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麻纱及麻类织物煮炼用漂白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2130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麻纱及麻类织物煮炼用漂白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漂白剂,尤其是涉及一种麻纱及麻类织物煮炼用漂白剂。
背景技术
:现有麻纱或坯布煮炼工艺为烧碱预处理一水洗一酸洗一亚氯酸钠漂白一水洗一双氧水漂白一水洗一酸中和一柔软处理。其主要利用亚氯酸钠在酸性条件下与木质素发生的氯化反应去除木质素,然后用双氧水进一步漂白。这种工艺技术虽然对木质素和麻纤维的漂白作用很强,但同时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①氧漂碱度高、强力损伤大;②氧漂所用硅酸钠沉积在纱、织物及设备上难以清除;③水、电、蒸气资源消耗大;④废水、废气对地表水系及大气污染严重;⑤亚氯酸钠为剧毒物质,对人体有致癌致畸作用,腐蚀性极强且易燃易爆;⑥高温强碱及高浓度亚漂对麻纤维损伤较大。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降低麻纤维损伤,减少环境污染,降低能耗的麻纱及麻类织物煮炼用漂白剂。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种麻纱及麻类织物煮炼用漂白剂,其特征在于,该漂白剂包括以下组分和含量(Wt%):过氧化物20-30-过氧化物活化剂10-20-渗透剂1-10;螯合剂1-10;过氧化物稳定剂HO;精炼剂HO;填充物10-30。所述的过氧化物包括过碳酸钠、过硫酸钠、过硫酸铵、过硫酸f丐、过碳酸f丐、过氧化尿素或过硼酸钠。所述的过氧化物活化剂包括二酰基乙烷、二甲基甲酰胺、氧氮杂萘、4-酰基己内酰胺。所述的渗透剂包括甲基酚聚氧乙醚、仲辛醇聚氧乙醚或异丙醇聚氧乙醚。所述的螯合剂包括氨基三甲叉膦酸、羟基乙叉二膦酸或乙二胺四甲叉膦酸钠。所述的过氧化物稳定剂包括硅酸钠或羟基亚乙基二磷酸四钠。所述的精炼剂包括甲基蒽醌、乙基蒽醌或二羟蒽二酮。所述的填充物包括滑石粉或沸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低温漂白剂由过氧化物、活化剂、表面活性剂复配而成,可以有效降低麻纤维损伤,减少环境污染,降低资源消耗,减少麻纱或坯布煮炼时加入的前处理助剂用量。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种麻纱及麻类织物煮炼用漂白剂,该漂白剂包括以下组成20kg过碳酸钠、10kg二酰基乙烷、lkg甲基酚聚氧乙烯醚、lkg氨基三甲叉膦酸、lkg硅酸钠、lkg甲基蒽醌、10kg滑石粉,将上述原料溶解并混合均匀,得到漂白剂,用于麻纱及麻类织物煮炼工艺中,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预处理室温条件下,将配置的预处理剂置于料缸中,反应5min,控制pH值为7.O,然后将预处理剂导入至主缸中,升温至55t:,得到溶液,将待处理的麻纱及麻类布料投入溶液中,保温60min,然后向主缸中通入氢氧化钠;(2)萃取处理将主缸中的溶液升温至85t:,保持布料在液面以下,保温50min,然后将溶液排干;(3)水洗处理将去离子水通入主缸中,控制温度为6(TC,将布料置于液面以下,水洗5min,再将水排出;向主缸中通入新的去离子水,控制温度为5(TC,水洗5min,再将水排出;继续向主缸中通入新的去离子水,控制温度为4(TC,水洗5min,再将水排出;然后向主缸中通入新的去离子水,溢流水洗5min,再将水排出;(4)氧漂处理将上述漂白剂置于料缸中,再加入氢氧化钠,开启搅拌装置,经搅拌得到反应溶液,再将反应溶液导入至主缸,将主缸中的反应溶液升温至60°C,保持布料在液面以下,保温40min;然后将溶液排干;(5)水洗处理将去离子水通入主缸中,控制温度为6(TC,将布料置于液面以下,水洗5min,再将水排出;向主缸中通入新的去离子水,控制温度为5(TC,水洗5min,再将水排出;继续向主缸中通入新的去离子水,控制温度为4(TC,水洗5min,再将水排出;然后向主缸中通入新的去离子水,溢流水洗5min,再将水排出。实施例2—种麻纱及麻类织物煮炼用漂白剂,该漂白剂包括以下组成25kg过硫酸钠、15kg二甲基甲酰胺、4kg仲辛醇聚氧乙烯醚、5kg羟基乙叉二膦酸、6kg硅酸钠、5kg乙基蒽醌、20kg滑石粉,将上述原料溶解并混合均匀,得到漂白剂,用于麻纱及麻类织物煮炼工艺中,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预处理室温条件下,将配置的预处理剂置于料缸中,反应10min,控制pH值为8.O,然后将预处理剂导入至主缸中,升温至6(TC,得到溶液,将待处理的麻纱及麻类布料投入溶液中,保温80min,然后向主缸中通入碳酸钠;(2)萃取处理将主缸中的溶液升温至9(TC,保持布料在液面以下,保温60min,然后将溶液排干;(3)水洗处理将去离子水通入主缸中,控制温度为6(TC,将布料置于液面以下,水洗8min,再将水排出;向主缸中通入新的去离子水,控制温度为5(TC,水洗6min,再将水排出;继续向主缸中通入新的去离子水,控制温度为4(TC,水洗8min,再将水排出;然后向主缸中通入新的去离子水,溢流水洗9min,再将水排出;(4)氧漂处理将上述漂白剂置于料缸中,再加入碳酸钠,开启搅拌装置,经搅拌得到反应溶液,再将反应溶液导入至主缸,将主缸中的反应溶液升温至70°C,保持布料在液面以下,保温60min;然后将溶液排干;(5)水洗处理将去离子水通入主缸中,控制温度为6(TC,将布料置于液面以下,水洗8min,再将水排出;向主缸中通入新的去离子水,控制温度为5(TC,水洗6min,再将水排出;继续向主缸中通入新的去离子水,控制温度为4(TC,水洗8min,再将水排出;然后向主缸中通入新的去离子水,溢流水洗9min,再将水排出。实施例3—种麻纱及麻类织物煮炼用漂白剂,该漂白剂包括以下组成30kg过碳酸胺、20kg4-酰基己内酰胺、10kg异丙醇聚氧乙烯醚、10kg乙二胺四甲叉膦酸钠、10kg羟基亚乙基二膦酸四钠、10kg二羟蒽二酮、30kg沸石,将上述原料溶解并混合均匀,得到漂白剂,用于麻纱及麻类织物煮炼工艺中,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预处理室温条件下,将配置的预处理剂置于料缸中,反应15min,控制pH值为9.0,然后将预处理剂导入至主缸中,升温至65°C,得到溶液,将待处理的麻纱及麻类布料投入溶液中,保温90min,然后向主缸中通入碳酸氢钠;(2)萃取处理将主缸中的溶液升温至95t:,保持布料在液面以下,保温70min,然后将溶液排干;(3)水洗处理将去离子水通入主缸中,控制温度为6(TC,将布料置于液面以下,水洗10min,再将水排出;向主缸中通入新的去离子水,控制温度为5(TC,水洗10min,再将水排出;继续向主缸中通入新的去离子水,控制温度为4(TC,水洗10min,再将水排出;然后向主缸中通入新的去离子水,溢流水洗10min,再将水排出;(4)氧漂处理将上述漂白剂置于料缸中,再加入碳酸氢钠,开启搅拌装置,经搅拌得到反应溶液,再将反应溶液导入至主缸,将主缸中的反应溶液升温至80°C,保持布料在液面以下,保温70min;然后将溶液排干;(5)水洗处理将去离子水通入主缸中,控制温度为6(TC,将布料置于液面以下,水洗10min,再将水排出;向主缸中通入新的去离子水,控制温度为5(TC,水洗10min,再将水排出;继续向主缸中通入新的去离子水,控制温度为4(TC,水洗10min,再将水排出;然后向主缸中通入新的去离子水,溢流水洗10min,再将水排出。实施例2的发明技术与现有技术指标对比漂后支数断裂长重量强力重量条干麻粒粗节原料等级白度(Nm)度变异变异偏差(10)子400m损耗评定CIE(Km)(%)(%)(%)100m现有554828.903.9018.405.708:125215%一工艺等5<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6</column></row><table>权利要求一种麻纱及麻类织物煮炼用漂白剂,其特征在于,该漂白剂包括以下组分和含量(wt%)过氧化物20-30;过氧化物活化剂10-20;渗透剂1-10;螯合剂1-10;过氧化物稳定剂1-10;精炼剂1-10;填充物10-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纱及麻类织物煮炼用漂白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氧化物包括过碳酸钠、过硫酸钠、过硫酸铵、过硫酸f5、过碳酸f5、过氧化尿素或过硼酸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纱及麻类织物煮炼用漂白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氧化物活化剂包括二酰基乙烷、二甲基甲酰胺、氧氮杂萘或4-酰基己内酰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纱及麻类织物煮炼用漂白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渗透剂包括甲基酚聚氧乙醚、仲辛醇聚氧乙醚或异丙醇聚氧乙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纱及麻类织物煮炼用漂白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螯合剂包括氨基三甲叉膦酸、羟基乙叉二膦酸或乙二胺四甲叉膦酸钠。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纱及麻类织物煮炼用漂白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氧化物稳定剂包括硅酸钠或羟基亚乙基二磷酸四钠。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纱及麻类织物煮炼用漂白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精炼剂包括甲基蒽醌、乙基蒽醌或二羟蒽二酮。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纱及麻类织物煮炼用漂白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充物包括滑石粉或沸石。全文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麻纱及麻类织物煮炼用漂白剂,所述的漂白剂包括以下组分和含量(wt%)过氧化物20-30、过氧化物活化剂10-20、渗透剂1-10、螯合剂1-10、稳定剂1-10、精炼剂1-10、填充物10-30,将麻纱及麻类织物经预处理、萃取处理、水洗处理、氧漂处理和水洗处理的煮炼处理,氧漂处理段加入漂白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漂白剂由过氧化物、活化剂、表面活性剂复配而成,可以有效降低麻纤维损伤,减少环境污染,降低资源消耗,减少麻纱或坯布煮炼时加入的前处理助剂用量。文档编号D06L3/02GK101718032SQ20091005111公开日2010年6月2日申请日期2009年5月13日优先权日2009年5月13日发明者孙建国,邹文艳,陈琼申请人:上海龙之杰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孙建国;唐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