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梳机钳板的驱动配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9719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精梳机钳板的驱动配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系一种纺织行业精梳机的钳板部件结构,特别是涉及精梳机钳板的动
力驱动结构。
(二)
背景技术
公知,为了提高化纤棉毛织品的质量,在纺织工程中一项重要的工序精梳棉条,其 作用是通过梳理由梳棉机产出的生条棉网来去除其中的短纤维、杂质、棉结和疵点等,同时 也提高棉纤维的伸直度,使得精梳后的棉条通过后道工艺最终能纺制出60支以上、外观光 泽的高支纱,由此来满足人们舒适着装或一些特殊的需求。因而精梳机是纺制高支纱和混 纺产品必不可少的设备。 精梳机的主要工作部件及其功能如下车头传动机构_执行整机的传动;车中梳 理机构-执行对棉网的梳理、拉伸、去杂、去疵、去短绒等;车尾牵伸机构-使棉条多根并合 牵伸直至成型。 精梳机车中梳理机构中的钳板部件是一块呈平板状的钳板,在动力传动机构的驱 动下进行往复的前后、并略带上下的运动,配合钳板上方的圆柱形给棉罗拉运动将棉花、化 纤反复地向前输送,拉断,再输送地进行工作。 现有技术的钳板运动是依靠一套平行四连杆的曲柄连杆机构来实现的,钳板的前 后两支点,转动连接下部两根支撑杆,支撑杆又与基座两支点转动连接,下部两根支撑杆又 以曲柄和滑块来实现转动和移动。 一根支撑杆作为机架构成移动副中的摆杆,另一支撑杆 的支点上由电机驱动曲柄,端部为转动的滑块形成曲柄连杆机构。由电机的匀速转动,带动 曲柄旋转和端部的滑块转动,滑块组成的移动副迫使作为机架的另一支撑杆来回摆动,由 于滑动副的作用使得,机架支撑杆摆动的动作使得钳板也在一个平面上作周期性变速往复 运动。 现有技术的配置结构虽然能满足钳板的基本运行动作,但是随着纺织业的不断进 步提高,随着对棉花化纤等到材料精梳要求的提高,产品质量的提高,由曲柄连杆机构实现 的传动动作钳板轴的摆动是通过曲柄、滑块与滑杆机构来实现,在机械尺寸确定后,钳板运 动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也即固定,不能随意进行调整,不能适应细微变化的要求,因此,现 有技术的钳板传动机构和方式并不令人满意,本领域希望能提供更加方便自如地调整钳板 运行特性,符合模拟更多特性曲线进行运行的传动装置和机构。 同时,现有技术的曲柄连杆传动方式结构复杂,加工难度大,成本高,结构比较庞 大,对设备的振动、冲击较大,机械动作带来的运行惯性较大,影响动作的精度和装置的使 用寿命,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希望能有突破性的改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拟提供不采用传统机械式的曲柄连杆机构进行传动,克服曲 柄连杆机构带来的不足,克服不能随加工原料、工艺要求而改变运行特性的一种钳板传动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种精梳机钳板的驱动配置结构,钳板的一个支点转动连接下部一根与基座转动连接的前支撑杆,其特征在于,钳板的另一个支点转动连接下部另一根后支撑杆,后支撑杆的下端固定连接伺服电机机构的摆动轮。 采用本技术方案,由计算机输入伺服电机的曲线数据来控制伺服电机运动,伺服电机机构的摆动轮来回往复摆动导致与之固定连接的支撑杆、以及转动连接的钳板也呈摆动运动,实现了钳板的运动,伺服电机的运动曲线数据可以编写改变,使得钳板的运动也可以根据使用人操纵者的要求意愿进行变化。 进一步,所述伺服电机机构为两台伺服电机,其中一台A伺服电机通过A伺服电机
齿轮与一行星齿轮的行星架齿轮啮合,另一台B伺服电机通过行星齿轮的中心齿轮与后行
星轮啮合,前行星轮又与驱动输出轮齿啮合,驱动输出轮齿同轴连接摆动轮。 由两个伺服电机的输出,通过行星轮系机构实现运动合成,最终驱动钳板轴运动,
使得钳板按预定的曲线进行运动,由两台伺服电机合成,既提供了较大的驱动动力,能满足
精梳机上多组钳板的运动动力需要,而且不需要对两台伺服电机在运行中的同步提出特殊
要求,不会出现机械干涉现象。 进一步,所述伺服电机机构为两台伺服电机的A伺服电机齿轮和B伺服电机齿轮与摆动轮的同轴输出齿轮啮合。 采用两个伺服电机提供的功率大大高于单台伺服电机,使得整体驱动功率提高,两台伺服电机的电机齿轮A和电机齿轮B直接与摆动轮的同轴驱动齿轮啮合,结构非常简单,装置投入费用低,而保证两输入伺服电机动作同步,对于现有的计算机技术而言已经是比较容易实现的工作了。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伺服电机控制驱动钳板运动,使得钳板按预定的曲线进行运动,本方法伺服电机的运动由计算机输入伺服电机的曲线数据来决定,因此钳板的运动的轨迹可调,钳板运动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也可改变调整。本方法有利于钳板运动优化,结构简化,有利于精梳机速度的提高,梳理质量的提高。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工容易,避免和减小了现有技术机械动作带来的较大运行惯性和振动,提高机构动作的精度,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图1是本实用新型精梳机钳板的驱动配置结构中一种实施方式的驱动结构配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精梳机钳板的驱动配置结构中一种伺服电机的配置方式,两台伺服电机共同啮合传动摆动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精梳机钳板的驱动配置结构中另一种伺服电机的配置方式,两台伺服电机通过行星轮机构传动摆动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现有技术精梳机钳板的传动方式结构配置简图,普通电机由链条传动曲柄旋转,连动摆杆摆动,带动钳板运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曲柄连杆机构旋转至另一个角度位置的结构示意图。[0023] 图中,1是摆动轮,2是输出齿轮,3是前行星轮,4是后行星轮,5是行星架,6是A伺服电机齿轮,7是A伺服电机,8是B伺服电机,9是行星架齿轮,10是中心齿轮,11是前支撑杆,12是钳板,13是后支撑杆,14是曲柄,15是滑块,16是滑杆,17是B伺服电机齿轮,19是普通电机。(五)具体实施方法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0026] 实施例一 —种精梳机钳板的驱动配置结构,钳板12的一个支点转动连接下部一根与基座转动连接的前支撑杆ll,钳板12的另一个支点转动连接下部另一根后支撑杆13,后支撑杆13的下端固定连接伺服电机机构的摆动轮1。所述伺服电机机构为两台伺服电机,其中一台A伺服电机7通过A伺服电机齿轮6与一行星齿轮的行星架齿轮9啮合,另一台B伺服电机8通过行星齿轮的中心齿轮10与后行星轮4啮合,前行星轮3又与输出齿轮2啮合,输出齿轮2同轴连接摆动轮1。 A伺服电机7和B伺服电机8通过行星轮机构合成在一个输出齿轮2上,既提高了驱动钳板12的动力,两台伺服电机又协调地配置在一起,通过计算机编程驱动,可以驱动和改变输出齿轮2的摆动速度,经后支撑杆13转动连接钳板12的另一个支点,实现钳板12按要求的摆动作业。[0029] 实施例二 —种精梳机钳板的驱动配置结构,钳板12的一个支点转动连接下部一根与基座转动连接的前支撑杆ll,钳板12的另一个支点转动连接下部另一根后支撑杆13,后支撑杆13的下端固定连接伺服电机机构的摆动轮1。所述伺服电机机构为两台伺服电机的A伺服电机齿轮6和B伺服电机齿轮17均与摆动轮1的同轴输出齿轮2啮合。[0031] A伺服电机7和B伺服电机8两台伺服电机直接啮合驱动一个输出齿轮2,输出齿轮2的转动动作经偏心轮18转动连接钳板12的另一个支点,实现钳板12的摆动作业。两台伺服电机既提高了驱动钳板12的动力,又通过计算机编程驱动,可以驱动和改变输出齿轮2的摆动速度,即变化钳板12的摆动动作。
权利要求一种精梳机钳板的驱动配置结构,钳板(12)的一个支点转动连接下部一根与基座转动连接的前支撑杆(11),其特征在于,钳板(12)的另一个支点转动连接下部另一根后支撑杆(13),后支撑杆(13)的下端固定连接伺服电机机构的摆动轮(1)。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精梳机钳板的驱动配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机构为 两台伺服电机,其中一台A伺服电机(7)通过A伺服电机齿轮(6)与一行星齿轮的行星架齿 轮(9)啮合,另一台B伺服电机(8)通过行星齿轮的中心齿轮(10)与后行星轮(4)啮合, 前行星轮(3)又与驱动输出轮齿(2)啮合,驱动输出轮齿(2)同轴连接摆动轮(1)。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精梳机钳板的驱动配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机构为 两台伺服电机的A伺服电机齿轮(6)和B伺服电机齿轮(17)均与摆动轮(1)的同轴输出 齿轮(2)啮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精梳机钳板的动力传动方式和结构。一种精梳机钳板的驱动配置结构,钳板(12)的一个支点转动连接下部一根与基座转动连接的前支撑杆(11),由伺服电机机构的摆动轮(1)经偏心轮(18),偏心转动连接钳板(12)的另一个支点。两台伺服电机其中一台A伺服电机(7)通过A伺服电机齿轮(6)与一行星齿轮的行星架齿轮(9)啮合,另一台B伺服电机(8)通过行星齿轮的中心齿轮(10)与后行星轮(4)啮合,前行星轮(3)又与驱动输出轮齿(2)啮合,驱动输出轮齿(2)同轴连接摆动轮(1)。也可以是两台伺服电机的A伺服电机齿轮(6)和B伺服电机齿轮(17)均与摆动轮(1)的同轴输出齿轮(2)啮合。本实用新型钳板的运动轨迹可调,利于钳板运动优化,结构简化,有利于精梳机速度的提高,梳理质量的提高。
文档编号D01G19/16GK201459308SQ20092007106
公开日2010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24日
发明者尤长根, 张慧芳, 李华, 王宝昌 申请人:上海一纺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