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出臂型缝纫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6920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送出臂型缝纫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送出臂型缝纫机的改进,该缝纫机通过采用便于 进行圆形物品、筒状物品的缝制作业的送出臂型机筒,将上布料的布 料端或上下双方的布料端剪齐并缝合,从而最为适合于紧身裤的前开
口制作、短裤的下裆缝合或T恤衫的接肩等。
背景技术
以前,作为这种送出臂型缝纫机已知具有沿纵向将进给杆(进给 台)配置在内部的加工物支承臂(机筒),沿加工物支承臂的延伸方向 搬运布料的送出臂型缝纫机(参照专利文献1 )。该送出臂型缝纫机的 进给杆左右并列设置,加工物支承臂具有从左右横向滑动自由地支承 进给杆的左右导向面。另外,左右导向面与间隔壁连续设置,在从该 间隔壁突出的进给杆的前端部安装进给件(进给牙)。
[专利文献11 (日本)特公昭30-5835号公报(参照第5页右栏 第20行至第6页右栏第15行、第8图以及第12图)
但是,由于上述专利文献1所述发明的送出臂型缝纫机在进给杆 上不具有挡油部件等,所以在对进给杆进行润滑目的的加油时,会发 生油在加工物支承臂左右导向面通过、剩余的油向进给件侧漏泄、该 油附着在加工物支承臂上的布料上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 可以防止来自进给台周边的油漏泄的送出臂型缝纫机。
为了容易理解本发明内容,参照在图1至图9中标注的附图标记 进行说明,本发明的送出臂型缝紉机具备与机床2的基端连续设置、
3向机床前端的头部3下方延伸的机筒1,沿该机筒1的延伸方向在该 机筒1内左右并列配置、在各前端部分别安装了进给牙12、 13的一对 进给台10、 11,配置在机筒1的前端的上部、具有落针部6a及进给 牙用槽6b的针板6,从机筒1的内壁相向突出设置、从左右横向滑动 自由地支承引导进给台10、 11的左右导向面14、 14;利用从针板6 的进给牙用槽6b进出的进给牙12、 13把机筒l上的布料向上述延伸 方向搬运;其特征在于,该送出臂型缝纫机具备在机筒l内配置在 针板6的落针部6a和左右导向面14、 14之间、具有进给台插通用的 窗20c的支承框20,嵌插在该支承框20内、具有进给台用的口状卡 合部22a的挡油件22;进给台10、 11的前端部外周形成得比进给台 插通用的窗20c小,嵌合插通在口状卡合部22a中。
根据本发明,由于内包挡油件的支承框配置在缸内且位于针板的 落针部和左右导向面之间,所以在机筒内利用挡油件刮取附着在进给 台上的剩余的油,可以有效地防止从机筒前端侧漏油,可以确实防止 油附着在机筒上的布料上。另外,由于使进给台的前端外周比支承框 的窗小,可以在内包挡油件的支承框的窗中插通进给台的前端部,同 时在进给台驱动时也可以防止进给台滑动接触,具有可以使进给台的 驱动极为顺畅的优点。


图l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送出臂型缝纫机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表示图1的缝纫机的机筒内部的示意平面图。 图3是图1的缝纫机的机筒的纵剖侧面图。 图4是图1的缝纫机的针板的立体图。
图5是分解表示图1的缝纫机的机筒主要部分的局部立体图。
图6是图1的缝纫机的机筒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7是表示使图1的缝纫机的一个进给台抬起的状态的纵剖侧面图。
图8是表示使图1的缝纫机的另一个进给台抬起的状态的纵剖侧面图。
图9是图1的缝纫机的机筒内的各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IO是表示图1的缝纫机的机筒前端部的外观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机筒;la机筒的前端部;2机床;3头部;6针板;6a落针 部;6b进给牙用槽;10、 11进给台;12、 13进给牙;14、 14左右 导向面;20支承框;20c进给台插通用的窗;22挡油件;20a 口状 卡合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根据图面说明本发明最优实施方式例。图l是本发明一个 实施例的送出臂型缝纫机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表示图1的缝纫机的 机筒内部的示意平面图。图3是图1的缝纫机的机筒的纵剖侧面图。 图4是图1的缝纫机的针板的立体图。图5是分解表示图1的缝纫机 的机筒主要部分的局部立体图。图6是图1的缝纫机的机筒主要部分 的放大剖视图。图7是表示抬起图1的缝纫机的一个进给台的状态的 纵剖侧面图。图8是表示抬起图1的缝纫机的另一个进给台的状态的 纵剖侧面图。图9是该缝纫机的机筒内的各部件的分解立体图。图10 是表示图1的缝纫机的机筒前端部的外观立体图。
如图1、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送出臂型缝纫机中,机筒1与机 床2的基端连续设置,机筒1的前端朝向附设在机床2前端的头部3 的下方。如图3所示,在机筒1的基部侧内置进给牙用的驱动机构4, 机筒1的前端部la构成为可拆装。如图10所示,前端部la在与机筒 1的接合面可拆装地接合的接合面la上具有销ip和圆孔lY、 ly。销 lp嵌合于穿设在机筒1的接合面上的孔(图示省略)中,插通圆孔1Y、 ly的螺钉(图示省略)拧入在机筒1的接合面上形成的螺钉孔(图示 省略)中。插通圆孔ly、 ly的螺钉在从机筒1的接合面的螺钉孔脱落 时,前端部la可从机筒1拆装。在机筒1前端部la的上表面可拆装 地配置固定针板6,针板6的一端也用螺钉7(图4参照)固定在机筒l上。如图4所示,针板6具有落针部6a和进给牙用槽6b。另外,作 为针板6的支承机构除螺钉7以外,如图2所示还用销8支承固定在 机筒l,通过这些螺钉7或销8,针板6不容易脱落。
如图2、图3所示,进给牙用的驱动机构4与一对进给台10、 11 连接,进给台10、 11配置成在机筒1内左右并列、各自沿机筒1的延 伸方向X延伸。如图5、图9所示,进给牙12、 13分别可拆装地安装 在进给台10、 11的各前端。
如图4所示,针板6的进给牙用槽6b配置在落针部6a周边,配 置在头部3侧的针(未图示)通过沿点划线NL (参照图3)在上下方 向运动而贯通针板6的落针部6a。
如图5、图6所示,在机筒1内形成从左右横向滑动自由地支承 引导进给台10、 11的左右导向面14、 14。该左右导向面14、 14从才几 筒1的内壁左右相向突出地设置,在该左右导向面14、 14上可拔出插 入地架设枢轴销15以使得在左右方向水平贯通。如图3、图6所示, 枢轴销15插通在进给台10、 11的横孔10a、 lla中,同时可转动地支 承滑块16。滑块16可滑动地嵌合在进给台10、 11的横孔10a、 lla 中。另外,如图9所示,成为滑块16支承部位的进给台10、 11的中 途部分的上下宽度变大,而成为进给牙12、 13的安装部位的进给台 10、 11的前端部分的上下宽度变小。
进给牙12、 13通过利用驱动机构4形成的进给台10、 11的驱动 (由上下运动和前后运动合成的椭圆运动)从针板6的进给牙用槽6b 间歇地进出,在进给牙12、 13突出时,机筒1上的布料沿机筒1的延 伸方向X,皮输送。
对进给台10、11的驱动(由上下运动和前后运动合成的椭圆运动) 具体地进行说明。如图3、图9所示,在与附设于一个进给台10基端 部分的球片10b的根部连续设置的倒角轴部10bl上,嵌合形成于另 一个进给台ll基端部分的分叉片llb。 一个进给台IO的球片10b借 助上下移动用部件4a连接在轴支承于机床2的上轴(未图示)的偏心 部上。这样形成进给台10、 11可以上下运动。另外, 一个进给台10
6在中途通过台阶销4c连接在联杆部件4b上,联杆部件4b通过销4f 与支承在架设于机筒1内的轴部4d上的前后移动用部件4e连接。另 一个进给台11也在中途通过台阶销4h与联杆部件4g连接。联杆部件 4g通过接头4j与支承在轴部4d上的L字状杆4i连接,可转动地支 承在联杆部件4g上的滑块4k可滑动地嵌合在前后移动用部件4e的长 孔41中。这样形成进给台10、 ll可前后运动。进而,台阶销4c、 4h 的各台阶部从各销轴部的轴线偏心,通过在虫形螺钉4m、 4n松緩时 变更台阶销4c、 4h相对联杆部件4b、 4g的安装位置,可以微调整进 给牙12、 13的前后位置。
机筒1的上部用上盖17(参照图l)覆盖,把上盖17固定在机筒 1上部的螺钉(未图示)与设在机筒1上部的螺钉孔lb (参照图2) 螺紋接合。即,上盖17用上述螺钉可拆装地固定在机筒l上。另外, 如图1、图3所示,上盖17与针板6邻接配置,针板6位于机筒1的 前端侧。另外,如图3所示,用螺钉18固定在上盖17的内面上的板 簧19与对应于枢轴销15上方的进给台10、 11弹压抵接。
如图2、图3、图5、图6所示,在针板6的落针部6a和左右导 向面14之间配置支承框20。在从支承框20朝向延伸方向X下游侧的 机筒1中,如图5、图6所示在左右相向配置厚壁的内壁le、 le,在 其上部设有支承针板6的一端的针板固定部(在图2、图5、图6中所 示的螺钉7用孔7a及销8)以及固定上盖17前端的上盖固定部(螺 钉孔ld)。内壁le、 le间的左右宽度比左右导向面14、 14的左右宽 度大,内壁le、 le与进给台10、 ll不接触。
如图5所示,支承框20由机筒固定部20a和挡油件收纳部20b 组成。机筒固定部20a在形成于机筒1的内壁上的凹处lc用螺钉21 固定,挡油件收纳部20b具有进给台插通用的窗20c及挡油件插入口 20d。
如图5所示,进给台10、 11前端部分的剖面矩形的外周形成得比 进给台插通用的窗20c小,进给台10、 11可以容易地插通窗20c,同 时在由进给台10、 11上下运动和前后运动合成产生的椭圆运动时也不与窗20c接触。可从挡油件插入口 20d拔插地嵌插在支承框20内的挡 油件22具有进给台用的口状卡合部22a,当在支承框20的窗20c中 插通进给台10、 11时,也插通口状卡合部22a内。另外,形成挡油件 22的口状卡合部22a的矩形内周形成得比进给台10、 11前端部分的 剖面矩形的外周小一些,由此可以更切实地发挥挡油作用。
另外,如图3所示,在机筒1的基端侧内底上附设储油部lf,机 筒l内的底壁lg形成为从储油部lf延伸到支承框20下方的形状。由 挡油件22刮取的剩余的油将会经由底壁lg返回到储油部lf,可以防 止剩余的油向机筒1的前端侧漏出。
在挡油件22随着使用而污染、磨损或下垂或者老化时,把挡油件 22更换成新部件。在其更换时,从机筒l拆下针板6及上盖17同时 从进给台10、 11拔出枢轴销15,进而相对机筒l拧松螺钉21时,如 图7所示,可以使进给台10以联杆部件4b和前后移动用部件4e的连 结部分的销4f为中心沿箭头A方向转动,把进给台IO的前端侧从机 筒1向上方抬起。此时,由于进给台11的基端部分的分叉片lib与进 给台IO的球片10b嵌合,所以如图8所示,进给台11的前端侧也与 进给台10的前端侧一起从机筒1向上方抬起。然后,使支承框20向 进给台10、 ll的前端侧滑动拆下时,可以从支承框20的挡油件插入 口 20d拔出挡油件22更换成新的挡油件。另外,在拆除支承框20前 必须从进给台10、 11拆下进给牙12、 13,拆下进给牙12、 13的时刻 也可以是像上述那样抬起进给台10、 11的前端侧的操作前或操作后的 任一时刻。另外,在图8中,图示省略了图9所示的L字状杆4i及接 头4j。
在更换挡油件22后,由于返回原状,按与上述操作相反的顺序, 把插嵌新的挡油件22的支承框20在进给台10、 11上从其前端侧插通 到原来位置并用螺钉21紧密固定,以销4f为中心把进给台10、 ll推 回机筒1内。接着,把枢轴销15插入到与机筒1的左右导向面14、 14及进给台10、 11的横孔10a、 11a嵌合的滑块16中。接着,把进
8给牙12、 13安装在进给台10、 ll的各前端。最后,在机筒l上安装 针板6及上盖17。
权利要求
1.一种送出臂型缝纫机,该送出臂型缝纫机具备与机床的基端连续设置并向机床前端的头部下方延伸的机筒,沿该机筒的延伸方向在该机筒内左右并列配置并在各前端部分别安装了进给牙的一对进给台,配置在所述机筒前端的上部并具有落针部及进给牙用槽的针板,从所述机筒的内壁相向突出设置并从左右横向滑动自由地支承引导所述进给台的左右导向面;利用从所述针板的进给牙用槽进出的所述进给牙将所述机筒上的布料向上述延伸方向搬运;其特征在于,具备在所述机筒内配置在所述针板的落针部和所述左右导向面之间并具有进给台插通用窗的支承框,和嵌插在该支承框内并具有进给台用的口状卡合部的挡油件;所述进给台的前端部外周形成得比所述进给台插通用窗小,嵌合插通在所述口状卡合部中。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从进给台周围漏油的送出臂型缝纫机。该送出臂型缝纫机具备在机筒(1)内配置在针板(6)的落针部(6a)和左右导向面(14、14)之间并具有进给台插通用的窗(20c)的支承框(20)、和嵌插在该支承框(20)内并具有进给台用的口状卡合部(22a)的挡油件(22)。进给台(10、11)的前端部外周形成得比支承框(20)的窗(20c)小并嵌合插通在口状卡合部(22a)中。
文档编号D05B73/00GK101581018SQ20091014090
公开日2009年11月18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12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12日
发明者三井真二, 中田健一, 冈田耕一, 宫武昌夫, 板东进 申请人:飞马缝纫机制造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