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流式纺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8191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气流式纺纱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流式纺纱装置,其包括一个具有纺杯轴的纺纱杯、一个处于负压下的纺纱杯壳和一个固定在摇臂上的压辊,所述纺纱杯在其纺杯轴上可通过切向传动带驱动,所述纺纱杯壳可通过负压管道与一负压源相连,所述压辊用于将切向传动带压到纺杯轴上,其中所述摇臂可摆动地支承在固定于气流式纺纱装置内的一根轴上。
背景技术
由现有技术DE 3630256A1公开了一种具有固定于摇臂上的压辊的气流式纺纱装置。在这篇公开文献中,只描述了气流式纺纱装置的一部分,因为它只涉及纺纱杯的驱动和支承。该文献并没有明确提到也有一个处于负压下的纺纱杯壳,该纺纱杯壳可通过负压管道与负压源相连。但是很显然,为了所示装置的运转必须设置这样一个纺纱杯壳。这种纺纱杯壳的外观例如可以如DE 19841406A1的图1所示那样美观。
已知实施方式的缺点是,为了将负压管道安置在可摆动的摇臂旁边,需要在气流式纺纱装置内占据很多结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优化气流式纺纱装置内部的结构空间利用。
该目的通过使负压管道的一部分穿过支承压辊摇臂的轴的内部得以解决。
通过穿过轴内部的负压管道,原先还要穿过气流式纺纱装置的负压管道可以取消,从而整体上节省了结构空间。有利的是,尽管为了使所述轴内有足够的自由横截面用于负压管道必须扩大所述轴的直径,但总的来说还是节省了结构空间。由于所述轴的这种双重功能,整个气流式纺纱装置的整体结构明显简化。整体上带棱角的零件更少了,而这种带棱角的零件总是会积聚污物和灰尘。除了污染更少外,这种气流式纺纱装置也更容易清洁。
按照本发明的设计方案,有利的是,在负压管道中有至少一个可通过将压辊从切向传动带摆开而开启的孔,通过该孔可以将负压管道中的多余空气抽出来。当纺纱过程中断时,压辊从切向传动带抬起,多余的气流使纺纱杯壳中的负压减小,从而可以使封闭纺纱杯壳的盖件更容易打开。优选通过负压管道中的孔可以对另一个管道施加负压,该管道的入口与气流式纺纱装置的待清洁部位对应。因此这些多余的气流可以用来清洁气流式纺纱装置的污染部位。该部位例如可能是纺纱杯的轴向轴承区。
所述轴的直径扩大具有改善摇臂支承的优点。所述轴在已知的气流式纺纱装置中通常是直径为15毫米数量级的心轴。优选的是,所述轴的直径为至少20毫米,尤其是大约25毫米。外径扩大后,轴承中的摩擦力在摇臂上引起更大的摩擦力矩。该摩擦力矩对压辊因传动带快速运转而不可避免的摆动具有积极作用。增大的摩擦力矩起阻尼作用,使压辊的摆幅减小。
按照另一种设计方案,可以通过其他元件进一步提高摇臂的阻尼。可以在摇臂的支承部位另外施加一定摩擦力,该摩擦力制动摇臂的摆动运动,由此起到阻尼作用。这可以通过弹簧加载的摩擦元件实现,或者也可以通过在摇臂与轴之间的间隙中直接加入黏度很高的流体实现。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和特征通过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给出。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气流式纺纱装置的部分剖切的侧视图;图2示出了图1所示气流式纺纱装置沿着剖面II-II剖切的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和2所示的气流式纺纱装置1具有一个纺纱杯2,该纺纱杯包括一根纺杯轴3和一个纺纱杯盘4。纺纱杯盘4固定在纺杯轴3上不可转动。工作时,纺纱杯盘4在纺纱杯壳6中的负压腔5内旋转。纺纱杯壳6通过一根负压管道7与图中未示出的负压源相连,该负压源产生负压腔5中的负压。
纺纱杯2以其纺杯轴3支承在两个支承盘副9的三角形空间8中,可以通过沿箭头A穿过纺纱机的切向传动带11驱动。这里,每个支承盘副9包括两个以公知方式支承的支承盘10。在工作过程中,切向传动带11通过压辊12压靠在纺纱杯2的纺杯轴3上,从而驱动纺杯轴。当工作停止时,压辊12可以从切向传动带11上抬起。压辊12固定在摇臂13上,可以自由转动。摇臂13支承在气流式纺纱装置1中固定不动的轴14上,可沿着摆动方向B摆动。轴14内部空心,该空心部位含有负压管道7的一部分15。
轴14在气流式纺纱装置1的框架16上固定不动。这一点例如可以通过压入或螺纹连接实现。可以在轴14在框架16上的上述固定位置以图中没有示出但本身公知的方式配置一个转鼓装置,该转鼓装置使轴14能够相对运转中的切向传动带11对齐。对于摇臂13在轴14上的支承不需要摩擦特别小的轴承,因为高的轴承摩擦有利于在摇臂13上产生大的摩擦力矩,从而衰减运转过程中出现的摆动。高摩擦力矩通过轴14的至少20毫米的大直径D实现。外径优选大约25毫米。
纺纱杯壳6具有一个前开口17,运转过程中由一个盖件19封闭,该盖件可以围绕摆动轴18摆开以便维修。在盖件19上装有一个用于纤维条的纤维条开松装置20,其通过一个未示出的开松辊开松纤维条。借助纺纱杯壳6中的负压,在运转过程中由纤维条开松装置20备好的纤维经过一个纤维喂入通道21输送到纺纱杯2的内部。供入纺纱杯2中的纤维在纺纱杯2的纤维汇集槽22内汇集成一个纤维环。在纤维汇集槽22内形成的纱线23以公知的方式经纱线退绕通道24引出并沿退绕方向C喂入一个未示出的络纱装置中。为了密封负压腔5,可以在纺纱杯壳6和盖件19之间设置一个密封环25。
带有压辊12的摇臂13在运转过程中受到弹性加载,以便将切向传动带11压靠到纺杯轴3上。摇臂13的加载可以按照本身公知的方式,但优选通过一个未示出的片簧或螺旋弹簧实现。弹簧例如可以顶在摇臂13的端部26上。弹簧将摇臂13逆着摆动方向B压向切向传动带11。为了将压辊12从切向传动带11抬起,可以用一个同样未示出的杠杆机构,该杠杆机构同样可以装在摇臂13的端部26上。通过杠杆,摇臂13沿着摆动方向B克服弹簧力摆动,从而将压辊12从切向传动带11上抬起。杠杆的操作可以手动,或者通过一个可沿着机器行驶的维护小车完成。
优选的是,轴14可以有一个孔27,该孔可以与摇臂13和摇臂中布置的第二个孔28协同作用。孔27在正常的纺纱过程中应是关闭的,因为纺纱杯壳6中负压管道7的整个负压是纺纱过程必需的。孔28在摇臂13内的设置使摇臂13沿着摆动方向B摆动时能够与轴14内的孔27对齐。当孔28与孔27对齐时,通过孔27将多余的空气吸进负压管道7中。摇臂13实际上也就是象负压管道7内的孔27的阀门一样,通过摆动运动开关。如果运转停止,压辊12抬起,纺纱杯2制动,则通过例如与大气相连的孔27和28,多余的空气流进负压管道7中,由此负压腔5内的负压降低。为打开盖件19所需的力就减小了。
当然也可以使摇臂13内的孔28与另一根管道29相连。该管道29在压辊12抬起状态下通过孔27与负压管道7连通,从而被施加负压。管道29设有至少一个入口30,该入口与气流式纺纱装置1的待清洁位置对应。该入口30例如可以布置在纺纱杯2的轴向轴承31处,以便吸出在该处沉积的纤维和污物。在工作中用于纺纱的负压也可以在工作停止时通过摇臂13的摆动另外用于清洁目的。
权利要求
1.气流式纺纱装置(1),包括一个具有纺杯轴(3)的纺纱杯(2)、一个处于负压下的纺纱杯壳(6)和一个固定在摇臂(13)上的压辊(12),所述纺纱杯在其纺杯轴(3)上可通过切向传动带(11)驱动,所述纺纱杯壳可通过负压管道(7)与一负压源相连,所述压辊用于将切向传动带(11)压到纺杯轴(3)上,其中所述摇臂(13)可摆动地支承在固定于气流式纺纱装置(1)内的一根轴(14)上,其特征在于,负压管道(7)的一部分穿过所述支承着压辊(12)的摇臂(13)的轴(14)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式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负压管道(7)中有至少一个通过摇臂(13)的摆动(B)能够打开的孔(27),通过该孔能够将多余的空气吸进负压管道(7)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流式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负压管道(7)中的所述孔(27)能对一管道(29)施加负压,该管道与气流式纺纱装置(1)的待清洁部位(31)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气流式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14)的外径(D)至少20毫米,尤其是大约25毫米。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气流式纺纱装置,包括一个具有纺杯轴的纺纱杯和一个处于负压下的纺纱杯壳。所述纺纱杯在其纺杯轴上可通过切向传动带驱动,所述纺纱杯壳可通过负压管道与一负压源相连。设有一个固定在摇臂上的压辊,用于将切向传动带压到纺杯轴上,其中所述摇臂可摆动地支承在固定于气流式纺纱装置内的一根轴上。本发明建议,负压管道的一部分穿过所述支承着压辊摇臂的轴内部。
文档编号D01H4/12GK101070649SQ200710102059
公开日2007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10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10日
发明者M·布尔歇特, M·库布勒 申请人:吕特 英格纺织机械制造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