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袜机的双吸风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1233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织袜机的双吸风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织袜机,特别涉及一种织袜机的双吸风头结构,其自动导引 提花残线排出,以此可大幅缩减织袜机于提花作业时,避免人工修补的困扰外,更可确保该 提花残线的清理。
背景技术
现有织袜机处理提花作业时,其袜体内侧会产生许多提花残线,为此需在袜体成 形后,再借助人力将其去除,十分不方便,为此业界亦曾开发可自动裁线的机具,但随着机 器量产速度倍增,现有单一吸风头结构以不足应付,例如中国台湾申请案号77203226,该前 案因存有修剪不干净的缺点,加工后往往还需辅以人工补修作业,而耗费工时。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织袜机的双吸风头结构,尤指一种自动修剪提花 残线的双吸风头结构,其可大幅缩减织袜机于提花作业时,避免人工补修的困扰。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织袜机的双吸风头结构,其是于一轴座上设有两 个吸风装置、两个裁刀装置及两个压刷装置,配合一设于轴座下方的剪刀盘,其中该剪刀盘,外缘设有多个第一刀刃部;该吸风装置,包括有一吸风头及一吸风管,该吸风头一侧设有一吸风口 ;该裁刀装置,由一下压装置及一第二刀刃部所组成,该第二刀刃部常态压抵该剪 刀盘的第一刀刃部;该压刷装置,由一支臂及一刷头所组成,该支臂常态将该刷头靠抵于该吸风装置 的吸风口,以压抵提花残线进入吸风口。所述的织袜机的双吸风头结构,其中,该两个吸风装置呈180°位置配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自动导引提花残线排出,以此可大幅缩减织袜机 于提花作业时,避免人工修补的困扰外,更可确保该提花残线的清理。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作动示意图(一);图4为本实用新型作动示意图(二);图5为本实用新型作动示意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织袜机的双吸风头结构,其于一轴座 1上设有两个吸风装置2、两个裁刀装置3及两个压刷装置4,配合一设于轴座下方的剪刀盘5,其中该剪刀盘5,外缘设有多个第一刀刃部51 ;该吸风装置2,包括有一吸风头21及一吸风管22,该吸风头21 —侧设有一吸风口 211 ;该裁刀装置3,由一下压装置31及一第二刀刃部32所组成,该下压装置31链接一 气压管路A及一弹簧311,常态的将该第二刀刃部32下压顶抵于该剪刀盘5的第一刀刃部 51 ;该压刷装置4,由一支臂41及一刷头42所组成,该支臂41常态将该刷头42靠抵 于该吸风装置2的吸风口 211,以压抵至少一提花残线61进入该吸风口 211 ;借由上述组件的组成,在织袜机作提花作业时,其袜体6由轴座1下方往上延伸, 以使该袜体6的提花残线61会在该袜体6上升时,卡阻于剪刀盘5的第一刀刃部51,由于 织袜机作提花作业时该剪刀盘5亦随着自转,使第一刀刃部51会勾扯该提花残线61,并往 吸风装置2及裁刀装置3方向前进,待该提花残线61近吸风口 211时,其刷头42将该提花 残线61下压,使该提花残线61由吸风口 211进入吸风头21,待该第一刀刃51与裁刀装置 3的第二刀刃32交合时,便可将该提花残线61剪断,而该提花残线61失去维系则被吸风装 置2吸出;此外,由于该两个吸风装置2呈180°位置配置,如此在量产倍增下仍可维持残 线全面清除的作业要求,特能克服现有技术所存缺失,有效完成织袜机作提花作业时的残 线清除。唯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 施的范围,故举凡数值的变更或等效组件的置换,或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 等变化与修饰,都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畴。
权利要求一种织袜机的双吸风头结构,其是于一轴座上设有两个吸风装置、两个裁刀装置及两个压刷装置,配合一设于轴座下方的剪刀盘,其特征在于该剪刀盘,外缘设有多个第一刀刃部;该吸风装置,包括有一吸风头及一吸风管,该吸风头一侧设有一吸风口;该裁刀装置,由一下压装置及一第二刀刃部所组成,该第二刀刃部常态压抵该剪刀盘的第一刀刃部;该压刷装置,由一支臂及一刷头所组成,该支臂常态将该刷头靠抵于该吸风装置的吸风口,以压抵提花残线进入吸风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袜机的双吸风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两个吸风装置呈180°位置配置。
专利摘要一种织袜机的双吸风头结构,此尤指一种自动导引提花残线排出的双吸风头结构,其是于一轴座上设有两个吸风装置、两个裁刀装置及两个压刷装置,该轴座下方设有一剪刀盘,该剪刀盘外缘设有多个第一刀刃部,以勾扯提花残线,并配合该压刷装置将提花残线导入该吸风装置,并借助于该裁刀装置的第二刀刃部,以裁断该提花残线,而供该吸风装置将剪裁的提花残线吸离;借助于上述构件的组成,可大幅缩减织袜机于提花作业时,避免人工补修的困扰外,更可确保该提花残线清理。
文档编号D04B35/32GK201553874SQ20092017448
公开日2010年8月1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30日
发明者赵志能 申请人:赵志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