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织纬编提花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0939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针织纬编提花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布中的三层针织提花布,具体涉及的是一种针织 纬编提花布。
技术背景
一般的多层针织提花布的各层釆用不同的纺线材料,使面料具有多重 功能,织造时将各构成单层的布层的针眼线圈与临近层的针眼线圈织连连 接,使层与层之间形成连接,最后构成多层结构。针织提花布具有花形别 致,可选择性多,色彩丰富,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的优点。提花布的提花 又分为颜色提花和结构提花。颜色提花是指用不同色彩的纱线交织而成的 面料。结构提花是指用同色彩的纱线按不同的交织方法编织而成的面料, 它具有立体结构,有凹凸感。但颜色提花和结构提花均存在提花的凹凸高 度不高的缺陷,缺乏鲜明突出的立体感的缺陷。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克服上 述缺陷的,可在布料表面层形成气泡型的鼓起,提高布料的凹凸立体感的 一种针织纬编提花布。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釆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针织绵编提花 布,包括依次织造连接的表面层、中间层和底层,其特征在于在织造状态 下,所述的表面层在纬线方向上的部分织物与中间层存在连接线圈大于一个的连接,该连接为显纱圏,各个显纱圈组合构成提花图案,所述的中间 层采用收缩率较高的纱线织造,在正常状态下,中间层纱线收缩而使显纱 圈形成气泡状突起。
所述的表面层在纬线方向上的部分织物织造到中间层与底层的中间, 构成隐纱圈,所述的收缩率较高的纱线为氨纶或者氨纶与纯棉纱的混合纱 线,所述的表面层可以釆用纯棉色纱织造。
所述的表面层的织造纱线的颜色不同于中间层针织纱线的颜色。
所述的底层织物采用具有中空螺紋组织的纱线织成,并在表面形成有 经过拉绒处理的绒毛。
所述的底层织物釆用大豆纤维纱线织造。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原有的提花布利用单根纬线或单根经线的浮线结构 形成的花紋较为平整的缺陷,可以使三层双面针织提花布具有更好的立体 效果和更高的保暖性能,可在布料的表面层形成气泡型的鼓起,提高布料 的凹凸立体感。



图l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示结构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2所示, 一种针织纬编提花布,包括依次织造连接的表面 层、中间层和底层,其特征在于在织造状态下,所述的表面层在纬线方向 上的部分织物与中间层存在连接线圈大于一个的连接,该连接为显纱圈, 各个显纱圈组合构成提花图案,所述的中间层釆用收缩率较高的纱线织造,可增加面料弹性,提高面料的使用性能,在正常状态下,中间层的织造纱 线收缩,使表明层织物与中间层织物没有连接的显纱圈部分突起,即显纱 圈形成气泡状突起。表明层可使用的材料有涤纶、锦纶、丙纶、晴纶、 莫代尔、天然棉、麻类、真丝、大豆纤维、及其上述纺线之间混纺线料。
所述的表面层在纬线方向上的部分织物织造到中间层与底层的中间, 构成隐纱圈,所述的收缩率较高的纱线为氨纶或者氨纶与纯棉纱的混合纱 线,所述的表面层可以釆用纯棉色纱织造。
所述的表面层的织造纱线的颜色不同于中间层针织纱线的颜色。
所述的底层织物采用具有中空螺紋组织的纱线织成,并在表面形成 有经过拉绒处理的绒毛。绒毛可更贴合人的皮肤,更具舒适性。底层的绒 毛结构可以提高面料的保暖性能.
所述的底层织物釆用大豆纤维纱线织造。大豆纤维具有抗菌抑菌、 负离子发生、吸收反射紫外线的功能,并可与人体细胞生成的远红外现产 生共振活化功能。调节皮肤毛细血管的微循环,有助于调节人体细胞健康 状况。
底层可使用的材料还有涤纶、锦纶、丙纶、晴纶、莫代尔、天然
棉、麻类、真丝、大豆纤维、及其上述纺线之间混纺线料。
权利要求1.一种针织纬编提花布,包括依次织造连接的表面层(1)、中间层(2)和底层(3),其特征在于在织造状态下,所述的表面层(1)在纬线方向上的部分织物与中间层存在连接线圈大于一个的连接,该连接为显纱圈(11),各个显纱圈组合构成提花图案,所述的中间层(2)采用收缩率较高的纱线织造,在正常状态下,中间层纱线收缩而使显纱圈形成气泡状突起。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纬编提花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面层(1)在炜线方向上的部分织物织造到中间层(2)与底层(3)的中 间,构成隐纱圈U2),所述的收缩率较高的纱线为氨纶或者氨纶与 纯棉纱的混合纱线,所述的表面层可以采用纯棉色纱织造。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织炜编提花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面层(1)的织造纱线的颜色不同于中间层(2)针织纱线的颜色。
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针织纬编提花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 层织物釆用具有中空螺紋组织的纱线织成,并在表面形成有经过拉 绒处理的绒毛。
5.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针织纬编提花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 层织物釆用大豆纤维纱线织造。
专利摘要一种针织纬编提花布,包括依次织造连接的表面层、中间层和底层,其特征在于在织造状态下,所述的表面层在纬线方向上的部分织物与中间层存在连接线圈大于一个的连接,该连接为显纱圈,各个显纱圈组合构成提花图案,所述的中间层采用收缩率较高的纱线织造,在正常状态下,显纱圈形成气泡状突起。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原有的提花布利用单根纬线或单根经线的浮线结构形成的花纹较为平整的缺陷,可以使三层双面针织提花布具有更好的立体效果和更高的保暖性能,可在布料的表面层形成气泡型的鼓起,提高布料的凹凸立体感。
文档编号D04B1/14GK201433276SQ20092015936
公开日2010年3月31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20日
发明者黄锡忠 申请人:广东金荣华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