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扣孔锁边缝纫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8091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纽扣孔锁边缝纫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棒及打环器具有回转功能的纽扣孔锁边缝纫机。
背景技术
纽扣孔锁边缝纫机具有回转机构,其通过回转电动机,使可以进行针摆动的针棒 与安装打环器的打环器基座同步回转。纽扣孔锁边缝纫机,例如在进行圆头纽扣孔锁边缝 制时,可以一边在纽扣孔的端部的圆头扣眼部处进行针摆动, 一边使针棒和打环器回转,从 而形成放射状的针摆动线迹。 另外,在上述纽扣孔锁边缝纫机中,在进行圆头纽扣孔锁边缝制时,在圆头扣眼部 的相反侧端部上,也通过使针棒和打环器回转,而可以以与圆头锁眼侧相比较小的放射状 形成线迹,进行圆形锁缝(例如,参照专利文献l的图16)。 所述现有的纽扣孔锁边缝纫机具有针棒回转台,其可进行针摆动地支撑针棒,且 可以进行回转;打环器基座,其保持打环器,且可以进行回转;作为回转驱动源的回转电动 机;主动带轮,其设置在该回转电动机上;第一随动带轮,其向打环器基座传递旋转;以及 第二随动带轮,其向针棒回转台传递旋转,经由同步带使针棒回转台和打环器基座同步回 转。 专利文献1 :日本国特开2004-008519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如上述所示,在进行圆头锁眼锁边缝制的同时进行圆形锁缝的情况下,由 于针棒回转台及打环器基座在圆头锁眼部处回转180。,进而在圆形锁缝部处回转18(T , 所以共计进行360。的回转。 另一方面,作为缝制品,为了在圆形锁缝中进行额外的回转而使缝制开始端部和 缝制结束端部的线迹重合,需要使针板回转台及打环器基座回转大于或等于360° 。
但是,上述现有的纽扣孔锁边缝纫机,由于主动带轮和随动带轮之间的传动比设 定为l : 1,所以为了使针棒回转台及打环器基座回转大于或等于360。,必须使回转电动 机旋转大于或等于360。。然而,在回转电动机的角度控制中,将由设置在主动带轮的规定 的原点位置处的原点传感器求出的原点位置作为O。,所以存在无法识别O。和360° ,无 法使回转电动机的驱动范围大于或等于360。的问题。 另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考虑设定为使主动带轮和随动带轮之间的旋转比增加, 以使得主动带轮不会进行大于或等于360。的旋转。但是,纽扣孔锁边缝纫机还存在提高回 转速度以提高缝制的生产率的情况,所以如果设定为使传动比增加,特别是在提高回转速 度而提高生产率的情况下,惯性的影响增加,对缝制开始及缝制完毕时缝针和打环器的卡 合动作产生影响,成为缝制问题的原因,因此,难以使传动比增加。 此外,在纽扣孔的两端部进行回转动作的缝制,除了圆头锁眼锁边缝制之外,还存 在其他缝制方式的情况,因此上述问题并不限于圆头锁眼锁边缝制,例如在菊花孔缝制等中也会产生。 另外,将主动带轮和随动带轮的传动比设为i : i的情况仅是一个例子,由于只 要惯性的影响处于容许范围内,也可以是更大的传动比,所以并不是将主动带轮和随动带 轮的传动比限定为i : i。换句话说,现有的缝纫机的问题点在于,回转电动机只能在不到 360°的范围中进行驱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使回转电动机可以旋转大于或等于360。,从而使回转机 构可以回转大于或等于360。。 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是一种纽扣孔锁边缝纫机,其具有针棒,其保持缝针,进 行针摆动;针棒回转台,其支撑上述针棒,使上述针棒回转;打环器,其捕捉穿过上述缝针 的上线而使其与下线缠绕;打环器基座,其支撑上述打环器,使其能够摆动;以及回转机 构,其使上述针棒回转台和打环器基座同步回转,在缝纫机架的臂部内配置上述针棒回转 台,在底座部内配置上述打环器基座及回转机构,该纽扣孔锁边缝纫机的特征在于,上述回 转机构具有回转电动机,其成为回转驱动源;主动带轮,其与上述回转电动机连结;第一 随动带轮,其与上述打环器基座连结;传动轴,其从上述底座部内向上述臂部内的针棒回转 台传递旋转力;第二随动带轮,其与上述传动轴连结;以及同步带,其从上述主动带轮向上 述各个随动带轮传递旋转力,将上述主动带轮、第一随动带轮及第二随动带轮中的两个的 转速比设置为不是l : l,在上述两个带轮上分别设置检测上述回转电动机的原点位置的 原点检测单元。 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具有与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相同的结构,并 且将上述主动带轮和第一随动带轮的转速比设为1 : 1。 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具有与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相同的结构,并 且在上述同步带上设置限制上述回转电动机的转动范围的限制部件,上述回转电动机可以 从原点位置开始,在正旋转方向和逆旋转方向的规定范围中转动。 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具有与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相同的结构,并 且在上述同步带上设置限制上述回转电动机的转动范围的限制部件,上述回转电动机可以 从原点位置开始,在正旋转方向和逆旋转方向的规定范围中转动。 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具有与技术方案1 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发 明相同的结构,并且还具有控制单元,上述原点检测单元具有第一旋转检测板,其安装在 上述两个带轮中的一个上;第二旋转检测板,其安装在上述两个带轮中的另一个上;第一 传感器,其检测上述第一旋转检测板的转动状态;以及第二传感器,其检测上述第二旋转检 测板的转动状态,上述控制单元,根据上述第一传感器和上述第二传感器的检测输出,控制 上述回转电动机的旋转方向,使上述回转电动机复原至原点位置。 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具有与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相同的结构,并 且上述第一旋转检测板和上述第二旋转检测板的各个被检测部形成为,可以检测上述回转 电动机的不同的旋转角度。 技术方案7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具有与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相同的结构,并 且上述第一旋转检测板和上述第二旋转检测板中的一个,具有可以检测从原点沿逆旋转方 向的转动范围的被检测宽度。
0020] 技术方案8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具有与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相同的结构,并且上述第一旋转检测板和上述第二旋转检测板中的一个,具有可以检测从原点沿逆旋转方
向的转动范围的被检测宽度。 发明的效果 技术方案l所述的发明,由于在转速比不是l : l的两个带轮(例如,主动带轮和 第二随动带轮的组合或第一随动带轮和第二随动带轮的组合)上,分别设置有检测旋转电 动机的原点位置的原点检测单元,所以将两个原点检测单元同时表示的原点位置作为回转 电动机的原点,在该情况下,即使在回转电动机及主动带轮进行大于或等于360°的旋转的 情况下,在360。的位置处,两个原点检测传感器也不会同时表示原点。由此,可以识别回转 电动机的O。和360° 。 此外,只要惯性影响在所容许的范围内,主动带轮和第一随动带轮的转速比也可 以不是l : 1。即,根据上述发明,可以使回转电动机旋转大于或等于360。,可以与其传动 比对应而扩大针棒回转台及打环器基座的回转角度。 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由于主动带轮和第一随动带轮的转速比为1 : l,所以可 以使回转电动机的旋转角度与针板回转台及打环器基座的回转角度一致,可以使控制简单 化,并且可以进一步降低惯性的影响。 技术方案3及4所述的发明,由于设置了限制回转电动机的转动范围的限制部件,
所以可以防止回转电动机不必要地旋转而使得缝线缠绕在针棒或打环器上。 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由于设置分别检测第一旋转检测板和第二旋转检测板的
转动状态的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根据该两个传感器的检测输出而复原至原点位置,
所以可以迅速地复原至原点。 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由于第一旋转检测板和第二旋转检测板的各个被检测 部,形成为检测回转电动机的不同的旋转角度,所以可以容易地使回转电动机复原至原点 位置。 技术方案7及8所述的发明,由于第一旋转检测板及第二旋转检测板中的一个,具 有可以检测从原点沿逆旋转方向的转动范围的被检测宽度,所以可以容易地使回转电动机 复原至原点位置。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纽扣孔锁边缝纫机的斜视图。
图2是纽扣孔锁边缝纫机的仰视图。 图3是回转机构的要部说明图。 图4是将底座部内的主要结构取出后的斜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控制结构的框图。 图6是表示回转电动机向原点位置复原时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 基于图1至图6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纽扣孔锁边缝纫机。图1及图2 均以取下底部外罩的状态下进行图示。
如图1所示,纽扣孔锁边缝纫机10具有缝纫机架2,该缝纫机架2具有底座部2a, 其位于缝纫机整体的下部,并且呈大致矩形箱状;纵向机体部2b,其设置在该底座部2a的 一端部上;以及臂部2c,其设置为从该纵向机体部2b向与底座部2a相同的方向延伸。另 外,在下述说明中,将竖立设置纵向机体部2b的方向设为Z轴方向,将与Z轴方向正交的底 座部2a及臂部2c的长度方向设为Y轴方向,将与Y轴方向和Z轴方向这两者正交的方向 设为X轴方向。 上述纽扣孔锁边缝纫机10具有针棒12,其保持穿入上线的缝针11 ;针棒回转台 (省略图示),其支撑针棒12,使其能够摆动;上下移动机构(省略图示),其使针棒12上下 移动;摆动机构(省略图示),其进行针棒12的摆动;打环器机构40,其形成锁边缝制的线 迹;回转机构60,其使针棒回转台及打环器机构的打环器基座47回转;作为缝制动作的驱 动源的缝纫机电动机20 ;布料进给机构(省略图示),其将布料沿X轴方向及Y轴方向输 送;以及控制单元,其进行各部分的控制。 此外,对于上下移动机构、摆动机构、布料进给机构及打环器机构,由于与现有的 公知机构为相同的结构,所以省略详细的说明。
(针棒) 针棒12在臂部2c的前端部附近的内部,由未图示的针棒摆动台可上下移动地支 撑,所述针棒摆动台通过针棒回转台而可沿X轴方向摆动地被支撑。并且,针棒回转台在缝 纫机架内以Z轴方向为中心而可回转地被支撑。所述针棒回转台支撑该针棒12,以使得处 于不倾斜的基准位置处(沿Z轴方向的状态)的状态的针棒12恰好位于回转中心位置。
由此,针棒12可以通过上下移动机构进行上下移动动作,并通过摆动机构进行摆 动动作。此外,纽扣孔锁边缝纫机10的针摆动方向设定为,使针棒12在与缝制的前进方向 (沿着纽扣孔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进行针摆动,由此形成针摆动线迹。
此外,上下移动机构和摆动机构使用曲柄机构,从未图示的上轴向针棒12施加上 下移动和摆动,其中,该上轴由上述缝纫机电动机20进行旋转驱动。
(打环器机构) 打环器机构40如图2及图4所示,具有槽凸轮42,其设置在由缝纫机电动机20 旋转驱动的下轴21上;偏心凸轮41,其设置在下轴21上;拉线器摆动臂43,其由偏心凸轮 41施加摆动动作;打环器摆动臂44,其与槽凸轮42卡合而进行摆动;拉线器驱动轴45,其 通过拉线器摆动臂43进行上下移动;打环器驱动轴46,其通过打环器摆动臂44进行上下 移动;打环器基座47,其在将上述驱动轴45、46配置在中心位置的状态下,可转动地支撑在 缝纫机架2上;针板48,其安装在打环器基座47的上端部上;左打环器49及左拉线器50, 它们使下线D与上线缠绕而进行双环缝制;以及右打环器及右拉线器(在图4中均未对它 们进行图示),它们利用上线进行单环缝制。 槽凸轮42在正表面侧形成凸轮槽,通过与设置在打环器摆动臂44上的凸轮滚轮 卡合,可以通过下轴21的旋转而使打环器摆动臂44以规定角度进行摆动。
偏心凸轮41可以通过曲柄机构使拉线器摆动臂43的支撑轴往复转动,使与支撑 轴固定连结的拉线器摆动臂43摆动。 拉线器驱动轴45和打环器驱动轴46均为圆筒管状,拉线器驱动轴45的外径比打 环器驱动轴46的内径小,拉线器驱动轴45插入安装在该打环器驱动轴46的内侧。另外,在拉线器驱动轴45的内侧,从其下端部至上端部插入下线D,直至设置在打环器底座47的 上部的左打环器49及左拉线器50为止,进行下线D的引导。 另外,拉线器驱动轴45和打环器驱动轴46以沿着Z轴方向的状态配置在打环器 基座47的回转中心上。 另外,拉线器驱动轴45的下端部与拉线器摆动臂43连结而施加上下摆动,由此, 向各个拉线器施加缝制所需的动作。另外,打环器驱动轴46的下端部与打环器摆动臂44 连结而施加上下移动,由此,向各个打环器施加缝制所需的动作。 打环器基座47的下部附近可绕Z轴回转地支撑在缝纫机架上,在该支撑部的下 侧,作为后述的回转机构60的第一随动带轮的打环器侧带轮63,与打环器基座47同心地固
定安装。(缝纫机电动机) 如图2所示,缝纫机电动机20在底座部2a的底部,且在与缝针11相反侧的端部 上,输出轴与Y轴方向平行地配置。 在缝纫机电动机20的输出轴上安装电动机带轮22,经由同步带23而向下轴带轮 24施加扭矩。下轴21在底座部2a的底面中央处,以沿Y轴方向的状态可旋转地被支撑。 另外,在该下轴21上,与下轴带轮24相邻而安装有传动带轮25,经由同步带26向未图示的 上轴传递扭矩。
(回转机构) 如图2及图3所示,纽扣孔锁边缝纫机IO,例如在对圆头扣眼这样具有由一字形的 直线部分和液滴状部分构成的形状的纽扣孔进行锁边缝制的情况下,需要一边沿液滴状部 分的孔缘进行针摆动,一边使针摆动方向回转而进行缝制。另外,并不限于圆头扣眼,还存 在在通常的纽扣孔的两端部上使针摆动方向回转而进行缝制的情况,或者进行圆形锁缝的 情况。 由此,在底座部2a的底面侧设置有回转机构60,其使针摆动方向回转,并且使打 环器基座47回转移动。 所述回转机构60如图2所示,具有回转电动机61,其是成为回转动作的驱动源 的步进电动机;主动带轮62,其固定安装在该回转电动机61的输出轴61a上;作为第一随 动带轮的打环器侧带轮63,其固定安装在打环器基座47上;针棒侧带轮(省略图示),其固 定安装在针棒回转台上;传动轴64,其从底座部2a内延伸设置至臂部2c内;作为第二随动 带轮的中间带轮65,其固定安装在传动轴64的下端部上;传动带轮(省略图示),其固定安 装在传动轴64的上端部上;打环器侧同步带66,其架设在主动带轮62、打环器侧带轮63和 中间带轮65上;同步带77,其架设在传动带轮和针棒侧带轮上;以及张紧辊67,其向基座 侧同步带66施加张力。 另外,在架设后的同步带66上固定安装有限制部件70。限制部件70具有沿Z轴 方向(上下两个方向)延伸的延伸部(省略图示),配置在主动带轮62和打环器侧带轮63 之间。如图2及图3所示,回转电动机61从原点位置向正旋转方向(顺时针方向)和逆旋 转方向(逆时针方向)转动。伴随着回转电动机61的转动,限制部件70进行移动,在延伸 部的移动轨迹上,配置有作为第1止动器的电动机托架71和第2止动器72。
电动机托架71固定在缝纫机架上,将回转电动机61支撑在规定位置上,与限制部件70的向下方(相对于纸面的垂直上方)延伸的延伸部抵接。另外,第2止动器72为圆 筒状,通过省略图示的螺钉固定在缝纫机架上,与限制部件70向上方延伸的延伸部抵接。 图2示出回转电动机61从原点位置沿正旋转方向旋转数度后的状态,如果沿正旋转方向旋 转365度,则限制部件70与电动机托架71抵接,如果沿逆旋转方向旋转140度,则限制部 件70与第2止动器72抵接。由此,回转电动机61可以以原点为基准在-140度(逆旋转 方向) +365度(正旋转方向)的规定范围内转动,防止旋转大于或等于2周而使缝线缠 绕在打环器或缝针上。 回转电动机61的输出轴与Z轴方向平行且朝向下方,固定安装在底座部2a的下 部。 主动带轮62和打环器侧带轮63的外径比(转速比)为1 : 1。主动带轮62和 打环器侧带轮63的齿数均为2628齿。另一方面,中间带轮65设定为,直径比主动带轮62 小,且其齿数为2426齿。此外,对于中间带轮65的外径,只要中间带轮65的外径的等倍或 其整数倍与主动带轮62的外径不一致即可,并不特别限定,也可以直径比主动带轮62大。
另外,经由中间带轮65和传动轴64而同时进行旋转的传动带轮的外径,与中间带 轮65的外径相等。由此,可以抑制对于相对于主动带轮62进行增速旋转的中间带轮65的 惯性的影响。 针棒侧带轮的外径与主动带轮62的外径相等。由此,可以以与回转电动机61的 旋转角度相等的角度,使针棒回转台及打环器基座47同时回转。 进行回转机构60的原点检测的原点检测单元,由第一旋转检测板73和检测其转 动状态的第一传感器68、第二旋转检测板74和检测其转动状态的第二传感器69构成。
第一旋转检测板73具有主体部73a和扇状的被检测部73b。在主体部73a上形成 以回转电动机61的驱动轴61a为中心的圆弧状的长孔73ab、73ab,通过作为固定部件的螺 钉75、75,在主动带轮62上进行位置调节而安装。被检测部73b为扇形形状,从主体部73a 凸出地形成。另外,被检测部73b从主动带轮62向水平方向凸出,以回转电动机61的驱动 轴61a为中心形成60度的宽度。 在第一旋转检测板73的被检测部73b的下部,配置有作为接近传感器的第一传感 器68。第一传感器68固定在缝纫机架上,在主动带轮62位于一定角度时,检测到第一旋转 检测板73的被检测部73b,将其检测信号向作为控制单元的CPU 80输出。
第二旋转检测板74具有主体部74a和扇状的被检测部74b。在主体部74a上形 成以传动轴64为中心的圆弧状的长孔74ab 、 74ab ,通过作为固定部件的螺钉76 、 76 ,在中间 带轮65上进行位置调节而安装。被检测部74b为扇形形状,从主体部74a凸出地形成。另 外,被检测部74b从中间带轮65向水平方向凸出,以传动轴64为中心形成167. 2度的宽度 (被检测宽度)。 在第二旋转检测板74的被检测部74b的下部,配置有作为接近传感器的第二传感 器69。第二传感器69固定在缝纫机架上,在中间带轮65位于一定角度时,检测到被检测部 74b,将其检测信号向作为控制单元的CPU 80输出。 由于对第一旋转检测板73和第二旋转检测板74进行位置调整,以使得在回转电 动机62的原点位置处,第一传感器68检测第一旋转检测板73的被检测部的右端面73c(图 2、3中的顺时针旋转方向的下游端部),第二传感器69检测第二旋转检测板74的被检测部74c(图2、3中的顺时针旋转方向的上游端部),所以以原点位置为基准,第一传感器68和 第二传感器69的检测信号反转。 另外,控制单元进行原点检索控制,在这些第一及第二传感器68、69同时进行原 点检测输出时,认为回转电动机61的主轴角度处于电动机原点(0° )。
(控制单元)在图5中,CPU 80与ROM 81、RAM 82连接。另外,经由接口 85,与操作面板83、启 动开关84、第一传感器68、第二传感器69连接。另外,经由接口 86、驱动电路87与由伺服 电动机构成的缝纫机电动机20连接。另外,CPU 80经由接口 88、驱动电路89而与由步进 电动机构成的回转电动机61连接。
(原点检索控制) 基于上述结构和图6所示的原点检测方法,说明原点检测的一个例子。
在图6中,记载了回转电动机61的旋转角度。伴随着回转电动机61的转动,限制 部件70与第1止动器71或第2止动器72抵接。因此,回转电动机61以原点位置为基准 在-140度(逆旋转方向) +365度(正旋转方向)的规定范围内转动。该规定范围根据 传感器的输出状态而划分为A、B、C、D、E、F这六个区域。下面示出各个区域的角度范围、和 第一传感器68及第二传感器69的输出状态。 A区域角度范围-140度 0度(原点),第一传感器680FF、第二传感器690N
B区域角度范围0度 60度,第一传感器680N、第二传感器690FF
C区域角度范围60度 167. 2度,第一传感器680FF、第二传感器690FF
D区域角度范围167. 2度 334. 3度,第一传感器680FF、第二传感器690N
E区域角度范围334. 3度 360度,第一传感器680FF、第二传感器690FF
F区域角度范围360度 365度,第一传感器680N、第二传感器690FF
CPU 80在缝纫机10的主电源接通后执行原点检索控制。对上述A F的各个区 域中的回转电动机61的回转方向和原点复原动作进行说明。 在A区域中,成为第一传感器68为0FF,第二传感器69为ON的状态,所述检测输 出与后述的D区域一致。在该第一、第二传感器68、69的检测输出是在主电源接通时得到 的情况下,CPU 80使回转电动机61沿正旋转方向旋转。并且,如果第一、第二传感器68、69 大致同时切换(第一传感器68成为0N状态,第二传感器69成为OFF状态),则可以识别为 不是D区域而是A区域,并且,由于该切换区域为原点0,所以使回转电动机61停止,进行原 点复原。 在B区域中,成为第一传感器68为0N,第二传感器69为OFF的状态,所述检测输 出与后述的F区域一致。在该第一、第二传感器68、69的检测输出是在主电源接通时得到 的情况下,CPU 80使回转电动机61沿逆旋转方向旋转。并且,如果第一、第二传感器68、69 大致同时切换(第一传感器68成为OFF状态,第二传感器69成为0N状态),则可以识别为 不是F区域而是B区域,并且,由于该切换区域为原点0,所以使回转电动机61停止,进行原 点复原。 在C区域中,成为第一传感器68为0FF,第二传感器69为OFF的状态,所述检测输 出与后述的E区域一致。在该第一、第二传感器68、69的检测输出是在主电源接通时得到 的情况下,CPU 80使回转电动机61沿逆旋转方向旋转。并且,由于如果首先第一传感器68切换为ON状态,则可以识别不是E区域而是C区域,所以继续沿逆旋转方向旋转。另外,在 第一、第二传感器68、69大致同时切换(第一传感器68成为OFF状态,第二传感器69成为 0N状态)的原点位置O,使回转电动机61停止,进行原点复原。 在D区域中,成为第一传感器68为0FF,第二传感器69为0N的状态。如上述所 示,该检测状态与A区域相同。在该第一、第二传感器68、69的检测输出是在主电源接通时 得到的情况下,如上述所示,CPU 80使回转电动机61沿正旋转方向旋转。由于如果首先仅 第二传感器69切换为ON状态,则可以识别不是A区域而是D区域,所以切换旋转方向而沿 逆旋转方向旋转。另外,在第一、第二传感器68、69大致同时切换(第一传感器68成为0FF 状态,第二传感器69成为0N状态)的原点位置O,使回转电动机61停止,进行原点复原。
在E区域中,成为第一传感器68为0FF,第二传感器69为OFF的状态。该检测状 态与上述的C区域相同。在该第一、第二传感器68、69的检测输出是在主电源接通时得到的 情况下,如上述所示,CPU 80使回转电动机61沿逆旋转方向旋转。由于如果首先仅第二传 感器69切换为0N状态,则可以识别不是C区域而是E区域,所以继续沿逆旋转方向旋转。 另外,在第一、第二传感器68、69大致同时切换(第一传感器68成为OFF状态,第二传感器 69成为0N状态)的原点位置O,使回转电动机61停止,进行原点复原。
在F区域中,成为第一传感器68为0N,第二传感器69为OFF的状态。该检测状 态与上述B区域相同。在该第一、第二传感器68、69的检测输出是在主电源接通时得到的 情况下,如上述所示,CPU 80使回转电动机61沿逆旋转方向旋转。由于如果首先仅第一传 感器68切换为OFF状态,则可以识别不是B区域而是F区域,所以继续沿逆旋转方向旋转。 另外,在第一、第二传感器68、69大致同时切换(第一传感器68成为OFF状态,第二传感器 69成为0N状态)的原点位置0,使回转电动机61停止,进行原点复原。
如上述所示,CPU 80根据各个区域A F中的第一传感器68和第二传感器69的 检测输出,控制回转电动机61的旋转方向,使回转电动机复原至原点位置0。
控制单元80在缝纫机10的主电源接通后,执行上述的原点检索控制。在所述原 点检索控制中,对回转电动机61进行旋转控制,对于每1个脉冲,监视来自各个原点传感 器68、69的原点检测信号输出。另外,在同时从两个原点传感器68、69产生原点检测信号 输出(如果在A区域中,则第一传感器68成为ON状态,第二传感器69成为OFF状态,如果 在B F区域中,则第一传感器68成为OFF状态,第二传感器69成为0N状态)时,将回转 电动机61的输出角度存储作为原点。此时,由于主动带轮62和中间带轮65之间的直径不 同,所以只有旋转电动机61进行与上述直径的最小公倍数对应的旋转时,才会再次同时从 两个原点传感器68、69输出原点检测信号,因此,只要不从当前的原点位置向正旋转方向 及逆旋转方向这两者进行与上述最小公倍数对应的旋转,就可以检测出唯一的原点。
另外,控制单元以开环方式进行回转电动机61的角度控制,即,控制单元在求出 回转电动机61的原点角度后,以该原点角度作为基准而向回转电动机61施加与用于实现 目标角度的脉冲数相应的旋转指令,执行角度控制。 在纽扣孔锁边缝纫机10中,设定为回转电动机61的原点位置与缝制开始角度 (进行针摆动的方向与X轴方向平行的方向) 一致。 在该前提下,例如在通过控制单元进行圆头扣眼锁边缝制的缝制控制时,在沿Y 轴方向形成的纽扣孔的一侧,将回转电动机61位置维持在原点而一边进行针摆动缝制,一边以规定的进给间距沿Y轴方向进行缝制。在纽扣孔的端部形成的圆头扣眼的周围,控制 回转电动机61,使其进行180。的回转。此时,以下述转速对回转电动机61进行驱动,在该 转速下,回转电动机61能够与缝纫机电动机20的旋转周期对应而旋转用180°除以回转区 间内的设定针数而得到的角度。 另夕卜,在纽扣孔的相反侦U,一边将回转电动机61维持为180°而进行针摆动缝制, 一边以规定的进给间距沿Y轴方向在逆向上进行缝制。此外,在设定了圆形锁缝的情况下, 在纽扣孔的圆头扣眼的相反侧的端部上,控制回转电动机61,使其回转至360。。此时的回 转电动机61的旋转速度也根据设定针数及缝纫机电动机20的旋转速度而决定。另外,也 可以旋转至360。
+a ,进行与缝制开始位置重合的缝制。 在缝制完毕后,控制单元进行使回转电动机61返回原点的控制。此时,一边使回 转电动机61沿与缝制时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 一边通过两个原点传感器68、69进行 原点检测。即,一边进行逆旋转,一边监视是否同时接收到原点检测信号输出,将同时接收 到原点检测信号输出时的角度作为回转电动机61的原点,使电动机驱动停止。此外,如上 述所示,由于在缝制时进行了大于或等于360°的回转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将由两个原点 传感器68、69产生同时检测的位置作为原点的处理,所以可以识别0。和360° ,可以在缝 制时进行大于或等于360。的回转。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回转电动机61可以以原点位置为基准沿逆旋转 方向和正旋转方向转动。因此,由于可以首先从原点位置沿逆旋转方向使回转电动机旋转 数十度,在缝制左锁缝部的一部分后,按顺序缝制右锁缝部、右侧缝制部、圆头扣眼部、左侧 缝制部、左锁缝部,所以可以使锁缝部的重合部分变得整洁。
(实施方式的效果) 如上所示,在纽扣孔锁边缝纫机10中,由于可以在转速比不是1 : 1的两个带轮 62、65上分别设置第一和第二原点传感器68、69,所以将两个原点传感器68、69同时表示的 原点位置作为回转电动机62的原点,在该情况下,即使在回转电动机61及主动带轮62进 行大于或等于360。的旋转的情况下,在360。的位置上,两个原点检测传感器也不会同时 表示原点。由此,可以识别回转电动机的O。和360° 。另外,如上述所示,可以在主动带轮 62和传动带轮65的外径的最小公倍数X ±360°的范围内,识别0°和360°的整数倍的 角度。 另外,由于主动带轮62和打环器侧带轮63的转速比设为1 : l,所以可以使回转 电动机61的旋转角度和针棒回转台及打环器基座47的回转角度一致,可以使控制简单化, 并且,可以进一步降低惯性的影响。 另外,由于设置限制回转电动机61的转动范围的限制部件70,所以防止回转电动 机61不必要的旋转而使缝线缠绕在针棒或打环器等上。 另外,由于设置分别检测第一旋转检测板73和第二旋转检测板74的转动状态的 第一传感器68和第二传感器69,根据该两个传感器的检测输出而复原至原点位置,所以可 以迅速地复原至原点。 另外,第一旋转检测板73和第二旋转检测板74的各个被检测部形成为,检测回转
电动机61的不同的旋转角度,所以可以容易地使回转电动机61复原至原点位置。 另外,由于第一旋转检测板73和第二旋转检测板74中的一个,具有可以检测从原点沿逆旋转方向的转动范围的被检测宽度,所以可以容易地使回转电动机61复原至原点 位置。 (其他) 此外,在上述纽扣孔锁边缝纫机10中,使主动带轮62和作为第一随动带轮的打环 器侧带轮63的外径比(转速比)为l : l,但只要在处于惯性影响的容许范围的范围内,也 可以使上述比例不是l : 1。在该情况下,可以将两个原点传感器68、69设置在主动带轮 62和打环器侧带轮63上。 另外,也可以取代中间带轮65,而在与中间带轮65外径相同的传动带轮上设置第 二原点检测传感器69。
权利要求
一种纽扣孔锁边缝纫机,其具有针棒,其保持缝针,进行针摆动;针棒回转台,其支撑上述针棒,使上述针棒回转;打环器,其捕捉穿过上述缝针的上线而使其与下线缠绕;打环器基座,其支撑上述打环器,使其能够摆动;以及回转机构,其使上述针棒回转台和打环器基座同步回转,在缝纫机架的臂部内配置上述针棒回转台,在底座部内配置上述打环器基座及回转机构,该纽扣孔锁边缝纫机的特征在于,上述回转机构具有回转电动机,其成为回转驱动源;主动带轮,其与上述回转电动机连结;第一随动带轮,其与上述打环器基座连结;传动轴,其从上述底座部内向上述臂部内的针棒回转台传递旋转力;第二随动带轮,其与上述传动轴连结;以及同步带,其从上述主动带轮向上述各个随动带轮传递旋转力,将上述主动带轮、第一随动带轮及第二随动带轮中的两个的转速比设置为不是1∶1,在上述两个带轮上分别设置检测上述回转电动机的原点位置的原点检测单元。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纽扣孔锁边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将上述主动带轮和第一随动带轮的转速比设为1 : 1。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纽扣孔锁边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同步带上设置限制上述回转电动机的转动范围的限制部件,上述回转电动机可 以从原点位置开始,在正旋转方向和逆旋转方向的规定范围中转动。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纽扣孔锁边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同步带上设置限制上述回转电动机的转动范围的限制部件,上述回转电动机可 以从原点位置开始,在正旋转方向和逆旋转方向的规定范围中转动。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纽扣孔锁边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控制单元,上述原点检测单元具有第一旋转检测板,其安装在上述两个带轮中的一个上; 第二旋转检测板,其安装在上述两个带轮中的另一个上; 第一传感器,其检测上述第一旋转检测板的转动状态;以及 第二传感器,其检测上述第二旋转检测板的转动状态,上述控制单元,根据上述第一传感器和上述第二传感器的检测输出,控制上述回转电 动机的旋转方向,使上述回转电动机复原至原点位置。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纽扣孔锁边缝纫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旋转检测板和上述第二旋转检测板的各个被检测部形成为,可以检测上述回 转电动机的不同的旋转角度。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纽扣孔锁边缝纫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旋转检测板和上述第二旋转检测板中的一个,具有可以检测从原点位置沿逆 旋转方向的转动范围的被检测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纽扣孔锁边缝纫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旋转检测板和上述第二旋转检测板中的一个,具有可以检测从原点位置沿逆 旋转方向的转动范围的被检测宽度。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纽扣孔锁边缝纫机,其正确地进行回转电动机的原点检索。该纽扣孔锁边缝纫机,在缝纫机架的臂部内配置针棒回转台,在底座部内配置打环器基座及回转机构,该纽扣孔锁边缝纫机的特征在于,回转机构具有回转电动机(61)、与回转电动机连结的主动带轮(62)、与打环器基座连结的第一随动带轮(63)、从底座部内向臂部内的针棒回转台传递旋转力的传动轴(64)、与传动轴连结的第二随动带轮(65)和从主动带轮向各个随动带轮传递旋转力的同步带(66),将主动带轮、第一随动带轮及第二随动带轮中的两个的转速比设置不是1∶1,在该两个带轮上分别设置回转电动机的原点检测单元(68、69)。
文档编号D05B55/00GK101748561SQ20091022628
公开日2010年6月23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27日
发明者小野安志, 杉山崇, 村井健二 申请人:Juki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