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棉布赋予水扩散促进功能的棉布处理方法

文档序号:1699253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对棉布赋予水扩散促进功能的棉布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直接与皮肤接触的棉布赋予水扩散促进功能的棉布处理方法,以及 水扩散促进剂。
背景技术
棉布,由于其具有快速吸收水分的特性,广泛应用在与皮肤直接接触的内衣或T 恤等衣物中,但是由于缺乏水分释放功能,所以存在产生由汗造成的粘着感或浸湿感等的 不舒服的感觉并长时间持续的缺点。因此,一直以来,提出了改善衣物穿着时的凉感性的凉感性布等。例如,已知由棉、人造纤维等亲水性纤维和聚酯等疏水性纤维形成的、调控了布表 面粗糙度的平均偏差的布(参照专利文献1);表面由疏水性纤维构成,内面和/或中间层 的一部分由纤维素复丝构成的多层结构的衣料用布(参照专利文献2);将内包吸水性聚 合物的多孔质无机粉末颗粒固定在棉花等天然纤维或合成纤维等纤维上而成的纤维制品 (参照专利文献3)等。然而,由于这些纤维处理技术是在布或纤维制品的制造时实施的,不能由布或纤 维制品的后加工得到,所以不能适合用于一般在家庭中平时穿着的棉布服装。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4 (除皱组合物)以及专利文献5 (除皱除臭剂组合物)中, 记载了为了提高除皱效果而添加具有分子内聚氧化乙烯基和氧化丙烯基的化合物、平均分 子量100 300的伯醇或仲醇等。设想这些除皱组合物对于在家庭中难以水洗的用羊毛质 地缝制的西服等干洗衣物,将穿着产生的皱纹在穿着后在一般家庭中除去的使用方法。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平4-370251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平10-25643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2002-235278号公报专利文献4 日本特开2006-104648号公报专利文献5 日本特开2007-23911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棉布由于吸水性、吸湿性优良,穿着舒适而适于作为内衣材料,但是由于棉花纤维 具有将水分吸到纤维内部的特性,所以由棉花纤维制成的布,例如,存在只在出汗的部分呈 局部含水率高的状态、粘着感等不舒服感觉持续、在冷的环境下剥夺体温的问题。本发明涉及一种充分利用棉布本来的特性,并且提高水分蒸散性,能够改善汗等 造成的粘着感或出汗后的冷却感等不舒服感觉的,能够对与皮肤直接接触的棉布赋予水扩 散促进功能的棉布处理方法,以及能够对与皮肤直接接触的棉布赋予水扩散促进功能的水 扩散促进剂。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通过将具有特定的长链烃基和特定的氧化烯基的化合物附 着在与皮肤直接接触的棉布上,提高棉布的水扩散性,可以解决上述课题。
即,本发明涉及以下[1] [3]。[1] 一种棉布处理方法,其中,将下述通式⑴所示的化合物㈧附着在与皮肤直 接接触的棉布上,从而赋予该棉布水扩散促进功能。R1-O-[(C3H6O)m-(C2H4O) n]-H (1)[式中,R1表示碳原子数6 20的烃基,m和η表示平均加成摩尔数,m为1 20, [n/m]比为 0/1 1/9。][2] 一种水扩散促进剂,其中,含有上述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A),以及可以将化 合物(A)乳化、分散或可溶化的表面活性剂(B)(但是,除外该化合物(A))和/或有机溶剂 (C),能够对与皮肤直接接触的棉布赋予水扩散促进功能。[3]下述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A)作为对与皮肤直接接触的棉布赋予水扩散促 进功能的水扩散促进剂的应用。R1-O-[(C3H6O)m-(C2H4O) n]-H (1)[式中,R1表示碳原子数6 20的烃基,m和η表示平均加成摩尔数,m为1 20, [n/m]比为 0/1 1/9。]发明的效果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充分利用棉布本来的特性,并且提高水分蒸散性,能够 改善汗等造成的粘着感或出汗后的冷却感等不舒服感觉的,对与皮肤直接接触的棉布赋予 水扩散促进功能的棉布的处理方法,以及能够对与皮肤直接接触的棉布赋予水扩散促进功 能的水扩散促进剂。
具体实施例方式<对棉布赋予水扩散促进功能的棉布处理方法>本发明的对棉布赋予水扩散促进功能的棉布处理方法的特征在于,将上述通式 (1)所示的化合物(A)附着在与皮肤直接接触的棉布上。这里,“棉布”是指以多股(经纱和纬纱等)棉线作为原线的布及织物等纤维制 品的总称,棉线是由棉花纤维经搓纺等集合而形成的。此外,棉布不仅是棉花纤维,也可以 混纺一部分化学纤维,为了更加体现本发明的效果,优选棉花纤维的混纺率为50质量%以 上,更优选为80质量%以上,最优选为100质量%。“与皮肤直接接触的棉布”是指用于在皮肤上直接穿着的棉布,例如内衣(内裤)、 T恤、牛仔裤等,此外还有毛巾或手绢等用于和皮肤直接接触所使用的棉布。“水扩散”的意思是,与棉布接触的水在一定时间内从接触部分向远处移动,看上 去是水在棉布表面上扩散的现象。“水扩散促进功能”的意思是,与棉布接触的水能够从接触部分在一定时间内移动 的性能,“水扩散促进功能的赋予”的意思是,延长上述水的移动距离。作为水扩散促进功能的评价方法,测定棉布上一定时间内水扩散的面积的方法比 较简便,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实施例记载的方法评价。在本发明中,虽然上述化合物(A)能够对棉布赋予水扩散促进功能的原因还没有 明确,但是可以考虑如下。可以认为,一旦棉布和水接触,则水具有(i)向形成棉布的棉花纤维内部的浸透,以及(ii)向构成棉布的棉线之间的缝隙间的移动、和向形成此棉线的棉花纤维之间的缝 隙的移动这两类移动。这里,可以认为本发明的水扩散促进剂中的上述化合物㈧边适度维持着棉花纤 维表面的亲水性,边使棉花纤维内部全体或部分疏水化,所以抑制水向棉花纤维的内部浸 透,使水在棉线之间的缝隙、以及棉花纤维之间的缝隙的移动变得容易,即,使水在棉布表 面上更加容易扩散。其结果,与没有处理的棉布相比,用上述化合物(A)处理过的棉布在更 大的面积上使水分蒸散,可以不损害棉布本来具有的吸水性、吸湿性、穿着舒适等特性而大 幅改善由汗造成的粘着感或出汗后的冷却感等。专利文献1 3这样的现有方法将形成布的纤维整体变成疏水性或亲水性,与此 相对,本发明的赋予水扩散促进功能的处理方法是通过使棉花纤维内部成为疏水性而促进 水在棉布表面上的扩散移动,是与现有方法完全不同的全新的想法。[通式(1)所表示的化合物㈧]本发明中所使用的化合物(A)以下述通式(1)表示。R1-O- [ (C3H6O) m- (C2H4O) J-H (1)[式中,R1表示碳原子数6 20的烃基,m和η表示平均加成摩尔数,m为1 20, [n/m]比为 0/1 1/9。]在通式⑴中,作为R1的烃基的适合例,可以列举各种己基,各种庚基,各种辛基, 各种壬基,各种癸基,各种十二烷基,各种十四烷基,各种十六烷基,各种十八烷基等碳原子 数6 20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其中,从使棉花纤维内部适度疏水化的观点出发,作为R1 的烃基,优选为碳原子数7 20、更优选为碳原子数8 18、更优选为碳原子数8 16、更 优选为碳原子数8 14、更优选为碳原子数8 12、进一步优选为碳原子数8 10的直链 或支链的烷基。平均加成摩尔数m,从赋予水扩散促进功能的观点出发,优选为1 18,更优选为 1 12,更优选为2 10,更优选为2 8,更优选为2. 5 8,进一步优选为2. 7 7。此外,[n/m]比为0/1 1/9,优选为0/1 1/15,更优选为0/1 1/20。即,在通 式(1)中,在不损害赋予水扩散促进功能的机能的程度下优选含有少量氧化乙烯,而氧化 丙烯的含量多。最优选为,η是0。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㈧中,(C3H6O)和(C2H4O)的结合方式没有限定,可以无规 加成也可以嵌段加成,优选为嵌段加成。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A),可以通过将氧化丙烯和/或氧化乙烯用公知的方法加 成在具有R1的烃基的醇上而得到。另外,所加成的(C3H6O)和(C2H4O)的平均加成摩尔数可 以通过NMR等公知的方法测定。作为更优选的化合物,可以列举在通式(1)中R1为碳原子数8 10的直链烷基, m为2 12,特别是m为2 7,η为0的化合物,或者R1为碳原子数8 14的支链烷基, m为1 12,特别是m为1 8,η为0的化合物。特别优选的化合物为,在通式(1)中,R1 为1-辛基,m为2 7,特别是m为2. 1 7,η为0的化合物,或者R1为2-乙基己基,m为 2 5的化合物。最优选的化合物为,在通式(1)中,R1为1-辛基,m为2. 7 3,η为 的 化合物,或者R1为2-乙基己基,m为2 2. 7,η为0的化合物。[赋予水扩散促进功能的棉布的处理方法]
作为赋予水扩散促进功能的棉布的处理方法,优选将上述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 (A)相对于穿着前的棉布附着0. 1 50质量%的方法。这里,“穿着前”的意思是,从用含有清洗成分的洗涤剂组合物清洗时开始到即将 穿着前的期间。“穿着”的意思一般而言是将内衣、T恤等衣服穿到身上的行为,本说明书中,除此 之外,还包括为了擦掉在洗脸后、入浴后或出汗时等附着在皮肤上的水分而将毛巾、手绢等 棉布与皮肤接触的行为。具体而言,优选在下述所示工序1 工序5的任一工序中,用下述(i),(ii)的方 法等处理棉布。工序1 (清洗工序)用含有清洗成分的清洗液清洗穿着后的棉布的工序。工序2 (漂洗工序)在工序1之后,减少棉布上附着的清洁液的量的工序。例如,在使用洗衣机的洗涤工序中,上述清洗工序之后,向棉布提供不含清洗成分 的新的水,减少棉布上附着的清洗液的量的工序。其中,为了高效率漂洗,还包括在上述清 洗工序之后通过离心操作减少棉布上附着的清洗液的量的工序(脱水工序)。工序3 (从棉布中除去水分的工序)上述工序1或工序2之后,减少附着在棉布 上的水分的量的工序。例如,用洗衣机通过离心操作等减少附着在棉布上的水分的量的工序。工序4 (干燥工序)上述工序1 工序3的任一工序之后,使棉布干燥的工序。例如,在环境温度下使其自然干燥的工序,或通过烘干机等使其干燥的工序。工序5 (保管工序)从前项工序4之后到即将穿着前的工序。为了将上述化合物(A)高效率地吸附在棉布上,优选在上述工序2 工序5的任 一工序中,将上述化合物(A)或含有上述化合物(A)的水扩散促进剂附着在棉布上。(i)将棉布(纤维制品)在液浴中处理的方法当在家庭中实施此方法时,通过使用下述(a),(b)的方法等。(a)用洗脸盆等,在水浴中添加上述化合物(A)或含有上述化合物(A)的水扩散促 进剂之后,对棉布(纤维制品)进行浸渍处理的方法,或在浸渍有棉布(纤维制品)的水浴 中添加上述化合物(A)或含有上述化合物(A)的水扩散促进剂的方法。(b)在洗衣机的水浴中,添加上述化合物(A)或含有上述化合物(A)的水扩散促进 剂而进行处理的方法,或将含有上述化合物(A)的水扩散促进剂直接加入洗衣机的水浴中 而对棉布(纤维制品)进行浸渍处理的方法。当在液浴中处理棉布(纤维制品)时,可以进行适当的搅拌或混合操作,以使上述 化合物(A)均勻地附着在棉布(纤维制品)上。附着有规定量的上述化合物(A)的棉布 (纤维制品)在干燥后使用。在使用洗衣机时,使用能够比现有的全自动洗衣机减少水的使用量的、称为节水 型的滚筒型洗衣机的方法比较简便。在使用洗衣机时,可以在用洗涤剂组合物清洗后的漂 洗工序中使用。此时,从将上述化合物(A)高效率地附着在棉布(纤维制品)上的观点出发,浴比 (液浴的质量/纤维制品的质量比)优选为0. 8 15,更优选为1 13。(ii)用喷雾器使其附着在棉布(纤维制品)上的方法。
在实施此方法时,可以使用市售的喷雾瓶或触发式喷雾器。所使用的喷雾器1次 喷射中能够喷出的液体优选为0. 1 3. 0g、更优选为0. 2 3. 0g、进一步优选为0. 3 2. Og 的比较适合。作为触发式喷雾器,从喷雾的均勻性的观点出发,在日本实开平4-375M号公 报中所公开的蓄压式是比较适合的。根据上述(i),(ii)的方法等进行处理,使上述化合物(A)在棉布(纤维制品)的 每单位质量附着0. 1 50质量%,优选使其附着0. 6 40质量%,更优选使其附着1 30 质量%是比较适合的。<能够对棉布赋予水扩散促进功能的水扩散促进剂>上述化合物(A)具有其自身在水中难以乳化、分散或可溶化的性质。为了提高上 述化合物(A)的作用效果,优选在棉布上均勻处理化合物(A)。为此,在水扩散促进剂中,优 选并用能够将化合物(A)乳化、分散或可溶化的表面活性剂(B)和/或有机溶剂(C)。S卩,本发明的能够对与皮肤直接接触的棉布赋予水扩散促进功能的水扩散促进剂 的特征在于,含有上述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A)、以及能够将化合物(A)乳化、分散或可溶 化的表面活性剂⑶和/或有机溶剂(C)。这里,“能够对棉布赋予水扩散促进功能的水扩散促进剂”的意思是,在实施例记 载的“水扩散促进功能的评价”中,设未用化合物(A)处理的棉布的水扩散面积为100(参 照后述的比较例11)时,能够使扩散面积的相对值在105以上的水扩散促进剂。优选扩散 面积的相对值为110以上,更优选为115以上,最优选为120以上。<表面活性剂(B) >表面活性剂(B),例如可以在《表面活性剂入门》(三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发行,第 1次印刷2007年6月11日)中所记载的化合物种类中选择。但是,除外与化合物㈧相 同的化合物。表面活性剂(B)是选自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 性剂、以及除化合物(A)之外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以上。优选阳离子型表面活 性剂、除化合物(A)之外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更优选除化合物(A)之外的非离子型表面 活性剂。(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作为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可以列举(i)烷基苯磺酸盐,(ii)烷基硫酸酯盐, (iii)聚氧化烯基烷基醚硫酸酯盐,(iv) α-烯烃磺酸盐,(ν) α-磺基脂肪酸烷基酯盐, (vi)脂肪酸盐等。其中,上面记载中,使用了“烷基”这一用语,但是此“烷基”是为方便起见而使用 的,不仅指烷基,还具有广义的“烃基”的意思。其碳原子数优选为8 18,更优选为10 16。以下的(i) (vi)的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说明中也是同样的。(i)作为烷基苯磺酸盐,可以列举在洗涤剂用表面活性剂市场上一般流通的烷基 链的平均碳原子数为8 16的烷基苯磺酸盐等,更优选具有碳原子数10 14、特别是具有 碳原子数12的烷基的烷基苯磺酸盐。例如,可以列举花王株式会社制的商品名NE0PELEX F25,壳牌公司制的商品名Dobsl02等。(ii)作为烷基硫酸酯盐,优选具有碳原子数10 16、优选碳原子数10 14、特别 优选碳原子数12的烃基的硫酸酯盐。
(iii)作为聚氧化烯烷基醚硫酸酯盐,优选为具有碳原子数10 18的烃基、以 及在分子内含有氧化乙烯基平均0. 5 10摩尔的硫酸酯盐。优选烃基的平均碳原子数为 10 16,更优选碳原子数为10 14,特别优选碳原子数为12,优选分子内含有氧化乙烯基 平均0. 5 6摩尔。(iv) α -烯烃磺酸盐能够通过将碳原子数8 18的α -烯烃用S03磺化,然后水 合/中和而得到。作为α-烯烃磺酸盐,优选为烃基中存在羟基的化合物和存在不饱和键 的化合物的混合物。(ν)作为α -磺基脂肪酸低级烷基酯盐,优选为烃基的碳原子数为10 16的,更 优选其甲酯或乙酯。(vi)作为脂肪酸盐,优选碳原子数为12 16的脂肪酸盐,作为盐,可以列举碱金 属盐、碱土金属盐、醇胺盐、铵盐等。其中,优选钠盐、钾盐、镁盐、钙盐、醇胺盐、铵盐。上述的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中,从溶解或分散上述化合物(A)的观点出发,更优 选为(i)烷基苯磺酸盐、(ii)烷基硫酸酯盐、(iii)聚氧化烯基烷基醚硫酸酯盐、以及(vi) 脂肪酸盐。(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作为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可以列举伯胺 叔胺盐型表面活性剂,季铵盐型表面 活性剂。更具体而言,可以列举在分子内含有1 3个可以由酯基或酰胺基分隔的碳原子 数10 20的烃基的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等。其中,优选为在分子内含有1 2个碳原子数 10 18的烷基等烃基的季铵盐或胺盐。作为季铵盐的反离子,优选卤离子、碳原子数1 2的烷基硫酸离子,更优选氯离子、甲基硫酸离子、乙基硫酸离子。胺盐可以将该胺化合物用 无机酸或有机酸中和得到。(两性表面活性剂)作为两性表面活性剂,优选氨基酸型两性表面活性剂、具有碳原子数10 18的烷 基等的烃基的烷基甜菜碱型或磺基甜菜碱型两性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作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可以列举具有碳原子数8 20的烷基等烃基、除化合 物(A)之外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作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适合例,可以列举聚氧乙烯烷基醚、聚氧乙烯脂肪酸 酯、聚氧化烯烷基胺、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等。其中,更优选下述聚氧乙烯烷基醚, 即,该聚氧乙烯烷基醚在分子内具有1个碳原子数8 14、优选碳原子数10 14、特别优选 碳原子数12的烷基,在分子内含有平均10 60摩尔、优选12 30摩尔的碳原子数6 20、优选碳原子数8 12的聚氧化乙烯基。[有机溶剂(C)]作为有机溶剂(C),意指对于IOOg水的溶解量,在25°C为50g以上的水溶性有机 溶剂,该溶解量优选为60g以上,饱和蒸汽压(20°C )优选为0. 001 lkPa。作为水溶性有机溶剂的具体例子,可以列举甲醇、乙醇、丙醇、丁醇、己醇等优选碳 原子数1 8、更优选碳原子数2 6 —元醇类;乙二醇、丙二醇、二甘醇、一缩二丙二醇、三 甘醇、二缩三丙二醇、四甘醇、1,2-己二醇、1,6-己二醇、1,2,6-己三醇、甘油、三羟甲基丙烷等优选碳原子数2 10、更优选碳原子数2 6的多元醇类等。其中,从使上述化合物(A)溶解或分散的观点出发,优选为碳原子数2 5的一 元 四元醇,更优选为乙醇、异丙醇、丁醇等碳原子数2 4的一元醇,从气味方面出发,特 别优选乙醇、异丙醇。[各成分的混合比例]本发明的水扩散促进剂,是含有上述化合物(A)、表面活性剂(B)和/或有机溶剂 (C)的、能够对棉布赋予水扩散促进功能的组合物。化合物(A)的含量,从水扩散促进功能的观点出发,在水扩散促进剂组合物中优 选为0. 1 40质量%,更优选为0.2 20质量%,特别优选为0.5 15质量%。表面活性剂(B)和/或有机溶剂(C)的含量,只要是具有对棉布赋予水扩散促进 功能效果,并能够将化合物(A)在水扩散促进剂中乳化、分散或可溶化的量即可。通常, 表面活性剂(B)的含量优选为0. 01 25质量%,更优选为0. 02 10质量%,更优选为 0. 03 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 04 0. 2质量%。有机溶剂(C)的含量优选为0. 1 70质量%,更优选为1 60质量%,进一步优
选为1 40质量%。表面活性剂(B),从提高化合物(A)的作用效果、将上述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 (A)在棉布上均勻处理的观点出发,化合物㈧与表面活性剂⑶的质量比[化合物(A)/ 表面活性剂(B)]优选为大于1、小于等于100,更优选为1. 1 90,更优选为5 80,进一 步优选为10 50。在本发明的水扩散促进剂中,优选含有水作为上述化合物(A)以及分散剂(B)的 分散介质,此时组合物的PH优选为2 8,更优选为3 8,进一步优选为4 7. 5。[实施例]在以下的例子中,“%”在没有特别标记时为“质量%”。此外,测定时的压力均为 IOlkPa(大气压)。如表1所示,准备了实施例以及比较例中使用的㈧成分以及(A’ )成分[㈧成 分的比较化合物]。表 权利要求
1.一种对棉布赋予水扩散促进功能的棉布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下述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A)附着在与皮肤直接接触的棉布上, R1-O-[(C3H6O)m-(C2H4O) J-H (1)式中,R1表示碳原子数6 20的烃基,m和η表示平均加成摩尔数,m为1 20,[n/ m]比为0/1 1/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棉布赋予水扩散促进功能的棉布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通式(1)中,R1是碳原子数7 20的烷基。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对棉布赋予水扩散促进功能的棉布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式(1)中,η为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棉布赋予水扩散促进功能的棉布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通式(1)中,R1是碳原子数8 10的直链烷基,m为2 7,η为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对棉布赋予水扩散促进功能的棉布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通式⑴中,R1为I-辛基,m为2. 7 3,η为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棉布赋予水扩散促进功能的棉布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通式⑴中,R1是碳原子数8 14的支链烷基,m为1 8,η为0。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对棉布赋予水扩散促进功能的棉布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通式(1)中,R1为2-乙基己基,m为2 2. 7,η为0。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对棉布赋予水扩散促进功能的棉布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棉布为穿着前的棉布。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对棉布赋予水扩散促进功能的棉布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A)以0. 1 50质量%附着在棉布上。
10.一种水扩散促进剂,其特征在于含有下述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A)以及能够将化合物(A)乳化、分散或可溶化的表 面活性剂(B)和/或有机溶剂(C),能够对与皮肤直接接触的棉布赋予水扩散促进功能, R1-O-[(C3H6O)m-(C2H4O) J-H (1)式中,R1表示碳原子数6 20的烃基,m和η表示平均加成摩尔数,m为1 20,[n/ m]比为0/1 1/9。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水扩散促进剂,其特征在于通式⑴所示的化合物㈧是R1为碳原子数8 10的烷基、m为2 8、η为0的化 合物,表面活性剂⑶是具有碳原子数8 20的烷基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有机溶剂(C) 是碳原子数2 6的一元醇。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水扩散促进剂,其特征在于在水扩散促进剂组合物中,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A)的含量为0.1 40质量%,表 面活性剂⑶的含量为0. 01 25质量%,有机溶剂(C)的含量为0. 1 70质量%。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水扩散促进剂,其特征在于在水扩散促进剂组合物中,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A)的含量为0. 5 15质量%,表面活性剂⑶的含量为0. 03 5质量%,有机溶剂(C)的含量为1 40质量%。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水扩散促进剂,其特征在于通式⑴所示的化合物㈧与表面活性剂⑶的质量比[化合物(A)/表面活性剂(B)] 大于1、小于等于100。
15.下述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A)作为对与皮肤直接接触的棉布赋予水扩散功能的 水扩散促进剂的应用,R1-O-[(C3H6O)m-(C2H4O) J-H (1)式中,R1表示碳原子数6 20的烃基,m和η表示平均加成摩尔数,m为1 20,[n/ m]比为0/1 1/9。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作为对与皮肤直接接触的棉布赋予水扩散促进功能的水扩 散促进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通式(1)中,η为0。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作为对与皮肤直接接触的棉布赋予水扩散促进功能的水扩 散促进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通式(1)中,R1是碳原子数8 10的直链烷基,m为2 7,η为0。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作为对与皮肤直接接触的棉布赋予水扩散促进功能的水扩 散促进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通式(1)中,R1是I-辛基,m为2. 7 3,η为0。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作为对与皮肤直接接触的棉布赋予水扩散促进功能的水扩 散促进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通式⑴中,R1是碳原子数8 14的支链烷基,m为1 8,η为0。
20.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作为对与皮肤直接接触的棉布赋予水扩散促进功能的水扩 散促进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通式(1)中,R1是2-乙基己基,m为2 2. 7,η为0。
21.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作为对与皮肤直接接触的棉布赋予水扩散促进功能的水扩 散促进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棉布为穿着前的棉布。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提高水分的蒸散性,能够改善汗造成的粘着感或出汗之后的冷却感等不舒服的感觉,对与皮肤直接接触的棉布赋予水扩散促进功能的棉布处理方法,以及能够对与皮肤直接接触的棉布赋予水扩散促进功能的水扩散促进剂。[1]将下述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A)附着在与皮肤直接接触的棉布上,从而赋予该棉布水扩散促进功能的棉布处理方法;[2]含有下述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A),以及可以将化合物(A)乳化、分散或可溶化的表面活性剂(B)(但是,除外该化合物(A))和/或有机溶剂(C),能够对与皮肤直接接触的棉布赋予水扩散促进功能的水扩散促进剂;以及[3]下述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A)作为对与皮肤直接接触的棉布赋予水扩散促进功能的水扩散促进剂的应用。R1-O-[(C3H6O)m-(C2H4O)n]-H (1)[式中,R1表示碳原子数6~20的烃基,m和n表示平均加成摩尔数,m为1~20,[n/m]比为0/1~1/9]。
文档编号D06M15/53GK102094321SQ20101058594
公开日2011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8日
发明者山元将嗣, 森高峰穗, 菅野郁夫 申请人:花王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