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高效细菌阻隔滤材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783383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医用高效细菌阻隔滤材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高效细菌阻隔滤材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用于医用阻隔滤材的生产往往采用对成型的材料进行后整理加工,工序繁 杂,阻隔效果差。对医务人员起不到健康防护作用,特别是对细菌、病人血液、病人创口清洗 液体、口腔飞沫、病毒的传播更是无效,增加了医护人员被细菌交叉感染的危险。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用高效细菌阻隔滤材。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该医用高效细菌阻隔滤材的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技 术的无法实现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医用高效细菌阻隔滤材,它是采用在熔融状态经高 压电场极化并使纤维在熔融状态经等离子作用的集聚纤维直接成型而得到的,滤材的定量 为 18-60g/m2。作为优选,所述的滤材中集聚纤维呈均勻分布,集聚纤维之间的空隙小于3 ym。所述集聚纤维是由数根纤维粘结在一起而得到的。作为优选,所述集聚纤维的直径小于2 ym,集聚纤维的定量克重大于等于15g/m2。作为优选,所述滤材的定量为20_30g/m2。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滤材的定量为22g_28g/m2。一种医用高效细菌阻隔滤材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将高熔融指数为800-1500的聚烯类高分子颗粒熔化;(2)熔化得到的熔体经计量泵在电场为100-200KV持续的直流高压电场作用下进 行极化连续输送至一线性排列多孔的喷丝模口喷出纤维;(3)将喷出的纤维在熔融热态下在经一低压等离子发射装置后被等离子作用,然 后纤维在熔融状态下经过冷却固化、冻结,在距喷丝模口 20-40cm处落于收集装置上;(4)将数根上述纤维粘结集聚收集在一起再通过负压成型技术直接成型后收卷即 可得到所述医用高效细菌阻隔滤材。作为优选,在上述步骤(2)中,所述的喷丝模口呈长条形倒三角形,喷丝模口的横 向长度大于18cm,喷丝模口下尖角处线性模口排列有数个直径为0. 2-0. 35mm的喷丝孔,所 述喷丝孔在喷丝模口呈线性排列,喷丝孔间的距离为0. 2-0. 7mm。在上述步骤(2)中,所述的熔化的聚烯类原料是在一持续的密闭的高压电场中被 输送至喷丝模口的,熔融原料是在熔化状态下被极化的。作为优选,在上述步骤(3)中,所述的等离子发射装置设置在距喷丝模口出口 l-8cm处,使喷出的纤维在熔融状态下被等离子作用。上述步骤(4)中,所述纤维的粘结是依靠自身的温度自粘结,粘结的牢度满足横向断裂强度N/5cm在5-10之间,纵向断裂强度N/5cm在10-18之间,横向断裂伸长率40-80 之间,纵向向断裂伸长率30-60之间。有益效果经低压等离子技术作用的纤维,具有对材料滤效进行修饰的功能,提高 该医用高效细菌阻隔滤材的性能稳定性,使集聚纤维材料具有阻隔功能,按照ASTM F2101 标准检测对细菌滤效大于95%,优选的滤效大于99%。阻力小于3mmH20/cm2,优选小于 2. 0mmH20/cm2 ;在玻璃化温度下的经过骤冷装置固化、冻结,然后落于收集装置上,使该纤维 集聚材料具有电荷极性特性;将所述滤材按照ASTM F2101 2007和EN14683 2005标准检 测,合成血穿透试验达到反面未见血液渗透。


附图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将高熔融指数为800的聚烯类高分子颗粒熔化后的熔体经计量泵在一持续的直 流高压电场作用下连续输送至一喷丝模口,电场电压为lOOkv,喷丝模口是一在线性方向上 拥有线性排列的间隔为0. 3毫米的喷丝孔,喷丝孔的直径在0. 25毫米,喷丝模口的横向长 度大于20厘米。在距喷丝模口出口 3厘米处设有低压等离子发射装置,当熔体自模口喷出的纤维经等离子处理后,在距喷丝模口为20 厘米处落于收集装置上冷却后在收卷装置中成型。定量在20g/m2。测试其阻隔性能如下试样编号1#2#3#
定量(g/M2)20. 119. 520. 8
厚度(mm)0. 70. 60. 8
横向断裂强度(N/5cm)6. 26. 06. 5
横向断裂伸长率(%)71. 769. 170. 7
纵向断裂强度(N/5cm)11. 812. 112. 0
纵向断裂伸长率(% )51. 949. 552. 6
合成血穿透试验合格合格合格
细菌阻隔效率(葡萄球菌)(%)95. 695. 196.实施例2将高熔融指数为800的聚烯类高分子颗粒熔化后的熔体经计量泵在一持续的直 流高压电场作用下连续输送至一喷丝模口,电场电压为lOOkv,喷丝模口上设有一在线性方 向上拥有线性排列的间隔为0. 3毫米的喷丝孔,喷丝孔的直径在0. 25毫米,喷丝模口的横 向长度大于20厘米。在距喷丝模口出口 3厘米处设有低压等离子发射装置,当熔体自模口 喷出的纤维经等离子处理后,在距喷丝模口为20厘米处落于收集装置上冷却后在收卷装 置中成型。定量在25g/m2。测试其阻隔性能如下试样编号4# 5# 6#
4
定量(g/M2)24. 625. 325. 5
厚度(mm)0. 80. 790. 9
横向断裂强度(N/5cm)7. 27. 37. 5
横向断裂伸长率(%)74. 773. 375. 6
纵向断裂强度(N/5cm)13. 713. 114. 2
纵向断裂伸长率(% )53. 853. 054. 7
合成血穿透试验合格合格合格
细菌阻隔效率(葡萄球菌)(%)99. 499. 199. 7实施例3将高熔融指数为800的聚烯类高分子颗粒熔化后的熔体经计量泵在一持续的直 流高压电场的作用下连续输送至一喷丝模口,电场电压为lOOkv,喷丝模口上设有一在线性 方向上拥有线性排列的间隔为0. 3毫米的喷丝孔,喷丝孔的直径在0. 25毫米,喷丝模口的 横向长度大于20厘米。在距喷丝模口出口 3厘米处设有低压等离子发射装置,当熔体自模 口喷出的纤维经等离子处理后,在距喷丝模口为20厘米处落于收集装置上冷却后在收卷 装置中成型。定量在28g/m2。测试其阻隔性能如下
试样编号7#8#9#
定量(g/M2)28. 127. 828. 8
厚度(mm)1. 21. 11. 3
横向断裂强度(N/5cm)8. 47. 98. 7
横向断裂伸长率(%)76. 775. 877. 8
纵向断裂强度(N/5cm)17. 717. 518. 2
纵向断裂伸长率(% )56. 755. 857. 2
合成血穿透试验合格合格合格
细菌阻隔效率(葡萄球菌)(%)99. 799. 699.
权利要求
一种医用高效细菌阻隔滤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材是采用在熔融状态经高压电场极化并使纤维在熔融状态经等离子作用的集聚纤维直接成型而得到的,滤材的定量为18 60g/m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高效细菌阻隔滤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材中集 聚纤维呈均勻分布,集聚纤维之间的空隙小于3 y 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高效细菌阻隔滤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聚纤维是 由数根纤维粘结在一起而得到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高效细菌阻隔滤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聚纤维的 直径小于2 ym,集聚纤维的定量克重大于等于15g/m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高效细菌阻隔滤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材的优选 定量为20-30g/m2,更优选的定量为22g-28g/m2。
6. 一种医用高效细菌阻隔滤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1)将高熔融指数为800-1500的聚烯类高分子颗粒熔化;(2)熔化得到的熔体经计量泵在电场为100-200KV持续的直流高压电场作用下进行极 化连续输送至一线性排列多孔的喷丝模口喷出纤维;(3)将喷出的纤维在熔融热态下在经一低压等离子发射装置后被等离子作用,然后纤 维在熔融状态下经过冷却固化、冻结,在距喷丝模口 20-40cm处落于收集装置上;(4)将数根上述纤维粘结集聚收集在一起再通过负压成型技术直接成型后收卷即可得 到所述医用高效细菌阻隔滤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医用高效细菌阻隔滤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 步骤(2)中,所述的喷丝模口是长条形倒三角形,喷丝模口的横向长度大于18cm,喷丝模口 下尖角处线性模口排列有数个直径为0. 2-0. 35mm的喷丝孔,所述喷丝孔在喷丝模口呈线 性排列,喷丝孔间的距离为0. 2-0. 7m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医用高效细菌阻隔滤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 步骤(2)中,所述的熔化的聚烯类原料是在一持续的密闭的高压电场中被输送至喷丝模口 的,熔融原料是在熔化状态下被极化的。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医用高效细菌阻隔滤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 步骤(3)中,所述的等离子发射装置设置在距喷丝模口出口 l-8cm处,使喷出的纤维在熔融 状态下被等离子作用。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医用高效细菌阻隔滤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 步骤(4)中,所述纤维的粘结是依靠自身的温度自粘结。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用高效细菌阻隔滤材,它是由集聚纤维编织而成;本发明还公开了该医用高效细菌阻隔滤材的制备方法,将高熔融指数大于800小于1500的聚烯类高分子颗粒熔化后的熔体经计量泵在持续的直流高压电场作用下连续输送至一线性排列多孔的喷丝模口,喷出的纤维在离开模口后在熔融状态下经过一等离子发射装置被等离子作用后到达接收装置,上述数根纤维被一负压成型装置收集粘结集聚的纤维即可得到所述医用高效细菌阻隔滤材。本发明材料具有将细菌隔离的效果,同时由于该材料是一种带有极性的带电材料,对细菌具有强力的吸附性能。可用于制作各类病毒防护隔离服装、防护面具、防护器具、病毒隔离通风系统中的隔离、过滤材料。
文档编号D01D5/00GK101972568SQ201010280380
公开日2011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14日
发明者尤祥银, 杨卫平 申请人:尤祥银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