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纱机及其喂入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0847阅读:3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细纱机及其喂入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纱设备,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细纱机及其喂入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麻类纤维的纺纱主要有湿纺和干纺两种。干纺与亚麻湿纺相类似,而长纤维的干纺则主要是采用苎麻设备。由于麻类纤维湿纺的成纱质量相对较好,故麻类纤维的纺纱一般采用湿纺路线,而在麻类纤维的湿纺或长纤维的干纺中产生的落麻(短纤维)则采用棉纺。由于麻类纤维湿纺的工艺和设备的特殊性,使得麻类纤维长纤维的湿纺中,进行混纺很困难,对其进行的研究也很少。麻类纤维长纤维的混纺主要还是在干纺系统上进行的。目前,有报道的麻类纤维混纺都是在苎麻加工路线或棉纺加工路线中进行的。
麻类纤维湿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混纺通常是先将麻类纤维与其它纤维混合制成条子,再进行粗纱和细纱加工,形成混纺纱。但是,由于麻类纤维中存在很多的胶质和杂质,为去除这些胶质和杂质,提高麻类纤维的分裂度和白度,在粗纱工序之后,须对混纺制成的粗纱进行煮漂,即混纺纤维要与麻类纤维一起进行煮漂,而煮漂试剂中的酸、碱以及氧化剂等助剂会对混纺纤维的强伸性等性能产生损伤,混纺纤维的作用并不能充分发挥,最终,也将影响混纺纱的性能。
目前,传统的麻类纤维产品混纺的细纱机,在喂入机构中,如图
4所示,每一吊锭装置la相对应一个导纱轮2a,为了提高喂入速度,在导纱轮2a的两侧各有一排吊锭装置la,为了避免喂入时纱线纠缠在一起,两侧的吊锭装置la上下高度不同,对应于两侧吊锭装置la的导纱轮2a高度也不同,每一吊锭装置la上的粗纱经过一个导纱轮2a、导纱辊6a等进入牵伸加捻巻挠机构,最终纺成细纱。参照图4以纤维材料X和Y为例来说明利用常规细纱机混纺细纱的过程。
纤维材料X与纤维材料Y混合,再经过栉梳、成条、并条等工序,
最后形成粗纱Z。然后形成的粗纱Z由一个粗纱锭引出,经一个导纱
轮,经过水槽和导纱辊进入牵伸机构的同一牵伸罗拉,通过加捻巻挠
机构,最后纺成一锭细纱。
如上所述,采用现有混纺工艺和设备纺纱时,有很多缺点与不足,
比如,工序多、毛羽多、飞花多、易产生静电、粒子多、粗纱煮漂技
术难把握、损失大、增加成本,很难纺高支纱等,而且细纱机喂入机
构只能是一锭粗纱对应纺一锭细纱。
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大大限制了麻类纤维在湿纺中与其它纤维
进行混纺,不利于生产高支、髙档的麻类纤维纱产品,也不利于麻类
纤维产品品种的多样化的发展,在很大程度限制了麻类纤维产品的推
广和应用,制约了麻类纤维产业的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为了克服现有细纱机利用多种纤维纺混纺纱时的诸多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细纱机及其喂入机构,以提高混纺纱的品质,便于利用新材料,降低纺纱成本,改善和提高成纱品质和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细纱机喂入机构,包括支架、多个吊梁和多个吊锭装置,所述多个吊梁相互平行地设置在支架上,由支架支撑,所述每一吊梁上连接有多个吊锭装置,用于将多个粗纱锭吊挂于所述吊梁下,还包括导纱杆,其通过固定在所述支架上的连接件支撑,与所述吊梁相平行地设置在所述吊梁的下方,在所述导纱杆上设置有与吊锭装置相对应的多个导纱轮,其中,每一所述导纱轮对应于整数倍的所述吊锭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包括多个具有中心支柱和横梁的支架单元,所述支架单元间隔设置,共同支撑多个吊梁。
更进一步地,在所述中心支柱的两侧各设置一个所述导纱杆。
更好地,所述多个吊锭装置分别位于导纱杆的两侧,每侧吊锭装置的个数相等。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细纱机,包括上述的喂入机构, 设置于多个吊锭装置上的粗纱锭并头进入一个导纱轮,用于不同纱型 的混纺。
本实用新型对细纱机的喂入机构进行改造,实现了将多种不同类 型的纯粗纱在喂入时按所需比例混合,不必在制粗纱之前进行混合以 形成混合粗纱,解决了传统混纺中因煮漂试剂对其它混纺纤维的损伤 而影响混纺纱性能的缺陷,且使纺制而成的混纺纱具有纱体光洁、毛 羽少、条干均匀、耐磨性好等特点。有利于提高大麻混纺纱的品质, 实现大麻产品向高支、高档和品种多样化发展。
另外,在细纱机上实现各种纤维的混合,更容易控制混合的比例, 使该混合比例的控制比传统控制方法更加简单、易操作,且准确度提 高。
由于直接在细纱机上实现并头喂入两种或多种粗纱并纺成并纺细 纱,解决了传统多种纤维混纺时的诸多缺点与不足,便于利用新材料, 降低纺纱成本,改善和提高成纱品质和性能。
下面参照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喂入机构实施例的主视图2为图1的左视图3为图1的俯视图;以及
图4为现有技术的细纱机喂入机构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喂入机构实施例的主视图。如图1所示,本 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细纱机及其喂入机构,它能够在湿纺细纱机的喂入 机构上直接双头或多头并头喂入两类或多类纤维粗纱于同一牵伸罗拉细纱。
该细纱机喂入机构包括支架1、多个吊梁2和多个吊锭装置3,所 述多个吊梁2相互平行地设置在支架1上,由支架1支撑,所述每一 吊梁2上连接有多个吊锭装置3,用于将多个粗纱锭吊挂于所述吊梁2 下,还包括导纱杆4、4',其分别通过固定在所述支架1上的连接件6、 6'支撑,与所述吊梁2相平行地设置在所述吊梁2的下方,在所述导 纱杆4、 4,上设置有与吊锭装置3相对应的多个导纱轮5、 5',其中, 每一所述导纱轮5、 5'对应于整数倍的所述吊锭装置3。
此外,支架1包括多个具有中心支柱11和横梁12的支架单元, 所述支架单元间隔设置,共同支撑多个吊梁2。
在中心支柱11的两侧各设置一根所述导纱杆4和4'。多个吊锭装 置3分别位于导纱杆4, 4'的两侧,每侧吊锭装置3的个数相等。图 3为图1的俯视图,例如,在所述导纱杆4的两侧各设有两排吊锭装置 3,从每一侧的两排中相同位置的两个吊锭装置3中个抽出一根纱线, 共同经过一个导纱轮5。也就是说,在该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导纱轮5、 5'对应于2个所述吊锭装置3,因此通过上述喂入机构,可以将两种 不同的纤维粗纱同时并入导纱轮中,以便混纺出一锭细纱。
当然,每一导纱轮也可以对就于3个、4个吊锭装置3,对应地, 也就是导纱杆的一侧对应设置3个、4个吊梁2,即对应有3排或4排 吊锭装置3,具体为多少,视具体要求而定。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细纱机包括上述的喂入机构、浸湿机构、牵伸 机构和加捻巻挠机构。上述细纱机的喂入机构设置有多个吊锭装置3, 用于承载粗纱锭,在图l-3中,在中心支柱ll的两侧,各设置一个导 纱杆4和4',导纱杆4和4'的两侧各设置两排吊锭装置3,每两排中 同一位置的吊锭装置3上的粗纱锭的粗纱并头进入一个导纱轮5或5' 形成一根粗纱线,该粗纱线再依次进入浸湿机构浸湿、进入牵伸机构 (如牵伸罗拉)牵伸和加捻巻挠机构最后形成并纺细纱。其中,浸湿 机构、牵伸机构和加捻巻挠机构与现有技术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由于上述的粗纱锭可以并头进入一个导纱轮5或5',因此可以用 于不同纱型的混纺。下面以不同的纤维材料X和Y为例进行说明。纤维材料X与纤维材料Y分别经过栉梳、成条、并条等工序,最 后形成粗纱X'和Y'。形成的粗纱X'和Y'分别由两个粗纱锭引出, 经同一导纱杆4或4'上的同一个导纱轮5或5',然后并头形成双股 粗纱,再共同经过水槽和导纱辊16进入牵伸机构的同一牵伸罗拉,通 过加捻巻挠机构并纺成一锭由两种纤维X和Y组成的并纺细纱。这样, 每两锭粗纱锭就并纺成了一锭并纺细纱。
将上述过程与传统工艺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对细纱机的喂入机构 进行了改造,实现了将多种不同类型的纯粗纱在喂入时按所需比例混 合,解决了传统混纺中因煮漂试剂对其它混纺纤维的损伤而影响混纺 纱性能的缺陷。因此,特别有利于提高大麻混纺纱的品质。该喂入机 构易操作且结构简单。因此,具有本实用新型的喂入机构的细纱机便 于利用新材料,降低纺纱成本,改善和提高成纱品质和性能。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限制, 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对本实 用新型进行的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 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1.一种细纱机喂入机构,包括支架(1)、多个吊梁(2)和多个吊锭装置(3),所述多个吊梁(2)相互平行地设置在支架(1)上,由支架(1)支撑,所述每一吊梁(2)上连接有多个吊锭装置(3),用于将多个粗纱锭吊挂于所述吊梁(2)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纱杆(4,4’),其通过固定在所述支架(1)上的连接件(6,6’)支撑,与所述吊梁(2)相平行地设置在所述吊梁(2)的下方,在所述导纱杆(4,4’)上设置有与吊锭装置(3)相对应的多个导纱轮(5,5’),其中,每一所述导纱轮(5,5’)对应于整数倍的所述吊锭装置(3)。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细纱机喂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 (1)包括多个具有中心支柱(11)和横梁(12)的支架单元,所述支架单元间隔设置,共同支撑多个吊梁(2)。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细纱机喂入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 心支柱(11)的两侧各设置一根所述导纱杆(4, 4,)。
4. 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细纱机喂入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吊锭装置(3)分别位于导纱杆(4, 4')的两侧,每侧吊锭 装置(3)的个数相等。
5. —种细纱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l-4任一所述的喂 入机构,设置于多个吊锭装置(3)上的粗纱锭并头进入一个导纱轮(5, 5'),用于不同纱型的混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细纱机及其喂入机构,该喂入机构包括支架、多个吊梁和多个吊锭装置,所述多个吊梁相互平行地设置在支架上,由支架支撑,所述每一吊梁上连接有多个吊锭装置,用于将多个粗纱锭吊挂于所述吊梁下,还包括导纱杆,其通过固定在所述支架上的连接件支撑,与所述吊梁相平行地设置在所述吊梁的下方,在所述导纱杆上设置有与吊锭装置相对应的多个导纱轮,其中,每一所述导纱轮对应于整数倍的所述吊锭装置。该细纱机及其喂入机构可以提高混纺纱的品质,便于利用新材料,降低纺纱成本,改善和提高成纱品质和性能。
文档编号D01H1/14GK201386167SQ200920148958
公开日2010年1月20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14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14日
发明者康柏森, 张伟东, 赵庆典, 马立新 申请人:肇融亚麻纺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