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杯纺纱机的转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2381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转杯纺纱机的转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机械零部件,具体涉及一种转杯纺纱机的转杯。
技术背景-
众所周知,转杯纺纱相对传统的环锭纺纱而言属于新型纺纱工 艺,它能将二道熟条不经过粗纱直接纺制成细纱。在转杯纺纱工艺过 程中,棉条由喂入罗拉喂入,经过分梳辊的强力分梳将棉条分离成单 根纤维,这时棉条中所含的少量的杂质,经分梳辊的高速转动依靠离 心力的作用和纤维分离、排除,从而起到了排杂的效果,经分梳后的 单纤维在梳棉通道中由于气流的作用进行重新排列,并进一步的伸 直,进入转杯,凝聚在转杯的凝棉槽内,通过转杯的高速转动加捻成 纱。目前的转杯纺纱机的转杯上的排杂孔通畅性较差,而且经常发生 排杂孔边缘刮绒现象,导致产品质量下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排杂孔通畅,避免排杂孔边缘刮绒现象的一 种转杯纺纱机的转杯。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外壳,内芯,外壳由呈杯形 物件、圆环构成,圆环设置在呈杯形物件的外底部,呈杯形物件的内
壁呈喇叭形,呈杯形物件的轴线上设置轴孔,呈杯形物件的轴孔连通 圆环的环孔,轴孔的孔径与环孔的孔径相等,呈杯形物件的杯壁上等 分设置若干个排杂孔,内芯嵌在外壳的内壁上,内芯上等分设置若干 个通气孔,内芯上的排杂孔与外壳上的排杂孔相通,内芯为呈喇叭形 物件,喇叭形物件上设置轴孔,该孔与外壳的轴孔相通并且孔径相等。
所述的内芯上的排杂孔为短轴直径是4毫米,长轴直径是6毫米 的椭圆形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排杂孔通畅,可以避免排杂孔边缘刮绒现象。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的轴向剖视图。
图中1、外壳 2、内芯 3、排杂孔 4、轴孔
5、排杂孔 6、圆环
具体实施方式
-
实施例图l、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外壳l,内芯2, 外壳l由呈杯形物件、圆环6构成,圆环6设置在呈杯形物件的外底 部,呈杯形物件的内壁呈喇叭形,呈杯形物件的轴线上设置轴孔4, 呈杯形物件的轴孔4连通圆环6的环孔,轴孔4的孔径与环孔的孔径 相等,呈杯形物件的杯壁上等分设置若8个排杂孔5,内芯2嵌在外
壳l的内壁上,内芯2上等分设置若8个排杂孔3,内芯2上的排杂 孔3与外壳1上的排杂孔5相通,内芯2为呈喇叭形物件,喇叭形物 件上设置轴孔,该孔与外壳1的轴孔4相通并且孔径相等。
权利要求1、一种转杯纺纱机的转杯,包括外壳,内芯,外壳由呈杯形物件、圆环构成,圆环设置在呈杯形物件的外底部,其特征是呈杯形物件的内壁呈喇叭形,呈杯形物件的轴线上设置轴孔,呈杯形物件的轴孔连通圆环的环孔,轴孔的孔径与环孔的孔径相等,呈杯形物件的杯壁上等分设置若干个排杂孔,内芯嵌在外壳的内壁上,内芯上等分设置若干个排杂孔,内芯上的排杂孔与外壳上的排杂孔相通,内芯为呈喇叭形物件,喇叭形物件上设置轴孔,该孔与外壳的轴孔相通并且孔径相等。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杯纺纱机的转杯,其特征是所 述的内芯上的排杂孔为短轴直径是4毫米,长轴直径是6毫米的椭圆 形孔。
专利摘要一种转杯纺纱机的转杯,它包括外壳,内芯,外壳由呈杯形物件、圆环构成,圆环设置在呈杯形物件的外底部,呈杯形物件的内壁呈喇叭形,呈杯形物件的轴线上设置轴孔,呈杯形物件的轴孔连通圆环的环孔,轴孔的孔径与环孔的孔径相等,呈杯形物件的杯壁上等分设置若干个排杂孔,内芯嵌在外壳的内壁上,内芯上等分设置若干个排杂孔,内芯上的排杂孔与外壳上的排杂孔相通,内芯为呈喇叭形物件,喇叭形物件上设置轴孔,该孔与外壳的轴孔相通并且孔径相等。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排杂孔通畅,可以避免排杂孔边缘刮绒现象。
文档编号D01H4/00GK201183864SQ20082007702
公开日2009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18日
发明者王全锁 申请人:山西斯普瑞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