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麻袋圆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4855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麻袋圆织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 明涉及塑料圆织机领域,尤其是一种麻袋圆织机。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制造、销售、使用的生产麻袋的设备主要是麻袋平织机,存在着工效低 电耗高,特别是噪音极高,严重影响操作工人身心健康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高效、节省电耗又能大幅度降低噪音的 圆织机,特别是一种麻袋圆织机。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麻袋圆织机,主机包括有底盘、凸轮、综带、下门圈、上门圈、 主轴、梭子、尺码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门圈的上沿设计为八字型的双锥面结构,在下门圈 的上周沿上均布有若干过线槽,上门圈的下沿设计为倒八字型的双锥面结构,在上门圈的 下周沿上也均布有若干过线槽,下门圈与上门圈之间均布有4把或4把以上梭子,每把梭子 的梭体正背面安装有17只梭轮,梭体正面8只内滚轮与上下门圈的内锥面滚动接触,梭体 背面的8只外滚轮与上下门圈的外锥面滚动接触,正面1只后梭轮与推梭轮滚动接触。作为优选,所述下门圈的上沿设计为凹槽双锥面结构,在下门圈的上周沿上均布 有若干过线槽,上门圈的下沿设计为凹槽双锥面结构,在上门圈的下周沿上也均布有若干 过线槽,下门圈与上门圈之间均布有4把或4把以上梭子,每把梭子的梭体正背面安装有17 只滚轮,梭体正面8只内滚轮与上下门圈的内圈外锥面滚动接触,梭体背面的8只外滚轮与 上下门圈的外圈内锥面滚动接触,正面1只后滚轮与推梭轮滚动接触。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本发明的麻袋圆织机替代目前使用的麻袋平织机,提 高工效两倍以上,能降低电耗,特别是克服了麻袋平织机噪音极高,严重影响操作工人身心 健康的缺陷。


图1是本发明一种麻袋圆织机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一种麻袋圆织机实施例中的一种梭子运行轨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一种麻袋圆织机另一个实施例中的梭子运行轨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一种麻袋圆织机又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参照图1 :1-底盘、2-凸轮、3-综带、4-下门圈、5-上门圈、6-主轴、7-梭子、8-尺 码环,当主机运行时,凸轮2随主轴6作圆周运动,通过摆臂带动棕带3作上下直线运动,麻 线穿过棕带3上的棕丝眼到尺码环8,途经上下门圈的过线槽形成开交供梭子7穿梭引线,本实施例设计的梭子为4把,每把梭子7由推梭轮推动,依靠梭轮沿上下门圈的锥面轨道作 圆周运动,由于众多的麻经线是由上下门圈的过线槽中经过,因此梭轮在上下门圈轨道上 运行时不会压伤麻经线,从而使麻经线正常运行,梭子7正常运行在麻经线开交中布下麻 纬线,编织成麻袋编织布。参照图2 :4-下门圈、5-上门圈、7-梭子、11-下门圈外锥面、12-下门圈过线槽、 13-下门圈内锥面、14-上门圈内锥面、15-上门圈过线槽、16-上门圈外锥面、17-上内梭轮、 18-下内梭轮、19-梭后轮、20-下外梭轮、21-上外梭轮,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梭子 运行轨道结构示意图,下门圈4的上沿设计为下门圈外锥面11和下门圈内锥面13的八字 型双锥面结构,在下门圈4的上周沿上均布有若干下门圈过线槽12,上门圈5的下沿设计为 上门圈外锥面16和上门圈内锥面14的倒八字型双锥面结构,在上门圈5的下周沿上均布 有若干上门圈过线槽15,下门圈4与上门圈5之间均布有4把梭子7,每把梭子7的梭体正 面安装有4只上内梭轮17、4只下内梭轮18和1只梭后轮19,梭体背面安装有4只下外梭 轮20和4只上外梭轮21共17只梭轮,当主机运行时,推梭轮和后梭轮19滚动接触并推动 梭子7沿上下门圈双锥面轨道作圆周运动,此时4只上内梭轮17与上门圈内锥面14滚动 接触,4只下内梭轮18与下门圈内锥面13滚动接触,梭体背面4只下外梭轮20与下门圈 外锥面11滚动接触,4只上外梭轮21与上门圈外锥面16滚动接触,此时编织麻袋用麻经 线分别从下门圈过线槽12和上门圈过线槽15的槽中经过形成开交,装有众多梭轮的梭子 在这种开交中沿上下门圈双锥面轨道作穿梭引线时不会碾压麻经线,也不会发生飞梭的故 障,从而保证了编织工作的正常进行。参照图3 :4-下门圈、5-上门圈、31-梭子、41-下门圈外圈内锥面、42-下门圈过线 槽、43-下门圈内圈外锥面、44-上门圈内圈外锥面、45-上门圈过线槽、46-上门圈外圈内锥 面、47-上内梭轮、48-下内梭轮、49-后梭轮、50-下外梭轮、51-上外梭轮,图3是本发明一 种麻袋圆织机另一个实施例中的梭子运行轨道结构示意图,下门圈4的上沿设计为凹槽, 凹槽两边为下门圈外圈内锥面41和下门圈内圈外锥面43的倒八字型双锥面结构,在下门 圈4的上周沿上均布有若干下门圈过线槽42,上门圈5的下沿设计为凹槽,凹槽两边为上门 圈外圈内锥面46和上门圈内圈外锥面44的八字型双锥面结构,在上门圈5的下周沿上均 布有若干上门圈过线槽45,下门圈4与上门圈5之间均布有4把梭子7,每把梭子7的梭体 正面安装有4只上内梭轮47、4只下内梭轮48和1只后梭轮49,梭体背面安装有4只下外 梭轮50和4只上外梭轮51共17只梭轮,当主机运行时,推梭轮和后梭轮49滚动接触并推 动梭子31沿上下门圈双锥面轨道作圆周运动,此时4只上内梭轮47与上门圈内圈外锥面 44滚动接触,4只下内梭轮48与下门圈内圈外锥面43滚动接触,梭体背面4只下外梭轮50 与下门圈外圈内锥面41滚动接触,4只上外梭轮51与上门圈外圈内锥面46滚动接触,此时 编织麻袋用麻经线分别从下门圈过线槽42和上门圈过线槽45的槽中经过形成开交,装有 众多梭轮的梭子7在这种开交中沿上下门圈双锥面轨道作穿梭引线时不会碾压麻经线,也 不会发生飞梭故障,从而保证了编织工作的正常进行。参照图4 1-底盘、2-凸轮、3-综带、4-下门圈、5-上门圈、6_主轴、7-梭子、8-尺 码环,当主机运行时,凸轮2随主轴6作圆周运动,通过摆臂带动棕带3作上下直线运动,麻 线穿过棕带3上的棕丝眼到尺码环8,途经上下门圈的过线槽形成开交供梭子7穿梭引线, 本实施例设计的梭子为6把,每把梭子7由推梭轮推动,依靠梭轮沿上下门圈的锥面轨道作圆周运动,由于众多的麻经线是由上下门圈的过线槽中经过,因此梭轮在上下门圈轨道上 运行时不会压伤麻经线,从而使麻经线正常运行,梭子7正常运行在麻经线开交中布下麻 纬线,编织成麻袋编织布,由于设计的梭子为6把,有利于提高编织效率,也可以编织折径 大一些的麻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本发明的麻袋圆织机替代目前使用的麻袋平织机,提 高工效两倍以上,能降低电耗,特别是克服了麻袋平织机噪音极高,严重影响操作工人身心 健康的缺陷。
权利要求
1.一种麻袋圆织机,主机包括有底盘、凸轮、综带、下门圈、上门圈、主轴、梭子、尺码环, 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门圈的上沿设计为八字型的双锥面结构,在下门圈的上周沿上均布有 若干过线槽,上门圈的下沿设计为倒八字型的双锥面结构,在上门圈的下周沿上也均布有 若干过线槽,下门圈与上门圈之间均布有4把或4把以上梭子,每把梭子的梭体正背面安装 有17只滚轮,梭体正面8只内滚轮与上下门圈的内锥面滚动接触,梭体背面的8只外滚轮 与上下门圈的外锥面滚动接触,正面1只后滚轮与推梭轮滚动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一种麻袋圆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门圈的上沿设计为凹 槽双锥面结构,在下门圈的上周沿上均布有若干过线槽,上门圈的下沿设计为凹槽双锥面 结构,在上门圈的下周沿上也均布有若干过线槽,下门圈与上门圈之间均布有4把或4把以 上梭子,每把梭子的梭体正背面安装有17只滚轮,梭体正面8只内滚轮与上下门圈的内圈 外锥面滚动接触,梭体背面的8只外滚轮与上下门圈的外圈内锥面滚动接触,正面1只后滚 轮与推梭轮滚动接触。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麻袋圆织机,主机包括有底盘、主轴、凸轮、综带、下门圈、上门圈、主轴、梭子、尺码环,下门圈的上沿和上门圈的下沿设计为八字型的双锥面结构,在下门圈的上周沿上和上门圈的下周沿上均布有若干槽,供麻袋经纱在槽中通过,下门圈与上门圈之间均布有4把或4把以上梭子,每把梭子的梭体正背面安装有17只滚轮,正面8只内滚轮与上下门圈的内锥面滚动接触,背面的8只外滚轮与上下门圈的外锥面滚动接触,1只后滚轮与推梭轮滚动接触,这种麻袋圆织机可以替代目前使用的麻袋平织机,工效提高两倍以上,节省电耗并大大降低噪音。
文档编号D03D37/00GK102041599SQ20111002145
公开日2011年5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1日
发明者周传对, 黄美昌 申请人:周传对, 黄美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