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单面连杆自动巡回清洁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巡回清洁器。主要用作纺织厂织布机的自动清洁。属纺
织除尘设备技术领域。
(二)
背景技术:
目前纺织行业在织布机上普遍使用龙带式巡回清洁器,极少数纺织厂织布机开始使用自动巡回清洁器。 龙带式巡回清洁器,通过龙带传动,虽然结构上较简单,成本较低;但受结构和形式上的限制,风量小,不能转弯,无智能识别和控制功能,…等,所以,在使用环境、灵活配置使用和功能上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其应用和清洁效果情况不理想。
自动巡回清洁器,以采用滑触线供电,双电机分开传动的运行方式为代表。由于是
根据织布机的需求来进行结构设计,及大风量的风机和多清洁点的配置;加上灵活多样的
导轨及转弯系统,以及智能识别和控制功能,能满足于织布机环境的不同需求。
自动巡回清洁器的结构上大致是两头进风、排灰,中间吹风,基本对称状。所以组
成上有进风门、补风门、排灰门、进风排灰连杆机构等各二套,分别布置于两头,以及置于中
间两侧的出风门二套、出风连杆机构一套。其因组成机构零件较多,调试麻烦,成本稍高,而
可靠性稍差。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组成机构少,调试工作少,成本相对降低,但可靠性提高的单面连杆自动巡回清洁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单面连杆自动巡回清洁器,包括主体、轨道、外部吸风管、外吹风管、立柱和连杆机构,所述主体置于轨道上,轨道置于立柱上,所述主体左边为主体箱体,右边为集尘箱,主体箱体内置有风机,主体箱体的上部为进风箱,进风箱上设置有补风门,补风门与外部直接相通;主体箱体的下部为出风箱,出风箱两侧都有出风口,所述二出风口分别连接二外吹风管,且在出风口与外吹风管之间分别设置左出风门和右出风门;主体箱体的底部装有行走滚轮和导轮以及行走驱动轮;所述集尘箱内对角斜装的平滤网把集尘箱分隔成上半集尘箱和下半集尘箱,上半集尘箱与主体箱体上部的进风箱相连,该上半集尘箱内装有内吹风管,下半集尘箱的两侧有接口 ,接口与外部吸风管相连,下半集尘箱底部为排灰门;连杆机构固定在所述主体箱体的的下部和侧面,所述连杆机构包括进风排灰连杆机构和出风连杆机构,所述进风排灰连杆机构包括拨叉、短连杆、长连杆、弯杆、进风排灰成形滑槽、拉杆、主连杆和第一动力源滚轮,主连杆中间通过第一支点铰接在出风箱上,进风排灰成形滑槽设置在所述轨道上,主连杆一端与拉杆的一端铰接,拉杆的另一端与排灰门相连,主连杆的另一端与弯杆的一端铰接,第一动力源滚轮安装在主连杆底部,弯杆的另一端与长连杆的一端铰接,长连杆的中间通过第二支点铰接在出风箱上,长连杆的另一端与短连杆的一端铰接,短连杆的另一端与进风门相连,进风门上安装拨叉,
3拨叉与补风门相连;所述出风连杆机构,包括第二动力源滚轮、拨动件、连杆、第三支点、右
连杆、左连杆、拉簧、吹风成形滑槽、出风门连杆、右支点、右出风门、左支点和左出风门,出
风门连杆有二件,左右各一件,连杆中间通过第三支点铰接在出风箱上,吹风成形滑槽设置
在轨道上,连杆一端与右连杆的一端相连,右连杆的另一端与右边的出风门连杆的一端相
连,该右边的出风门连杆的另一端与右出风门相连;连杆另一端与左连杆的一端相连,左连
杆的另一端与左边的出风门连杆的一端相连,该左边的出风门连杆的另一端与左出风门相
连,第二动力源滚轮安装在拨动件上,拨动件与连杆相连,拉簧一端与连杆相连,另一端固
定在出风箱上。 工作原理 在吹吸清洁工作时,进风门、左出风门和右出风门开,而补风门和排灰门关。地面含纤尘空气通过外部吸风管、集尘箱、经平滤网、过进风门、进风箱和风机,进入出风箱、左出风门、右出风门、外吹风管而排出。 所述的连杆机构,是主体上重要和关键的机械执行机构。当主体行走进入到排杂区域时,进风排灰连杆机构和出风连杆机构的动力源滚轮分别进入各自的成形滑槽,带动连杆机构动作①切断进风箱与集尘箱上半的连接通道,进风门关;②切断出风箱与两侧外部吹风管的通道,出风门关,同时出风门一门两用,顺便旁开与集尘箱上半内的内吹风管相通的管道,风力反吹向集尘箱滤网背面,吹落网面和箱内积花,清理集尘箱;③打开进风箱上的补风口直接从外补风;④打开集尘箱下半底部的排灰门,让积花尘杂落入灰斗。完成排灰和清灰工作后,连杆机构的动力源滚轮分别走出各自的成形滑槽,带动连杆机构位置复原,主体回到原来的吹吸清洁工作状态。如此周而复始,循环工作。[001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滑线供电实现轨道转弯要求,双电机分开传动,大风量风机,多点清洁配置,但结构上砍掉了一头的进风、排灰和连杆机构,而对另一头尺寸参数作适当调整。所以组成上对进风门、补风门、排灰门、进风排灰连杆机构等由各二套减为各一套,裁掉了一半,同时保留二套出风门、一套出风连杆机构不变。因组成机构减少,调试工作减少,成本相对降低,但可靠性提高。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单面连杆自动巡回清洁器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左侧视图。 图5为图3的俯视图。 图6为图3的A-A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进风排灰连杆机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俯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出风连杆机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俯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道2、外部吸风管3、外吹风管4、立柱5、连杆机构6 ;[0025] 进风箱1. 1、补风门1. 2、假想分隔线1. 3、进风门1. 4、上半集尘箱1. 5、内吹风管1.6、平滤网1.7、接口 1.8、下半集尘箱1.9、排灰门1. 10、行走滚轮和导轮1. 11、出风箱1. 12、行走驱动轮1. 13、风机1. 14、出风口 1. 15 ; 拨叉6. 3、短连杆6. 4、长连杆6. 5、第二支点6. 6、弯杆6. 7、进风排灰成形滑槽6. 8、拉杆6. 10、主连杆6. 11、第一动力源滚轮6. 12、第一支点6. 13 ;第二动力源滚轮6. 14、拨动件6. 15、连杆6. 16、第三支点6. 17、右连杆6. 18、左连杆6. 19、拉簧6. 20、吹风成形滑槽6. 21、出风门连杆6. 22、右支点6. 23、右出风门6. 24、左支点6. 25、左出风门6. 26。
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l,图l为本实用新型单面连杆自动巡回清洁器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侧视图。由图l和图2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单面连杆自动巡回清洁器,主要由主体1、轨道2、外部吸风管3、外吹风管4、立柱5和连杆机构6组成。所述主体1置于轨道2上,轨道2置于立柱5上。 参见图3 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左侧视图。图5为图3的俯视图。图6为图3的A-A剖视图。由图3、图4、图5和图6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的主体l,假想分隔线1. 3左边为主体箱体,右边为集尘箱。假想分隔线1. 3左边的主体箱体内置有风机1. 14,该主体箱体的上部为进风箱1. l,进风箱1. 1上设置有补风门1. 2,补风门1. 2与外部直接相通。主体箱体的下部为出风箱1. 12,出风箱1. 12两侧都有出风口 1. 15,所述二出风口 1. 15分别连接二外吹风管4,且在出风口 1. 15与外吹风管4之间分别设置左出风门6. 26和右出风门6. 24,通过各自的出风门,控制内吹风管1. 6和外吹风管4的通断。 主体箱体的底部装有行走滚轮和导轮1. 11以及行走驱动轮1. 13,使整个主体能沿着轨道行走。 假想分隔线1.3右边的集尘箱,集尘箱连接于主体箱体的一侧,该集尘箱内对角斜装的平滤网1. 7(功能是分离和收集纤尘)把集尘箱分隔成上半集尘箱1. 5和下半集尘箱1. 9,上半集尘箱1. 5与主体箱体上部的进风箱1. 1相连,由设置在上半集尘箱1. 5与进风箱1. 1之间的进风门1. 4来控制通断。该上半集尘箱1. 5内装有内吹风管1. 6,下半集尘箱1. 9的两侧有接口 1. 8,接口 1. 8与外部吸风管3相连,下半集尘箱1. 9底部为排灰门1. 10。 所述连杆机构6固定在所述主体箱体的的下部和侧面,连杆机构的驱动源是轨道排灰区域的成形滑槽。所述连杆机构6由进风排灰连杆机构和出风连杆机构二部分组成。[0032] 参见图7和图8,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进风排灰连杆机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俯视图。由图7和图8可以看出,所述进风排灰连杆机构由拨叉6. 3、短连杆6. 4、长连杆6. 5、弯杆6.7、进风排灰成形滑槽6.8、拉杆6. 10、主连杆6. 11和第一动力源滚轮6. 12组成。所述主连杆6. 11中间通过第一支点6. 13铰接在出风箱1. 12上,进风排灰成形滑槽6.8设置在所述轨道2上,主连杆6. 11 —端与拉杆6. 10的一端铰接,拉杆6. 10的另一端与排灰门1. 10相连,主连杆6. 11的另一端与弯杆6. 7的一端铰接,第一动力源滚轮6. 12安装在主连杆6. 11底部,弯杆6. 7的另一端与长连杆6. 5的一端铰接,长连杆6. 5的中间通过第二支
5点6. 6铰接在出风箱1. 12上, 长连杆6. 5的另一端与短连杆6. 4的一端铰接,短连杆6. 4的另一端与进风门1. 4相连,进风门1.4上安装拨叉6.3,拨叉6.3与补风门1.2相连。 参见图9和图10,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出风连杆机构示意图。图10为图9的俯视图。由图9和图10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出风连杆机构,主要由第二动力源滚轮6. 14、拨动件6. 15、连杆6. 16、第三支点6. 17、右连杆6. 18、左连杆6. 19、拉簧6. 20、吹风成形滑槽6. 21、出风门连杆6. 22、右支点6. 23、右出风门6. 24、左支点6. 25和左出风门6. 26组成。出风门连杆6. 22有二件,左右各一件,连杆6. 16中间通过第三支点6. 17铰接在出风箱1. 12上,吹风成形滑槽6. 21设置在轨道2上,连杆6. 16 —端与右连杆6. 18的一端相连,右连杆6. 18的另一端与右边的出风门连杆6. 22的一端相连,该右边的出风门连杆6. 22的另一端与右出风门6. 24相连;连杆6. 16另一端与左连杆6. 19的一端相连,左连杆6. 19的另一端与左边的出风门连杆6. 22的一端相连,该左边的出风门连杆6. 22的另一端与左出风门6. 26相连,第二动力源滚轮6. 14安装在拨动件6. 15上,拨动件6. 15与连杆6. 16相连,拉簧6. 20 —端与连杆6. 16相连,另一端固定在出风箱1. 12上。 主体通过电刷从装在轨道旁的封闭滑触线上连续获得电源,使得主体既能沿着轨道行走,又能提供吹吸风力,从而实现往复循回清洁之功效。分两个功能状态交替切换对外吹吸清洁工作状态和排灰状态。 图7、图8处于吹吸清洁工作状态进风门1.4开、而补风门1. 2和排灰门1. 10关。图8中主连杆6. 11绕支点6. 13转动,动力源是第一动力源滚轮6. 12,在进入进风排灰成形滑槽6.8过程时,主连杆6. 11绕支点6. 13顺时针转动,引起两个动作一是排灰门1. 10通过拉杆6. 10被向右拉开,即排灰门1. 10打开;二是弯杆6. 7向左动作,在图7中弯杆6. 7的另一端连着的长连杆6. 5绕第二支点6. 6作顺时针转动,上方已连在一起的补风门1. 2、进风门1.4和拨叉6.3等,通过短连杆6.4被向右拉开,S卩补风门1.2打开、进风门1.4关闭。 图9和图IO处于吹吸清洁工作状态左出风门6. 26和和右出风门6. 24开。图10中,动力源是第二动力源滚轮6. 14,在进入吹风成形滑槽6. 21过程时,拨动件6. 15连着连杆6. 16绕第三支点6. 17逆时针转动,引起右连杆6. 18向右、左连杆6. 19向左动作,在图9中右连杆6. 18向右,带动已固连的出风门连杆6. 22和右出风门6. 24绕右支点6. 23作逆时针转动,右出风门6. 24关闭,同样,左连杆6. 19向左,带动已固连的出风门连杆6. 22、左出风门6. 26绕左支点6. 25作顺时针转动,左出风门6. 26也同样关闭。[0038] 以上两连杆机构同时动作,一起进入排灰状态。结束后进入对外吹吸清洁工作状态。交替进行、往复循环。
权利要求一种单面连杆自动巡回清洁器,包括主体(1)、轨道(2)、外部吸风管(3)、外吹风管(4)、立柱(5)和连杆机构(6),所述主体(1)置于轨道(2)上,轨道(2)置于立柱(5)上,所述主体(1)左边为主体箱体,右边为集尘箱,主体箱体内置有风机(1.14),主体箱体的上部为进风箱(1.1),进风箱(1.1)上设置有补风门(1.2),补风门(1.2)与外部直接相通;主体箱体的下部为出风箱(1.12),出风箱(1.12)两侧都有出风口(1.15),所述二出风口(1.15)分别连接二外吹风管(4),且在出风口(1.15)与外吹风管(4)之间分别设置左出风门(6.26)和右出风门(6.24);主体箱体的底部装有行走滚轮和导轮(1.11)以及行走驱动轮(1.13);所述集尘箱内对角斜装的平滤网(1.7)把集尘箱分隔成上半集尘箱(1.5)和下半集尘箱(1.9),上半集尘箱(1.5)与主体箱体上部的进风箱(1.1)相连,该上半集尘箱(1.5)内装有内吹风管(1.6),下半集尘箱(1.9)的两侧有接口(1.8),接口(1.8)与外部吸风管(3)相连,下半集尘箱(1.9)底部为排灰门(1.10);连杆机构(6)固定在所述主体箱体的的下部和侧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6)包括进风排灰连杆机构和出风连杆机构,所述进风排灰连杆机构包括拨叉(6.3)、短连杆(6.4)、长连杆(6.5)、弯杆(6.7)、进风排灰成形滑槽(6.8)、拉杆(6.10)、主连杆(6.11)和第一动力源滚轮(6.12),主连杆(6.11)中间通过第一支点(6.13)铰接在出风箱(1.12)上,进风排灰成形滑槽(6.8)设置在所述轨道(2)上,主连杆(6.11)一端与拉杆(6.10)的一端铰接,拉杆(6.10)的另一端与排灰门(1.10)相连,主连杆(6.11)的另一端与弯杆(6.7)的一端铰接,第一动力源滚轮(6.12)安装在主连杆(6.11)底部,弯杆(6.7)的另一端与长连杆(6.5)的一端铰接,长连杆(6.5)的中间通过第二支点(6.6)铰接在出风箱(1.12)上,长连杆(6.5)的另一端与短连杆(6.4)的一端铰接,短连杆(6.4)的另一端与进风门(1.4)相连,进风门(1.4)上安装拨叉(6.3),拨叉(6.3)与补风门(1.2)相连;所述出风连杆机构,包括第二动力源滚轮(6.14)、拨动件(6.15)、连杆(6.16)、第三支点(6.17)、右连杆(6.18)、左连杆(6.19)、拉簧(6.20)、吹风成形滑槽(6.21)、出风门连杆(6.22)、右支点(6.23)、右出风门(6.24)、左支点(6.25)和左出风门(6.26),出风门连杆(6.22)有二件,左右各一件,连杆(6.16)中间通过第三支点(6.17)铰接在出风箱(1.12)上,吹风成形滑槽(6.21)设置在轨道(2)上,连杆(6.16)一端与右连杆(6.18)的一端相连,右连杆(6.18)的另一端与右边的出风门连杆(6.22)的一端相连,该右边的出风门连杆(6.22)的另一端与右出风门(6.24)相连;连杆(6.16)另一端与左连杆(6.19)的一端相连,左连杆(6.19)的另一端与左边的出风门连杆(6.22)的一端相连,该左边的出风门连杆(6.22)的另一端与左出风门(6.26)相连,第二动力源滚轮(6.14)安装在拨动件(6.15)上,拨动件(6.15)与连杆(6.16)相连,拉簧(6.20)一端与连杆(6.16)相连,另一端固定在出风箱(1.12)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面连杆自动巡回清洁器,主要用作纺织厂织布机的自动清洁。包括主体(1)、轨道(2)、外部吸风管(3)、外吹风管(4)、立柱(5)和连杆机构(6),所述连杆机构(6)包括进风排灰连杆机构和出风连杆机构,所述进风排灰连杆机构包括拨叉(6.3)、短连杆(6.4)、长连杆(6.5)、弯杆(6.7)、进风排灰成形滑槽(6.8)、拉杆(6.10)、主连杆(6.11)和第一动力源滚轮(6.12),出风连杆机构,包括第二动力源滚轮(6.14)、拨动件(6.15)、连杆(6.16)、第三支点(6.17)、右连杆(6.18)、左连杆(6.19)、拉簧(6.20)、吹风成形滑槽(6.21)、出风门连杆(6.22)、右支点(6.23)、右出风门(6.24)、左支点(6.25)和左出风门(6.26)。本实用新型组成机构少,调试工作少,成本相对降低,但可靠性高。
文档编号D03J1/00GK201506892SQ20092023273
公开日2010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9日
发明者张建忠, 李明宇, 胡文元, 顾允宽 申请人:江阴市空调除尘设备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