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物烘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8882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衣物烘干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该项发明有关衣物烘干机{CLOTHING DRYER}。更详细地来讲,衣物烘干机 的风扇架包括;为了增加通过风扇架,将滚筒内的热风排出外部的热风风量, 防止安装在风扇架的切断支架一端,与风扇之间接触的支架固定方法。
背景技术
衣物烘干机向滚筒内供应热风,并蒸发烘干物所含有的水分,来对烘干物 或者烘干对象物进行烘干的设备。
图1为传统技术的衣物烘干机正断面图;图2为图1的适用于衣物烘干机 的风扇以及风扇架的一部分斜视图。
如图1和图2所示, 一般来讲,传统的衣物烘干机1包括如下部件圆桶 型滚筒lh向内部供应热风的加热器18以及安装加热器外壳19的吸气输送管 17;将滚筒11内部的空气(大量含有从烘干物所蒸发出来的水分),向外部排 出的排气输送管24;为了旋转滚筒11的驱动电机。
并且,为了通过排气输送管24排出空气而产生流通力,在衣物烘干机l的 内部安装风扇22。风扇22随着驱动电机,同时与滚筒ll进行驱动。驱动电机 的驱动轴29的一侧短部,直接连接在风扇22上;另外一侧短部,连接在包住 滚筒11的皮带28。
在此,固定在衣物烘干机1底部,支撑驱动电机的前后两端部的电机支架 27,安装在上述驱动电机的下部。在驱动滚筒ll的时候,维持皮带28张力的 导带轮13,安装在电机支架27的一侧。
另外,上述风扇22固定在风扇架23的内部。为了将从风扇22里送出的空 气,排到衣物烘干机l外部,在风扇架23的后方,连接通往衣物烘干机l外部 的排气输送管24。
在此,上述风扇架23由前面风扇架和后面风扇架组成。
为了降低噪音、增加风量,在上述风扇架23安装切断支架31 (cut-off
bracket)。此时,风扇架23如果由注塑材料形成时,就可以在风扇架23本身 形成一个切断支架形状,无需形成另外的切断支架。
但是,最近流行由钢材(steel)材料做成的风扇架。此时,存在着很难在
风扇架内部做成切断支架形状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做成一个由注塑材 料形成的切断支架31,安装在风扇架23内部。
但是,流通在上述风扇架23内部的高温空气,长时间与由注塑材料形成的 切断支架31之间相接触时,切断支架31将会产生热变形,并因为切断支架31 的热变形,存在着减少通过风扇架23风量的问题。'
并且,在上述切断支架31产生热变形时,会根据风扇22所产生的压力差, 产生切断支架31和风扇架23之间相分离的现象。因此,存在着切断支架31与 风扇22之间相接触而产生噪音,以及损坏风扇22或者切断支架31的问题。
不仅如此,为了把上述切断支架31固定在风扇架23上,需要使用螺丝等 另外的连接材料。因此,存在着降低生产性,以及增加材料费用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传统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切断支架 产生热变形,也能够使风量减少最小化的、具备风扇架的衣物烘干机。
并且,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把固定切断支架一端的固定装置, 形成在风扇架,防止切断支架和风扇之间相接触而损坏两者的,具备风扇架的 衣物烘干机。
另外,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在切断支架形成结合突起,并形成与 之吻合的结合孔,提高风扇架的组装性,节约材料费用的衣物烘干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衣物烘干机,包括投入烘干物的滚筒;连接在上述滚筒,排出滚筒
内空气的排气输送管;安装在上述排气输送管的中间,流通空气的风扇;固定 上述风扇的风扇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上述风扇架的切断支架;为了 防止上述切断支架的一端,与上述风扇之间相接触,而形成在上述风扇架的支 架固定装置。
前述的衣物烘干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架固定装置,能够连接上述风扇下 部的,上述切断支架一端的两侧。
如上所述,在风扇架上形成切断支架的固定装置,能够防止切断支架和风 扇之间相接触,或损坏两者,并减少风量。
前述的衣物烘干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架固定装置, 一个从上述风扇架的 内侧面突出形成;另外一个在上述风扇架的内侧面反向角形成。此时,反向角 形成的支架固定方法,形成在前面风扇架,并具有法兰盘形状。
前述的衣物烘干机,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支架固定装置当中,从上述风扇架 的内侧面突出形成的固定装置,由吊边工程所形成。
前述的衣物烘干机,其特征在于上述风扇架,由钢材材质形成。
前述的衣物烘干机,其特征在于上述风扇架,以及上述切断支架,由钢材 材质形成。
又,衣物烘干机,包括投入烘干物的滚筒;连接在上述滚筒,排出滚筒 内空气的排气输送管;安装在上述排气输送管的中间,流通空气的风扇;固定 上述风扇的风扇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上述风扇架的切断支架;与上 述风扇架相接触的上述切断支架上,形成结合突起。
前述的衣物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插入上述切断支架结合突起的结合孔,形 成在上述风扇架上。
前述的衣物烘干机,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风扇的空气出口端,形成上述结合 突起。即,安装在上述前面风扇架的结合突起,在上述切断支架当中,形成在 与上述风扇较远的部分(而不是较近的部分)。
前述的衣物烘干机,其特征在于上述风扇架,由钢材材质形成。
前述的衣物烘干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切断支架,由注塑材料形成。即,由 钢材材质做成的风扇架上,很难做成切断形状的时候,用注塑材料做成另外的 切断支架,并安装在上述风扇架上,有利于生产性。
前述的衣物烘干机,其特征在于上述风扇架,由前面风扇架和后面风扇架 组成;上述前面风扇架和上述后面风扇架,由吊边工程相结合。如上所述,无 需使用螺丝等另外的连接装置,也可以将切断支架安装在风扇架。
前述的衣物烘干机,其特征在于上述风扇架,以及上述切断支架,由钢材
材质形成。即,可以用钢材材质做成的风扇架本身,做成切断形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风扇架,即使在切断支架 产生一定程度的热变形,也能够维持原来的安装位置,并取得防止减少风量的 效果。
并且,本发明可以防止因风扇架的支架固定装置变形,而导致风扇入口端 的切断支架一端,向风扇突出。因此,本发明提供的衣物烘干机,能够防止切 断支架与风扇之间相接触或损坏。
不仅如此,本发明将切断支架的结合突起,连接在风扇架的结合孔。因此, 能够较容易地安装风扇架,提高生产性。并且,无需另外的连接方法,具有节 约材料费用的效果。


图1为根据传统技术的衣物烘干机正断面图。
图2为图1当中,适用于衣物烘干机的风扇,以及风扇架的一部分斜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当中,在风扇架上,安装切断支架的断面图。 图4为图3当中,在风扇架上,安装切断支架的斜视图。 图5为支架固定装置部分的放大图纸。
图6为本发明另外实施例当中,在后面风扇架上,安装切断支架的斜视图。 图7为图6当中,在前面风扇架上,安装切断支架的斜视图。 图8为图7当中,前面风扇架的内部斜视图。
图9以及图10为,在图6当中,显示切断支架的斜视图。图9是在安装前 面风扇架的方向所看到的切断支架斜视图IO是在安装后面风扇架的方向看到的斜视图。 附图中主要部分符号的说明
110、 210:前面风扇架 120、 220:后面风扇架
111、 121:支架固定方法 112、 122:吊边连接部 130、 230:切断支架 131:切断支架一端
216:结合孔 232、 233:结合突起
具体实施例方式
通过下面的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结构以及作用进行详细的说明。以下 说明有关本发明能够申请专利的各个方面(aspects)。以下的描述(description) 只是本发明详细描述(detailed description)当中的一部分。
但是,为了明确本发明的要点,在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当中,将省略掉已经 众所周知的功能或者有关结构的具体说明。
并且,与前述的结构是同样的,或者类似同样的部分,将省略其详细说明, 而只赋予同样的参照符号。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当中,在风扇架安装切断支架的断面图;图4为图3 当中,在风扇架安装切断支架的斜视图;图5为支架固定装置部分的放大图纸。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衣物烘干机1包括投入烘干物的滚筒ll;连接在滚 筒ll,排出滚筒ll内空气的排气输送管24;安装在排气输送管24的中间,流 通空气的风扇22;固定风扇22的风扇架;安装在风扇架的切断支架130;为了
防止切断支架130的一端,与风扇22之间相接触,而形成在风扇架的支架固定 装置lll、 121。
如图3所示,上述风扇架包括前面风扇架110和后面风扇架120。在此,前 面风扇架110以及后面风扇架120的断面形状大约为"L"字形;前面风扇架 110和后面风扇架120的对应部分,形成结合两者的吊边连接部112、 122。
上述吊边连接部112、 122为了进行吊边工程,向前面风扇架110以及后面 风扇架120的下部突出形成。
但是,能够将上述风扇架和切断支架形成为一体的时候,无需由前面以及 后面来区分形成,且无需在每个风扇架分别形成吊边连接部。
上述支架固定装置lll、 121,形成在风扇22下部的切断支架130—端131 的两侧。S卩,为了切断支架130 —端131的两侧上面(安装在前面风扇架110 和后面风扇架120相连接形成的平滑部分)不突出,支架固定装置lll、 121分 别形成在前面风扇架110以及后面风扇架120的内侧面。
在此,在前面风扇架110或者后面风扇架120当中的至少一处,形成上述 支架固定装置lll、 121。
如此,在风扇架110、 120上形成切断支架130的支架固定装置111、 121,
能够防止切断支架130和风扇22之间相接触,损坏两者。并且,可以减少因为 切断支架130的安装位置脱离而减少的风量。
在上述风扇架110、 120当中,风扇22所处的圆桶形部分,以及与排气输 送管相连接的直线形部分的连接部位(即,成为送出口的基准,且送出的流体 压力从同压转换到定压的部分)称为切断(cutoff)。虽然可以与前、后面风扇 架110、 120形成为一体,但也可以如同本发明,形成另外的切断支架130。
上述切断支架130起到增加风量(通过风扇架110、 120的风量)和降低噪 音的作用。
在图4当中,上述支架固定装置lll、 121当中,其中一个从前、后面风扇 架110、 120的内侧面突出形成;另外一个在风扇架110、 120的内侧面反向角 形成。
并且,在图4以及图5当中,反向角形成的支架固定装置lll,形成在前面 风扇架110,且具有洞或者凹线的形状;从风扇架110、 120的内侧面突出形成 的支架固定装置121,形成在后面风扇架120,并具有从风扇架110、 120的内 部突出来的形状。
另外,从上述后面风扇架120的内侧面,向风扇架110、 120的内部空间突 出形成的支架固定装置121,以成型的、或者高压成型的方式形成。
并且,在上述前面风扇架110内侧面反向角形成的支架固定装置111,可以 沿着切断支架130的侧面,具有一定长度。
如上所述,通过支架固定装置lll、 121,在前面风扇架110或者后面风扇 架120,固定切断支架130的一端131。即使切断支架130产生热变形,也不会 脱离原来的安装位置。并且,还可以防止因为风扇22产生的压力,切断支架130 一端131向风扇22上浮的问题。
以下对本发明的另外实施例当中,对切断支架以及后面风扇架进行说明。
图6为本发明的另外实施例当中,切断支架安装在后面风扇架的斜视图; 图7为图6的切断支架安装在前面风扇架的斜视图。
如图6以及图7所示,对本发明的另外实施例当中,在风扇架上安装切断 支架230;在与风扇架相接触的切断支架230的一侧面,形成结合突起232、 233。在此,上述风扇架由前面风扇架210以及后面风扇架220组成,有利于生 产性。但是,能够将风扇架和切断支架形成为一体的时候,无需区分前面以及 后面风扇架。
在上述切断支架230形成结合突起232、 233,将前面风扇架210以及后面 风扇架220以成型方式相结合,让前面以及后面风扇架210、220按结合突起232、 233来结合,固定前面风扇架210、后面风扇架220以及切断支架230。
不仅如此,可以在上述前面风扇架210或者后面风扇架220上,再形成插 入切断支架230的结合突起232、 233的结合孔。
如此结构,无需螺丝等另外的连接方法,也可以在风扇架210、 220上安装 切断支架230。
另外,上述结合突起232、 233当中,插入在前面风扇架210结合孔的结合 突起232,最好形成在通过风扇22的空气出口端。S卩,在切断支架230当中, 形成在与风扇22较远的部分(而不是较近的部分),或者形成排气输送管连接 口的前、后面风扇架210、 220的直线型部分。
在与上述前面风扇架210连接,并形成结合突起232的切断支架230的一 侧面当中,在风扇22下部形成的断支架230上,无需另外的结合突起。但是, 如果在前面风扇架210上形成支架固定装置(参照图5)时,能够确保切断支架 230的连接力度。
并且,参照图7可以看出,在结合突起232、 233当中,与安装在前面风扇 架210的结合突起232不同的是,安装在后面风扇架220的结合突起233都形 成在与前面风扇架210的风扇安装孔215相近的部分,以与及排气输送管结合 口相近的部分。
这是因为与后面风扇架220相接触的切断支架230的侧面,比与上述前面 风扇架210相接触的切断支架230的侧面要短,所以并没有配置在风扇22下部 部分的原因。
图8为图7当中,前面风扇架的内部斜视图。如图8所示,在前面风扇架 210上,形成为了插入结合突起232的结合孔216。 以下通过参照附图,对切断支架230进行说明。
图9以及图10为图6当中,切断支架的斜视图。图9是在安装前面风扇架 的方向所看到的切断支架斜视图;图10是在安装后面风扇架的方向看到的斜视 图。
图9当中,如上所述,在风扇22下部切断支架230的一侧面,没有形成结 合突起232。 g口,在前面风扇架210的方向所看到的是"n "字形的切断支架 230的一侧面当中,只有在一处形成结合突起232。
另外,为了做成结合突起232,需要在结合突起232的部分,最好能确保比
其它部分更大的空间。
图10当中,安装在风扇架220的结合突起233,在后面风扇架220的方向 所看到的是"n "字形的切断支架230的一侧面,都形成了结合突起233。
本发明的另外实施例当中,前、后面风扇架210、 220与切断支架230的组 装过程如下
首先,在前面风扇架210或者后面风扇架220当中,在其中一个风扇架的 结合孔,插入切断支架230的结合突起232、 233,并固定切断支架230的最初 位置。然后,在剩下的风扇架的结合孔,插入切断支架230的结合突起,让前 面风扇架210以及后面风扇架220的连接部分相对应。
在此状态下,通过前面风扇架210以及后面风扇架220相对应的部分形成 的吊边连接部(参照图3),完成前面风扇架210、后面风扇架220以及切断支 架230的组装。
如上所述,在切断支架230上形成结合突起232、 233、与结合突起232、 233相对应的前面风扇架210,以及在后面风扇架220形成结合孔216,并以吊 边工程来组装前后面风扇架210、 220的过程当中,无需螺丝等另外的连接方法。 因此,改善风扇架的的组装工作性,并节约了材料费用。
上面说明的前面风扇架110、 210,以及后面风扇架120、 220以钢材材质形 成;切断支架230最好采用注塑材料形成。即,由钢材材质做成的风扇架上, 很难做成切断形状的时候,用注塑材料做成另外的切断支架,并安装在上述风 扇架上,可生产性比较强。并且,可根据实际情况,上述风扇架以及切断支架 都可以钢材材质形成。
上述说明的衣物烘干机(具备切断支架的风扇架),可以适用于排气式,以 及凝縮式烘干机。并且,须理解为能够在多样的观点来掌握的该项发明技术思 想或者对该项发明最小限度的技术,而不得理解为局限该项发明的界限。
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 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衣物烘干机,包括投入烘干物的滚筒;连接在上述滚筒,排出滚筒内空气的排气输送管;安装在上述排气输送管的中间,流通空气的风扇;固定上述风扇的风扇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上述风扇架的切断支架;为了防止上述切断支架的一端,与上述风扇之间相接触,而形成在上述风扇架的支架固定装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烘干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架固定装置,能 够连接上述风扇下部的,上述切断支架一端的两侧。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衣物烘干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架固定装置,一 个从上述风扇架的内侧面突出形成;另外一个在上述风扇架的内侧面反向角形 成。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衣物烘干机,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支架固定装置当 中,从上述风扇架的内侧面突出形成的固定装置,由吊边工程所形成。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烘干机,其特征在于上述风扇架,由钢材材 质形成。 '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烘干机,其特征在于上述风扇架,以及上述 切断支架,由钢材材质形成。
7、 衣物烘干机,包括投入烘干物的滚筒;连接在上述滚筒,排出滚筒内 空气的排气输送管;安装在上述排气输送管的中间,流通空气的风扇;固定上 述风扇的风扇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上述风扇架的切断支架;与上述 风扇架相接触的上述切断支架上,形成结合突起。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衣物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插入上述切断支架结合 突起的结合孔,形成在上述风扇架上。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衣物烘干机,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风扇的空气出口 端,形成上述结合突起。
10、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衣物烘干机,其特征在于上述风扇架,由钢材 材质形成。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衣物烘干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切断支架,由注 塑材料形成。
12、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衣物烘干机,其特征在于上述风扇架,由前面 风扇架和后面风扇架组成;上述前面风扇架和上述后面风扇架,由吊边工程相口 o
13、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衣物烘干机,其特征在于上述风扇架,以及上 述切断支架,由钢材材质形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一种衣物烘干机,包括投入烘干物的滚筒;连接在上述滚筒,排出滚筒内空气的排气输送管;安装在上述排气输送管的中间,流通空气的风扇;固定上述风扇的风扇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上述风扇架的切断支架;为了防止上述切断支架的一端,与上述风扇之间相接触,而形成在上述风扇架的支架固定装置。因此,即使上述切断支架产生热变形,也能够维持原来的安装位置,并防止风量减少。并能够防止切断支架与风扇之间相接触或损坏。不仅如此,本发明将切断支架的结合突起,连接在风扇架的结合孔,因此,能够较容易地安装风扇架,提高生产性。并且,无需另外的连接方法,具有节约材料费用的效果。
文档编号D06F58/02GK101187146SQ200710160940
公开日2008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15日
发明者朴秀原 申请人:南京乐金熊猫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