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压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4201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缝纫机压脚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缝纫机的压脚,其用于将缝制对象物的折回部 按压在针板上方而进行摺边缝制。
背景技术
目前,在衬衫或T恤等的下摆或袖口等的筒状部的端部,以将 作为缝制对象物的主布料的端缘,在规定的宽度范围内向背面侧折回 而形成折回部的状态,送入设定于缝纫机的底座部上方的落针位置, 进行将主布料的端缘附近缝制到表面侧的主布料上的摺边缝制。由缝纫机进行的缝制,是利用配置在缝纫机的底座部上方的落 针位置的针板、和与该针板的上表面抵接的压脚,在落针位置的前后 及左右,将作为对象的主布料按压在针板上,并利用配置在底座部内 部而在针板上方出没的进给齿的动作, 一边进行进给一边进行缝制 的。为了可靠地进行该摺边缝制,优选使由压脚按压的主布料的按压宽度包含折回部。因此,在进行摺边缝制的缝纫机上并列设置主压脚,其在落针位置两侧的规定宽度范围内按压送入针板上方的主布料;以及辅助 压脚,其在与该主压脚的缝制对象物的进给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的一 侧,按压主布料的折回部,作为整体使用按压宽度较宽的压脚。并且, 使缝针下降至折回的布料端部附近而形成线迹。另外,作为现有的压脚,提出下述结构,S卩,使辅助压脚可在 主压脚的一侧自由拆卸,同时,使辅助压脚利用安装在其与压脚螺栓 之间的按压弹簧的预紧力,对应于主布料的厚薄、软硬等缝制条件进 行上下移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l)。图6是表示利用具有现有的压脚的缝纫机进行摺边缝制的结构 例的图。该缝纫机1为2根针的扁平缝制缝纫机,在缝纫机1的底座部2上方配置针板3。该针板3通常配置在位于底座部2上方的两根 针N、N各自的由图6的单点划线表示的移动路径NP上的落针位置。压脚101由主压脚102和辅助压脚103构成,主压脚102由未 图示的公知的压脚棒支撑,辅助压脚103由主压脚102支撑。主压脚 102在宽度方向X上具有固定的宽度Wa,以可以按压两根针N、 N 的落针位置两侧(图6的左右侧),辅助压脚103具有规定的宽度 Wb,以按压折回的布料的折回部(折痕部)C。因此,其构成为, 作为压脚101整体的压脚宽度W (W-Wa+Wb)较宽,可以将送入 针板3上方的主布料S按压在针板3上。另外,设置与折回部L的折痕部C抵接的引导板4,以在主布 料S被送入落针位置时,使从折痕部C至线迹的距离大致恒定。并 且,引导板4设置在底座部2处,可以进行位置调节,以对应于折回 部L的宽度改变宽度方向位置。此外,辅助压脚103与引导板4配置为,'使得辅助压脚103的 右端和与该辅助压脚103的右端相对的引导板4的左端,沿着宽度方 向具有例如lmm左右的间隙Z,以使其不会相互干涉,并使得主布 料的折痕部C不会翘起。主布料S以将成为缝制对象的端缘E在规定宽度内向背面侧折 回而形成折回部L的状态,将其送入设定在缝纫机1的底座部2上 方的落针位置,在落针位置利用压脚101将折回部L从上方按压在 针板3上,进行将主布料S的端缘E缝制在外面侧的主布料S上的 摺边缝制。折回部L的宽度LW,根据衣服的设计等而具有不同的尺寸。 因此,现有的压脚101为,为了与折回部L的宽度LW相对应,使 辅助压脚103相对于主压脚102可自由拆卸,同时,准备宽度Wb不 同的多个辅助压脚103,当折回部L的宽度LW改变时,可以根据其 尺寸进行选择、更换。专利文献l:特开2003 — 326041号公报发明内容但是,在如前所述更换辅助压脚103的压脚101中,必须准备 具有多个宽度的辅助压脚,以与各种折回部L的宽度LW相对应。并且,多个辅助压脚103的宽度Wb的差成为最小调节单位。例如,在准备辅助压脚103的宽度Wb分别相差2mm的辅助压 脚的情况下,最小调节单位为2mm,则只能以2mm为单位选择、更 换辅助压脚103,而无法使得宽度Wb的尺寸为11、 13、 15…mm, 使得衣服的设计或尺寸受到限制。另外,为了使尺寸单位更小,只要增加辅助压脚103的种类即 可,但会增加制作成本或保管空间,同时部件管理也很繁杂。因此,需要一种不必更换辅助压脚即可调节宽度方向尺寸的缝 纫机压脚。本发明是鉴于这一点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缝纫机压 脚,其不必更换辅助压脚即可调节宽度方向的尺寸。'为了实现前述目的,本发明为一种缝纫机压脚(11),该缝纫 机—使被缝制物的一端沿进给方向折回,同时在折回端(E)附近利用 缝针形成线迹,其特征在于,具有主压脚(12),其被支撑在压脚 棒(7)的下端部上,按压落针部附近的被缝制物;辅助压脚(14), 其并列设置在前述主压脚的宽度方向的一侧而由主压脚支撑,以按压 前述被缝制物的折回部(L)的折痕部(C);以及间隔调节单元(22、 26、 38、 34、 35、 36),其利用凹凸嵌合将辅助压脚支撑在主压脚上, 以使前述辅助压脚可以在主压脚的宽度方向上移动。并且,通过采用这种结构,与现有技术不同,不必更换辅助压 脚14即可对应于主布料S的折回部L的宽度LW的尺寸,容易地调 节宽度方向X的尺寸、即按压宽度。前述间隔调节单元优选连续地调节前述主压脚与前述辅助压脚 之间的间隔的装置。并且,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可以容易地进行主压 脚与辅助压脚之间的间隔的微细调节。前述间隔调节单元优选具有下述部分销钉插入孔,其形成在 前述主压脚的位于前述进给方向上游侧的向上方弯曲的前端部的一 侧;安装部,其在前述主压脚后端部的上表面突出设置;连结部件,5其可拆卸地安装在前述安装部的一侧;销钉体,其沿着宽度方向突出 设置在前述辅助压脚的位于前述进给方向上游侧的向上方弯曲的前 端部的与前述主压脚相对的侧面上,其前端部插入前述销钉插入孔 中;支撑槽部,其配置在前述辅助压脚的后端部,沿着宽度方向配置 在前述连结部件的后端部,其相对于前述连结部件的后端部可以自由 插入拔出;以及止动螺钉,其螺入前述主压脚的前端部中,用于固定 插入到前述销钉插入孔中的前述销钉体。并且,通过采用这种结构, 不必更换辅助压脚即可容易且可靠地进行调节,以对应于主布料的折 回部的宽度尺寸,容易地调节宽度方向尺寸即按压宽度。发明的效果根据本发明涉及的缝纫机压脚,因为其具有调节主压脚与辅助 压脚之间的间隔的间隔调节单元,所以其起到下述优良的效果,艮口, 不必更换辅助压脚即可对应于主布料的折回部的宽度尺寸,容易地调 节宽度方向的尺寸等。 —


图1是表示具有本发明涉及的缝纫机的压脚的实施方式的缝纫 机的要部的概略外观斜视图。图2是表示图1的缝纫机压脚的要部的外观斜视图。 图3是表示图2的缝纫机压脚的要部的分解斜视图。 图4是表示由使图1的缝纫机压脚为基准状态时的缝纫机进行摺边缝制的实施状态的正视图。图5是表示由使图1的缝纫机压脚为宽度增加状态时的缝纫机进行摺边缝制的实施状态的与图4相同的图。图6是表示由具有现有的压脚的缝纫机进行摺边缝制的实施状态的一个例子的要部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说明本发明。首先,利用图1对于具有本实施方式的缝纫机压脚的缝纫机简 单地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具有本发明涉及的缝纫机压脚的实施方式的缝纫机 要部的概略外观斜视图。此外,对于与前述现有缝纫机相同或相当的 结构,在附图中标注相同的标号。具有本实施方式的缝纫机的压脚11 (以下记为压脚)的缝纫机1,具有可以进行现有的公知的摺边缝制的2根针扁平缝制缝纫机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缝纫机1,在臂部5的前端部相互平 行地配置针棒6及压脚棒7,使其各自的轴心朝向上下方向。在这里,为了便于说明,以下以图1的右斜下方为前侧FS、以 图1的左斜上方为后侧BS、以图1的左斜下方为左侧LS、以图1的 右斜上方为右侧RS进行说明。'前述针棒6与压脚棒7,沿着图1的箭头所示的、作为缝制对象 物的主布料S的进给方向Y (以下简称为进给方向Y)配置,同时, 在图1的右斜下侧所示的进给方向Y的上游侧即前侧FS配置针棒6, 相对于该针棒6,在图1的左斜上侧所示的进给方向Y的下游侧即后 侧BS配置压脚棒7。前述针棒6如目前公知的,利用与可自由旋转地配置在臂部5 的前端部(自由端部)内部,并由缝纫机电动机旋转驱动的上轴(缝 纫机主轴)的旋转联动的针棒驱动机构,沿着上下方向,以规定的行 程进行往复自由移动。并且,针棒6的下端部向臂部5的下方凸出, 向外部露出,2根针N、 N的基端部经由针紧固部8可以自由拆卸地 安装在该针棒6的下端部。另外,两根针N、 N使其各自的长度方向 朝向上下方向而相互平行,并沿着与进给方向Y正交的由图1的两 个箭头所示的宽度方向X (图1的左右方向),以规定的间隔配置。 并且。两根针N、 N构成为,与针棒6—起沿着上下方向,以规定的 行程在上下方向上进行往复移动,具体地说,该行程为,通过针棒6 的上下移动,使得设置在各自的前端的使上线(针线)穿过的未图示 的针孔,穿过设置在后述的压脚11的主压脚12的落针孔13、及设置在针板3的适当位置的未图示的落针孔,而到达底座部2的内部的 规定的行程。前述压脚棒7,如目前公知的,利用配置在臂部5的前端部的未 图示的上下一对压脚棒支承部被支撑,垂直于上下方向且可在上下方 向上往复移动。另外,压脚棒7的下部向臂部5的下方凸出,向外部 露出,在该压脚棒7的下端部,可自由拆卸地安装压脚11。该压脚 11利用配置在压脚棒7上部的未图示的预紧弹簧的预紧力,持续向 载置主布料S的底座部2、具体地说是向设置在底座部2的上表面的 落针位置的针板3预紧而使其抵接。在前述底座部2上,与针棒6相对而配置打环器、及用于使该 打环器与针棒6的动作同步而进行驱动的各种驱动机构(均未图示)。前述缝纫机1的其它结构,因为与现有公知的2根针扁平缝制 缝纫机同样地形成,所以对于其详细的说明省略。而且,作为缝纫机l,不限于2根针扁平缝制缝纫机,可以是3 根针扁平缝制缝纫机、或锁边缝纫机等进行摺边缝制的缝纫机。下面,对于本发明的缝纫机压脚的实施方式,利用图1至图3 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压脚11具有主压脚12,其宽度方 向X的两端位于落针孔13的左右两侧,在宽度方向X上具有规定的 宽度Wa,以按压包括落针部在内的落针部附近的被缝制物;以及辅 助压脚14,其并列设置在该主压脚12的一侧即右侧RS,在宽度方 向X上具有规定的宽度Wb,以按压前述被缝制物的折回部(L)的 折痕部(C)。如图l至图3所示,主压脚12具有使其长度方向沿着进给方向 Y延伸的平板状的主体部15,该主体部15的位于进给方向Y的上游 侧的长度方向一端即前侧FS,成为主引导部16,其向上方弯曲,用 于使缝制状态下主布料S向其与针板3之间的插入容易。另外,在 主体部15的上表面的后端部的左侧LS处,直立设置固定托架17, 主压脚12使压脚棒7的下端插入固定托架17中,利用固定螺栓18 的紧固而将其夹持,以使主体部15的上下两个表面与压脚棒7成大8致直角的方式,可自由拆卸地安装。在前述主体部15的上表面的后端部的右侧RS,突出设置用于 安装后述的连结部件26的块状的安装部19。该安装部19的右侧面 与主体部15的右侧面为同一平面。另外,在安装部19的右侧面,沿 着进给方向Y,以规定的间隔形成两个安装用螺纹孔21,其螺合用 于安装连结部件26的两个安装螺栓20、 20。前述主引导部16的前部为壁厚较厚的厚壁部16a,在该厚壁部 16的右侧面,沿着宽度方向X凹陷设置用于插入后述的销钉体38 的销钉插入孔22。也就是说,销钉插入孔22形成在主压脚的位于进给方向Y上游 侧的向上方弯曲的前端部的 一侧。此外,销钉插入孔22的深度尺寸,优选形成为大于(长于)后 述的销钉体38的长度尺寸。另外,作为销钉插入孔22,可以是在宽 度方向贯穿厚壁部16a的通孔。—前述厚壁部16a的前端面,形成为向上的平坦的平面状,在该 前端面的右端附近,以与销钉插入孔22连通的方式形成固定用螺纹 孔24,其螺入用于固定插入销钉插入孔22中的销钉体38的止动螺 钉23。前述连结部件26与前述主压脚12的主体部15大致同样地,具 有平板状的连结主体部27,该连结主体部27的长度方向沿着进给方 向Y延伸,在宽度方向X具有规定的宽度Wc,该连结主体部27的 位于进给方向Y上游侧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即前侧FS,成为向上方弯 曲的连结引导部28。另外,连结主体部27的沿进给方向Y的长度设 定为,使后端相对于主体部15的后端偏向前侧FS —些,使前端位 于引导部16的中间部分。在前述连结主体部27的长度方向的相对于中间部分的后侧BS 处,形成从连结主体部27的左端缘向上方延伸的平板状的安装凸缘 部29。该安装凸缘部29与连结主体部27,通过由冲压而弯折形成, 从前侧FS观察成L字状。另外,在安装凸缘部29处,以规定的间 隔,沿着进给方向Y形成的两个螺栓插入孔30、 30,其分别插入两另外,两个螺栓插入孔30、 30相互平行,在上 下方向形成较长的长孔状,并以连结部件26的下表面与主压脚12 的上表面大致为同一平面的方式,可以相对于主压脚12的安装部19 调节上下方向的高度位置,进行安装。也就是说,连结部件26通过经由螺栓插入孔30将安装螺栓20 螺合在安装用螺纹孔21中,以沿着主压脚12的宽度方向X的一侧 即右侧面的方式安装。前述辅助压脚14与前述主压脚12的主体部15大致相同地,具 有其长度方向沿着进给方向Y延伸的平板状的辅助主体部32,该辅 助主体部32的位于进给方向Y的上游侧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即前侧 FS,成为向上方弯曲的辅助引导部33。在前述辅助主体部33的后端部形成垂直板部34,其从后端缘 以与厚度方向正交的方式向上方延伸;以及水平板部35,其从该垂 直板部34的上端缘,沿着辅助主体部32的上表面延伸,辅助主体部 32的后端部,从右侧RS观察,作为整体侧面呈3字状。并且,利用 由辅助主体部32的上表面、垂直板部34及水平板部35包围的部分 形成支撑槽部36,其可以从宽度方向X的一端即右侧RS,沿着宽度 方向X插入连结部件26的后端部,并可以自由插入拔出。因此,辅 助主体部32的上表面与水平板部35的相对表面间的间隔,形成为大 于连结部件26的后端部的厚度尺寸一定量。在前述辅助引导部33的前端缘,形成沿着宽度方向X的圆柱部 37。在该圆柱部37的左端面, 一体地形成沿着宽度方向X延伸的圆 柱状的销钉体38。也就是说,在辅助压脚14的前端部的与主压脚12相对的侧面 上,沿着宽度方向X突出设置销钉体38,其前端部插入销钉插入孔 22中。此外,作为销钉体38,可以通过将另外形成的圆柱状或圆筒状 的销钉体的一端,螺合或嵌合到圆柱部37的左端面而安装。通过将支撑槽部36从侧方插入连结部件26的后端部上,同时, 将销钉体38的前端插入销钉插入孔22中,前述辅助压脚14配置在主压脚12的侧方,可以沿宽度方向X移动。也就是说,其构成间隔 调节单元,以使前述辅助压脚14可以在轴方向X上相对于前述主压 脚12滑动而移动,在利用凹凸嵌合进行引导的同时进行支撑。并且,通过使销钉体38相对于销钉插入孔22的插入量、及支 撑槽鄣36相对于连结部件26的后端部的插入量这二者,均在同一个 方向上变化,可以在连结部件26的后端部不从支撑槽部36中拔出的 范围内,自由地调节主压脚12与辅助压脚14间的间隔G (参照图4 及图5)。另外,通过利用螺入固定用螺纹孔24中的止动螺钉23固 定销钉体38,可以使得辅助压脚14相对于主压脚12固定。也就是说,辅助压脚14沿着主压脚12的宽度方向X的一侧即 右侧面安装,可以进行间隔调节。此外,如图2所示,辅助压脚14的左侧面构成为与安装部19 的右侧面抵接,辅助压脚14的左侧面与安装部19的右侧面抵接的位 置,成为使主压脚12与辅助压脚14的间隔最小的基准状态(间隔G 为零的状态)。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压脚11形成为,在利用止动螺钉23固定 销钉体38的状态下,可以使得主压脚12的主体部15的下表面与辅 助压脚14的辅助主体部23的下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当然,也可以对 应于设计概念等的必要,相对于主压脚12的主体部15的下表面,使 得辅助压脚14的辅助主体部32的下表面的高度位置在上下方向上偏 离。利用前述销钉插入孔22、安装部19、连结部件26、销钉体38、 支撑槽部36及止动螺钉23,构成用于调节本实施方式的主压脚12 与辅助压脚14的间隔G的间隔调节单元39。其它结构因为与现有的缝纫机压脚101相同,所以对于其详细 的说明省略。下面,对于由前述结构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的缝纫机1中,作为缝制对象物的主布料S,如前 所述,在将端缘E在规定的宽度范围内向背面侧折回而形成折回部L 的状态下,送入缝纫机1的设定在底座部2上方的落针位置,在落针位置,利用压脚11的主压脚12从上方将折回部L按压在针板3上, 折回部L的折痕侧利用辅助压脚14按压在针板3上,利用下降至落 针位置的两根针N、 N的动作、和配置在针板3的下方的未图示的打 环器的动作的协同动作,进行将主布料S的端缘E的附近缝制在表 面侧的主布料S上的摺边缝制。此时,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压脚11,通过松开止动螺钉23,可以 连续地使辅助压脚14在宽度方向X上向主压脚12移动,所以可以 容易地与折回部L的宽度LW的尺寸不同的主布料S相对应。此外,图4表示压脚11的主压脚12与辅助压脚14的间隔G最 小,在本实施方式中,间隔G为零的基准状态时的摺边缝制的实施 方式。在该基准状态中,与现有技术同样地,根据主压脚12的宽度 Wa和辅助压脚14的宽度Wb这二者,构成与折回部L的宽度LW 相对应的作为压脚11整体的按压宽度W (W=Wa+Wb)。另外,图5表示增大压脚11的主压脚12与辅助压脚14的间隔 G的宽度增加状态时的摺边缝制的实施方式。在该宽度增加状态中, 与现有技术不同,根据压脚12的宽度Wa、压脚14的宽度Wb和间 隔G这三者,构成作为压脚11整体的按压宽度W (W=Wa+Wb + G)。在这里,在压脚11的宽度增加状态下,因为连结部件26的下 表面位于主压脚12与辅助压脚14之间的上方,所以在压脚11将主 布料S按压在针板3上方的状态下,主布料S的折痕侧的一部分不 会从形成于主压脚12与辅助压脚14之间的间隙向上方翘起,因而不 会对线迹造成影响。当然,也可以对应于折回部L的宽度LW的尺寸,变更配置于 缝纫机1的底座部2上方的引导板4的位置。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压脚11,因为具有调节主压脚12与辅 助压脚14的间隔G的间隔调节单元39,所以与现有技术不同,不必 更换辅助压脚14,即可以对应于主布料S的折回部L的宽度LW, 容易地调节宽度方向X的尺寸。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压脚11,因为间隔调节单元39连续地调节主压脚12与辅助压脚14的间隔G,所以可以容易地进行主压脚 12与辅助压脚14的间隔G的微细调节。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压脚11,因为间隔调节单元39具有销 钉插入孔22、安装部19、连结部件26、销钉体38、支撑槽部36及 止动螺钉23,所以可以容易且可靠地进行调节,即,不必更换辅助 压脚14,即可对应于主布料S的折回部L的宽度LW的尺寸,容易 地调节宽度方向X的尺寸。而且,本发明不限于前述实施方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各种变更。
权利要求
1.一种缝纫机压脚,该缝纫机使被缝制物的一端沿进给方向折回,同时在折回端附近利用缝针形成线迹,其特征在于,具有主压脚,其被支撑在压脚棒的下端部上,按压落针部附近的被缝制物;辅助压脚,其并列设置在前述主压脚的宽度方向的一侧而由主压脚支撑,以按压前述被缝制物的折回部的折痕部;以及间隔调节单元,其利用凹凸嵌合将辅助压脚支撑在主压脚上,以使前述辅助压脚可以在主压脚的宽度方向上移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压脚,其特征在于, 前述间隔调节单元连续地调节前述主压脚与前述辅助压脚之间的间隔。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压脚,其特征在于, 前述间隔调节单元具有销钉插入孔,其形成在前述主压脚的位于前述进给方向上游侧的向上方弯曲的前端部的一侧;安装部,其在前述主压脚后端部的上表面突出设置;连结部件,其可拆卸地安装在前述安装部的一侧;销钉体,其沿着宽度方向,突出设置在前述辅助压脚的位于前述进给方向上游侧的向上方弯曲的前端部的、与前述主压脚相对的侧面上,其前端部插入前述销钉插入孔中;支撑槽部,其配置在前述辅助压脚的后端部,沿着宽度方向配置在前述连结部件的后端部,其相对于前述连结部件的后端部可以自 由插入拔出;以及止动螺钉,其螺入前述主压脚的前端部中,用于固定插入到前 述销钉插入孔中的前述销钉体。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缝纫机压脚,其不更换辅助压脚即可以调节宽度方向的尺寸。其设置主压脚(12),其可拆卸地安装在压脚棒(7)的下端部,用于将送入针板(3)上方的缝制对象物S在落针位置处按压在针板(3)上;辅助压脚(14),其设在与主压脚(12)的缝制对象物S的进给方向Y正交的宽度方向X的一侧,用于将缝制对象物S的折回部L的折痕侧按压在针板(3)上;以及间隔调节单元(39),其用于调节主压脚(12)与辅助压脚(14)的间隔G。
文档编号D05B35/02GK101324014SQ200810111100
公开日2008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14日
发明者石川孝则 申请人:Juki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