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纤维用处理剂及合成纤维的处理方法

文档序号:1696911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合成纤维用处理剂及合成纤维的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合成纤维用处理剂(以下简称为"处理剂")及合成纤维的处理方法(以下简称为"处理方法")。近年来,在合成纤维的制造及加工工序中,推进高速化,随之需要在能高温下对合成纤维进行热处理。其中尤其,对于在用聚氯乙烯树脂和聚丙烯树脂等有机聚合物树脂被覆的用途中使用的产业材料用合成纤维而言,其成形体的尺寸稳定性非常重要,对降低纤维的收縮率的要求高,需要能够在更严酷的高温下进行热处理,因此容易产生细毛和焦油,结果导致生产性的下降,所以防止这种细毛和焦油的产生非常重要。因此,要求附着于合成纤维的处理剂具有高度的极压润滑性和耐热性,以便即使在高温且高接压(接压)下制备该合成纤维时,也可以防止上述细毛和焦油的产生,同时还要求不妨碍与聚氯乙烯树脂和聚丙烯树脂等有机聚合物树脂的粘接。本发明涉及可满足上述要求的处理剂和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作为即使在高温且高接压的条件下也能赋予合成纤维极压润滑性和耐热性、抑制细毛等产生的处理剂,已知的有1)包含多元醇和一元或多元羧酸的酯和/或一元醇和多元羧酸的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抗氧化剂的处理剂(例如,参照专利文献l);2)由分子量600以上的平光剂(平滑剤)和非离子类活性剂以及抗氧化剂组成,根据需要添加离子类活性剂,且该平光剂的55质量%以上由非环状脂族类平光剂构成的处理剂(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3)含有多元脂化合物和受阻酚类抗氧化剂的处理剂(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等。另外作为不妨碍与有机聚合物树脂的粘接的处理剂,已知的有4)含有分子量为500900的由多元醇和一元脂肪酸的酯和/或脂族多元酸和一元醇的酯、以及含芳族的羟基化合物的环氧烷烃加成物组成的表面活性剂的处理剂(例如,参照专利文献4);5)以使平光剂和乳化剂的总质量为0.051.0质量%地在合成纤维表面上进行附着为特征的处理剂(例如,参照专利文献5)。另外作为使用二聚酸酯的润滑油组合物的实例,已知的有6)含有受阻酯化合物和抗氧化剂的处理剂(例如,参照专利文献6)等,该受阻酯化合物由脂族受阻多元醇类和脂族一元羧酸类和/或与二聚酸的酯组成。然而,目前的处理剂,不能向在严酷条件下进行制丝的合成纤维同时赋予近年来要求的高度的极压润滑性和优异的耐热性,在抑制细毛和焦油的产生、防止生产性下降等方面存在显著不足。另外,目前的这些处理剂中还存在与聚氯乙烯树脂和聚丙烯树脂等有机聚合物树脂的粘接不充分问题。[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9-211680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54-156894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5-140870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5-2497号公报[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6-233379号公报[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7-126519号公报
发明内容制月戸扁军7纖果题本发明想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即使如产业材料用合成纤维那样在高温且高接压的严酷条件下进行制丝时,也能向该合成纤维赋予高度的极压润滑性和优异的耐热性,充分抑制制丝工序中细毛和焦油的产生,防止生产性的下降,同时即使用于被聚氯乙烯树脂和聚丙烯树脂等有机聚合物树脂被覆的用途,也能表现出充分的粘接性的处理剂及合成纤维的处理方法。因此,本发明人为了解决前述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按规定比例含有有机酸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及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且含有规定比例的特定二聚酸酯作为有机酸酯的至少一部分而获得的处理剂是完全合适的,另外使所述处理剂以规定量附着于提供给热处理工序的合成纤维单丝丝条是完全合适的。S卩,本发明涉及处理剂,其包含有机酸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及阴离子表面活性齐U,其特征在于,分别以占总质量的1045质量%、4584质量%以及0.110质量%的比例含有有机酸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及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且含有占总质量的345质量%的下述二聚酸酯作为有机酸酯的至少一部分。二聚酸酯选自如下二聚酸与脂族一元醇的酯化合物的1个或1个以上,所述二聚酸为作为将2个分子以上的不饱和脂肪酸进行分子间聚合而获得的不饱和聚合脂肪酸的二聚酸和/或作为将该不饱和聚合脂肪酸部分或者完全氢化而获得的饱和或不饱和聚合脂肪酸的二聚酸。另外,本发明涉及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前述本发明的处理剂附着于提供给热处理工序的合成纤维单丝丝条,以使所述处理剂相对于所述丝条为0.13质量%。首先,对本发明的处理剂进行说明。本发明的处理剂包含有机酸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及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含有特定的二聚酸酯作为有机酸酯的至少一部分。在本发明的处理剂中,作为有机酸酯的至少一部分而含有的特定的二聚酸酯是二聚酸与脂族一元醇的酯化合物。作为所述二聚酸酯的原料的二聚酸,可以列举l)将不饱和脂肪酸的2个以上的分子进行分子间聚合而获得的不饱和聚合脂肪酸;将该不饱和聚合脂肪酸部分或者完全氢化而获得的饱和或不饱和聚合脂肪酸。具体地说,作为用作原料的二聚酸,可以列举1)通过使2分子以上的选自以下的1个或1个以上的不饱和脂肪酸进行分子间聚合反应而得到的不饱和聚合脂肪酸3_辛烯酸、10-十一碳烯酸、肉豆蔻烯酸、棕榈油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蓖麻油酸、二十碳二烯酸、芥酸等碳原子数为822的不饱和脂肪酸的;2)对选自橄榄油、菜籽油、妥尔油、米糠油、芝麻油、大豆油、葵花籽油、亚麻籽油、蓖麻油等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的1个或1个以上进行皂化分解,通过对获得的混合油脂脂肪酸进行分子间聚合反应而得到的不饱和聚合脂肪酸等。其中作为二聚酸,其起始原料优选采用油酸、亚油酸、亚麻酸、蓖麻油酸、妥尔油脂肪酸、大豆油脂肪酸。作为这些二聚酸的合成方法,可以适用已知的聚合反应。例如,可以适用如下方法以结晶性粘土矿物为催化剂,向其中加入金属盐,在规定温度下将2分子以上的不饱和脂肪酸聚合,通过蒸馏分离单体成分后,加入磷酸,将粘土中的金属或用于催化剂的金属盐以磷酸盐的形式进行去除。得到的二聚酸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的聚物作为主体,还含有作为未反应物的单体或三聚物以及四聚物等。作为二聚酸,优选二聚物所占的比例为90质量%以上。对于得到的二聚酸,也可通过已知的方法,将其部分或全部氢化。在二聚酸酯中,作为另一种原料的脂族一元醇,可以列举丁醇、戊醇、己醇、2-甲基戊醇、庚醇、辛醇、2_乙基己醇、壬醇、癸醇、2-丙基庚醇、i^一醇、十二醇、2-丁基辛醇、十三醇、十四醇、十六醇、硬脂醇、异硬脂醇、油醇、二十醇、二十二醇、二十四醇等碳原子数为126的脂族一元醇,其中尤其优选碳原子数为618的脂族醇。作为二聚酸和脂族一元醇的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可适用已知的酯化反应。例如,可适用如下反应相对于1摩尔的二聚酸,使用12摩尔的脂族一元醇,加入硫酸等酸性化合物,加温的同时进行脱水使其酯化。作为二聚酸酯以外的有机酸酯,可以列举1)棕榈酸辛酯、月桂酸油醇酯、油酸油醇酯、异二十四烷基油酸酯、聚氧乙烯辛基癸酸酯、聚氧乙烯月桂基芥酸酯(*,才*)工,^>,々'」A工A,一卜)等的脂族一元醇和脂族一元羧酸的酯化合物以及所述酯化合物上加成有碳原子数为24的环氧烷烃的化合物;2)1,6-己二醇二癸酸酯、甘油三油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月桂酸酯、季戊四醇四辛酸酯以及聚环氧丙烷1,6_己二醇二油酸酯等的脂族多元醇和脂族一元羧酸的完全酯化合物以及所述完全酯化合物上加成有碳原子数为24的环氧烷烃的化合物;3)双聚环氧乙烷癸基己二酸酯、壬二酸二辛酯、二油烯基硫代二丙酸酯及双聚环氧乙烷月桂基己二酸酯等的脂族一元醇和脂族多元羧酸的完全酯化合物以及所述完全酯化合物上加成有碳原子数为24的环氧烷烃的化合物;4)油酸苄酯、十二烷酸苄酯、聚环氧丙烷苄基硬脂酸酯等的芳族一元醇和脂族一元羧酸的酯化合物以及所述酯化合物上加成有碳原子数为24的环氧烷烃的化合物;5)双酚A二月桂酸酯、聚环氧乙烷双酚A二月桂酸酯等的芳族多元醇和脂族一元羧酸的完全酯化合物以及所述完全酯化合物上加成有碳原子数为24的环氧烷烃的化合物6)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间苯二酸二异硬脂醇酯、偏苯三酸三辛酯等的脂族一元醇和芳族多元羧酸的完全酯化合物以及所述完全酯化合物上加成有碳原子数为24的环氧烷烃的化合物;7)椰子油、菜籽油、葵花籽油、大豆油、蓖麻油、芝麻油、鱼油以及牛油等天然油脂。其中尤其优选甘油和碳原子数为222的脂族一元羧酸的酯化合物、三羟甲基丙烷和碳原子数为222的脂族一元羧酸的酯化合物、季戊四醇和碳原子数为222的脂族一元羧酸的酯化合物、偏苯三酸和碳原子数为126的脂族一元醇的酯化合物以及天然油脂等多元酯化合物、碳原子数为226的脂族一元醇和碳原子数为222的脂族一元羧酸的酯化合物上加成有碳原子数为24的环氧烷烃的化合物、碳原子数为226的脂族多元醇和碳原子数为222的脂族一元羧酸的完全酯化合物上加成有碳原子数为24的环氧烷烃的化合物、碳原子数为126的脂族一元醇和碳原子数为210的脂族多元羧酸的完全酯化合物上加成有碳原子数为24的环氧烷烃的化合物,较优选三羟甲基丙烷和碳原子数为222的脂族一元羧酸的酯化合物、季戊四醇和碳原子数为222的脂族一元羧酸的酯化合物。在本发明的处理剂中,作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以列举1)有机酸、有机醇、有机胺和/或有机酰胺分子上加成有碳原子数为24的环氧烷烃的化合物,例如聚氧乙烯月桂酸酉旨、聚氧乙烯油酸S旨、聚氧乙烯月桂酸酯甲基醚、聚氧乙烯油酸二S旨、聚氧乙烯辛基醚、聚氧丙烯月桂基醚甲基醚、聚氧丁烯油烯基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壬基苯基醚、聚氧乙烯月桂基氨基醚、聚氧乙烯月桂酰胺基醚等的醚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2)失水山梨糖醇三油酸酯、甘油单月桂酸酯等多元醇部分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3)聚氧亚烷基失水山梨醇三油酸酯、聚氧亚烷基蓖麻油、聚氧亚烷基硬化蓖麻油三辛酸酯等的聚氧亚烷基多元醇脂肪酸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4)二乙醇胺单月桂酰胺等的烷基酰胺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5)聚氧乙烯二乙醇胺单油酰胺等的聚氧亚烷基脂肪酰胺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但其中尤其优选醚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作为本发明的处理剂,优选含有前述醚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作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至少一部分的处理剂,但其中较优选含有下述化学式1所示的聚氧亚烷基脂肪酸酯作为该醚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至少一部分。[化学式1]R-C00-X-0Y在化学式l中,R:表示碳原子数为717的烃基;X:表示从氧化乙烯单元和/或氧化丙烯单元的重复数为140的(聚)亚烷基二醇除去全部羟基后的残基;Y:表示氢原子、甲基或一元的碳原子数为222的脂族酰基。用化学式1表示的聚氧亚烷基脂肪酸酯可通过已知的方法如下合成向碳原子数为818的脂族一元羧酸中导入聚氧亚烷基,但优选对得到的聚氧亚烷基脂肪酸酯的末端用氯甲烷进行甲基化或者用碳原子数为222的脂族一元羧酸进行酯化而获得的物质,更优选对末端进行甲基化而获得的物质。在本发明的处理剂中,作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以列举l)十三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等有机磺酸盐等;2)辛基磷酸酯钠、聚氧乙烯月桂基磷酸酯钾、油烯基磷酸酯-三乙醇胺、聚氧乙烯油烯基磷酸酯-聚氧乙烯月桂胺等有机磷酸酯盐;3)辛酸钾、油酸钾、烯基琥珀酸钾等有机脂肪酸盐等,但其中尤其优选有机磷酸酯盐。本发明的处理剂,由如上所述的有机酸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构成,含有占总质量的1045质量%、优选1540质量%的有机酸酯,含有占总质量的4584质量%、优选5580质量%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及含有占总质量的0.110质量%、优选18质量%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并且作为有机酸酯的至少一部分,含有占总质量的345质量%、优选1040质量%的上述二聚酸酯。其中,作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至少一部分,优选含有占总质量的2084质量%、更优选含有占总质量的2580质量%的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并且,作为所述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至少一部分更优选含有占总质量的2075质量%、特别优选含有占总质量的2570质量%的用化学式1表示的聚氧亚烷基脂肪酸酯。作为本发明的处理剂,优选如下获得的处理剂每100质量份上述本发明的处理剂中,以0.13质量份的比例进一步添加抗氧化剂。在本发明的处理剂中,作为添加的抗氧化剂,可以列举l,3,5-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三聚异氰酸、l,3,5-三(4-丁基-3-羟基-2,6-二甲基苄基)三聚异氰酸、l,3,5-三甲基-2,4,6-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节基)苯、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等苯酚类抗氧化剂;2)辛基二苯基亚磷酸酯、三壬基苯基亚磷酸酯、四_十三烷基_4,4'-亚丁基-双(2-叔丁基-5-甲基苯酚)二亚磷酸酯等亚磷酸酯类抗氧化剂;3)4,4'-硫代双-(6-叔丁基-3-甲基苯酚)、二月桂基_3,3'-硫代二丙酸酯等硫醚类抗氧化剂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两种以上并用。将本发明的处理剂附着于合成纤维时,为了共同目的,可与本发明的处理剂一起7并用其它成分,例如外观调整剂、消泡剂、防腐剂、防锈剂等,但并用量应尽可能少。其次,对本发明的处理方法进行说明。本发明的处理方法是指如下方法将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处理剂附着于提供给热处理工序的合成纤维单丝丝条,以使所述处理剂相对于所述丝条为O.13质量%、优选0.51.5质量%。作为将本发明的处理剂附着在合成纤维的制丝工序,可以列举纺丝工序、拉伸工序、纺丝和拉伸同时进行的工序等。另外,将本发明的处理剂附着在合成纤维上的方法可以列举辊给油法、使用计量泵的导向给油法、浸渍给油法、喷雾给油法等。而且,作为将本发明的处理剂附着在合成纤维上时的方式,可以列举水性溶液、有机溶剂溶液、纯净物(二一卜)等。优选水性溶液,更优选将本发明的处理剂形成530质量%的水性溶液。使本发明的处理剂的水性溶液或有机溶剂溶液附着时,也将处理剂附着于提供给热处理工序的合成纤维单丝丝条,以使所述处理剂相对于所述丝条为0.13质量%、优选0.51.5质量%。本发明的处理剂和处理方法,即使在高温且高接压的严酷条件下进行合成纤维制丝时,也能向该合成纤维赋予高度的极压润滑性和优异的耐热性,并且处理后的合成纤维对于有机聚合物树脂具有充分的粘接性。因此,本发明的处理剂和处理方法,对于产业材料用合成纤维效果明显,其中当产业材料用合成纤维为聚酯类纤维或聚酰胺类纤维时效果更加显著。发明效果如上所述的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效果即使如产业材料用合成纤维那样在高温且高接压的严酷条件下进行制丝时,也能向该合成纤维赋予高度的极压润滑性和优异的耐热性,充分抑制制丝工序中细毛和焦油的产生,防止生产性的下降,同时即使在被聚氯乙烯树脂和聚丙烯树脂等有机聚合物树脂被覆的用途中,也能表现出充分的粘接性。以下,为了更具体地说明本发明的构成及效果,列举实施例等,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下面的实施例及比较例中,份表示质量份、%表示质量%。实施例试验分类1(处理剂的制备)实施例1{处理剂(P-l)的制备}按以下比例进行均匀混合,制备实施例1的处理剂(P-l):下述二聚酸酯(K-l)25份、下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H-l)12份、下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H-5)23份、下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E-2)30份、下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E-5)7份、下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l)l份、下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3)0.5份、下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4)1.5份和下述抗氧化剂(T-l)1份。二聚酸酯(K-l):以油酸为起始原料的二聚酸和2-乙基己醇的酯化合物非离子表面活性剂(H-l):将对1摩尔月桂酸加成8摩尔的环氧乙烷(以下简称为"EO")而获得的聚氧乙烯月桂酸酯的末端进行甲基化后的化合物非离子表面活性剂(H-5):将对1摩尔的油酸加成23摩尔EO而获得的聚氧乙烯油酸酯的末端用油酸进行酯化后的化合物非离子表面活性剂(E-2):对1摩尔的椰子油加成6摩尔EO和4摩尔的环氧丙烷(以下简称为"PO")而获得的聚氧亚烷基脂族多元酯化合物非离子表面活性剂(E-5):对1摩尔十二烷醇按50/50(质量比)的比例将EO和PO无规加成而形成的聚醚一元醇(数均分子量为2000)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l):油烯基磷酸酯三乙醇胺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3):十三烷基磺酸钠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4):油酸钾抗氧化剂(T-l):l,3,5-三(4-丁基-3-羟基-2,6-二甲基苄基)三聚异氰酸实施例235及比较例125{处理剂(P-2)(P-35)及处理剂(R-1)(R-25)的制备}进行和实施例1的处理剂(P-l)同样的操作,制备实施例235的处理剂(P-2)(P-35)及比较例125的处理剂(R-l)(R-25)。用于制备以上各实施例的处理剂的成分的内容如表l表6所示,另外,在以上各实施例中制备的处理剂的内容如表7表13所示。[表1]<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9</column></row><table>[表2]<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0</column></row><table>[表3]<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0</column></row><table>[表4]<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1</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2</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3</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4</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5</column></row><table>[表10]<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6</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7</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8</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9</column></row><table>表7表13中,使用量份。试验分类2(各处理剂向合成纤维的附着及评价)处理剂向合成纤维的附着(条件-l)一根据需要,用离子交换水或有机溶剂对在试验分类1中制备的各处理剂进行均匀稀释,制成10%溶液。将固有粘度为1.10、羧基末端浓度为15当量/10^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通过常规方法千燥后,用挤压机在295。C下纺丝,在从喷嘴喷出的冷却固化后的移动丝条上,通过使用计量泵的导向给油法,使前述10%水性溶液附着,然后用导纱器使之集束,在表面速度2S00m/分、1S(TC下用抽取辊进行抽取,接着,经由24S。C的拉伸辊、弛缓辊进行拉伸,使全拉伸倍率达到2.16倍,用巻绕机以5400m/分钟的速度进行巻取,得到1670分特360单丝的拉伸丝的10kg巻绕丝饼。处理剂向合成纤维的附着(条件-2)一根据需要,用离子交换水或有机溶剂对在试验分类1中制备的各处理剂进行均匀稀释,制成10%溶液。将硫酸相对粘度为3.7的尼龙6的片料过常规方法干燥后,用挤压机在280。C下纺丝,在从喷嘴喷出的冷却固化后的移动丝条上,通过辊给油法,使前述10%溶液附着,然后,用导纱器使之集束,在表面速度600m,/分、室温下用抽取辊进行抽取'接着经由220。C的拉伸辊、弛缓辊进行拉伸,使全拉伸倍率达到5.25倍,用巻绕机以3150m/分钟的速度进行巻取,得到1400分特208单丝的拉伸丝的10kg巻绕丝饼。处理剂的附着量的测定按照JIS-L1073(合成纤维单丝试验方法)的规定,用正己烷/乙醇(50/50体积比)混合溶剂作为萃取溶剂,测定对合成纤维的附着量(%)。结果汇总于表14表16显示。焦油的评价19在初期张力lkg、丝条速度500m/分的条件下,将从前述获得的丝饼采样的试验丝巻绕到表面温度为245°C(条件-1的情况下)或220°C(条件-2的情况下)的热辊上使其移动,用肉眼观察12小时后热辊上产生的焦油量,用下面的标准进行评价。结果汇总于表14表16显示。AAA:未发现焦油AA:略有焦油A:少量焦油B:明显有焦油C:有相当量的焦油细毛的评价在前述纺丝工序中,在从丝饼巻取丝之前,用细毛计数装置(TorayEngineeringCo.,Ltd.制的DT-105)测定每1小时的细毛数,用下面的标准进行评价。结果汇总于表14表16显示。AAA:测定的细毛数为0个AA:测定的细毛数少于l个(其中,不包括0)A:测定的细毛数为12个B:测定的细毛数为39个C:测定的细毛数为10个以上'浸润A的评价分别将1滴在试验分类1中制备的各处理剂滴到聚酯薄膜上,分别测定滴下时和经过1分钟后的直径,用百分率计算出其变化率,用下面的标准进行评价。结果汇总于表14表16显示。AAA:算出的变化率大于200%AA:算出的变化率大于150%、在200%以下A:算出的变化率大于120%、在150%以下B:算出的变化率大于100%、在120%以下[cms]C:算出的变化率为100%(完全没有扩散)'浸润B的评价分别将1滴在试验分类1中制备的各处理剂滴到PVC薄膜上,分别测定滴下时和经过1分钟后的直径,用百分率计算出其变化率,用下面的标准进行评价。结果汇总于表14表16显示。AAA:算出的变化率大于200%AA:算出的变化率大于150%、在200%以下A:算出的变化率大于120%、在150%以下B:算出的变化率大于100%、在120%以下C:算出的变化率为100%(完全没有扩散)*粘接性的评价将从前述获得的丝饼中采样的试验丝捻丝后进行平织,在其一面上均匀涂布热处理后在可塑剂中呈胶状的聚氯乙烯浆(塩e《一》卜),贴合涂布面,再次进行热处理。静置24小时后,用拉伸试验机测定贴合的平织布之间的180度剥离力,用下面的标准进行评价。结果汇总于表14表16显示。AAA:剥离力大于35N/5cm2AA:剥离力大于25N/5cm2、在35N/5cm2以下A:剥离力大于18N/5cm2、在25N/5cm2以下B:剥离力大于12N/5cm2、在18N/'5cm2以下C:剥离力为12N/5cm2以下[表14]<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21</column></row><table>[表15]<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22</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23</column></row><table>权利要求合成纤维用处理剂,其包含有机酸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及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特征在于,分别以占总质量的10~45质量%、45~84质量%以及0.1~10质量%的比例含有有机酸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及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且含有占总质量的3~45质量%的下述二聚酸酯作为有机酸酯的至少一部分,二聚酸酯选自如下二聚酸与脂族一元醇的酯化合物的1个或1个以上,所述二聚酸为作为将2个分子以上的不饱和脂肪酸进行分子间聚合而获得的不饱和聚合脂肪酸的二聚酸和作为将该不饱和聚合脂肪酸部分或者完全氢化而获得的饱和或不饱和聚合脂肪酸的二聚酸。2.权利要求1的合成纤维用处理剂,其中,二聚酸酯选自如下二聚酸和碳原子数为126的脂族一元醇的酯化合物的1个或1个以上,所述二聚酸由选自油酸、亚油酸、亚麻酸、蓖麻油酸、妥尔油脂肪酸以及大豆油脂肪酸的1个或1个以上为起始原料而获得。3.权利要求2的合成纤维用处理剂,其中,二聚酸酯以外的有机酸酯是选自下述酯化合物的l个或l个以上,酯化合物偏苯三酸和碳原子数为126的脂族一元醇的酯化合物,天然油脂、甘油和碳原子数为222的脂族一元羧酸的酯化合物,三羟甲基丙烷和碳原子数为222的脂族一元羧酸的酯化合物,季戊四醇和碳原子数为222的脂族一元羧酸的酯化合物,碳原子数为226的脂族一元醇和碳原子数为222的脂族一元羧酸的酯化合物上加成有碳原子数为24的环氧烷烃的化合物,碳原子数为226的脂族多元醇和碳原子数为222的脂族一元羧酸的完全酯化合物上加成有碳原子数为24的环氧烷烃的化合物以及碳原子数为126的脂族一元醇和碳原子数为210的脂族多元羧酸的完全酯化合物上加成有碳原子数为24的环氧烷烃的化合物。4.权利要求2的合成纤维用处理剂,其含有占总质量的2084质量%的下述醚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作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至少一部分,醚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选自有机酸、有机醇、有机胺和/或有机酰胺上加成有碳原子数为24的环氧烷烃的化合物的1个或1个以上。5.权利要求4的合成纤维用处理剂,其含有占总质量的2075质量%的下述化学式l所表示的聚氧亚烷基脂肪酸酯作为醚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至少一部分,[化学式1]<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2</formula>在化学式l中,R:表示碳原子数为717的烃基,X:表示从氧化乙烯单元和/或氧化丙烯单元的重复数为140的(聚)亚烷基二醇除去全部羟基后的残基,Y:表示氢原子、甲基或一元的碳原子数为222的脂族酰基。6.权利要求5的合成纤维用处理剂,其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是选自有机磺酸盐、有机磷酸酯盐、有机脂肪酸盐的1个或1个以上。7.权利要求6的合成纤维用处理剂,其中,分别以占总质量的1540质量%、5580质量%和18质量%的比例含有有机酸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并且含有占总质量的1040质量%的二聚酸酯作为有机酸酯的至少一部分,含有占总质量的2570质量%的用化学式1表示的聚氧亚烷基脂肪酸酯作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至少一部分。8.合成纤维用处理剂,其如下获得每100质量份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的合成纤维用处理剂中,以0.13质量份的比例进一步添加下述抗氧化剂,抗氧化剂选自苯酚类抗氧化剂、亚磷酸酯类抗氧化剂、硫醚类抗氧化剂的1个或1个以上。9.合成纤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权利要求7的合成纤维用处理剂附着于提供给热处理工序的合成纤维单丝丝条,以使所述处理剂相对于所述丝条为0.13质量%。10.合成纤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权利要求8的合成纤维用处理剂附着于提供给热处理工序的合成纤维单丝丝条,以使所述处理剂相对于所述丝条为0.13质量%。11.权利要求9的合成纤维的处理方法,其中,将合成纤维用处理剂制备成530质量%的水性溶液,将该水性溶液附着于提供给热处理工序的合成纤维单丝丝条,以使所述处理剂相对于所述丝条为0.13质量%。12.权利要求10的合成纤维的处理方法,其中,将合成纤维用处理剂制备成530质量%的水性溶液,将该水性溶液附着于提供给热处理工序的合成纤维单丝丝条,以使所述处理剂相对于所述丝条为0.13质量%。13.权利要求ll的合成纤维的处理方法,其中,合成纤维是产业材料用合成纤维。14.权利要求12的合成纤维的处理方法,其中,合成纤维是产业材料用合成纤维。15.权利要求13的合成纤维的处理方法,其中,产业材料用合成纤维是聚酯类纤维或聚酰胺类纤维。16.权利要求14的合成纤维的处理方法,其中,产业材料用合成纤维是聚酯类纤维或聚酰胺类纤维。全文摘要本发明提供合成纤维用处理剂及合成纤维的处理方法,即使如产业材料用合成纤维那样在高温且高接压的严酷条件下进行制丝时,也能向该合成纤维赋予高度的极压润滑性和优异的耐热性,充分抑制制丝工序中细毛和焦油的产生,防止生产性的下降,同时即使用于被聚氯乙烯树脂和聚丙烯树脂等有机聚合物树脂被覆的用途,也能表现出充分的粘接性。合成纤维用处理剂包含有机酸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及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使用以下物质作为合成纤维用处理剂分别以占总质量的10~45质量%、45~84质量%以及0.1~10质量%的比例分别含有有机酸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及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且作为有机酸酯的至少一部分,含有占总质量的3~45质量%的特定的二聚酸酯。文档编号D06M101/32GK101736577SQ200910224408公开日2010年6月16日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7日优先权日2008年11月17日发明者小木曾博贵,山北洋,铃木阳志申请人:竹本油脂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