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筒子经轴同缸染色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技术领域,特别是色织布筒子经轴的染色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梭织布分经向与纬向,客户下单中经常有经向颜色与纬向颜色一致的情况。而由 于轴染方式生产周期短、生产成本低,凡是经向可以做轴染的染厂会尽量做轴染;而轴染与 筒染的浴比等因素不一致性,造成同一颜色染方式不同时经向与纬向的颜色不一,颜色配 对性要求高时就只能修色。 现状分析 1、一般染厂的筒子筒壳直径约为60 70匪,长度约为155 170MM ;而经轴内径 100 240匪,长度基本固定为1600MM与1800MM ;此两种完全不同的规格造成了筒子与经 轴之间不能相套,在固有的筒子架上不能同时一起染色。 2、经向与纬向颜色一致的,采用筒子与轴两种方式进行染色,颜色得色率很难做 到一致;在接到高要求客户定单时,为了保证品质符合客户要求,目前大部分选择了把可以 做轴染的经向也做成筒染。 3、筒染工艺生产色纱,用水、电、气、蒸汽及污水排放等各项能源单耗远高于轴染 工艺,不符合本公司节能减排的方针。 4、利用筒染工艺生产,生产流程复杂(松式倒筒、染色、紧式匀筒、紧式整经、浆 纱),过程控制点太多,生产周期较长。 5、由于轴的长度影响,对纱的根数需求一般要求在450根或以上,头份过小的无 法做轴染,此也是制约轴染比例扩大的一大影响因素。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可以将筒子与经轴一浴染色的筒子经轴染色机,以縮短生产 周期,减少颜色差异。 本实用新型在缸体的上端活动连接缸盖,在缸体的下端连接进出液口,在进出液
口上连接阀门,其特征在于在缸体的中心竖向固定中心杆,在中心杆的下端连接水平布置
的支架,在支架上布置纱笼,在所述支架上还固定连接竖立的筒子纱柱,在筒子纱柱的上端
连接锁紧螺母,在中心杆的上端连接横向吊臂,在所述横向吊臂的下方横向布置压紧轴端
板,所述压紧轴端板的上端连接直杆,所述直杆通过螺母连接在横向吊臂上。 将经轴竖向布置在横向吊臂和支架之间,并通过压紧轴端板固定,并可防止染色
过程中的染液泄露;将筒子纱逐一地穿置在筒子纱柱上,上端通过锁紧螺母固定,并可防止
染色过程中的染液泄露。盖上缸盖,由进出液口进入染液,并将阀门关闭,将被染物载入筒
子纱柱和经轴纱柱浸入染槽内,给与设定的温度、时间,即可进行染色。 本实用新型可使小定单与颜色要求高的经纬同色品种颜色一致,且做到经纱与纬 纱同步,縮短生产周期,同时灵活染缸生产任务安排,提高了轴染比例、节省能源耗用,减少了颜色差异。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常规长度的同时,也能适用于几十米至几百米、颜色配比多 的小单色织布筒与轴同染生产,提高本轴染比例、节省能耗与縮短生产周期。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缸体1的上端活动连接缸盖2,在缸体2的下端连接进出液口 3,在进出液口 3 上连接阀门4。 在缸体1的中心竖向固定中心杆5,在中心杆5的下端连接水平布置的支架6,在 支架6上布置纱笼7,在支架6上还固定连接竖立的筒子纱柱8,在筒子纱柱8的上端连接 锁紧螺母9。 在中心杆5的上端连接横向吊臂IO,在横向吊臂10的下方横向布置压紧轴端板 ll,压紧轴端板11的上端连接直杆12,直杆12通过螺母13连接在横向吊臂10上。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稳定性高,且投资小,过程操作控制方便,还具有以下优越 性 1、实现了经向与纬向一缸染色,保证了颜色一致性,减少了颜色差异的回修; 2、由于轴的长度类别多,可以实现小定单、花型多的梭织布生产; 3、轴的内径设计可以与筒子壳的内径一致,实现了筒子与轴同时连接染色的方
式; 4、解决了筒子与轴进步上不能同步的问题,加快了定单生产速度; 5、有效减少了轴染单独染时浴比值较大而水、电、气、蒸汽能源多的情况,节省了
能源耗用。
权利要求筒子经轴同缸染色机,包括缸体,在缸体的上端活动连接缸盖,在缸体的下端连接进出液口,在进出液口上连接阀门,其特征在于在缸体的中心竖向固定中心杆,在中心杆的下端连接水平布置的支架,在支架上布置纱笼,在所述支架上还固定连接竖立的筒子纱柱,在筒子纱柱的上端连接锁紧螺母,在中心杆的上端连接横向吊臂,在所述横向吊臂的下方横向布置压紧轴端板,所述压紧轴端板的上端连接直杆,所述直杆通过螺母连接在横向吊臂上。
专利摘要筒子经轴同缸染色机,涉及纺织技术领域,特别是色织布筒子经轴的染色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在缸体的上端活动连接缸盖,在缸体的下端连接进出液口,在进出液口上连接阀门,缸体的中心竖向固定中心杆,在中心杆的下端连接水平布置的支架,在支架上布置纱笼,在所述支架上还固定连接竖立的筒子纱柱,在筒子纱柱的上端连接锁紧螺母,在中心杆的上端连接横向吊臂,在所述横向吊臂的下方横向布置压紧轴端板,压紧轴端板的上端连接直杆,直杆通过螺母连接在横向吊臂上。本实用新型可使小定单与颜色要求高的经纬同色品种颜色一致,且做到经纱与纬纱同步,缩短生产周期,同时灵活染缸生产任务安排,提高了轴染比例、节省能源耗用,减少了颜色差异。
文档编号D06B23/20GK201501987SQ20092023266
公开日2010年6月9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14日
发明者向中林, 唐文君, 范燕安, 许小军, 陈森, 黄长根 申请人:江苏联发纺织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