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钢圈织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0360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隐藏钢圈织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隐藏钢圈功能的织带。
技术背景织带作为一种纺织品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纺织、服装等行业以 及其它日常生活中,尤其在内衣行业,织带己成为必不可少的配件。现有的包覆钢圈的织带是厚度一致的套管,装上钢圈后,钢圈 会形成一个凸起,手感硬,令穿戴者感到不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 其制作易于实现生产自动化且生产效率高的具有隐藏钢圈功能的织带。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隐藏钢 圈织带,织带本体内设有用于安装钢圈的通道,其特征在于在宽 度方向上,所述织带本体的通道位置一侧的厚度薄于另一侧。在宽度方向上,所述织带本体的通道位置一侧的厚度加上钢圈 厚度之和与其另一侧的厚度相等。所述的织带本体内与通道相对的位置设有凸起部。所述的凸起部厚度与待插入的钢圈厚度相等。所述织带本体为一体编织而成的套管状结构。所述的织带本体为弹性织带或非弹性织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其制作易于实现生产自动化且生产效率 高,用于胸围定型钢圈的外层包裹,由于织带一边厚一边薄,钢圈 装在织带薄身的一边后,织带宽度方向两边厚度大约一致,钢圈不 会凸起,外形美观,从织带表面看不出内装有钢圈,因此具有隐藏 钢圈的功能,由于没有了原来的凹凸感,大大减少触摸织带硬的手 感,也令穿戴者更为舒服。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剖视图;图2是图1中本实用新型装上钢圈后横截面剖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外层包覆层1的组织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粘结位的组织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凸起部的组织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隐藏钢圈织带,织带本体内设有用于安装钢 圈的通道,在宽度方向上,织带本体的通道位置一侧的厚度薄于另 一侧,如图l、图2所示,织带本体为一体编织而成的套管状结构, 包括一体编织而成的外层包裹层1、粘结位4、通道3以及凸起部2。两层的外层包裹层1之间通过粘结位4连接,形成套管状的织 带本体,其中一侧设有凸起部2,则另一侧为供钢圈5安装的通道3。 由于凸起部2具有一定厚度,因此织带本体的通道3位置一侧的厚 度薄于凸起部2—侧的厚度。最好的,该凸起部2厚度与待插入的钢圈5厚度大约相等,从而使安装钢圈后,在宽度方向上,织带本体的通道3位置一侧的厚度加上钢圈5厚度之和,与凸起部2 —侧的厚度大约相等,从织带表面看不出内装有钢圈。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制造设备——无梭织机,采用瑞士 MULLER 的梭织机。采用图3的组织结构织出外层包覆层1;采用图4的组织 结构织出粘结位4;采用图5中的组织结构织出凸起部2;外层包裹 层1、粘结位4以及凸起位2共用相同的纬线,将不同的组织结构粘 结,实现一体化编织成型。各组织图中符号"X"表示经线在两层 讳线之上;符号"〇"表示经线在两层纬线中间;符号"□"表示 经线在两层纬线的下面。本实用新型的织带,可以为弹性织带,也可以为非弹性织带。 采用弹性系数大的原材料作为织带用料,即可织出弹性织带;采用 弹性系数接近为零的原材料作为织带用料,即可织出非弹性织带。
权利要求1.一种隐藏钢圈织带,织带本体内设有用于安装钢圈的通道,其特征在于在宽度方向上,所述织带本体的通道位置一侧的厚度薄于另一侧。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钢圈织带,其特征在于在宽度方 向上,所述织带本体的通道位置一侧的厚度加上钢圈厚度之和与其 另一侧的厚度相等。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钢圈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织 带本体内与通道相对的位置设有凸起部。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隐藏钢圈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起部厚度与待插入的钢圈厚度相等。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钢圈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织 带本体为一体编织而成的套管状结构。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钢圈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织带本体为弹性织带或非弹性织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隐藏钢圈织带,织带本体内设有用于安装钢圈的通道,其在宽度方向上,织带本体的通道位置一侧的厚度薄于另一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其制作易于实现生产自动化且生产效率高,用于胸围定型钢圈的外层包裹,由于织带一边厚一边薄,钢圈装在织带薄身的一边后,织带宽度方向两边厚度大约一致,钢圈不会凸起,外形美观,从织带表面看不出内装有钢圈,因此具有隐藏钢圈的功能,由于没有了原来的凹凸感,大大减少触摸织带硬的手感,也令穿戴者更为舒服。
文档编号D04C1/00GK201125310SQ20072005818
公开日2008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12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12日
发明者林亚平 申请人:明新弹性织物(中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