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纶6有光三角异型复丝的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9954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锦纶6有光三角异型复丝的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锦纶6有光三角异型复丝的制备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材料制备工艺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锦纶6有光三角异型复丝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要求不断地提高,纺织品,特别是大量化纤纺织品的服用舒适性已成为一致的追求。目前,市场对锦纶6有光三角异型复丝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主要应用于花边经编、圆机以及各种面料的辅料,如面料上的提花等。国内现有类似产品采用的工艺路线为采用锦纶6切片-挤压机熔融-计量-熔体喷丝-一次性高速牵伸-冷却集束-上油-加网络-卷绕成型工艺。但该工艺的缺点是由于采用一次性高速牵伸成型,导致生产过程中单丝易断裂产生毛丝,制得的产品丝束强度偏低,强度< 4. Ocn/dtex,下游织造过程中易发生断纱,影响用户织造效率;复丝性能如伸长、条干不勻率、沸水收缩率、染色深度等稳定性差,织物受光照、受热后劣化速度快;产品制成织物后,易产生深浅色条纹、染色和漂移等现象。

发明内容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锦纶6有光三角异型复丝的制备工艺, 该工艺获得的产品丝束强度远远高于现有类似产品,且克服了染色漂移等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锦纶6有光三角异型复丝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熔融、纺丝、排烟、冷却、甬道保护、上油、卷绕成型、平衡;所述上油和卷绕成型之间还包括以下步骤A.第一次牵伸将经过上油步骤处理后的复丝丝束通过第一根冷辊进行第一次牵伸;B.握持由第一根冷辊和第二根冷辊组成的冷辊对对经过步骤A处理后的复丝丝束进行握持;C.第二次牵伸并热定型采用热辊对将经过步骤B处理后的复丝丝束进行第二次牵伸并热定型;进一步地,经过所述步骤A的第一次牵伸,复丝丝束的线速度被牵伸至约 3800-4000m/min。进一步地,所述步骤B中的第一根冷辊和第二根冷辊呈10-12°夹角排布,且两根冷辊的转速相等,所述复丝丝束在两个冷辊表面之间绕行4. 5圈。进一步地,所述步骤C中的热辊对由呈10-12°夹角排布的两根热辊组成,且两根热辊的转速相等,所述复丝丝束在两个热辊表面之间绕行5. 5圈。进一步地,所述热辊转速是冷辊转速的1. 15-1. 3倍,每该热辊的温度控制在 150-170°C。进一步地,经过所述步骤C的第二次牵伸,复丝丝束的线速度达到4600-5000m/min。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两次牵伸,并进行热定型的工艺生产的锦纶6有光三角异型复丝的强度远远高于现有类似产品,并且产品的毛丝少,织造过程断纱率低,提高了下游织造的效率;复丝的各项性能更加稳定,对光、热和氧的稳定性提高,劣化速度变慢,织物不易产生深浅色条纹,克服了染色漂移现象。
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的制备工艺,用于制备锦纶6有光三角异型复丝,其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 熔融为防止异物混入,将锦纶6有光原料切片后形成的粒子通过滤网投入到料斗,然后进入料仓中,原料在料仓中储存12小时以上以利于生产的连续进行,接着锦纶6有光原料粒子从料仓经管道进入螺杆挤压机,在温度约260°C、压力IOOBar下熔融, 成为纺丝熔体。步骤2 纺丝通过电加热将联苯气化,联苯蒸汽温度控制在245°C,用于纺丝熔体输送过程的保温。在联苯蒸汽保温状态下,将纺丝熔体输入熔体计量泵,进行精确计量后送至纺丝组件喷丝,形成熔体细流状的丝条。步骤3 排烟熔体细流从纺丝组件喷出后,通过单体抽吸系统,将喷丝时产生的单体烟雾排出,净化环境。步骤4 冷却通过侧吹风窗提供的洁净冷却风,将熔体细流状的丝条均勻冷却成锦纶6干丝,冷却风的温度为15°C,相对湿度为60%,吹风风速为0. 4m/s。冷却后再将各锦纶6干丝集束成型,成为一复丝。步骤5 甬道保护为了冷却成型后的复丝不受外界气流和异物的干扰,运行稳定,张力均勻,在运行过程中对复丝丝束进行甬道保护。步骤6 上油为了减少丝束运行中的摩擦阻力,采用油轮将油剂均勻浸入复丝丝束中,上油量控制在1%。步骤7:A.第一次牵伸两个设计完全相同的冷辊组成冷辊对,两根冷辊的转速相等,经过步骤6处理后的复丝丝束运行至第一根冷辊时被牵伸,丝束的线速度被牵伸至约3800m/
min。B.握持所述冷辊对中的两根冷辊转速相等且彼此之间以10-12°的夹角排布, 使得复丝丝束可以按照规律在两个冷辊表面之间绕行4. 5圈,起到握持丝束的效果,从而使复丝丝束在冷辊对上保持恒定的线速度运动,避免丝束因受到步骤C中的热辊的拉力作用而在冷辊表面产生滑动。C.第二次牵伸并热定型两根设计完全相同、转速相等的热辊组成热辊对,所述热辊的转速是冷辊的1. 15倍,由于热辊与冷辊的速度差使得复丝丝速运行至第一根热辊时再次被牵伸,丝束的线速度达到4600m/min左右。其中两根热辊以10-12°的夹角排布, 使得复丝丝束能在两个热辊表面之间绕行5. 5圈,达到稳定握持的效果;此外,热辊表面温度控制在150°C,由于丝束在热辊表面有规律的绕行5. 5圈,丝束从接触热辊到离开热辊的期间保持与热辊表面紧密接触状态,因此可同时进行复丝的热定型。
步骤8 卷绕成型将经过步骤7处理后的复丝丝束经网络器加网络后,进入张力辊进行导丝,调整进入卷绕头的丝束张力,再利用卷绕头将经过步骤7处理后的复丝丝束卷绕至纸筒管上,使丝束卷装成丝饼以利于包装运输,卷绕头采用日本TMT公司设备,设备型号为 ATi615c/10。步骤9 平衡将经步骤8处理后所得的丝饼送入平衡间平衡8小时,使丝饼质量均衡、稳定后,再进行质量检验,包装入库。本发明的实施例二中的制备工艺,用于制备锦纶6有光三角异型复丝,其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 熔融为防止异物混入,将锦纶6有光原料切片后形成的粒子通过滤网投入到料斗,然后进入料仓中,原料在料仓中储存12小时以上以利于生产的连续进行,接着锦纶6有光原料粒子从料仓经管道进入螺杆挤压机,在温度约260°C、压力140Bar下熔融, 成为纺丝熔体。步骤2 纺丝通过电加热将联苯气化,联苯蒸汽温度控制在265°C,用于纺丝熔体输送过程的保温。在联苯蒸汽保温状态下,将纺丝熔体输入熔体计量泵,进行精确计量后送至纺丝组件喷丝,形成熔体细流状的丝条。步骤3 排烟熔体细流从纺丝组件喷出后,通过单体抽吸系统,将喷丝时产生的单体烟雾排出,净化环境。步骤4 冷却通过侧吹风窗提供的洁净冷却风,将熔体细流状的丝条均勻冷却成锦纶6干丝,冷却风的温度为20°C,相对湿度为80%,吹风风速为0. 8m/s。冷却后再将各锦纶6干丝集束成型,成为一复丝。步骤5 甬道保护为了冷却成型后的复丝不受外界气流和异物的干扰,运行稳定,张力均勻,在运行过程中对复丝丝束进行甬道保护。步骤6 上油为了减少丝束运行中的摩擦阻力,采用油轮将油剂均勻浸入复丝丝束中,上油量控制在2%。步骤7 A.第一次牵伸两个设计完全相同的冷辊组成冷辊对,两根冷辊的转速相等,经过步骤6处理后的复丝丝束运行至第一根冷辊时被牵伸,丝束的线速度被牵伸至约4000m/
mirioB.握持所述冷辊对中的两根冷辊转速相等且彼此之间以10-12°的夹角排布, 使得复丝丝束可以按照规律在两个冷辊表面之间绕行4. 5圈,起到握持丝束的效果,从而使复丝丝束在冷辊对上保持恒定的线速度运动,避免丝束因受到步骤C中的热辊的拉力作用而在冷辊表面产生滑动。C.第二次牵伸并热定型两根设计完全相同、转速相等的热辊组成热辊对,所述热辊的转速是冷辊的1. 3倍,由于热辊与冷辊的速度差使得复丝丝速运行至第一根热辊时再次被牵伸,丝束的线速度达到5000m/min左右。其中两根热辊以10-12°的夹角排布,使得复丝丝束能在两个热辊表面之间绕行5. 5圈,达到稳定握持的效果;此外,热辊表面温度控制在170°C,由于丝束在热辊表面有规律的绕行5. 5圈,丝束从接触热辊到离开热辊的期间保持与热辊表面紧密接触状态,因此可同时进行复丝的热定型。步骤8 卷绕成型将经过步骤7处理后的复丝丝束经网络器加网络后,进入张力辊进行导丝,调整进入卷绕头的丝束张力,再利用卷绕头将经过步骤7处理后的复丝丝束卷绕至纸筒管上,使丝束卷装成丝饼以利于包装运输,卷绕头采用日本TMT公司设备,设备型号为 ATi615c/10。步骤9 平衡将经步骤8处理后所得的丝饼送入平衡间平衡M小时,使丝饼质量均衡、稳定后,再进行质量检验,包装入库。本发明的实施例三中的制备工艺,用于制备锦纶6有光三角异型复丝,其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 熔融为防止异物混入,将锦纶6有光原料切片后形成的粒子通过滤网投入到料斗,然后进入料仓中,原料在料仓中储存12小时以上以利于生产的连续进行,接着锦纶6有光原料粒子从料仓经管道进入螺杆挤压机,在温度约260°C、压力120Bar下熔融, 成为纺丝熔体。步骤2 纺丝通过电加热将联苯气化,联苯蒸汽温度控制在255°C,用于纺丝熔体输送过程的保温。在联苯蒸汽保温状态下,将纺丝熔体输入熔体计量泵,进行精确计量后送至纺丝组件喷丝,形成熔体细流状的丝条。步骤3 排烟熔体细流从纺丝组件喷出后,通过单体抽吸系统,将喷丝时产生的单体烟雾排出,净化环境。步骤4 冷却通过侧吹风窗提供的洁净冷却风,将熔体细流状的丝条均勻冷却成锦纶6干丝,冷却风的温度为18°C,相对湿度为70%,吹风风速为0. 6m/s。冷却后再将各锦纶6干丝集束成型,成为一复丝。步骤5 甬道保护为了冷却成型后的复丝不受外界气流和异物的干扰,运行稳定,张力均勻,在运行过程中对复丝丝束进行甬道保护。步骤6 上油为了减少丝束运行中的摩擦阻力,采用油轮将油剂均勻浸入复丝丝束中,上油量控制在1.5%。步骤7 A.第一次牵伸两个设计完全相同的冷辊组成冷辊对,两根冷辊的转速相等,经过步骤6处理后的复丝丝束运行至第一根冷辊时被牵伸,丝束的线速度被牵伸至约3900m/
min。B.握持所述冷辊对中的两根冷辊转速相等且彼此之间以10-12°的夹角排布, 使得复丝丝束可以按照规律在两个冷辊表面之间绕行4. 5圈,起到握持丝束的效果,从而使复丝丝束在冷辊对上保持恒定的线速度运动,避免丝束因受到步骤C中的热辊的拉力作用而在冷辊表面产生滑动。C.第二次牵伸并热定型两根设计完全相同、转速相等的热辊组成热辊对,所述热辊的转速是冷辊的1. 2倍,由于热辊与冷辊的速度差使得复丝丝速运行至第一根热辊时再次被牵伸,丝束的线速度达到4800m/min左右。其中两根热辊以10-12°的夹角排布,使得复丝丝束能在两个热辊表面之间绕行5. 5圈,达到稳定握持的效果;此外,热辊表面温度控制在160°C,由于丝束在热辊表面有规律的绕行5. 5圈,丝束从接触热辊到离开热辊的期间保持与热辊表面紧密接触状态,因此可同时进行复丝的热定型。步骤8 卷绕成型将经过步骤7处理后的复丝丝束经网络器加网络后,进入张力辊进行导丝,调整进入卷绕头的丝束张力,再利用卷绕头将经过步骤7处理后的复丝丝束卷绕至纸筒管上,使丝束卷装成丝饼以利于包装运输,卷绕头采用日本TMT公司设备,设备型号为 ATi615c/10。步骤9 平衡将经步骤8处理后所得的丝饼送入平衡间平衡16小时,使丝饼质量均衡、稳定后,再进行质量检验,包装入库。以上实施例制得的产品锦纶6有光三角异型复丝的性能指标如下断裂伸长 40-45% ;强度5. 0-6. Ocn/dtex ;乌丝特条干不勻率< 1. 2,沸水收缩率< 10%。目前市场上复丝的强度<4. Ocn/dtex,本发明采用两次牵伸,并进行热定型的工艺生产的锦纶6有光三角异型复丝的强度远高于现有类似产品,一般为5. 0-6. Ocn/dtex, 比现有类似产品高20-50%,并且产品的毛丝少,织造过程断纱率低,提高了下游织造的效率。本发明生产的复丝的各项性能更加稳定,对光、热和氧的稳定性提高,劣化速度变慢,织物不易产生深浅色条纹,克服了染色漂移现象,可用于花边经编、圆机面料,机织物及高档面料辅料如提花及运动用料等。
权利要求
1.一种锦纶6有光三角异型复丝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熔融、纺丝、排烟、冷却、 甬道保护、上油、卷绕成型、平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油和卷绕成型之间还包括以下步骤A.第一次牵伸将经过上油步骤处理后的复丝丝束通过第一根冷辊进行第一次牵伸;B.握持由第一根冷辊和第二根冷辊组成的冷辊对对经过步骤A处理后的复丝丝束进行握持;C.第二次牵伸并热定型采用热辊对将经过步骤B处理后的复丝丝束进行第二次牵伸并热定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锦纶6有光三角异型复丝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经过所述步骤A的第一次牵伸,复丝丝束的线速度被牵伸至约3800-4000m/min。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锦纶6有光三角异型复丝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 中的第一根冷辊和第二根冷辊呈10-12°夹角排布,且两根冷辊的转速相等,所述复丝丝束在两个冷辊表面之间绕行4. 5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锦纶6有光三角异型复丝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 中的热辊对由呈10-12°夹角排布的两根热辊组成,且两根热辊的转速相等,所述复丝丝束在两个热辊表面之间绕行5. 5圈。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锦纶6有光三角异型复丝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辊转速是冷辊转速的1. 15-1. 3倍,每该热辊的温度控制在150-170°C。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锦纶6有光三角异型复丝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经过所述步骤C的第二次牵伸,复丝丝束的线速度达到4600-5000m/min。
全文摘要
一种锦纶6有光三角异型复丝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熔融、纺丝、排烟、冷却、甬道保护、上油、第一次牵伸、握持、第二次牵伸并热定型、卷绕成型、平衡,本发明采用两次牵伸,并进行热定型的工艺生产的锦纶6有光三角异型复丝的强度远高于现有类似产品,并且产品的毛丝少,织造过程断纱率低,提高了下游织造的效率;复丝的各项性能更加稳定,对光、热和氧的稳定性提高,劣化速度变慢,织物不易产生深浅色条纹,克服了染色漂移现象。
文档编号D01D5/253GK102199800SQ20111012902
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7日
发明者丁闪明 申请人:长乐力恒锦纶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