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工丝及其制造方法和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3387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加工丝及其制造方法和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加工丝,特别涉及一种加工丝及其制造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以P0Y原丝为原料的丝加工方法有多种,如通过对P0Y原丝在加弹 机上延伸假捻变为网络丝的制造方法,也有通过对POY原丝延伸使其成 为全延伸丝的加工法等。以上方法制得的长丝,虽然各自有不同的织物 风格特点,但是或柔软感欠佳,或不具备自然的深浅色条纹感。作为夏 季的轻薄时尚素材,综合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单纤维轴方向的 外径具有不规则的粗部和细部,经乌斯特测定其TO在0. 8 1. 8之间且 具有的沸水收縮率在15%以下,巻曲回复率在5%以下特征的加工丝及其 织物的制造方法,用这种方法制得的加工丝经加捻后制得的织物经碱减 量后染色,加工所得的织物具有天然丝绸般自然光泽和丝棉般柔软手 感,及由于单纤维轴方向的外径具有不规则的粗部和细部产生的自然深 浅色条纹。是适合夏季的极佳轻薄素材。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以P0Y为原料加工的一种加工丝,其特征为单纤维轴方向外径具有 不规则的粗部和细部,乌斯特测定TO在0.7 1.7之间。加工丝的沸水收縮率在15%以下,巻曲回复率在5%以下。该加工丝经加捻后织造,制 得的织物经碱减量加工后染色能产生深浅色条纹。
一种加工丝的制造方法,使用设备为具有对纱线热处理装置的设备。
加工过程如下
以P0Y为原料,原料丝从原丝架上引出分别经过第一切丝器和第一 微动器后,通过第一送丝罗拉和第二送丝罗拉间的加热器加热拉伸;所 述的P0Y为含有易溶出成份的特殊P0Y或普通P0Y或改性P0Y。其断面 形状可为圆形或异型或其组合。为获得较好的拉伸效果所述加热器的温 度范围为40 140°C,所述的第二送丝罗拉和第一送丝罗拉间的表面线 速度之比大于1,其比率的最大值小于POY原料的断裂伸长率。/。。
加热拉伸后的纱线进入第二送丝罗拉和第三送丝罗拉之间的热箱 定型;为获得较好的热定型效果,所述的热箱为接触型热箱时其温度的 设定范围为120 220°C,为非接触型热箱时其温度的设定范围为-150 300°C,所述的第三送丝罗拉和第二送丝罗拉间的表面线速度之比 为0. 6 3。
热定型后的加工丝超喂进入第三送丝罗拉和第四送丝罗拉之间网 络喷嘴通过空气吹捻形成网络后巻取成型制得加工丝;为得到较好的网 络效果,第三送丝罗拉和第四送丝罗拉之间的网络喷嘴的吹捻空气压力 为0. 5 6Kg/cm2 ,第四送丝罗拉和第三送丝罗拉之间表面线速度之比的 设定范围在0到l之间。
所得加工丝单纤维轴方向的外径具有不规则的粗部和细部,经乌斯特测定其[]%在0. 8 1. 8之间且具有的沸水收縮率在15%以下,巻曲回 复率在5%以下的特征。
在制造具有深浅色条纹感的仿丝绸织物中的应用时,将加工丝加捻
后织造,加捻捻度范围为0 3600T/M,织物组织可以为平纹,斜纹,锻 纹或其他变化组织。其织物经碱减量加工后染色,碱减量率控制在3 30%的范围内,得到织物。


附图是新型加工丝制造方法示意图
图中,l第一切丝器,2第一微动器,3第一送丝罗拉,4加热器,5第 二送丝罗拉,6导丝器,7热箱,8第三送丝罗拉,9网络喷嘴,10第四 送丝罗拉,ll断丝检知器,12上油罗拉,13巻绕成型。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在日本爱机生产的AT501机台上生产,以130dtex/36f规格的含有易 溶出成份的特殊涤纶P0Y为原料,原料从丝架引出经过1第一切丝器后 依次经过2第一微动器,3第一送丝罗拉,通过3第一送丝罗拉和5第 二送丝罗拉间的4加热器,其加热器温度为65。C,所述的第二送丝罗拉 和第一送丝罗拉间的表面线速度之比为1.5,后经过5第二送丝罗拉,6 导丝器,输送到第二送丝罗拉和8第三罗拉间的7热箱,纱线在接触型 热箱中的热定型温度为180,所述的第三送丝罗拉和第二送丝罗拉间的 表面线速度之比为1,通过8第三送丝罗拉和10第四送丝罗拉间的9网络喷嘴对纱线加上网络,其网络喷嘴的吹捻空气压力为3Kg/cm2,第 四送丝罗拉和第三送丝罗拉之间表面线速度之比为0.98 (超喂2%)。施 加网络后的纱线通过12上油罗拉上油后在13巻绕成型后得到该新型加 工丝。经乌斯特条干仪测定加工丝TO为1.4,其沸水收縮率为12%,巻 曲回复率为1. 5%。该加工丝加捻1800T/M后以平纹组织织造成织物。织 物经碱减量20%后以分散染料染色,得到具有深浅色条纹感的仿丝绸织 物。
实施例1中所述的7热箱可以使用非接触式热箱。以175dtex/96f的 普通涤纶POY加工为例,原料从丝架引出经过1第一切丝器后依次经过 2第一微动器,3第一送丝罗拉,通过3第一送丝罗拉和5第二送丝罗 拉间的4加热器其热器温度为80。C,所述的第二送丝罗拉和第一送丝罗 拉间的表面线速度之比为1. 35倍后经过5第二送丝罗拉,6导丝器,输 送到第二送丝罗拉和8第三罗拉间的7热箱,纱线在非接触型热箱中经 过200度的温度热定型,所述的第三送丝罗拉和第二送丝罗拉间的表面 线速度之比为0. 98,再通过8第三送丝罗拉和10第四送丝罗拉间的9 网络喷嘴对纱线加上网络。其网络喷嘴的吹捻空气压力为2.5Kg/cm2, 第四送丝罗拉和第三送丝罗拉之间表面线速度之比为0. 97 (即超喂3%) 同时施加吹捻空气压力为2.5Kg/cm2的网络后通过12上油罗拉上油后 在13巻绕成型后得到该新型加工丝。经乌斯特条干仪测定加工丝TO为 1.7,其沸水收縮率为8%,巻曲回复率为1.2%。该加工丝加捻2800T/M 后以平纹组织织造成织物。织物经碱减量23%后以分散染料染色,得到具有深浅色条纹感的仿丝绸织物。
实施例1中P0Y原料可使用1个含易溶出成分的涤纶P0Y和1个普通 涤纶P0Y, 2个原料从丝架引出经过1第一切丝器后依次经过2第一微 动器,3第一送丝罗拉,通过3第一送丝罗拉和5第二送丝罗拉间的4 加热器其热器温度为65°C,所述的第二送丝罗拉和第一送丝罗拉间的表 面线速度之比为1. 55倍后经过5第二送丝罗拉,6导丝器,输送到第二 送丝罗拉和8第三罗拉间的7热箱,纱线在接触型热箱中经过180度的 温度热定型,所述的第三送丝罗拉和第二送丝罗拉间的表面线速度之比 为0. 98,再通过8第三送丝罗拉和10第四送丝罗拉间的9网络喷嘴对 纱线加上网络。其网络喷嘴的吹捻空气压力为2.5Kg/cm2,第四送丝罗 拉和第三送丝罗拉之间表面线速度之比为0.97 (即超喂3%)同时施加 吹捻空气压力为3. 5Kg/cm2的网络后通过12上油罗拉上油后在13巻绕 成型后得到该新型加工丝。经乌斯特条干仪测定加工丝11%为1.25,其 沸水收縮率为5. 8%,巻曲回复率为2. 5%。该加工丝加捻2800T/M后以 平纹组织织造成织物。织物经碱减量18%后以分散染料染色,得到具有 深浅色条纹感的仿丝绸织物。
权利要求
1、一种加工丝,其特征是单纤维轴方向外径具有不规则的粗部和细部,乌斯特测定U%在0.8~1.8之间,且加工丝的沸水收缩率在15%以下,卷曲回复率在5%以下。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丝,其特征是加工丝的原料丝为含有易溶出成份的涤纶P0Y或普通涤纶P0Y或改性涤纶P0Y,其断面形 状为圆形、异型或其组合。
3、 一种加工丝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① 含有易溶出成份的涤纶P0Y或普通涤纶P0Y或改性涤纶P0Y中选 择一种或几种作为原料丝,从原丝架上引出分别经过第一切丝器和第一 微动器后,通过第一送丝罗拉和第二送丝罗拉间的加热器加热拉伸,加 热器的温度范围为40 140°C,所述的第二送丝罗拉和第一送丝罗拉间 的表面线速度之比为1 3;② 加热拉伸后的纱线进入第二送丝罗拉和第三送丝罗拉之间的热 箱定型,所述的热箱为接触型热箱时其温度的设定范围为120 22(TC, 为非接触型热箱时其温度的设定范围为150 30(TC,所述的第三送丝 罗拉和第二送丝罗拉间的表面线速度之比为0. 6 3;③ 超喂进入第三送丝罗拉和第四送丝罗拉之间网络喷嘴通过压縮 空气吹捻形成网络后巻取成型制得加工丝,第三送丝罗拉和第四送丝罗 拉之间的网络喷嘴的吹捻空气压力为0. 5 6Kg/cm2 ,第四送丝罗拉和第 三送丝罗拉之间表面线速度之比为0 1。
4、 一种加工丝在制造具有深浅色条纹感的仿丝绸织物中的应用,其特征是将加工丝加捻后织造,加捻捻度0 3600T/M,经碱减量加工后染色,碱减量率控制在3 30%的范围内,得到织物。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工丝及其制造方法和用途,该加工丝特征是其单纤维轴方向外径具有不规则的粗部和细部,采用该加工丝制得的织物经碱减量处理后纤维表面具有凹凸状结构。其制造方法是以POY为原料,通过第一送丝罗拉和第二送丝罗拉间的加热器加热拉伸后进入第二送丝罗拉和第三送丝罗拉之间的热箱热定型,再以一定的超喂进入第三送丝罗拉和第四送丝罗拉之间通过空气吹捻形成网络,最后卷取成型制得加工丝。加工丝经加捻后织造,制得织物经碱减量加工后染色,所得的织物具有天然丝绸般自然光泽和丝棉般柔软手感,以及天然丝绸所不具备的自然深浅色条纹和较好的排汗性,特别适合于夏季轻薄时尚素材。
文档编号D02J1/22GK101560715SQ20081002372
公开日2009年10月21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17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17日
发明者景红川, 清水敏昭, 黄乃科 申请人: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