的抵接状态下成为将该选择头8从非抵接姿势侧向抵接姿势侧导引的倾斜导引部。在图12所示的例子中,通过随着从其基端侧(图中下侧)朝向前端侧(图中上侧)成为图中左侧的倾斜面,如果选择销N的前端抵接在该倾斜面上,则选择头8向作为抵接姿势侧的左侧摆动,能够使抵接姿势变得稳定。
此外,在该选择头8的前端,在图12中位于左侧的、即选择头8在从其非抵接姿势向抵接姿势摆动中作为摆动前侧的面上,设有在抵接姿势中与盒主体7抵接的头侧止动部17。
另一方面,在盒主体7上,设有在选择头8为抵接姿势的状态下抵接在头部8a的左端面上、阻止该选择头8的进一步的摆动的盒侧止动部18。具体而言,该盒侧止动部18如图12所示那样构成为,做成从盒主体7的选择销导引面19在其左右方向(摆动前侧)上为凹的凹部,头部8a及盒侧止动部18以面进行抵接。
动作体侵入部8b为向选择头8的后端侧延伸的延伸部,在其宽度方向中央设有动作体9侵入的侵入孔20。该侵入孔20为允许动作体9的摆动的裕量孔。
动作体配设部在动作体配设部7c上,配设有上述选择头8的数量的作为压电元件体的动作体9。这些动作体9配置为,其后端位置被固定而作为摆动支点,其前端侵入到选择头8的侵入孔20中。动作体从配设在电子控制部7d上的电子控制基板10接受动作体单位的控制信号,在图12中向其左右方向弯曲。该压电元件体具体而言是压电陶瓷振子。结果,控制选择头8的摆动。
电子控制部在电子控制部7d中具备动作体9的动作控制用的电子控制基板10,按照另外发送到电子式提花机用盒C的控制信息,来执行动作体9的摆动的控制(选择开关的控制)。
如果对形成电子式提花机用盒C的各个部件的材质进行说明,则盒主体7、保持销12及选择头8分别是树脂制,选择销N是金属制。
以上是关于本申请的电子式提花机装置Jt及电子式提花机用盒C的结构的说明,以下利用图12对其动作进行说明。
该图是用来说明连续的一系列的动作的图,图中,表示通过位于下侧的动作体9的摆动而使选择头8摆动的状态。并且,随着盒C的上下往复移动而选择销N相对于盒C上下移动,但用选择销N的下降箭头表示盒C上升移动。
关于图12,图12(a)对应于选择销N及盒C处于其原位置的状态,选择销N被保持为原位置即非抵接姿势,盒C(以及提花机主体1)位于下降到最下方的位置。
以下从左边开始依次说明。
1、原位置是图12(a)表示的位置关系的状态,选择头8取非抵接姿势。
2、在选择头保持非抵接状态的状态下选择销侵入图12(b)所示的状态表示相对于图12(a)所示的状态、选择头8保持原来的姿势、选择销N再向盒C内进入的状态。
此时,如图所示,如果使盒C上升,则选择销N侵入到盒C内的较深的位置。
3、选择头的抵接姿势图12(c)是在赋予了作为针织数据的选择销的抵接姿势动作信息的状态下动作体9摆动到右侧,使选择头8摆动到抵接姿势。在该状态下,如果盒C上升,则选择销N相对地下降,选择销N的圆锥部N3抵接在选择头8的上端上。结果,使选择销N及停经片D上升,将定位片s保持在上升位置,可以良好地定位顶杆TB的位置。
在这样的动作状态下,即使如图12(e)所示、选择销N与选择头8的抵接弹起、或者如图12(f)所示、选择头8自身从其抵接姿势向非抵接姿势侧跳回等,通过选择头8的前端形状和选择销N的下端形状的设计,如图12(d)、图12(g)所示,能够实现良好的动作状态。
(其他实施方式)在目前为止说明的实施方式中,表示了将有关本申请的电子式提花机装置用于利巴花边机中的例子,但其使用对象并不限于利巴花边机,可以将有关本申请的电子式提花机装置应用于使用提花机装置执行选针的任意的装置中。其对象并不限于针织机,在进行经线的选择的织机中也能够使用。
在目前为止说明的实施方式中,表示了选择销的选择头侧端(选择销的前端)为圆锥形状的情况的例子。但是,在将选择销的前端做成立体凸形状(例如半球状)的情况下,由于在选择头的前端具有承接该立体凸形状的凹状部,所以能够达到本申请的目的。
在电子式提花机装置中,能够提供可长期地确保稳定的选择动作、即使在选择销的前端抵接在选择头的前端上的状态下也能够确保选择头的稳定的动作的电子式提花机装置及电子式提花机用盒。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子式提花机装置,设有盒,所述盒具备通过由压电元件体构成的动作体的弯曲在抵接于选择销上的抵接姿势和没有抵接的非抵接姿势之间摆动而进行姿势选择的选择头、和形成上述选择头的摆动支点的保持销,设有固定支撑上述盒的提花机主体,设有使上述提花机主体在上述选择销的长度方向上往复移动的往复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选择销的上述选择头侧端形成为立体凸形状;并且在上述选择头的上述选择销侧端具备承接上述立体凸形状的上述选择头侧端的凹状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式提花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立体凸形状是圆锥形状;在上述选择头的上述选择销侧端形成沿上述保持销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一对直边部,构成上述凹状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式提花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选择头的前端,在从上述非抵接姿势向上述抵接姿势的摆动中作为摆动前侧的面上,设有在上述非抵接姿势时与盒主体抵接的头侧止动部;并且设有在上述抵接姿势时抵接在上述头侧止动部上、阻止上述选择头的进一步摆动的凹状的盒侧止动部。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式提花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选择头中,从上述摆动支点到上述选择头与上述选择销的抵接位置的长度、与从上述摆动支点到上述动作体将动作力传递给上述选择头的动作位置的长度相等或者比其短。
5.一种电子式提花机用盒,具备通过由压电元件体构成的动作体的弯曲在抵接于选择销上的抵接姿势和没有抵接的非抵接姿势之间摆动而进行姿势选择的选择头、和形成上述选择头的摆动支点的保持销,固定安装在设有使上述提花机主体在上述选择销的长度方向上往复移动的往复移动机构的电子式提花机装置的保持板上而使用,其特征在于,相对于形成为立体凸形状的上述选择销的上述选择头侧端,在上述选择头的上述选择销侧端具备承接上述立体凸形状的上述选择头侧端的凹状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式提花机用盒,其特征在于,上述立体凸形状是圆锥形状;在上述选择头的上述选择销侧端形成沿上述保持销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一对直边部,构成上述凹状部。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电子式提花机用盒,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选择头的前端,在从上述非抵接姿势向上述抵接姿势的摆动中作为摆动前侧的面上,设有在上述非抵接姿势时与盒主体抵接的头侧止动部;并且设有在上述抵接姿势时抵接在上述头侧止动部上、阻止上述选择头的进一步摆动的凹状的盒侧止动部。
8.如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式提花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选择头中,从上述摆动支点到上述选择头与上述选择销的抵接位置的长度、与从上述摆动支点到上述动作体将动作力传递给选择头的动作位置的长度相等或者比其短。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能够长期进行稳定的选择动作的电子式提花机装置以及电子式提花机用盒。电子式提花机装置设有具备通过由压电元件体构成的动作体的弯曲在抵接于选择销上的抵接姿势和没有抵接的非抵接姿势之间摆动而进行姿势选择的选择头、和形成选择头的摆动支点的保持销的盒,设有固定支撑盒的提花机主体,在其结构中,设有使提花机主体在选择销的长度方向上往复移动的往复移动机构,选择销的选择头侧端形成为立体凸形状;并且在选择头的选择销侧端具备承接立体凸形状的选择头侧端的凹状部。
文档编号D03C3/00GK101050576SQ20071009208
公开日2007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6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7日
发明者泽村彻弥 申请人:宫城饰带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