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活性染料分步上色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性染料分步上色工艺。
背景技术:
棉纤维是亲水性纤维,因其具有透气、透湿等优点,所织成的棉织物系列产品因其舒适性而一向深受人们的喜爱。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面料的要求越来越高, 除了要求具有舒适性功能性要求外,还要求面料具有多样性、美观性。功能性和美观性的完美结合是纺织面料行业的终极追求。而目前国内生产厂家使用硫化染料染棉织物,其染色工艺是用硫化染料染棉纤维、气蒸(固色)、水洗、氧化、皂洗、水洗、烘干(染色织物);而这种对棉织物染色技术,存在工艺复杂、能耗高、棉染色布质量差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性染料分步上色工艺,预先防止色花、边中色差等异常问题的发生,有效的保证和提高产品的质量,减少因异常回修的成本。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活性染料分步上色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先准备好经过前处理的全棉针织布并做好标记;(2)用一个配方和浴比制成的染料滴好在染杯里; (3)将滴好染料加好染液的染杯里放入依次做好标记的全棉针织布;同时将染杯放入打样缸内;(4)在打样缸内依次将里面的全棉针织布取出,染液保留;(5)将前面的全棉针织布洗水并用醋酸中和后皂洗烘干。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染料组合所染出的颜色为棕色。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打样缸内的起始水温为35°C。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染液为Na2SO4和Na2CO3。本发明所述为一种活性染料分步上色工艺,可以预先防止色花、边中色差等异常问题的发生,有效的保证和提高产品的质量,减少因异常回修的成本。
图1为本发明活性染料分步上色工艺一较佳实施例的主要步骤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本发明涉及一种活性染料分步上色工艺,参见图1 :(1)先准备好经过前处理的全棉针织布并做好标记;(2)用一个配方和浴比制成的染料滴好在染杯里;(3)将滴好染料加好染液的染杯里放入依次做好标记的全棉针织布;同时将染杯放入打样缸内;(4)在打样缸内依次将里面的全棉针织布取出,染液保留;(5)将前面的全棉针织布洗水并用醋酸中和后皂洗烘干。具体举例如下
(1)先准备好16块经过前处理的全棉针织布并做好标记,样布的标记为1-16;
(2)同一个配方和浴比制成的染料滴好8个染杯(染料为黄、红、兰三支染相拼得来的棕色);
(3)将8个滴好染料加好染液的染杯里放入依次做好标记的全棉针织布,标记为“1-8”,将染杯同时放入35°C的打样缸内;
(4)在35°C运行20分钟后取出第①号染杯。将里面的全棉针织布取出,染液保留,并将第②-第⑧号染杯内加入事先称好的同量的Na2SO4 ;然后继续运行20分钟取出第②号染杯,同样取出里面的全棉针织布,染液保留,并将第③-第⑧号染杯内加入同量的Na2CO3 ;运行20分钟后取出第③号染杯,取出里面的全棉针织布,染液保留,然后将剩余的第④-第⑧ 号染杯以每分钟0. 8°C的速率升至50°C,取出第④号染杯,取出里面的全棉针织布,染液保留,然后将剩余的第⑤-第⑧号染杯以同样每分钟0. 8°C的速率升至60°C,取出第⑤号染杯,取出里面的全棉针织布,染液保留;剩余的第⑥-第⑧号染杯在60°C条件下保温20分钟后取出第⑥号染杯,取出里面的全棉针织布,染液保留;再保温20分钟后取出第⑦号染杯,取出里面的全棉针织布,染液保留;再保温20分钟后取出第⑧号染杯取出里面的全棉针织布,染液保留。(5)将前面的8块全棉针织布洗水并用醋酸中和后皂洗烘干;
(6)将已经取出全棉针织布样的①号染杯里加入同前面等量的Na2S04*Na2C03,第②号染杯里加入同前面等量的Na2CO3,然后将①-⑧号染杯里依次放入做好标记的全棉针织布, 依次标记为“9-16”。将放好全棉针织布的染杯放入温度为60°C的样缸里保温60分钟后取出样布,洗水后用醋酸中和后烘干。上述中标记为1-8的样布为染料的上色率;标记为9-16的样布的颜色为剩余残液的颜色。本发明活性染料分步上色工艺根据需要分别配比了两组不同的染料组合A和B, 各为不同的黄、红、兰三支染料拼出的棕色。A和B两个染料组合经比较后得出结论为
染料组合A在染色过程当中黄、红、兰三支染料上色速率不一致,导致在不同阶段的颜色变化太大,此染料组合在生产过程当中会产生色花或边中色差现象。故染料组合A中的黄、红、兰三支染料不能应用于同一个组合当中,该组合应该禁止使用;
染料组合B在染色过程当中可以看出每个阶段染出的颜色基本相同,明显优于组合A, 说明组合B中使用的黄、红、兰三支染料上色速率基本相同,在生产过程当中不会产生色花和边中色差现象,此组合可以使用。经过活性染料分步上色工艺的比较后可以科学有效的选择染料组合,因为一般常规颜色都是由黄、红、兰三支染料的不同的比例相拼出来的,所以染色过程当中必须要三支染料的上色速率很接近才能保证染色的产品的质量,如果未经筛选会导致色花等异常问题的出现。本发明所述为一种活性染料分步上色工艺,预先防止色花、边中色差等异常问题的发生,有效的保证和提高产品的质量,减少因异常回修的成本。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活性染料分步上色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先准备好经过前处理的全棉针织布并做好标记;(2)用一个配方和浴比制成的染料滴好在染杯里;(3)将滴好染料加好染液的染杯里放入依次做好标记的全棉针织布,同时将染杯放入打样缸内;(4)在打样缸内依次将里面的全棉针织布取出,染液保留;(5)将前面的全棉针织布洗水并用醋酸中和后皂洗烘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染料分步上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染料组合所染出的颜色为棕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染料分步上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样缸内的起始水温为:35°C。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染料分步上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染液包括Na2SO4 和 Nei2CO3。
全文摘要
一种活性染料分步上色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先准备好经过前处理的全棉针织布并做好标记;(2)用一个配方和浴比制成的染料滴好在染杯里;(3)将滴好染料加好染液的染杯里放入依次做好标记的全棉针织布,同时将染杯放入打样缸内;(4)在打样缸内依次将里面的全棉针织布取出,染液保留;(5)将前面的全棉针织布洗水并用醋酸中和后皂洗烘干。本发明活性染料分步上色工艺可以预先防止色花、边中色差等异常问题的发生,有效的保证和提高产品的质量,减少因异常回修的成本。
文档编号D06P1/673GK102409563SQ20111020977
公开日2012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6日
发明者殷金华 申请人:江苏金辰针纺织有限公司